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大学排名>

2017年政法类大学排名情况

文娟分享

  政法大学为我国的政治法律事业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想要就读政法系的高三学子一定要了解好政法大学的排名。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政法类大学排行榜,仅供参考!

  中国政法类大学排名表

名次学校名称地区总分2017排名情况
排名星级办学层次
1中国政法大学北京64.9066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
2西南政法大学重庆62.78129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
3华东政法大学上海61.92181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
4西北政法大学陕西61.182832星级区域高水平大学
5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60.763831星级区域知名大学
6上海政法学院上海60.604301星级区域知名大学
7甘肃政法学院甘肃60.514861星级区域知名大学
8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60.485001星级区域知名大学
9山东政法学院山东60.445361星级区域知名大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5星级中国一流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北京--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辽宁--4星级中国高水平大学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河北--3星级中国知名大学
-四川警察学院四川--2星级区域高水平大学
-广东警官学院广东--2星级区域高水平大学
-江苏警官学院江苏--2星级区域高水平大学
-河南警察学院河南--2星级区域高水平大学
-江西警察学院江西--2星级区域高水平大学
-云南警官学院云南--2星级区域高水平大学
-湖北警官学院湖北--2星级区域高水平大学
-湖南警察学院湖南--2星级区域高水平大学
-福建警察学院福建--2星级区域高水平大学
-吉林警察学院吉林--2星级区域高水平大学
-公安海警学院浙江--2星级区域高水平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河北--2星级区域高水平大学
-铁道警察学院河南--2星级区域高水平大学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江苏--2星级区域高水平大学
-山东警察学院山东--2星级区域高水平大学
-浙江警察学院浙江--2星级区域高水平大学
-重庆警察学院重庆--2星级区域高水平大学
-新疆警察学院新疆--2星级区域高水平大学
-北京警察学院北京--2星级区域高水平大学
-广西警察学院广西--2星级区域高水平大学
-辽宁警察学院辽宁--2星级区域高水平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简介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等多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和“2011计划”项目重点建设高校,直属于国家教育部。学校现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

  学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1954年,学校迁址至学院路。1960年成为国家确定的全国重点高校。“”中学校停办,1978年复办。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为中国政法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学校形成一校及本科生院、进修生院、研究生院三院办学格局。1985年,学校开辟昌平校区。进修生院后更名为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单独办学,2000年复又合并于中国政法大学。

  学校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20余万人,不仅参与了自建校以来几乎国家的所有立法活动,引领着国家法学理论的变革和法律思想的更新,代表着国家对外进行法学等领域的学术交流,而且多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经济管理、文史哲学等各领域人才,成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833人,其中本科生8727人,研究生6110人,留学生996人;教师951人,其中教学科研岗位教师864人,辅导员87人;教学科研岗位教师中教授296人,博士生导师192人、硕士生导师806人,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比例达89.58%。

  学校现有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学院、光明新闻传播学院、中欧法学院、法律硕士学院、国际儒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港澳台教育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科学技术教学部、体育教学部共18个教学单位;设有诉讼法学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法律史学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证据科学研究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法治政府研究院(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基地)、人权研究院(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比较法学研究院、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法学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公司法与投资保护研究所等11个在编科研机构;设有资本金融研究院、仲裁研究院、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3个新型研究机构;设有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国土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全球治理与国际法治协同创新中心、知识经济与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人权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法治政府协同创新中心7个协同创新中心。其中,由中国政法大学牵头组建的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是首批经教育部、财政部认定的14个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之一。2014年,学校参与组建的“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成为第二批获得认定的24个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学校积极推进新型智库建设,聚焦重大问题,服务国家战略,“法大智库”为国家法治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高质量的智力支持。

  学校设有法学、侦查学、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国际政治、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经济学、国际商务、哲学、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社会工作、应用心理学、英语、德语、新闻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翻译、网络与新媒体、金融工程、汉语言共23个本科专业,其中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3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其中,法学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政治学为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

  学校先后与45个国家和地区的185所知名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通过各类合作交流项目派出近千名师生赴境外交流学习,聘请三百余名长短期外国专家来校讲学。2008年建立的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是中国政府和欧盟在法学教育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随着该项目的实施,学校培养国际型法律人才的格局、规模已经初步形成。学校从2009年开始全面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2012年以来,学校先后在英国、罗马尼亚、巴巴多斯建成3所孔子学院。

  学校的校训是: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学校的办学目标是:用20年左右的时间,把学校建设成为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创新型的世界知名法科强校。

  西南政法大学简介

  学校简介

  西南政法大学位于美丽的山城重庆,占地总面积3067.76 亩,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在校全日制学生24000余人。学校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之一,是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一、历史沿革

  学校原名西南政法学院,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由刘伯承元帅担任校长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为基础,合并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重庆财经学院的法律院(系)正式挂牌成立。建校伊始,学校得到时任西南局负责人邓小平、刘伯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出任首任院长,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了校名。1954年,学校从嘉陵江畔的化龙桥迁至歌乐山下的烈士墓旁。1958年,中央公安学院重庆分院并入学校。特殊的建校背景,使学校聚法学之名流,纳实务之精英,被誉为新中国法学教育的“西南联大”。

  学校先后经历了由西南大区、司法部、四川省、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重庆市等多次隶属关系变更。““””期间曾被迫停办,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率先复办。1978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重点大学,也是司法部部属政法院校中唯一的重点大学。199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995年,学校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2001年,学校开始建设位于两江新区的渝北校区。2003年,成为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4年,经人事部批准,设置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7年,学校办公中心由沙坪坝校区迁至渝北校区。2008年,学校成为教育部支持重庆市重点建设高校。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开展自主招生试点工作高校; 10月,学校进入“部市共建”大学行列。

  60余年的励精图治,拼搏发展,学校形成了从本科教育到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从继续教育到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在法学教育方面,是全国公认的规模最大、学科体系齐全、教学科研力量雄厚、社会贡献突出的高级法律人才培养基地。

  二、发展现状

  学科专业 学校设有民商法学院、经济法学院、法学院、行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侦查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外语学院、应用法学院、法律硕士学院14个学院,22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是全国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也是全国首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经济法学科和诉讼法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为重庆市重点学科,工商管理为重庆市立项建设重点学科。在2012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学科评估结果中,学校法学一级学科位列前五强。

  科学研究 学校拥有1个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近年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千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46项,以李昌麒教授为首席专家的“改革发展成果分享法律机制研究”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A级),是重庆市高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零的突破;省部级项目627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3项;横向课题353项,大型国际合作项目25项。先后有近百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学校教师积极服务地方和国家法制建设,多次应邀为中央、地方党政部门领导授课,受托参与150余部法律、法规的立法及修订工作。“十二五”期间,学校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法规局、外交部条法司、商务部条约司、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法规司等国家部委下属机构,最高人民法院、湖南省高院、贵州省高院、重庆市高院、重庆市检察院、重庆市公安局等司法部门,以及地方政府、高校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协同创新”合作关系。

  师资队伍 学校教职工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600余人,拥有“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人,全国教学名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2人,“国家特支计划”首批青年拔尖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8人,全国模范教师、师德先进个人3人,重庆市“两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入选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特殊支持计划” 3人,重庆市教学名师3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入选重庆市首批“百名学术学科领军人才培养计划”1人,重庆市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重庆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3人,重庆市“巴渝特聘教授”5人。

  人才培养 学校始终坚持内涵发展,专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人才培养职业化为目标,围绕教育教学各环节改革创新,形成了以“实务教育”和“论辩文化”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涉外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西部基层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是教育部首批面向香港招收免试生的试点学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

  校园文化 学校是全国首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素质教育成果显著。《让独立的精神在论辩中生长》《学英雄楷模 传校友精神》《推广青春倡廉 弘扬西政精神》等分别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二等奖;先后获得全国先进班集体(4个)、全国“三好”学生标兵(3人次)、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1人次)等荣誉称号;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法律诊所分别被评为第八届和第九届“全国十佳青年志愿者组织奖”;2012年,校团委被团中央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校辩论队先后获得全国“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辩论赛冠军、“创想青春――2010两岸四地高校世博辩论大赛”冠军、首届全国政法院校辩论赛冠军;青年法学会等三个学生社团获评“全国百优社团”;学校连续多年被团中央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校艺术团在2011-2012年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一等奖,在首届重庆市声乐比赛中获集体二等奖、个人一等奖。在排球、田径、篮球、武术、体育舞蹈、健美操等方面学校也多次获得全国比赛优异成绩。

  合作交流 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60余所院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美国蒙大拿大学联合成立了美国西北部第一所孔子学院。学校坚持长期聘用外籍专家、接收外国留学生,并选派本校师生出国学习、交流,获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资助。学校设有“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为学校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提供服务。

  基础设施 学校现有渝北校区、沙坪坝校区和宝圣湖校区三个校区。其中,渝北校区位于国家级两江新区,是学校行政办公中心和各学院所在地;沙坪坝校区位于歌乐山麓,紧邻红色革命教育基地——“11?27”烈士陵园,为继续教育学院所在地;渝北宝圣湖校区是学校全资拥有的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所在地。1986年成立的司法鉴定中心为中西部唯一的国家级鉴定机构。学校图书馆是重庆市首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馆藏纸质资源19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64个。其“经典法律图书”“中国法律期刊文献索引”“中国东盟法律文献数据库”为自建的特色资源库。拥有两种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现代法学》和《西南政法大学学报》,其中法学专业期刊《现代法学》系中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成功入编CSA(《剑桥科学文摘》)及IFLP(美国《外国法学期刊索引》)来源期刊,两次荣膺建国以来出版行业政府最高奖——国家期刊奖(百种期刊奖)。

  学校优良的办学传统、雄厚的办学实力、广泛的社会知名度以及广大学子在国家建设中的突出贡献,造就了社会公认的“西政现象”。60多年来,学校培养各级各类人才20余万,成为培养法律专门人才最多的学校,一大批校友成长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法治建设的骨干,有的已成为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据中国校友会网权威发布,在2011年“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排行榜中,学校以校友和教师数量众多排名全国高校前10强。校友中有 “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18位,大法官和大检察官35位,省部级干部59位,中共代表13位,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共31位。在全国各高等院校法律院(系)中,均有西政学子执掌教鞭,被誉为“中国法学师资的培养基地”。

  当前,学校正处于“第三次创业”的关键时期,全校师生员工将继续秉承“博学、笃行、厚德、重法”的校训,弘扬“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衷共济,严谨求实”的“西政精神”,立足西部,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 “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努力奋斗!

  华东政法大学简介

  华东政法大学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批高等政法院校。1952年6月,经华东军政委员会批准,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吴大学、厦门大学、沪江大学、安徽大学、上海学院、震旦大学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会系合并,在圣约翰大学旧址成立华东政法学院。1958年,学校并入上海社会科学院;1963年再次筹建,次年招生;1966年停止招生,1972年被撤销;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第二次复校。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学校是上海市管理的高校。现任党委书记曹文泽教授,校长叶青教授。

  多年来,华政人遵循“笃行致知,明德崇法”的校训,发扬“逆境中崛起,忧患中奋进,辉煌中卓越”的精神,已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以法学学科为主,兼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等学科的办学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被誉为“法学教育的东方明珠”。

  学校现有长宁、松江两个校区,占地面积63万余平方米;有各类在校生21000余人,教职工1200余人;设有18个学院(部),近160个科研机构;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应用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建有1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点、24个本科专业,以及法学博士后流动站;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法律史)、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上海市一流学科、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各1个,2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上海市特色专业建设点,侦查学专业为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中国自贸区法律研究院是最高人民法院自贸区司法研究基地、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法律文明史研究院是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院、政府体制改革与监管模式创新法治保障研究中心、经济法律战略研究院是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社会治理研究院是上海市高校知识服务平台,我校同时是上海市教育立法咨询与服务研究基地。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学科评估中,法学一级学科位列全国五强。近五年来,国家社科基金法学类项目、司法部项目立项数多次获得全国第一,国家级重大课题立项数在全国政法高校中居领先地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5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近400人,有1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长江项目,1人入选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评“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4人获评“全国优秀教师”,2人获评“国家教学名师”,2人获评“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14人获评“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1人获评“上海市教育功臣”,25人获评“上海市育才奖”,6人获评“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7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9人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10人获评“上海市优秀中青年法学家”,17人获评“曙光学者”,9人入选“上海东方学者”,1人入选“上海青年东方学者”,2人获“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资助。

  学校有2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团队(法律史、经济法学),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外国法制史、中国法制史、经济法学、司法鉴定概论),4个上海市级本科教学团队,31门上海市级精品课程,5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项目,2个“十二五”本科教学工程市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法学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放型国际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在2002年、2008年两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均为优秀。学校自1981年起创办研究生教育,1995年获批招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全国首批试点单位之一。研究生教育基本形成了以法学为核心,经济学、管理学共同发展,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协调共进的“一体两翼”格局。

  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上海市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学生在“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全国大学生学术竞赛、艺术展演、体育比赛等活动中成绩斐然。本科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被教育部评为“2014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连续7年被评为“上海市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先进集体”。

  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深入,先后与130余所国(境)外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有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2年起成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的院校,是全国6所获得教育部外国留学生高端硕士项目承办资格的院校之一。

  学校出版有《法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等法学类核心期刊。图书馆藏书230余万册,中外文报刊1500余种,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法律文献中心,中外文法学数据库在全国法律院校中排名第一。学校是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花园单位,松江校区是全国物业管理示范园区。

  站在新的起点,学校将进一步落实“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质量为先,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逐步建成法学门类学科优势明显,其他门类相关学科与法学交叉发展,融通法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等学科,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特色性应用研究型大学,培养更多应用型、复合式、开放性高素质创新人才,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1.2017中国大学排行榜最新榜单

2.中国985大学排名2017最新排名

3.法学专业大学排名

4.中国大学排名2017最新排名

5.2017中国大学排行榜

6.2017年中国985大学排名

7.2017中国法学专业大学排名榜

    1803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