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来说这件事情比阅读、刷题、运动更重要(2)
3、动手过程中的脑力考验
所有爸妈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但是仅靠课堂学习以及报班刷题是不够的。
“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这是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提出过的。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就是在促进孩子智力发展。孩子在动手的过程中,同时锻炼思考能力。在我看来,动手一定动脑,动脑却不一定动手(比如刷题之类)。
拿和娃一起装配家具来说,处处需要思考、时时面临决策。
首先,零配件先让娃分类归并。别以为是小Case,其实是在锻炼娃的 观察(Observing)和分类(Classifying)的能力。比如,螺丝钉一字和十字的要区分开来;平头螺丝和尖头螺丝(自攻螺丝)要区分开来(提示娃思考哪种螺丝可以往木板里钻);尖头的自攻螺丝还有长短区分,我让娃对零件分类,并对照清单核对数量。
其次,每装配一块板,都让娃先对照图纸,寻找目标,并思考如何装配。这其实在锻炼 空间想象力(Spacial Intelligence),把平面图纸中的零件,先在脑海中立体地装配起来。好在图纸上画的是轴测图,对娃来说还不算太抽象,如果是三视图的话,就更锻炼察力和想象力了。
还有,装配次序的问题。有些板哪块先装哪块后装没有关系,另一些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装配。而后者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不装第一块板、第二块板就没有办法装;另一种是如果直接先装第二块板、等装好后再想装第一块板就装不进去了。其实这就是 逻辑思维训练(Logic Thinking)。这让我想到一个很经典的传统数码游戏“推箱子”,非常考验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其让娃费眼睛在手机上“推箱子”,不如实实在在地和娃一起“装箱子”。
4、动手过程中的情商教育
就像做实验,有成功就有失败,不经过失败的洗礼,怎体会成功的喜悦?装配家具也一样,不可避免地会经历失败和挫折。这对娃来说,却是一个进行情商教育的好机会。
比如上面说的装配次序问题。在装鞋柜的最后阶段,装配最后一个翻斗。由于我贪功冒进,没有仔细看图纸上安装顺序,根据自己的臆想,把没有完工的翻斗(底板还没有装)直接装到了鞋柜上。
“怎么办?”我问娃。
“算了,底板别装了。”娃说。
不行!鞋柜不是什么一次性的东西,要用好长时间,没有底板的翻斗就成了漏斗。我决定返工。虽然娃不情不愿嘟嘟囔囔的,但最终还是在我的坚持下,和我一起把翻斗拆了下来,重新安装上底板,再装到鞋柜上。
这只是安装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还好没有出现一些不可逆转的问题,比如螺丝刀不慎划伤柜面等。其实,可以把这些看成是教育孩子的好机会。要让孩子明白,出现问题不可怕,首先要正视问题,然后分析原因,寻找弥补的方法。即使错误无法弥补,也要学会接受现实、接受有缺陷的完美。
我经常跟孩子说的一句话:Cry for what is lost or fight for what is left. 与其为失去而哭泣,不如为现实而努力。
5、动手过程中的体育锻炼
本来周六我都会带孩子去附近公园里活动两个小时,装家具的活动量不比两小时户外活动量小。都说小孩子的能量是不可低估的,倒不是说他们的力气大,而是说他们精力旺盛、不知疲倦。装家具一天下来我已经颇感疲倦,娃跟没事儿人似的。
我想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我把装家具当作苦差来对待,娃却当作游戏。娃最喜欢纸质建筑,能花三个半小时独立拼搭一座哈利法塔,估计他把装家具也当做是拼建筑,不过纸质的换成木质的而已。
这让我想到《汤姆索亚历险记》里面,波莉姨妈惩罚汤姆做苦工,用油漆刷围墙,汤姆却故弄玄虚,把刷围墙变成一种特权活动来操控他的小伙伴们——"你们把这也叫做干活吗? "他对朋友们说, "哪个孩子能有机会天天刷围墙? " 在这一"信息" 的武装下,孩子们发现了粉刷围墙的乐趣,而汤姆不但逃避了波莉姨妈的惩罚,而且获得了小伙伴们用来交换这一特权的“贡品”。
这就给爸妈们一个启示,如果想让孩子做家务劳动,想办法把劳动变成游戏,则孩子不但毫无怨言,还会乐此不疲。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就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做,就是要动手体验。可以是自己吃饭穿衣、系鞋带、削铅笔,也可以是折纸、搭积木、做实验、变魔术,还包括帮大人做家务、修理物品、以及拼装家具等。总之,爸妈要学会放任孩子去体验,体验生活,体验知识,体验社会。并不是心灵手才巧,而是手巧才能更聪明。
作者公众号:超爸育儿经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