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生活小常识>

二陈汤的药方和临床应用介绍

玉叶分享

  二陈汤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等熬制而成,是一种能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中医药方,下面学习啦小编为你带来了二陈汤的药方和临床应用介绍,欢迎阅读。

  二陈汤的药方

  药方一

  【来源】《万病回春》卷三。

  【组成】陈皮、半夏(姜汁炒) 、茯苓(去皮)、 白术(去芦) 、苍术(米泔制) 、砂仁、山药(炒) 、车前、木通 、厚朴(姜汁炒) 、甘草各等分。

  【用法】上药锉为一剂。用生姜3片,乌梅1个,灯草1团,水煎,温服。

  【主治】痰湿中阻,泄泻或多或少,脉象沉滑者。

  【加减】泄泻不止,加肉蔻,诃子,去厚朴。

  药方二

  【来源】《万病回春》卷四。

  【组成】陈皮 、半夏(姜汁炒) 、茯苓、枳壳(麸炒)、 牛膝(去芦) 、猪苓、木通、 山桅、麦门冬(去心)、车前子、黄柏(酒炒)、各等分 、甘草减半。

  【用法】上药锉为一剂。用灯草1团,水煎,空腹时服。

  【主治】痰气闭塞,小便不通。

  药方三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组成】半夏(汤洗七次) 橘红各150克白茯苓90克 甘草(炙)45克【用法】上药为粗散。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生姜7片,乌梅1个,同煎至9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痰湿内阻,脾胃不和,胸腕痞闷,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咳嗽痰多。

  二陈汤的临床应用

  1. 辨证要点本方为燥湿化痰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咳嗽,呕恶,痰多色白易咯,舌苔白腻,脉滑为辨证要点。

  2. 加减变化本方加减化裁,可用于多种痰证。治湿痰,可加苍术、厚朴以增燥湿化痰之力;治热痰,可加胆星、瓜蒌以清热化痰;治寒痰,可加干姜、细辛以温化寒痰;治风痰眩晕,可加天麻、僵蚕以化痰熄风;治食痰,可加莱菔子、麦芽以消食化痰;治郁痰,可加香附、青皮、郁金以解郁化痰;治痰流经络之瘰疬、痰核,可加海藻、昆布、牡蛎以软坚化痰。

  3. 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梅尼埃病、神经性呕吐等属湿热者。

  4. 使用注意因本方性燥,故燥痰者慎用;吐血、消渴、阴虚、血虚者忌用本方。

二陈汤的药方和临床应用介绍相关文章:

1.紫苏梗的功效和作用

2.中药檀香的功效与作用

3.八仙果的功效与作用

4.半夏的功效作用及禁忌

    247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