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理财知识>投资篇>债券知识>

交易所风险警示债券投资权限开通要求

宋鹏分享

  你知道交易所风险警示债券投资权限开通的要求么。你知道交易所风险警示债券投资权限开通的要求中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么。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分享交易所风险警示债券投资权限开通要求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交易所风险警示债券投资权限开通有哪些要求

  针对交易所的交易规则,第一创业证券对投资者开立风险警示债券资格流程规定如下:

  1、需要具有专业债券投资者资格(即上交所要求开通正回购必须为专业投资者,因此开通正回购的投资者也就相应具有了专业投资者的资格);

  2、名下各类证券账户、资金账户、资产管理账户中金融资产价值合计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包含杠杆融资放大资产,此条由券商自主核定。这个各家券商可有所不同。以上是我们公司关于资产要求的规定);

  3、签署《风险警示债券风险揭示书》。

  机构投资者只需要具有专业投资者资格就可以,对资产没有硬性要求

  申请流程大体分为五步:

  第一步:客户临柜申请,递交相关身份证明材料和资产证明资料(说明:在我司总资产小于500万的,需补充递交同一投资者户名下在其他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银行存款单据、银行理财类产品、其它券商帐户资产。

  以上资金产证明者需要加盖对方机构业务章。)。

  第二步:签署《风险警示债券风险揭示书》。

  第三步:营业部审核。

  第四步:营业部提交OA流程,经相关部门审核完毕后由清算托管部上报交易所。

  第五步: 开通风险警示债券交易权限。

  全部审批下来的时间大概一周左右。

  “交易所债券风险警示”点评

  交易所债券风险警示机制出台

  上周交易所公司债在周中普遍出现了收益率的回调,这一方面是累积的收益率形成了获利回吐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对交易所即将对风险较大债券实施新政的传闻的回应。上交所和深交所均出台了《关于对公司债券实施风险警示相关事项的通知》,对连续亏损或者评级较低的债券实施ST的特别风险警示措施。从深交所和上交所实施风险警示的具体标准来看,略有不同。上交所规定:债券最近一次债项资信评级为AA-级以下(含);发行人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前一年度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显示为亏损,且最近一个会计年度业绩预告或更正业绩预告显示为亏损的,上交所有权实施风险警示。而深交所规定:债券主体评级或债项评级为AA-级以下(含),或债券主体评级为AA级且评级展望为负面;发行人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或者经更正的净利润为负值的,深交所有权实施风险警示。从条款的严格程度来看,深交所较为严格,只要过去一年亏损或者更正后为亏损即满足条件,而上交所需要前一年亏损并且过去一年预亏才满足条件,同时在评级方面深交所要求也更为严格,上交所方面,只要只要满足证券账户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等条件,个人就可以成为专业投资者,能够投资主体评级为AA但评级展望为负面的债券,而深交所只有净资产大于500万元的个人投资者才能投资于主体评级为AA但评级展望为负面的债券。

  但是交易所对风险警示机制的实施设置了缓冲期,通知在9月1日后才会执行,并且总的原则是不进行追溯调整,深交所通知中提到,“本通知自2014年9月1日起施行。施行前,已存在第一条规定情形的发行人,不适用本通知。施行后,上述发行人如出现第一条规定的情形,将按照本通知执行。”在问答中还再次提到:“该《通知》对施行前已存在第一条所列示情形的公司债券并不溯及既往,不对其交易实行风险警示,但《通知》施行后,公司债券如果出现《通知》第一条所列示的情形,深交所将实行风险警示。例如,目前主体或债项评级已是AA-的债券,《通知》发布后暂不采取风险警示措施,一旦相关评级机构发布新的资信评级结果显示其评级维持AA-不变或下调,深交所将及时采取风险警示措施。”上交所在相关问答中也提到“《风险警示通知》第一条列示的相关情形并不溯及既往。就是说,公司债券如在《风险警示通知》实施前发生相应情形的,暂不对其实施风险警示”。

  如果要满足风险警示的条件,从财务数据考察,上交所出现此类情况至少要到2015年年初业绩预报期间,而深交所出现此类情况至少要到2015年3-4月年报期间;而从评级角度考虑,9月以后是跟踪评级的断档期,要出现此类情况至少要到2015年初。因次,交易所的警示措施在短期内并不会对市场有实质影响,更多是从预期层面影响市场。5月以来,很多高收益公司债的绝对收益都在10%左右,风险偏好的增强和实实在在的赚钱效应才是参与交易所公司债的原因。与特别警示相比,新股发行对交易所高收益债的冲击可能更为直接。而从违约风险角度考虑,如果未来债券出现违约风险,由于限制了个人投资者的投资,债务重组的公众压力可能会小很多,带来的其实是违约风险的上升。而且过去在债券退市前,机构与个人投资者位置的互换可能在未来难度进一步加大,在信用风险判断上犯错误的余地更小。

  市场风险偏好上升,低评级仍有空间

  资金面会在低位持续稳定,但是在新股IPO发行、外汇占款波动等扰动因素的影响下,资金面下探空间非常有限。特别是考虑到利率市场化的影响还没有完全释放,银行新增资金成本总体上是上升的,目前在3附近的7天回购利率,对于银行的FTP曲线来说,利差空间其实已经比较窄。既然短期资金利率下行的空间已经有限,即便预期在降准等放松事件的影响下继续好转,短端债券的空间也已经比较有限。而高等级利差已经处在比较低的位置。因此,市场风险偏好必然会经历一个上升的过程。在基本面方面,也有证据支撑,观察金融数据,融资规模虽然非标不振,但是信贷继续加速是大概率事件,未来经济继续企稳的可能性比较大。而今年的评级下调和负面展望比去年减少很多,随着跟踪评级的几近完成,评级风险在未来有望逐渐平复,评级下调风险的偃旗息鼓,也有助于风险偏好的回升。我们建议对于城投债仍可以积极介入,对于低评级产业债,控制好信用风险的前提下,近期调整也是介入的机会。守正出奇意味着将大部分仓位集中于中高评级,少部分用于低评级以获得超额收益。

可能感兴趣的相关文章:

1.债券逆回购业务交易操作方法

2.债券逆回购操作攻略

3.保险风险管理论文

    1229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