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两岸四地大学星级排名
高三学子报考一所星级大学,不仅有助于高三学习未来毕业之后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还有利于他们的职业规划。下面小编整理的两岸四地大学星级排名完整版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两岸四地大学星级排名
北大清华港大台大荣膺2017中国八星级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2010年,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cuaa.net)根据中国两岸四地高校的办学性质和办学特色,率先发布我国第1个“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行榜(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星级排名)”, 即用星(★)的数量表示大学的办学等级和办学层次,从高到低分为9个星级,至今已经有8年历史。在最新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7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行榜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和台湾大学荣膺2017中国八星级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中国最顶尖大学行列,上述4校在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上,特别是在最近3年世界三大主流大学排行榜(英国QS、泰晤士报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等)上的表现,已经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水准,是两岸四地未来冲击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创建世界顶尖大学的领头羊。
北大清华引领中国发展与民族进步,堪称“中国伟大的大学”
纵观中国近100年的发展历史,北大清华培养造就出了引领和影响中国发展与进步的各行各业的领军人才,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了杰出贡献、社会公认的“中国伟大的大学”。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首席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指出,世界一流大学都是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伟大的大学”,中国其他高校在争创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不仅仅表现在追求国际排行榜和办学评价指标上的“世界一流”和“全球领先”,更应该成为引领前沿、影响世界、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伟大的大学”。期望港大台大与北大清华一样,主动担当起培养引领未来的杰出人才、引领世界科技研发前沿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担,成为全球公认的“中国伟大的大学”,力争不远的将来建成与哈佛耶鲁牛津剑桥齐名的“世界顶尖大学”和“世界伟大的大学”,代表中国引领世界的发展和全球的进步。
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荣膺2017中国七星级大学,跻身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行列
复旦大学、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台湾清华大学等荣膺2017中国七星级大学(★★★★★★★),跻身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中国顶尖大学前列。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台湾成功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等荣膺2017中国六星级大学(★★★★★★),跻身世界高水平大学、中国顶尖大学行列;跻身2017中国七星级、中国六星级大学的高校处于两岸四地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第一梯队。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等荣膺2017中国五星级大学(★★★★★),跻身世界知名大学、中国一流大学队列,处于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第二梯队。
中国两岸四地五星级及以上大学,应努力成为中国两岸四地一流考生、一流教师、外国来华留学生和政府投资、民间捐资首选的大学。
2017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行榜
名次 | 学校名称 | 所在地区 | 2017年排名情况 | ||
全国排名 | 星级排名 | 办学层次 | |||
1 | 北京大学 | 北京 | 1 | 8星级 | 世界一流大学 |
2 | 清华大学 | 北京 | 2 | 8星级 | 世界一流大学 |
3 | 香港大学 | 香港 | - | 8星级 | 世界一流大学 |
4 | 台湾大学 | 台湾 | - | 8星级 | 世界一流大学 |
5 | 复旦大学 | 上海 | 4 | 7星级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大学 |
6 | 南京大学 | 江苏 | 7 | 7星级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大学 |
7 | 香港中文大学 | 香港 | - | 7星级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大学 |
8 | 中国人民大学 | 北京 | 8 | 7星级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大学 |
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安徽 | 15 | 7星级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大学 |
8 | 台湾清华大学 | 台湾 | - | 7星级 | 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大学 |
11 | 武汉大学 | 湖北 | 3 | 6星级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大学 |
12 | 浙江大学 | 浙江 | 5 | 6星级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大学 |
13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 | 6 | 6星级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大学 |
14 | 吉林大学 | 吉林 | 9 | 6星级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大学 |
15 | 香港科技大学 | 香港 | - | 6星级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大学 |
16 | 台湾成功大学 | 台湾 | - | 6星级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大学 |
17 | 台湾交通大学 | 台湾 | - | 6星级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大学 |
18 | 北京体育大学 | 北京 | - | 6星级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大学 |
18 | 中国传媒大学 | 北京 | - | 6星级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大学 |
18 | 北京电影学院 | 北京 | - | 6星级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大学 |
18 | 中央美术学院 | 北京 | - | 6星级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大学 |
18 | 中央戏剧学院 | 北京 | - | 6星级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大学 |
18 | 中央音乐学院 | 北京 | - | 6星级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大学 |
18 | 台湾艺术大学 | 台湾 | - | 6星级 | 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大学 |
25 | 华中科技大学 | 湖北 | 10 | 5星级 | 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
26 | 四川大学 | 四川 | 11 | 5星级 | 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
27 | 中山大学 | 广东 | 12 | 5星级 | 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
28 | 南开大学 | 天津 | 13 | 5星级 | 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
29 | 天津大学 | 天津 | 14 | 5星级 | 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
30 | 西安交通大学 | 陕西 | 16 | 5星级 | 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
31 | 中南大学 | 湖南 | 17 | 5星级 | 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
32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 | 18 | 5星级 | 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
33 | 北京师范大学 | 北京 | 19 | 5星级 | 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
34 | 山东大学 | 山东 | 20 | 5星级 | 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
35 | 厦门大学 | 福建 | 21 | 5星级 | 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
36 | 东南大学 | 江苏 | 22 | 5星级 | 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
37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 | 23 | 5星级 | 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
38 | 同济大学 | 上海 | 24 | 5星级 | 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
39 | 东北大学 | 辽宁 | 25 | 5星级 | 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
40 | 大连理工大学 | 辽宁 | 26 | 5星级 | 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
41 | 台湾政治大学 | 台湾 | - | 5星级 | 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
42 | 台湾长庚大学 | 台湾 | - | 5星级 | 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
43 | 台湾辅仁大学 | 台湾 | - | 5星级 | 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
44 | 台湾中央大学 | 台湾 | - | 5星级 | 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
45 | 电子科技大学 | 四川 | 29 | 5星级 | 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
46 | 中国农业大学 | 北京 | 33 | 5星级 | 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
47 | 河海大学 | 江苏 | 44 | 5星级 | 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
48 | 中国海洋大学 | 山东 | 50 | 5星级 | 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
49 |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 | 55 | 5星级 | 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
50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北京 | 57 | 5星级 | 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
51 | 上海财经大学 | 上海 | 66 | 5星级 | 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
52 | 中国政法大学 | 北京 | 68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53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湖北 | 76 | 5星级 | 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
54 | 中央民族大学 | 北京 | 90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55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北京 | - | 5星级 | 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
55 | 外交学院 | 北京 | - | 5星级 | 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
55 | 中国音乐学院 | 北京 | - | 5星级 | 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
55 | 北京舞蹈学院 | 北京 | -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55 | 上海戏剧学院 | 上海 | -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55 | 中国美术学院 | 浙江 | -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55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北京 | -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55 | 中国戏曲学院 | 北京 | -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55 | 台北艺术大学 | 台湾 | -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55 | 香港演艺学院 | 香港 | - | 5星级 | 中国一流大学 |
报考大学的情况
哲学专业就业率高
刘晓雪介绍,她所工作的互联网公司,在做产品开发时,一个产品组需要的人才包括心理学、历史学、哲学、计算机等多个领域。
“有些产品设计涉及到人性的本质分析,哲学是很对口的专业。”她说。
此外,“用户访问网站、搜索信息,后台有产品组在做客户画像的分析,然后根据对用户的画像,推送产品。”刘晓雪说,这里面涉及到对用户需求、个性特征等分析,所以哲学、心理学等都需要。
据华南农业大学统计,2016年该校文史法哲类毕业生1412名,占全校毕业生的13.68%。文史法哲类本科生有13.95%进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互联网公司对于哲学专业的需求增加,其表现之一,是哲学专业的就业率非常高。
据今年陆续公布的北京、辽宁、广东、山东等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均显示哲学、历史等专业就业质量好。
比如山东数据显示,2016届该省非师范类本科生农学学科就业率最高,为95.80%。其次为工学、哲学、法学和经济学,分别为93.63%、93.08%、93.04%和92.68%。
辽宁2016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排名前五位的学科是历史学(92%)、农学(91.9%)、哲学(90.6%)、教育学(90.5%)、工学(90.5%)。
北京的数据显示,2016年北京地区高校本科专业哲学就业率最高,为99.02%。在博士阶段,哲学就业率达100%。
2016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也显示,当年该省毕业生薪酬最高的学科是哲学,月薪达到了4507元。
新兴产业需求增加
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教授俞学明认为, 互联网公司对哲学、历史学等的人才需求增加,首先是各网站频道需要内容编辑,自媒体给了每个人发展的空间,哲学学生可调用的智力资源是丰富的。
其次,大数据时代强调结合人的心理需求进行精准服务,哲学专业的学生有比较好的思维训练,分析能力强,知识面宽。
最为重要的是,科技发展到了今天,很多问题已经涉及到对人的本质属性、人的生活方式、科技与人的关系乃至文明的边界等问题的思考,那些曾经被认为是“无用”的哲学思考,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
俞学明进一步认为,哲学专业对人的思维训练效果好,后劲足,发展潜力大。一旦学生突破了初次就业专业不对口的限制,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显示很好的实力。
北师大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赖德胜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哲学、历史等冷门专业就业形势好,可能也与过去供给较少有关,而新兴产业发展对这类专业需求在增加。
比如2016年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北京地区高校哲学本科毕业生仅 204人,就业率是99.02%,历史学本科毕业生更少,只有199人,就业率为95.6%。
同期,北京地区经济学本科毕业生有4174人,法学专业有3064人,工学专业有15415人。但是工业专业本科就业率也不低,为97.52%。农学专业本科生有812人,就业率为97.13%。
张丽宾认为,在发达国家人文专业也很受市场欢迎,中国目前工科专业较热,是因为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导致,随着互联网行业发展更快,一些冷门专业的需求可能会进一步被催生出来,这是技术变革导致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