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生活小常识>

护卫舰和驱逐舰的区别

宋鹏分享

  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分享护卫舰和驱逐舰的区别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驱逐舰和护卫舰区别

  1、看舷号

  在我国,驱逐舰的舷号都是“1”开头的三位数,如150舰就是一艘驱逐舰;

  护卫舰的舷号都是“5”开头的三位数,如549舰就是一艘护卫舰。

  需要注意的是,辽宁舰的编号也是“1”开头的,但它不是驱逐舰,因为它的编号是两位数。

  2、看大小

  同一时期的驱逐舰比护卫舰的排水量要大,从外观上来看,就是驱逐舰的个子更大。不解释了,直接上图吧:

  3、看使命任务

  驱逐舰能执行防空、反潜、反舰、对地攻击、护航、侦察、巡逻、警戒、布雷、火力支援以及攻击岸上目标等作战任务。

  护卫舰主要用于反潜和防空护航,以及侦察,警戒巡逻,布雷,支援登陆和保障陆军濒海翼侧等作战任务。

  在现代海军编队里,驱、护舰的火力和吨位日趋变大,遂行使命任务日趋多样化,成为世界各国建造数量最大、分布最广、参战机会最多的水面舰艇。

  驱逐舰和护卫舰的由来

  19世纪70年代,英国为了对付敌方“鱼雷”艇(航速低,体型大,不同于以后的鱼雷快艇),建造了“鱼雷艇驱逐舰”,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驱逐舰。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为保护自身殖民地的安全,西方各国建造了用于警戒、巡逻和保护己方商船的中小型舰只,这是护卫舰的前身之一。

  巡洋舰与战列舰、驱逐舰的区别

  在历史上,“巡洋舰”这个词并不是代表某一种特定的军舰类型,而是代表一种军舰所要担负的任务。从17世纪开始,这个词通常都是指代用来执行单舰破交或者护航任务的“护卫舰”或者更小一些的舰只。从19世纪未开始,“巡洋舰”才成为一种专门被设计用来执行单舰作战的军舰名称。

  本周五即将播出的军武次位面视频节目第五期《旭日攻略-巡洋四海》将回顾20世纪初日本海军的发展史,今天我们以二战前的日本海军为例,详细为大家介绍下巡洋舰到底和战列舰、驱逐舰有什么区别。

  日本海军是在1883年 (明治16年)首次引入“巡洋舰”一词。从那以后,除了“浪速”、“高千穗”、“畝傍”、“千代田”等正式的巡洋舰以外,还有很多其余舰艇也都被称作巡洋舰。例如一些“巡航舰”和“单桅战舰”也就都被粗略算进了“巡洋舰”的行列。到1898年(明治31年)日本海军正式制定舰艇类别标准,原先的一些巡航舰、炮舰就都被划分成了“海防舰”或者“炮舰”。

  1886年3月刚刚建成的日本海军“浪速”号防护巡洋舰,该舰后于1898年3月21日被改编为二等巡洋舰

  所谓“巡航舰”、“单桅战舰”都是自风帆时代沿袭下来的名词,以甲板层数、桅杆数量来区分具体舰种,其中单桅战舰体积较大,而巡航舰则较小。除此以外,另一种经常被初创期的日本海军算作巡洋舰的就是“护卫舰”。

  以当时的日本海军而言, 3700吨的 “扶桑” 号就是一艘护卫舰。护卫舰就是巡洋舰的前身,虽然现在这个词被用来指代一些排水量不大的军舰,但在当时,护卫舰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舰只。而巡航舰尽管比护卫舰舰型更小,但也可以算作是巡洋舰的一个分支。

  在蒸汽动力的基础上, 装甲防护也逐渐被搬上了巡洋舰。最初拥有装甲的巡洋舰被称为 “防护巡洋舰”, 这些巡洋舰只有一层被称为“穹甲”的水平装甲,但没有舷侧装甲,因此排水量相对仍然较小,其火炮口径一般也在152毫米以下。另外,也有一小部分防护巡洋舰在舷侧装有装甲,但并没有安装穹甲,其排水量往往比穹甲巡洋舰更小,它们被单独称为 “装甲巡洋舰”。 从此时开始,巡洋舰也开始被编入主力舰队,成为了战列舰部队的侦察和保护力量。随着战列舰吨位的不断增大,装甲巡洋舰也经历了大幅的发展。但无论是防护还是火力都仍然远不及战列舰,而航速又要比防护巡洋舰稍低。因此并不适于参与舰队决战,而仍然只能作为舰队前卫或者较为强大的破交力量而使用。自装有战列舰级别主炮、装甲更厚、 航速更高、 排水量更大的 “战列巡洋舰”在1908年诞生后,各海军强国就基本停止了装甲巡洋舰的建造。


猜你感兴趣:

1.052型和054型的区别

2.驱逐舰与护卫舰的区别

3.052d与054a的区别

4.军舰052和054型号有什么区别

    1218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