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北京故宫的优秀散文阅读
北京的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写北京故宫的优秀散文,供大家欣赏。
描写北京故宫的优秀散文:故宫随笔
天渐渐开明,沉睡的故宫掀开了眼。
晨曦中的紫禁城神秘而诱惑。朱色的围墙像一道厚厚的屏障,隔绝了城内城外。
推开那扇沉重的大门,紫禁城内的一切,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展示在人前。
沿着中轴线,故宫被均匀的分成相同的两部分,就像数学里的几何图形的轴线一样,左右相同。各大殿威严肃寂,可你却能够想到,几百年前,这里来往着朝廷的各个政治官员。他们或步履匆匆,或神色慌张,或一脸公正,唯恐上面的那个人一个不高兴,风云色变。
凭栏而望,一切尽收眼底。琉璃瓦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晶莹柔和,微翘的房檐和明黄的屋顶却显露了皇家的威严与肃穆。这是故宫的特色,重檐歇山式屋顶,金黄琉璃瓦,印证紫禁城亘古不变的悠悠岁月。
石栏前有两口大缸,那是古时宫里专门为了防火而准备的,故宫内一共有三百零八口。岁月的侵蚀已经使它们外表不再光鲜,金銮殿旁边的两口更是能够清楚的看见无数道刮痕,那是当年城被洗劫的时候贼人顺便扣下的黄金。缸下有灶,防止冬天时水结成冰。古时常有五行规矩,这缸也不例外。土上木,木生火,火上金,金中水,金、木、水、火、土。
宫门两侧蹲立着两只铜狮,模样威风凛凛,风采不减当年。据说这两只狮子一生只动过一次,唐山大地震时,震波让内金水河泛起白浪,狮子动了。从此,一切归于平静,而那两只狮子,便再也未动过。左右各一个,左为雌,右为雄,分别象征子嗣满堂和一统江山。
透过斑驳的红窗,我看见了昔日殿试的地方——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那是几代帝王的座位,状元榜眼探花在此产生。
走到拐弯处,伸手抚摸门柱,五指透过时光,与过去重叠。
有人在问,碎玉轩在哪?周围的人都笑了。碎玉轩啊,里面住着个妙人呢……可惜它不在这儿,她也不在这儿。后宫是皇帝每晚的栖处,人说三宫六院,三千佳丽,其实就是说君王多情亦无情。不过这也有例外,明朝朱佑橖,深知情这一字,是承诺,所以,他用尽一生时间,只爱一人,他的皇后,唯此一人。后人叹:情也?爱也!
后宫里的狮子与前朝的略有不同,眼睛被眼睑遮去一半,耳朵半遮半露,意为:该看就看,不该看就一点也不看;该听则听,不该听则不听。我不得不佩服皇宫,不仅人人心口不一心机深似海不说,连雕塑都如此有深意。
后宫里只住女子,却尽是令人悲哀的故事。住在皇宫,金银富贵,珠光宝气,好生得意!可是生在帝王家,可惜生在帝王家。一入宫门深似海,世人深谙此道理,故进去了的,再出来,就如登天之难。做皇帝身边的人,意味着不能与寻常人一样,过平淡的日子,后宫内的尔虞我诈不比前朝差,后宫里的女子就如这风中杜鹃,摇曳不断,一旦风雨稍大,满地尽是一片残碎的殷红。
庄子曰:人生在世,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青丝易白,弹指朱颜老。古代女子毕生的愿望,不过是嫁一个平凡的人,一生过得如清茶一般,淡雅婉转,清丽隽永,但是宫里的女人再多,不过只有一个人,掌控着她们的情,掌控着她们的一生,此生早已注定。她们的容颜变得愈发不清楚了,好像马上就要坠入光阴的尽头,消失不见。
城内一角的角楼,在飘荡的宫里占据了不经意的一处,静观宫内发生的一切,仿佛一生都不曾毕露锋芒,就那么不动声色,若乱世之中开出的一朵洁净之花。
薄暮将近,暮色为古老的紫禁城掩盖上一层轻纱,遮住这座城的一世繁华。
俱往,不论宁静若水,或滔天巨浪;不管君王爱恨,深宫情仇,还是人间尔虞我诈,都尘封在这一座古老而神秘的紫禁城里。
描写北京故宫的优秀散文:走马观花看故宫
提起北京,人们自然就会想到故宫;提起故宫,人们也自然就会想到北京。故宫,这个世界上现存的最大也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北京的不二象征,早就令我梦牵魂萦,心驰神往。长城游兴未尽,下午我们由导游小姐引领又迫不及待地向故宫进发。
故宫位于北京的中心,是中国明、清两代帝王们居住的地方。它本来叫做紫禁城,其名是因紫微星垣而来。紫微星垣位于三大星垣(太微星垣、紫微星垣、天市星垣)的中央,因此是代表天帝的星座,天帝住的地方就叫做紫宫。天帝自然是至高无上的,而人间的皇帝们为了彰显自己的至尊地位,也把自己执政、居住的地方,起名为紫禁城。
紫禁城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50米,四周有高10米的宽厚城墙。城的四隅各有一座结构精巧的角楼,城外有护城河环绕。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有宫殿建筑9000多间。紫禁城由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组成。外朝是皇帝办理政务、举行朝会和典礼的场所;内廷则是皇帝处理日常事务和生活起居的地方。
位于北纬39.9东经116.4的北京故宫为世界五大宫殿(其它四殿分别是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俄国克里姆林宫和美国白宫)之首,故宫是几百年前劳动人民智能和血汗的结晶。
故宫始建于明永乐4年,1420年基本竣工。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有人做过形象比喻,说一个人从出生就开始住,每一天住一间房,不重复,要住到27岁才可以出来。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紫禁城是严格按照儒家礼制思想设计的,建筑上依照“皇权至上”的原则,保持了中心突出、严格对称的格局。所以其主要建筑物都分布于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上或是有序地排在中轴线两侧。紫禁城的建造是不惜工本的。在皇帝的旨意下,能工巧匠云集北京,用从全国各地征集而来的上等建材,精雕细琢出了天下只此一家的紫禁城。所以仅是建筑这一项,就值得细细赏看。此外,明、清两代皇帝积聚的奇珍异宝,绝大多数也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内,琳琅满目的古珍宝,让人叹为观止。
数字“九”是奇数中最高的一个,所以深得历代皇帝喜爱,九的应用在紫禁城内可谓随处可见。比如宫中许多大门的门钉都是九行,每行都是九个门钉;又比如太上皇宫内还备有九龙壁;而保和殿后的大石雕上也是九条龙。现在,就让我陪你,一起逛逛古老而神秘的紫禁城。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其它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色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太和殿屋顶当中正脊的两端各有琉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吻兽造型优美,是构件又是装饰物。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严,这些构件在建筑上起了装饰作用。
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其平面为凹形,宏伟壮丽。午门后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故宫的四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角楼高27.5米,十字屋脊,三重檐迭出,四面亮山,多角交错,是结构奇丽的建筑。
我们在导游小姐引领下由北门神武门进入故宫,神武门是一座城门楼形式,用的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式屋顶,它的大殿只有五开间加围廊,没有左右向前伸展的两翼,所以在形制上要比午门低一个等级。神武门是宫内日常出入的门禁。
穿过神武门,映入眼帘的是被称为内廷的故宫建筑群,这是皇帝及嫔妃生活娱乐的地方。前朝与内廷宫殿的分界线乾清门,乾清门以南为前朝,以北为内廷。乾清门左右有琉璃照壁,是清朝“御门听政”的所在地。
内廷庭院深邃,建筑紧凑,东西六宫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再配以宫灯联对,绣榻几床,都是体现适应豪华生活需要的布置。内廷之后是宫后苑。后苑里有岁寒不凋的苍松翠柏,有秀石迭砌的玲珑假山,楼、阁、亭、榭掩映其间,幽美而恬静。在午门以内,有广阔的大庭院,当中有弧形的内金水河横亘东西,北面就是外朝宫殿大门——太和门,左右各有朝房、廊庑。金水河上有5座桥梁,装有白色汉白玉栏杆,随河宛转,形似玉带。
御花园中央是钦安殿,是一个道教殿堂,也是紫禁城中保存得最好的明代建筑。钦安殿西侧是千秋亭,东侧是万春亭。后三宫的东西两边,有多组布局繁复的小建筑,这就是紫禁城的东西十二宫。它们依旧沿袭了外朝建筑的东西对称布局,但却是以传统的四合院风格为主。每个院落各成一体,分别住着皇帝的众多嫔妃。后三宫的西侧为养心殿。清康熙帝驾崩后,继位的雍正将寝宫从乾清宫移到养心殿。其后从乾隆至宣统几个皇帝都在这里居住和处理国家政务。这里也是年轻的溥仪皇帝退位后选定的居所。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之处也是皇帝与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后半部在建筑风格上同于前半部。前半部建筑形象是严肃、庄严、壮丽、雄伟,以象征皇帝的至高无上。后半部内廷则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多是自成院落,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相映生趣。内廷东侧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宣布退位后当太上皇养老皇宫。
坤宁宫在故宫“内庭”最后面。重檐庑殿顶。坤宁宫是明朝皇后寝宫,两头有暖阁。清代改为祭神场所。雍正后,西暖阁为萨满的祭祀地。其中东暖阁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三帝,均在此举行婚礼。
交泰殿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满”之意。其建于明代,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重修,是座四角攒尖,镀金宝顶,龙凤纹饰的方形殿。明、清时,该殿是皇后生日举办寿庆活动的地方。皇后在此接见嫔妃命妇。清代皇后所谓亲蚕典礼,需至此检查祭典仪式的准备情况。清代的25枚“宝玺”(印章)也曾收藏在这里(现藏于珍宝馆)。
乾清宫在故宫内庭最前面。乾清宫是内廷正殿,高20米。重檐庑殿顶。殿的正中有宝座,内有“正大光明”匾。这块匾在清雍正以后,成为放置皇位继承人名字的地方,雍正为防止皇子之间争夺皇位而互相残杀,采用秘密储位的方法,即生前将皇位继承人的名单写在纸上放在匣子中,一份放在“正大光明”匾额后,一份由皇帝随身携带,待皇帝死后打开匣子当众宣布皇帝继承人。在乾清宫的两头有暖阁。是皇帝读书、就寝之地。在乾清宫的西暖阁上下两侧放置27张床,由皇帝自由选择,据说这样可以防止刺客行刺,乾清宫是封建皇帝的寝宫。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吏和召见臣下。乾清宫周围的东西庑,还有为皇帝存储冠、袍、带、履的端凝殿,放置图书翰墨的懋勤殿。南庑有皇子读书的上书房,有翰林学士承值的南书房。
位于后三宫东西两侧,共十二座宫殿,是明清皇帝的嫔妃们居住的地方。西六宫:太极殿、永寿宫、咸安宫、储秀宫、体和殿;东六宫:钟粹宫、景阳宫、延禧宫、永和宫、景仁宫。这些宫殿基本上是一宫一院,每个院子有正殿、配殿、宫门,有些院子还附有游廊、后殿。慈禧太后曾在储秀宫居住过。
故宫其他区域包括南三所、御膳房、慈宁花园、外东宫、英华殿、寿安宫、建福宫花园、寿康宫、乾东五所、文华殿、武英殿,这些宫殿建筑群分别坐落在皇宫的主要建筑的东西两侧,七中南三所、乾东五所是皇子的居住区、寿康宫、寿安宫、慈宁花园、英华殿是太后太妃的生活区域。外东宫是乾隆太上皇宫。
进入太和门,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的是宏伟壮丽的前宫大殿。举目望去,宫殿建筑造型所势磅礴,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只吉祥瑞兽,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在3万多平方米开阔的庭院中,是外朝的中心: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这3座大殿是故宫中的主要建筑,它们高矮造型不同,屋顶形式也不同,显得丰富多样而不呆板。
太和殿和中和殿、保和殿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工字形基台上,保和在后,中和居中,太和在前。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基台三层重迭,每层台上边缘都装饰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板、望柱和龙头,三台当中有三层石阶雕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在25000平方米的台面上有透雕栏板1415块,雕刻云龙翔凤的望柱1460个,龙头1138个。用这样多的汉白玉装饰的三台,造型重迭起伏,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上具有独特风格的装饰艺术。而这种装饰在结构功能上,又是台面的排水管道。在栏板地栿石下,刻有小洞口;在望柱下伸出的龙头也刻出小洞口。每到雨季,3台雨水逐层由各小洞口下泄,水由龙头流出,千龙喷水,蔚为壮观。这是科学而又艺术的设计。
保和殿在中和殿后。保和殿高29米,平面呈长方形,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240㎡。黄琉璃瓦重檐歇山式屋顶。屋顶正中有一条正脊,前后各有2条垂脊,在各条垂脊下部再斜出一条岔脊,连同正脊、垂脊、岔脊共9条,建筑术语上叫歇山式。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保和殿也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
中和殿位于太和殿后。中和殿高27米,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为3间,四面出廊,金砖铺地,建筑面积580㎡。黄琉璃瓦单檐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四脊顶端聚成尖状,上安铜胎鎏金球形的宝顶,建筑术语上叫四角攒尖式。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皇帝在去太和殿之前先在此稍作停留,接受内阁大臣和礼部官员行礼,然后进太和殿举行仪式。另外,皇帝祭祀天地和太庙之前,也要先在这里审阅一下写有祭文的“祝版”,再到中南海演耕前,也要在这里审视一下耕具。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太和殿高35.05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面积2377.00㎡。长宽之比为9:5,寓意为九五之尊。面积是紫禁城诸殿中最大的一座,而且形制也是最高规格,最富丽堂皇的建筑。太和殿是五脊四坡大殿,从东到西有一条长脊,前后各有斜行垂脊两条,这样就构成五脊四坡的屋面,建筑术语上叫庑殿式。檐角有10个走兽(分别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为中国古建筑之特例。太和殿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7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殿中间是封建皇权的象征——金漆雕龙宝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御座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背后是雕龙屏。太和殿是故宫中最大的木结构建筑,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中国最大的木构殿宇。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太和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即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元旦等都在这里庆祝。
走出太和殿,就进入了一个宽阔的矩形广场。这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广场。它的正前方横着一条河,河上有五座拱桥,北边平台上矗立着太和门——只有皇帝可以进出。太和门东边是给武官用的昭德门,西边则是给王公大臣用的贞度门。走过这些大门,眼前又出现一处巨大的广场,足可容纳两万人。这个广场是供皇帝朝会大典时使用的。
穿过广场,进入的是故宫的正门“午门”,俗称五凤楼。东西北三面以12米高的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有1组建筑。正中有重楼,是9间面宽的大殿,重檐庑殿顶,在左右伸出两阙城墙上,建有联檐通脊的楼阁四座,明廊相连,两翼各有13间的殿屋向南伸出,四隅各有高大的角亭,辅翼着正殿。巍峨壮丽,午门是皇帝下诏书、下令出征的地方。每遇宣读皇帝圣旨,颁发年历书,文武百官都要齐集午门前广场听旨。午门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文武大臣进出东侧门,宗室王公出入西侧门。
午门门楼下有三个门,当中那个只供皇帝出入。不过也有例外,在皇帝成亲之日,皇后可以由这个门进入紫禁城;而科举考试的头三元得主,即状元、榜眼、探花,在考试结果宣布之后,也可经由中门走出皇城。东华门与西华门遥相对应,门外设有下马碑石,门内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桥1座,桥北为三座门。东华门与西华门形制相同,平面矩形,红色城台,白玉须弥座,当中辟3座券门,券洞外方内圆。城台上建有城楼,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城楼面阔5间,进深3间,四周出廊。皇帝死后其灵柩就从东华门运出,故俗称“鬼门”。
天安门才是紫禁城的正门,两侧分别为太庙和社稷坊。在举行盛大庆典的日子(如皇帝大婚),便会有一道昭书告示天下,诏书摆在“龙亭”——一顶特制的轿子中,从深宫一直抬到天安门前。礼部官员在高高的城楼上,向臣民宣告庆典消息。巍峨的午门高达80.42米。门楼高耸,左右分两翼向前突出。两翼之上,在转角和顶端处共有四座方亭守望。每年十月,皇帝在午门颁发下一年的历书。更让人难以忘怀的是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登临天安门城楼,向全世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鲜艳的五星经旗在天安门城楼上冉冉升起,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了历史新纪元。走出天安门城楼,凝望着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游览故宫,从导游小姐绘声绘色的描述中我们了解了诸多关于故宫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
第一,皇帝上朝的地点并非太和殿。太和殿其实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实际使用次数很少,纵观明清,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门、乾清门(为御门听政)、乾清宫(有大事或重要的事情时皇帝召见大臣所在地)、还有养心殿(垂帘听政,清朝后期)的,并不是平时所说的太和殿。
第二,故宫为何“龙”多。
有人做了一个统计,即,太和殿顶屋脊及瓦当、滴水等共有龙纹2632条,外檐额枋及门窗彩绘包括饰件共有龙纹5732条,殿内檐及殿内梁枋天花上共有龙纹4037条,殿中金柱、藻井、宝座、屏风及陈设上共有龙纹609条,殿内墙壁及暖阁门罩等共有龙纹542条。这是个尚不完全的统计,太和殿内外的龙纹、龙雕等各种形式的龙就有13844条之多。
这种万龙朝圣的装潢设计,构成了一种威严神秘的氛围,以获得神化皇帝、恫吓臣民的效果。紫禁城是龙的世界,龙的造型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在我国封建社会里,皇帝被称做“真龙天子”,是大地的主宰。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因此,宫中的殿堂、桥梁、丹陛、石雕以及帝后宝玺、服饰御用品等无不以龙作为纹饰。那么,故宫里到底有多少龙?恐怕谁也说不清。有人粗算过,故宫号称有宫殿8000多间,仅以每殿有6条龙计算,就有龙近4万条,如果加上所有建筑装饰和一切御用品上的龙,那就数不胜数了。
第三,大殿院内为何不种树。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称外朝三大殿,是皇帝举行盛典的地方,从位置上说居整个外宫建筑的中心,也是整个北京城的中心。为了突出这组宫殿的威严气势,其一便是院内不植树,从皇城正门天安门起,经端门、午门、太和门,这之间的一系列庭院内都无树木(现在端门前后的树是辛亥革命以后种植的)。当时人们去朝见天子,进入天安门,经过漫长御道,在层层起伏变化的建筑空间中行进,会感到一种无形的,不断增长的精神压力,最后进入太和门,看到宽阔的广场与高耸在三重台基上的巍峨大殿,这种精神压力达到顶点。宽阔的广场、蓝蓝的天空,把三大殿映衬得更加威严壮观。而这正是至高无上的天子对自己臣民所要求的。如果在这些庭院内都种上树,绿荫宜人,小鸟鸣叫,那将会破坏朝廷的威严氛围。
我听说,想逛故宫用整整三天,你也只能看个大概。故宫半日游,我们也只是走马观花,粗粗浏览一下故宫博物院。它所展示的明清宫廷历史、宫殿建筑以及大量的难得一见的古代艺术品收藏,都是世界上其他博物馆所无法企及的。我不得不由衷赞叹,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它标志着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