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兵的走法
宋代,中国象棋基本定型,除了因火药的发明增加了“炮”之外,还增加了“士”、“象”。即在使用带有九宫的棋盘基础上,下面学习啦小编给你介绍中国象棋兵的走法,欢迎阅读。
三国时期,象棋的形制不断地变化,并已和印度有了传播关系;至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朝代,武帝(公元561~578年在位)制《象经》,王褒写《象戏·序》,庚信写《象戏经赋》,标志着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象戏的首次记载出现在二十四史。《北史》卷十,天和四年有“五月己丑,帝制《象经》成,集百僚讲说”,《周书》卷五所记相同。
隋唐时期,象棋活动稳步开展;唐代中期,象戏进一步向现制象棋靠拢。史籍上屡见记载,其中最重要的是《士礼居丛书》载《梁公九谏》中对武则天梦中下象棋频国天女的记叙和牛僧孺《玄怪录》中关于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岑顺梦见象棋的一段故事。据《梁公九谏》记载,武则天竟做了一个与天神大罗天女下象棋的梦,还被天女战败,此梦竟使她深感疑惑:不知吉祥否?夜寐梦下棋,必与她平日嬉戏象棋入迷有关;[10] 汝南人岑顺在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的一天晚上,梦见金象国与天那国两军交战,请岑顺观战。金象国的军师向其国王汇报作战计划:“天马斜飞度三止,上将横行系四方。辎车直入无回翔,六甲次第不乖行”。岑顺梦醒后,其家人在屋内发掘出一座古墓,“前有金床戏局,列马满秤,皆以金铜成形”,这才知道梦中那位军师所言,“乃象戏行马之势也”。从这则故事可以知道,宝应年间的象戏已有将、车、马、卒等兵种,而且车、马、卒的步法与现在已没什么两样,而将可以满盘行走又类似今天国际象棋中的王。
中国象棋兵的走法1
象棋里兵的走法分两种情况:
1.未过河的兵:兵在未过河之前,只能向正前方走一格。
2.过了河的兵:兵过了河以后有三种走法,分别是向正前方走一格、向左边横向走一格、向右边横向走一格。但是,当兵在棋盘的最左边线时,它不能向左走,因为棋子不能走出棋盘的界线。同理,当兵在棋盘的最右边线时,它也不能向右走。
中国象棋兵的走法2
象棋当中的兵其实也很重要,尤其是在残局当中,兵的走法关乎到全局的胜利。
开局时马前兵要抢先拱起,对于活通马路是很重要的,开局时兵不要走得过多,开局应该以出动大子为准则。
有巧过兵的走法的时候一定要善于发现,有时候一次巧过兵,直接影响到全局的胜利。
双方没有车的情况下,要注意争夺兵卒,兵卒有时候的实力不亚于一个车的力量,兵卒也有“短腿车”的说法,尤其是兵挺到老将的周围的时候,一个兵的价值有时候能和一个马或者一个炮的价值相互媲美。
残局时,兵卒要占领山头,不要过早的定位,兵卒在要点的时候,是最厉害的,兵卒到了对方的底线的时候就不怎么厉害了,所以兵卒不要过早的定位。
几个兵手拉手保护着对方并一直前进有时候是很厉害的,有时候为了控制对方兵卒的攻势弃掉一个马或者一个炮,也是迫不得已,必走之招。
看了“中国象棋兵的走法 ”的人还看了:
2.中国象棋开局走法
4.中国象棋棋子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