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安全知识>灾害防范知识>

自然灾害预防与自救措施(2)

思晴分享

  自然灾害预防与自救措施【五】大雾天气

  大雾天气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一些剧烈的活动,要多饮水,注意休息,如果必须外出一定要戴上口罩,外出回来后应该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大雾来临时,应暂停晨练,早晨一般是雾最浓的时候,此时锻炼将吸入大量有害物质,造成咽喉、气管和眼结膜病症;避免在雾中长时间跑动,由于雾中水汽多,氧气含量相对较小,而人长时间跑动时供氧需求激增,容易出现头晕、恶心、乏力等症状。

  (1)饮食要注意清淡,少食刺激性食物。如有不适,可以预防性地服用一些感冒冲剂或含片等。同时,还要警惕“湿冷”病,冬季低温下出现大雾,阻碍人体正常蒸发散热量,对肾病、结合病和慢性腰腿病都有不利影响,容易诱发关节炎。因而要多穿衣服,注意防潮保暖。

  (2)大雾天气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靠室内煤炉取暖的人们要做好通风措施。

  (3)大雾天气也会影响人的心情。心理专家表示,天气阴沉、气压减低,人的心情确实会受到一定影响,感觉情绪忧郁。如果出现这些负面情绪,应学会自身调整和平衡,比如做一些让自己感觉快乐的事情等。

  自然灾害预防与自救措施【六】龙卷风

  龙卷风是从卷积云向地面延伸的极具强烈破坏性的漏斗状旋转风。龙卷风的快速旋转速度可高达每小时500英里,并可在几秒钟内毁灭所有在它经过时遇到的东西。龙卷风的内部空气很稀薄,压力很低,就像一台巨大的吸尘器,以每小时数百英里的时速,把沿途的一切东西都吸到它的“漏斗”里,直到风力减弱,再把吸进来的东西抛出来。龙卷风是非常危险的。最强的龙卷风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房屋连同房屋内的一切抛向天空。

  (1)龙卷风的预兆:

  ①强烈的,连续旋转的乌云。

  ②在云层下的地面上,有旋转的尘土和碎片。

  ③随着冰雹和雷雨,风向在不断地转变。

  ④持久不断的隆隆雷声。

  ⑤在掉落在地面上的电线附近,有明亮的,蓝绿色的火花。

  ⑥盘旋的底云层。

  (2)龙卷风的防备:

  ①有地下室的房屋:避开所有的窗户,立刻进入地下室,躲在坚实的桌子或工作台下。千万不要躲在重物附近的地方,以免龙卷风破坏了房屋的结构,造成这些重物倒塌而压在您的身上。

  ②没有地下室的房屋或公寓房: 避开所有的窗户,立即进入一间小的,位於中间的房子,如厕所,壁橱或最底层的内部过道。脸朝下,用手护住头部,尽可能的蹲伏于地板上。用厚的垫子,如床垫或毯子盖在身上,以防掉落的碎物砸伤身子。

  ③办公楼、医院、老人院或摩天高楼: 立即进入楼房中心,封闭的,无窗户的区域。尽可能的避开窗户。内部楼梯过道是最好的避难所。因为在紧急情况下,它们也是进入楼房其它地方的通道。一定要避开电梯,因为如果一旦停电,您将可能被困在电梯内。

  ④活动房屋(住房拖车): 在龙卷风期间,切记不可因为任何原因而停留在活动房屋内。在活动房屋外面远比在活动房屋内有更大的存活机会。如果您的社区有龙卷风避难所,或者附近有一个坚实的建筑物,请您尽可能的进去。

  ⑤遵循预先操练的规定,听从负责人的指挥,有秩序地走进学校建筑内部过道或房间,躲在桌子下,用手护住您的头部。切记避开窗户和大的,宽阔的房间,如体育馆或礼堂。

  汽车或卡车:如果龙卷风逼近,而您正行驶在路上,请尽可能的沿着与龙卷风的路线垂直的方向行驶,以远离龙卷风。如果不可能,则弃车于路边安全的地方,而您则尽快地进入附近的建筑物。

  ⑥室外:如果附近有建筑物,请立即进入。如果没有,则平躺在地上,脸朝下,用手护住头部。切记不要躺在汽车或树附近,以免它们被龙卷风吹倒而砸着您。

  ⑦购物商场:千万不要惊慌!尽快地避开窗户,进入商场内部厕所,储藏室或其它封闭的地方。

  ⑧教堂或电影院:千万不要惊慌!尽快进入内部厕所或过道。脸朝下,用手护住头部,蹲伏在地上。如果需要,则躲藏在椅子下面,以获得进一步的保护。

  自然灾害预防与自救措施【七】泥石流

  (1)泥石流是一种土、石、水相混合的流动体,该流动体挟有的土石固体碎屑物含量在15%——80%,它不同于一般的山洪,其流速流量,冲刷撞击能力都远大于山洪,所以常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及工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危害。

  ①泥石流的类型按其发生地貌部位可划分为:河谷型泥石流、沟谷型泥石流和坡面型泥石流。

  ②按流体性质可分为:粘性泥石流、稀性泥石和过渡性泥石流。

  ③按规模划可分为:大规模(物质冲出量>10万立方米)、中等规模(物质冲出量 3-10万立方米)、和小规模泥石流(物质冲出量<3万立方米)。

  (2)泥石流是怎样形成的?

  影响泥石流形成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它们包括岩性构造、地形地貌、土层植被、水文条件、气候降雨等。泥石流既然是泥、沙、石块与水体组合在一起并沿一定的沟床运(流)动的流动体,那么其形成就要具备三项条件,即水体、固体碎屑物及一定的斜坡地形和沟谷,三者缺一不可。水体主要源自暴雨、水库溃决、冰雪融化等。固体碎屑物来自于山体崩塌、滑坡、岩石表层剥落、水土流失、古老泥石流的堆积物及由人类经济活动,如滥伐山林、开矿筑路等形成的碎屑物。其地形条件则是自然界经长期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的高差大、坡度陡的坡谷地形。

  当具备了泥石流发生的三项条件,泥石流又是如何形成暴发的呢?一般有三种形式:

  ①地表水在沟谷的中上段侵润冲蚀沟床物质,随冲蚀强度加大,沟内某些薄弱段块石等固体物松动、失稳,被猛烈掀揭、铲刮,并与水流搅拌而形成泥石流。

  ②山坡坡面土层在暴雨的浸润击打下,土体失稳,沿斜坡下滑并与水体混合,侵蚀下切而形成悬挂于陡坡上的坡面泥石流。北京山区农民常称之为“水鼓”、“龙扒掌”。

  ③沟源崩、滑坡土体触发沟床物质活动形成泥石流。既崩、滑体便发生溃决,强烈冲击并带动沟床固体碎屑物的活动而形成泥石流。

  (3)泥石流活动规律及发生过程中的特有现象

  ①活动规律:其活动总体上具有一定周期性。

  例如,北京山区平均约五年发生一次泥石流。云南小江流域每年都出现泥石流。泥石流活动周期长短依自然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异。

  泥石流易成群暴发。由于暴雨具一定分布空间,因而,一次暴雨常造成数十甚至上百条沟出现泥石流。例如北京山区1969与1972年分别有47和60条沟谷暴发泥石流。由于群发特点,亦使泥石流易造成大面积灾害,灾害损失严重。如1991年北京一次山洪泥石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6亿元之多。

  泥石流暴发历时短、成灾快,是突发性极强的灾害种类,故其危害性极大,预测与预防难度大,特别是泥石流低频地区,人们难于掌握其活动规律,就更难于对其进行预报,故疏于对其的预防与治理。

  泥石流主要危害城镇、村庄,阻碍与破坏交通和通讯,危害农田林地与各种水利工程,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危害极大。

  ②特有现象:泥石流是水与泥砂石块相混合的流动体,由于含有大量固体碎屑物,其运动过程产生巨大动能,而不同于一般洪水,常有一些特有的现象:

  ★短暂的断流现象与巨大的轰鸣声:很多泥石流暴发之初常可听到由沟内传出的犹如火车轰鸣或响雷声,地面也发出轻微的震动,有时在响声之前,原在沟槽中流动的水体突然出现片刻断流。随响声增大,泥石流似狼烟扑滚而来。所以,出现断流、响声等现象时,已经预告了泥石流的发生。

  ★强劲的冲刷、刨刮与侧蚀:泥石流在沟谷的中上游段具有强烈的冲刷、铲刮沟道底床的作用,常使沟床基底裸露,岸坡垮塌。另外,在中下游段常侧蚀掏刷河岸阶地,使岸边沿线的道路交通、水利工程、农田及建筑物受到破坏。

  ★弯道超高与遇障爬高:泥石流运动时直进性很强,当处于河道拐弯处或遇到明显的阻挡物时,泥石流不是顺沟谷平稳下泻,而是直接冲撞河岸凹侧或阻碍物。由于受阻,泥石流体被迫向上空抛起,这一冲击高度可达几—十几米。甚至有时泥石流龙头可越过障碍物,爬背越岸摧毁各种目标。例如1991年6月10日北京密云县杨树沟泥石流就是在弯道处越过阻挡其前进的小土梁,将土梁另一侧房屋摧毁,据实地测量,其冲起高度达10余米。

  ★巨大的撞击、磨蚀现象:快速运动着的泥石流动能大、冲击力强,据研究测定,砾径1米的大石块运动速度5米/秒时,冲击力可达140吨。泥石流中的大量泥砂在运动中不断磨蚀各种工程设施表面,使一些工程丧失其应有的作用而报废。

  ★严重的淤埋、堵塞现象:在沟内及沟口的宽缓地带,由于地形纵坡度减小,泥石流流速会骤然下降,大量泥沙石块停积下来,堆积堵塞河道、淤埋农田、道路、水库、建筑物等目标。一些大规模泥石流的冲出物质堆堵在河道可构成临时性的“小水库”,致使上游水位抬高,然而这种堵坝一旦溃决又会形成洪水泥石流,再次对下游造成危害。例如我国四川利子依达沟泥石流冲出山口,毁桥覆车后又在几分钟内将大渡河拦腰堵截,断流达4小时之久,向上游回水5公里,淹没工矿设施等。

  ★阵流现象:﹨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粘性泥石流中。其特征是自泥石流开始到结束,沿途出现多次泥石流洪峰,即多次泥石流龙头,各次龙头出现间隔时间长短不一。

  (4)泥石流预防

  泥石流暴发突然猛烈,持续时间不长,通常在几分钟~一、二个小时结束。由于泥石流较难准确预报,易造成较大伤亡。怎样判断泥石流的发生?遭遇泥石流又如何避险、逃生呢?我们要遵循泥石流的形成、活动规律,掌握其发生过程中的特有现象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

  ①怎样正确判断泥石流的发生

  除根据当地降雨情况来估测泥石流暴发的可能性外,我们还可通过一些特有现象来判断泥石流的发生,以便采取快速、正确的自救方法

  当发现河(沟)床中正常流水突然断流或洪水突然增大并夹有较多的柴草、树木,都可确认河(沟)上游已形成泥石流。

  仔细倾听是否有从深谷或沟内传来的类似火车轰鸣声或闷雷式的声音,如听到这种声音,哪怕极微弱也应认定泥石流正在形成,此时须迅速离开危险地段。

  沟谷深处变得昏暗并伴有轰鸣声或轻微的振动感,则说明沟谷上游已发生泥石流。

  ②避防与逃逸泥石流的方法

  减轻泥石流灾害的方法措施可分为非应急和应急性措施两种。

  ★非应急性的措施:

  a避让措施。在泥石流发育分布区,工矿、村镇、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的选址、旅游开发等一定要在查明泥石流沟谷及其危害状况的情况下进行,尽量避开造成直接危害的地区与地段,例如泥石流沟的中、上游段及沟口,主支沟交汇部的低平地,靠近河床的低缓阶地或坡脚处,河道弯道外侧等等。实在无法避开时应考虑修建防护工程或采取其它措施。

  b生物措施。是一种长期的有助于减缓泥石流形成达到一定防卸目的的治理性手段。主要方法是封山育林,停耕还林,固结表土,保持水土,降低泥石流发生机率与规模。

  c工程设施。主要是为保护危害对象免遭破坏而采取的防护、排导、拦挡及跨越等工程设施。例如护坡、挡墙、顺坝、丁坝等工程。为改善泥石流的流向与流速修建的排泄沟、导流堤、急流槽、渡槽等工程。:为了控制拦截下泄物,消弱泥石流冲击能量,修建的拦砂坝、储淤场、截流工程等。

  d综合防治措施。即将生物措施与适用于某一泥石流危害区的几项工程措施相互结合,对泥石流小流域进行统一全面整治,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灾害的发生。

  e开展泥石流的预测预报工作。从空间上可根据地质、地貌、降雨等条件,泥石流发育程度和规模进行危险区域划分,划分出高度危险、中等危险和一般危险区,从时间上分为中长期和短历时预报。

  ★应急性措施:

  每年7—8月泥石流易发时段,采取泥石流应急避防措施。首先要避开泥石流危险地,尽快在泥石流到来之前采取防范行动。在泥石流发育地区进行必要的搬迁、防护措施后,对一些尚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工矿、村镇提前做好应急部署。主要包括:

  a普及泥石流知识。汛期有组织地演习,有纪律地疏散撤离。例如北京北山泥石流易发区当地政府总结了一套泥石流应急防范方法:“三包四落实”。其中三包就是包村、包队、包户及至到人。即从乡领导开始逐一向下负责,包揽汛期泥石流安全工作,使老、弱、病、残、幼、妇的安全均有人负责。

  b预防为主。泥石发生在夏汛暴雨期间,而该季节又是人们选择去山区狭谷游玩时间。因此,人们出行时一定要事先收听当地天气预报,不要在大雨天或在连续阴雨几天当天仍有雨的情况下进入山区沟谷出行旅游。

  c选择附近安全的地带修建临时避险棚。如较高的基岩台地,低缓山梁上等。切忌建在沟床岸边、较低的阶地、台地及坡脚、河道拐弯的凹岸或凸岸的下游端边缘。

  d长时间降雨或暴雨渐小后或刚停,不应马上返回危险区。泥石流常滞后大雨发生。例如1991年6月10日北京密云县降雨一天,晚八时许雨停,口门村外出躲避山洪的部分村民回家,结果遭泥石流袭击,造成5人死亡。另外,具有阵流的粘性泥石流,其阵流间隙有时会被误认为泥石流结束。总之,只有当确认泥石流不会发生或泥石流已全部结束时才能解除警报。

  e不可存在侥幸心理。当白天降雨量较多后,晚上或夜间必须密切注意降雨,最好提前转移,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在室内就寝。

  f密切注视泥石流的发生发展,减少、避免次生灾害发生。当出现泥石流体堵塞河流,形成堵坝时,应尽快采取毁“坝”措施,使上游水体尽快下泻,避免次生洪水灾害,同时通知上、下游受害的地区,做好防灾避险。当公路、铁路、桥梁被冲毁后应及时采取阻止车辆通行的行动,以免车辆被颠覆,造成人员伤亡。

  g采取正确的逃逸方法。泥石流不同于滑坡、山崩和地震,它是流动的,冲击和搬运能力很大,所以,当处于泥石流区时,不能沿沟向下或向上跑,而应向两侧山坡上跑,离开沟道、河谷地带,但注意不要在土质松软、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以免斜坡失稳下滑,应在基底稳固又较为平缓的地方。另外,不应上树躲避,因泥石流不同于一般洪水,其流动中可沿途切除一切障碍,所以上树逃生不可取。应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又低的凸岸,因泥石流有很强的掏刷能力及直进性,这些地方很危险。

  (5)泥石流过后的自救与防疫工作

  当工矿、村镇、游客遭到泥石流袭击,并出现严重灾情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伤员抢救,以及水、电、交通线路的抢修,以保障救灾工作顺利进行,伤员得到及时救治。河(沟)经泥石流的洗劫之后,面目皆非,百孔千疮,不仅原河(沟)床被冲淤得难以辨认,穿越或沿河(沟)谷的道路也被掩埋破坏得无影无踪,沿途漂砾、泥沙满沟,行走时极容易造成跌伤、嗑碰,因此进行救灾抢检时应注意避免发生各种外伤。

  泥石流发生时常席卷、淹浸、淤埋沿途的房屋、牲畜及杂、污物,泥石流结束之后应对必要的地段进行清理消毒或远离弃之之守,避免与防止流行病的发生和传播,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猜你感兴趣:

1.灾害逃生与自救措施

2.面对自然灾害的自救方法

3.常见自然灾害避险自救方法

4.自然灾害如何自救

1927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