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安全措施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地质灾害方面的防范措施,供大家参考。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
崩塌发生前的征兆
1、崩塌体后部出现裂缝。
2、崩塌体前缘掉块、土石滚落、小崩小塌不断发生。
3、坡面出现新的破裂变形、甚至小面积土石剥落。
4、岩质崩塌体偶尔发生撕裂摩擦声。
发生崩塌怎么办
1、崩塌时如何应急自救?发生崩塌时应迅速向崩塌体两侧跑;开车路过陡崖一定要留心观察。
2、如何防范崩塌?切忌在陡崖(探头石)附近停留、休息;不要在陡坎和危岩突出的地方避雨;不要攀登危岩;注意收听天气预报,避免大暴雨天进入山区。
滑坡前的异常现象
1、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或者泉水(井水)突然干枯等异常现象。
2、在滑坡体中,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
3、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上隆(凸起)。
4、有岩石开裂或被挤压的声响。
5、滑坡体四周岩(土)体出现小型崩塌和松散现象。
6、滑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
7、滑坡体范围内的动物惊恐异常,猪、狗、牛惊恐不宁,老鼠乱窜不进洞,树木枯萎或歪斜等。
发生山体滑坡时的逃生
1、逃离时,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在向下滑动的山坡中,切忌顺着滑坡方向跑,向上或向下跑都是很危险的。
2、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救措施。
3、发生滑坡时,不要贪恋财物,要迅速离开房屋;向滑坡体两侧跑离危险区;如条件允许,应立即向领导汇报并组织受威胁的人员撤离。
容易发生泥石流的时间
1、连续长时间的降雨之后。
2、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深谷或沟内传来像似火车的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还有轻微震动感,表明沟谷上游已发生泥石流。
遭遇泥石流时的逃生
1、迅速从房屋里跑出来,到开阔地带,尽可能防止被埋压,立即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谷底过多停留。
2、沿山谷徒步行走时,一旦遭遇大雨,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留意是否听到远处山谷传来打雷般声响。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攀到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一边的山坡上。
3、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
4、向沟谷两侧山坡或坚固的高地跑,绝对不能顺着泥石流前进方向奔跑,不要上树躲避,不要躲在陡峭的山体下。
地面塌陷有什么前兆
1、井、泉的突然干枯或浑浊翻沙,水位骤然降低等。
2、地面产生地鼓,小型垮塌,地面出现环型开裂或沉降。微微听到地下土层的垮落声。
3、建筑物作响、倾斜、开裂。
4、地面积水出现冒气泡、水泡、旋流等。
5、动物惊恐。怎样预防地面塌陷
1、采取措施减少地表水的下渗。
2、合理采矿,预留保护矿柱,充填采空区。
3、加强采空区的地质工程勘察工作。
4、防治结合,加强工程自身防护能力。
地裂缝产生的原因和类型
地裂缝灾害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地裂缝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地壳活动、水的作用和部分人类活动是导致地面开裂的主要原因。
地裂缝的防治措施
1、加强地裂区的工程地质勘察;已有一些城市制定了相应的条例、法规。
2、采取各种行政、管理手段限制地下水的过量开采。
3、对已有地裂缝进行回填、夯实等,并改善地裂区土体的性质。
4、改进地裂区建筑物的基础形式,提高建筑物的抗裂性能。
5、对地裂区已有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
6、设置监测点,密切注视地裂缝的发展动向。
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措施
当出现滑坡险情时,市斜坡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应采取以下防灾措施:
1、汛期召开会议,向各部门领导通报险情,安排专人值班,做好抢险救灾应急预备工作;
2、出现滑坡险后,立即召开指挥部全体成员会议,决定应急防范撤离方案,明确各部门的责任人和任务,并派专人日夜现场值班;
3、市地矿部门确定滑坡险区范围、撤离区域和临时应急措施;
4、区(县)人民政府负责落实撤离安置工作;
5 公安部门、武警战士组成巡逻小分队,一方面逐家逐户检查撤离情况,督促居民迅速撤离,另一方面设立警戒,严禁闲杂人员进入滑坡险区;
6、交通运输、供水供电、邮电通讯、消防卫生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配合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7、汛期结束险情排除后,撤离人员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有秩序返回住地,并做好善后清查登记工作;
8、当地质灾害不可避免发生后,组织保护现场,力争使损失降到最小。善后工作应对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灾害损失作出评估。
9、区、街道、居委会三级斜坡地质灾害机构应密切配合市斜坡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做好各项防灾、抗灾、救灾工作,其主要任务是负责监测预报、搬迁撤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