学习啦>生活课堂>生活小常识>

网球拍怎么选择

燕华分享

  网球拍由拍头、拍喉、拍柄组成,在使用时还需要配合网球线、避震器等配件使用。那么,网球拍怎么选择呢?下面学习啦小编告诉你。

  网球拍的选择技巧

  身体素质出众的球员更倾向于使用硬度较小的拍子,因为这样的拍子在触球时弯曲幅度较大,可以让线床更充分与球接触,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而软拍在弹性方面的弱势可以通过加快挥拍速度、主动发力等方式去弥补。

  网球拍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拍线,市面上的拍线主要有尼龙线、羊肠线、聚酯线是常见的几种线。每种线功能不同,尼龙线能获得良好速度,羊肠线能保持优秀的旋转和控制力,聚酯线有很好的弹力。网球拍面通常由16根竖线和19根横线编织而成,参数上会有16×19的标注。线床密度更大的球拍能达到18×20。一般来说,加密线床的球拍更适合偏向平击打法的球员,较疏的线床可加强球的旋转。

  选择网球拍的时候不要一味追求高张力值,毕竟球拍对手臂会有反振作用,打的时间长了,反而会损伤身体。初学者,张力值在10公斤左右就可以。

  更低的硬度能带来更低的力量及较好控球,这些都是你的球技有了很大提高想打出更快,落点更准确才能感受到。铝合金的球拍一般比较软,碳纤维的球拍硬度则由低到高都可以。更厚拍框是你能看到的外表,更重要的是他内部材料及结构的不同。

  网球拍设计原则

  力量

  第一个设计原则就是“为了力量更大,使用网线”。网线在受到冲击后能够回复约90%的变形能量,而单独的球(在硬表面上回弹)只能回复45%的能量(Brody,1995)。另外,球拍框架变形的能量没有及时回复给球,增加球的能量,意味着任一球拍在受到冲击时网线产生的最大程度的变形,比网球或框架变形更增加了动力。20世纪70年代,在出现特大型球拍以后,开始运用限制网线床尺寸的原则。当前的原则制定了网线质量和宽度的最大值,在框架两部里面进行测量。后来最大化网线床尺寸的尝试集中在采用方形的球拍脸形状,而不是简单的圆形。这导致所有网线的长度很长,但是存在结构上的限制,框架变得难以制造,强度不够,外观感觉也不好。许多制造商已经采用了更大的索环,允许网线床的有效尺寸延伸到框架的外面。另一个影响动力的因素是质量分布,尽管质量分布很难达到最优值,但是原理比较简单,即轻球牌摆动的快,增加击球速度;而重球拍摆动慢,但由于质量增大,同样可以导致球速增加,特别是如果增加的质量加在击球点上时,更是如此。因此,在设计球拍时,既要质量足够小,能够高速摆动和击打,同时又要有足够的质量,以最优化网球的回弹特性。

  操控性

  具有较高的抗扭稳定性的小型的头部和框架常常具有较好的操控能力,因为网线和框架的偏转角度较小。偏离球拍中心的击打产生较大角度的偏转,将导致网球离开网线时的回弹角度大于平滑表面所产生的完美的回弹角度。这种细小的区别可能导致选手在赛场上比赛时发生较大的失误。高的抗扭转性能使得手中的球拍扭动较小,从而得到更精准的击球点。在隔开网线的这一点对操控性也有影响,注意到这一点也许对操控会有帮助。为了制造扭曲稳定性好的小型的头部需要在球拍框架的周边增加质量(3点钟和9点钟处)。更密集的网线导致更高效的网线张力,减少角度偏离,同时也减少旋转,这对于一些参赛者来说比较重要。

  舒适性

  每位网球球员对使用球拍的舒适度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这使将球员的反馈信息转变为实际的设计参数非常困难。迄今为止,球员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减少对球拍的冲击以及由此产生的摆动幅度上。较刚硬的球拍与以前球员常用的老式拇指球拍相比往往具有较低的抗震性能,因此各式附加用来实验提供额外的抗震性能。较刚硬的球拍在击打时声音较响,大多数球员不喜欢,因此采用了防震绳。减少冲击的方法包括将击打中心移至球拍中心,并增加球框的质量。与舒适性有关的因素还有球拍表面的磨光以及球柄的把手部位的材料,制造商对此都已有很标准的工艺和方法。

    477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