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散文欣赏>散文>

描写家里小院的散文写景文章欣赏

俊杰分享

  每个人心中可能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院,甚至对于我们来说,小院并不陌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描写家里小院的散文,希望能帮到大家!

  描写家里小院的散文:我的小院

  雨停了,风却起了。温州的天气,大抵若此。晴天刮风,让人晒着太阳也觉得有凉意浸骨,总不让人有一刻惬意。由是,我开始怀念鹰潭的天气,连绵雨时或有之,晴好的日子却是无风的。搬个椅子,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有时候埋头看一本小说,有时候就那么静静地发呆。阳光洒在身上,斑斑点点,如闪烁的星星,格外迷人。奈何,这样的机会竟不多。光阴流转,有几个冬日我是可以和这个小院一起温存的?

  那样的时光,总是屈指可数。想及此,心中便浮出淡淡歉意,我的小院,此刻又留你一人独品阳光了。那偎依在你怀中的柚子树上想必都挂着金黄色的柚子了吧?那倚在你怀中的桂花树上还有花朵满头吗?那靠在你脚边的桃树上可有一枝嫣红吗?那些缀在你衣摆上的苔藓还青着吗?你始终默默,不曾借风儿捎来一丝信息。

  窗外的阳光,娴雅如你,令人迷恋。多少次午夜梦回,脑海中都有你的身影,挥之不去。你是我一往情深的爱人,多少年,风云变迁,人事变幻,始终不能忘却。然而,我的小院,你为何从不曾吐出一字?我的童年,你捡拾过我的欢笑;我的少年,你采撷过我的轻狂;我的青年,你拥抱过我的青春。如今,我与你聚少离多,你兜一怀守候,偶尔拾取我一些莫名的哀伤。只是,你始终不曾表露一字,任四季的风带走那些属于你的深情。

  桃花开了,桃花谢了,春来春去都无踪。你还在,一直都在。我,像是枝头的一朵桃花,随风飘远,逐水而去,皈依远方。千里之外,念你给过我点点滴滴的喜怒哀乐,都仿佛是余音绕梁的佳曲,浮在心上便开出一朵梅花,幽香沁人。可惜,我从不曾在你的衣襟上绣一朵梅花,你或许只会问是否如你袖口上那一朵桃花般灿然?

  是,也不是。桃花娇艳,梅花清冷,一般的倾城倾国,又风姿各异。我的小院,更像是一朵清逸的梅花,不张扬,安静如处子。多少年,你不言不动,脸上竟令人察觉不出一丝表情。即便如此,那些痴心守候,那些无尽包容,那些默然相互,我都懂。这些年,来来去去,我的脚步一刻不曾停留,你却不曾挪动一丝一毫。你是怕,当我需要投入你的怀抱的时候,你的手臂没有张开;你是怕,当我需要停泊的时候,你的港湾没有灯火。情到深处无怨尤,奈何,我无以为报!

  岁月如梭,把风雨翻覆。此岸,风雨如晦;彼岸,伊人如梦。是谁说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算得人间天上,惟有两心同。我之相忆,你之惦念,都如旧!

  描写家里小院的散文:农家小院

  母亲打来电话,说地里的香瓜熟了,问我们什么时候回去吃。回想起我临走时答应过父母,等香瓜熟了,我和妹妹就回家吃去!这不,一晃离家已有一段时日了,突然好想念父母的小院,想念那浓浓的瓜香,想念环绕小院四周绿色的味道……

  次日,便和妹妹相邀,回家吃瓜去!

  一下堤坝,就看到父母欣喜的表情,一进小院,就闻到厨房飘出的饭菜香味。我知道:父亲一大早就会去集市,而母亲已忙活了半天。把我们迎进屋里:父亲忙着泡茶,母亲忙着洗瓜,洗水果……

  我端详着屋里院外,短短数日没有什么变化,只是院外平添了新的颜色。而我的心情却悄然的改变着:什么时候起,我开始想念这朴实无华的乡间;什么时候起,我开始想念这屋里院外的气息;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偷偷注视父母忙碌的背景;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心疼父亲疼痛的双臂……

  从小到大,父亲跟我们的交流并不多,记忆中,他很严肃但并不严厉。他经常跟我说起他的少年时代,家里很穷,但他却很勤奋,当奖状贴满墙面,满心期待用成绩更改命运时,一个没有背景的理由便扼杀了他所有的努力,一气之下,他撕掉了所有刺眼的奖状,这是他当时的年纪所不能的承受的重中之重……他想告诉我,我们不是有权势的富裕家庭,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有一颗平和的心,拥有的或失去的,得到的或得不到的,都要坦然一些,世事本如此,哪能事事怨天尤人,而破坏自己平静的生活。他希望他的孩子在复杂纷扰的世界中不要受到伤害,学会微笑和感恩。

  看着父亲布满皱纹的额头,想像着他尘世无争的思想境界,生活中所有的不如意已然平复。看着我们吃喝玩乐幸福的样子,父亲似乎舒展了他的心思,这是他所想看到的,而我们,这些并不富裕的儿女们所只能给他的。

  傍晚,我们吃了母亲忙活一下午的晚饭,带着她亲自收获的青菜和瓜果离开家了。父母把我们送上大坝,车子走出很远,他们依然在空中挥动双手,我和妹妹不由相视而沉默了。

  小院在我们的视线里越来越模糊,我无法带走它的一草一木,而它祥和的气息却侵蚀了我的灵魂,抬头低首间挥不去的名字,左右着我的思想。

  我的心灵滋长着新的幸福定义,而我,又一次向它靠岸!

  描写家里小院的散文:小院飘香

  又到了秋高气爽的季节,院子里的桂花,在一阵一阵北雁南飞声下次第悄然开放。下午,我正在昏昏欲睡,还是被这种泌人心肺的香气所惊扰,抬头、起身,走到院子中。

  这棵桂花树被移植在院子里快有十年了,是我一个专事花草树木的朋友所馈赠。记得房子刚刚落成时,他来到院子后,大声叫嚷着由他负责对院子进行规划,一切花草树木的添购由他包干,从此小院里便有了桂,它相依相伴在人工制作的一座假山边。

  院子并不大,但被朋友布置得很是别致(起码给我的感觉是这样)。左侧几双菜地,每逢空闲时间,家人都不用农药,不用化肥,自发地侍弄菜蔬,无论季节怎么地变换,每到了就餐时间,都有一盘盘不同的纯天然绿色时鲜在桌上香气萦绕,这不仅锻炼了身体又节省了不少生活开支。

  小院中间是一条人行通道,用水泥铺垫,镶上温润可人的鹅卵石,从院门一直延伸到正门口。右侧则用红砖砌成四方块花池,中间的假山高约二米多,不知道朋友从哪儿搜寻到的几块大石头,用水泥很自然地粘合在一起,假山上爬满了青苔,幽幽苍苍,凭空给假山增添了几分浑然天成。

  紧贴在假山身边的桂花树,身高近三米,一根主干分成两支,每根枝上又分成若干,枝干上的叶子一层覆盖一层,甚是茂密,而它的翠绿更具朝气。这主干上的两支分支,它像一对恩爱无比的情侣,在小院里携手并肩,共度日月,沐浴风雨,朋友们都戏谑其为“夫妻树”。桂树后方是一张墨灰色的石桌,四方围着几张石凳,当院里的桂花飘香时,这里就成了极佳的聚会之地,几个死党常常不约而至,在院里的石桌上摆上三盘五碗,吆三喝四,海天阔地,不醉不归。

  热闹了几年,后来,随着朋友们为生活、为事业各奔西东,这样的聚会越来越少,即使我出面相邀,也难得凑齐,这让我惆怅好一阵子,索性不再约会了。

  近几年来,桂花树的长势越发好了。每逢桂花开花时,香气越过围墙,四处蔓延,这让邻居们仰慕不已,也让我养成了茶前饭后在院里溜达来溜达去的习惯。偶尔,拉着家人坐在石凳上,再摆上一些小点心,在一轮皓月下静听桂花纤细却又绵延不绝的呼吸,在它温婉细致的梦魂萦绕中怀旧畅新,倒也添了不少天伦之乐。

  是的,朋友们如今天各一方,难能相聚,但桂花常开,小院依旧。每当我迂回在小院中,总是不自觉地四处张望,那曾逗留在小院里的笑语欢声,难免心生对昔日时光地挂念,不知道他们现在是否安好,心情是否同我一样。或许,冥冥中的他们也在某一个时间,在不知名的某个城镇角落,对着故乡的明月,默数着此时的桂的花开花落,浮生万千思绪。

  描写家里小院的散文:典雅的书香小院

  散文作者: 顾春

  大唐镇银杏村的下蔚村有座小院,整个结构甚为精巧别致,走进小院,到处飘散着浓浓的书香韵味,让大家赞叹不已,让我们走进小院,一观她的风韵。

  这座小院十年前经过维修,环绕小院的是出水的沟渠,好像传说中的护城河,干净和融。那个烟囱构思简单,但是不失婉约,下面长方形的结构,上面的帽盖用三张土瓦,巧妙搭建,成一个圆弧形的帽头,那个精致,犹如身边的包包,典雅不失累赘。二楼六角形的窗户,整齐点缀,雅中着庄重。窗檐下维修时画上去的翠竹、熊猫等等画面,看起来简单,但神韵已然,像一抹清风点缀在院落上。而“耕读传家”四个秀气的字,好像一个家族的家风一样传承在他们心间,据说兄弟七人都在宁波和湖州为官为商,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二哥楼吉康是黄埔军校第十六期的学生,三哥楼浩康是黄埔军校第十八期的学生,家族中有两个黄埔军校的高材生,这是家族的荣耀,更是诸暨的骄傲。

  有幸走进大院,标识着整个家族门面的门台,让人叹为神奇。屋檐上的三块石雕画形状有异,中间为菱形雕花,旁边为两个正方形的的雕画,门檐凌空跃出,层次叠加,向上微微乏起,下面镶边的“南极星辉”四个字,浑圆庄重。最下面才是雕石画檐,古朴庄重,圆润精细,据一位老爷爷说,过去中间还吊着一个石狮,可惜因特殊原因,不见踪影。

  跨过石门槛,眼前一座朱红色的小院豁然在目,东西两厢房各三间,大门对中间为厅堂,旁边两侧厢。抬头仰望,屋顶中间有一个镂空的爱心,让人大感奇特,原来这是古代造房的中心点,是整座房子的中心,利用中点原理,发散布局,构筑房子,中规中矩。每一扇窗子都是格子雕花结构,每一格子的横档,光滑,平整,结构圆晕。而且每一扇窗子的下面有一长方形的精致雕花,人物栩栩如生,草木排列结构合理,画面饱满,据说整个庭院的窗棱下雕画是根据一则故事而为,从图意中猜测这可能是《孟母劝学》的故事情节的铺开吧,这“耕读传家”的家风从楼家家氏的作品中得到弘扬。

  老二的老婆钱云女士,她真可谓是画家的本色,一幅幅灿如桃花的的牡丹、花鸟争春图,红梅豪放图等等,结构之巧妙,画面之丰满,寓意之深刻,让人叹为观止。老大楼吉康的大字,更是出神入化,不管是小楷、大字还是篆体、狼毫,都值得细细品味。这里面还有许多他们朋友、学生的赠画,例:李树荣先生的《松鹤延年》、张孔道先生的《寒梅》、李兴祥先生的字等等,每一幅画都有很高的艺术造诣。至于摘自他家族丛书的《追忆》和《岁月留痕》,好像历史的老人诉说着小楼成长的经历--------遐想着他们从乾隆嘉庆年间第一代到现在第五代的悠悠历史。

  他们的厢房和正屋之间各有一鱼池,虽为鱼池实为防火的蓄水池,同样,正屋和厢房之间还有隔火弄,设计之精妙,实属稀有。

  走上厚实的楼梯,扶手、休息平台应有尽有,楼上主人家的合照,画、字,依然摆放在各个方位,其中一幅摄于一九五一年抗美援朝前和一九五零年夏在南京华东军大和蒋学辉先生的小幅照片,隐显示了主人的地位以及他的身份。整个楼上房子与房子之间都连在一起,说明了当时整个家族的团结和其乐融融。当从直楼梯下楼时,却发现一个奇特的建筑构造,楼梯上段置有一门,被高高挂起,当不需要这楼梯或者想增大楼上面积时,可以放下这门,这就是传说中的“楼门”。想象奇特,出神入化。

  从后门走到村出口,一棵蓬勃的大樟树,映现在眼前,华盖如伞,旁逸斜出,郁郁葱葱。试仰之,遮天蔽日,有五个大人合抱之粗。据说有一千年之树龄,曾经是下蔚村民避风遮雨的好去处。这优雅的建筑,特殊的地理环境,成就了大唐特色的村落。

猜你喜欢:

1.关于农家小院的散文

2.农家小院的散文

3.关于家的优美散文

4.描写蔷薇花的优美散文

5.关于描写庄园的散文

    1316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