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核的艺术工艺和保养
橄榄核常被利用来雕刻成艺术品,下面跟着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看橄榄核的艺术工艺和保养。
橄榄核的艺术工艺
核舟:是专门用橄榄果核雕刻成画船和小舟的民间工艺品,起源于古代,兴盛于明清时期,表明古代工艺的高超境界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核雕技艺中微雕的一种。
明朝有个特殊技艺的人叫王叔远,他能够将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成宫殿、器具、人物,甚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都能按照这木头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状,各自具备各自的情态。王叔远就是一位雕刻核舟的艺术高手,他雕刻的“苏轼游赤壁”核舟,后被散文家魏学洢写成《核舟记》一文,生动的描述了这件精巧绝伦的微雕工艺品,此文被收录在中国课本中,文中对核雕有详细的描述,足见核雕在中国文化的历史意义。[1]其中有“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等语句,可以看出核舟具有很高的艺术和观赏价值。今天的核舟继承前人精湛的传统技艺,同时融入了新时代的内容和技法,把这一古老而又神奇的民间艺术推向又一个高峰。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核舟表现的多是古代人物,核舟“南湖红船”把写真肖像人物引入核舟创作中,写实刻画了党的一大代表,展现了“日出东方、开天辟地”的伟大创举,当为别开生面,既是古为今用,也是推陈出新,使古老的核舟艺术赋予了新的内涵。河北省秦皇岛市的省级工艺美术 杨洪武核舟《南湖红船》大师杨洪武,用5个多月的时间精心刻制了一枚题为“南湖红船”的核舟作品。该核舟选用上好橄榄核为原料,以嘉兴南湖画舫为原型,细致入微的刻画了参加党的一大代表们,在画舫上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瞬间。整个“南湖红船”共刻核舟2、人物12人、小窗10扇、舱室4、壶2、杯皿2、书籍文件5、橹、炉、小桌各1、链环1条、文字128字,此外12人中有5人还佩带了眼镜,均都一一俱足。 核舟《南湖红船》,橄榄核材质,杨洪武先生于2006年6月创作完成,2009年3月12日捐赠中国航海博物馆。据了解,中国航海博物馆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一家国家级航海博物馆,位于上海南汇区东海大桥桥堍、临港新城主城区。据悉,杨洪武此次捐赠的核舟除《南湖红船》外,还包括《天后娘娘》、《郑成功思念故乡》两件橄榄核舟作品。
橄榄核工艺品的保养
如何预防开裂
1. 养成玩儿完手串,放密封塑料袋的习惯,而且,最好是吹口热气,保持湿润。
2. 路途中,最好不带(没包浆前)
3.躲开干燥的空调口。
开裂补救措施
1. 用湿毛巾擦拭,然后密封袋留小口阴干。
2.阴干已经不起作用,胶水502,用针一点点浇灌(这种方法会有一些不完美,弄完的包浆后会有黑印。
3.有个秘诀,用指甲油!(纯色的哪种,肉眼看是粉色的,用针浇灌,这种方法非常完美)
橄榄核雕手串在刚开始把玩时注意事项
(1)不要见水,橄榄核本不怕水,但沾水后内外干湿不均肯定会裂。
(2)上油要少,不论什么油,油内多少都含有水,油上得多水分自然就多。所以,需上油保养时,一滴两滴就可以了。
(3)不要在干燥环境内存放,橄榄核雕作品本身含有一定水分。在干燥环境下,会造成本身的干湿不均,从而引起干裂。
(4)“宁花勿裂”。在文玩橄榄核雕手串的把玩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花”与“裂”的现象。“花”一般是油上得多引起的,“裂”一般是干湿不均引起的。核雕作品“花”了后,在把玩的过程中会慢慢变淡甚至消失,对其价值的影响很小。核雕作品“裂”后,经过处理与保养后,虽然不会再裂,但也不会变小或消失,对其价值影响很大。
橄榄核的分类
1、单核:又称大核,一般直径超过2.5厘米,比较适合雕刻单件作品,因此价值很高。
2、小核:通常只有1厘米的直径甚至更小,市面上通常比较少见,所以价格一般也很高。
3、怪核:形状比较奇特的核子,比如佛手核或多棱核,不用加工,本身就是件很独特的艺术品。因此,这样的核子同样很少见,价格不菲。
4、细长核:主要由于核体狭长,因此多用来雕刻核舟题材。
5、圆核:长2.5-2.8厘米左右,直径1.8-2.2厘米的圆核,外形比较圆,很适合做罗汉头
6、普通三花核:这种核比较常见,因此在核雕中也用的最多,也可用来制作珠串。
橄榄核的艺术工艺和保养相关文章:
2.如何种植橄榄
3.橄榄形面包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