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固执任性怎么办如何教育
固执是孩子自我意识形成的信号当孩子不听话、固执己见的时候,大都会被说成“太任性了” “脾气 太倔了”。你有了解过孩子固执任性的原因吗?你有想过如何正确对待孩子固执任性的问题吗?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孩子固执任性的教育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孩子固执任性的教育方法
1、了解孩子固执起因
父母平时应多和孩子接触,及时掌握孩子的固执人性的直接起因,这是化解孩子不良情绪的前提。
当然了解之后,注意要接纳孩子的心理状况,父母要耐心倾听孩子的苦恼,理解他们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所产生的痛苦情绪。孩子渴望父母给予自己充分的关注和爱,这种爱是无条件的。很多时候孩子是很敏感的,你一个对她厌烦或者不接纳的眼神或者动作,都可能伤到孩子。
2、帮助孩子调节情感
有时,孩子的固执任性会说明孩子内心力量是很强大的,在不顾一切发展自己。妈妈所要做的,不是去镇压他,而是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如果不是什么原则性的事情,不触及到孩子的人身安全或者危害到他人,尽量给孩子探索世界的自由。如果的确属于孩子不应该做的事情,他又执意要做并且发脾气,先试着用其他有趣的工作转移他的注意力,如果不行,就平静地陪伴他、倾听他,允许他发泄。孩子的情绪是他自己的管理范畴,不是妈妈应该负责的,所以妈妈不要因为他不高兴就觉得自己很失败。
3、进行通俗讲解教育
对孩子讲道理要深入浅出,可以举一些孩子身边的事情做例子,使道理容易为他们理解和接受。每当孩子和家长出现“顶牛”的现象时,家长可用讲故事、讲笑话的方法来缓和矛盾,并借故事去触及孩子的心灵。童话是对儿童进行说理教育的有效方法,要有选择、有针对性地给孩子讲童话故事,并叫他们听完后谈谈体会,“对号入座”,改正不良习惯。
4、采取不予理睬法
对孩子的嘀嘀咕咕、纠缠不休等行为,家长可以故意不加注意,装作没有听见或者暂时离去。这是一种避免孩子可能出现闹事行为的有效方法。比如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时,一时难以说服他,这时可采用不予理睬法,也就是平时说的“冷处理”。采用这种方法要收到好的效果,家庭中所有成人必须一致,同时采用不予理睬法。当孩子平静以后,对他也不能迁就让步,应当像没有发生事情那样,不予理睬。
孩子固执任性的原因
1、隔代喂养
这很常见,也极具中国特色。祖辈不仅溺爱孙子,也不敢严加管教。现在尽管许多年轻的爸妈都已经意识到其中的弊端,但由于双方都得上班,又信不过小保姆,因此只能把隔代喂养进行到底。
2、父母缺乏耐心
孩子一不听话,爸妈开始还坚持原则,可当孩子继续为所欲为时,爸妈觉得烦,认为“反正教了他也不会听”、“孩子还小,不懂事,等他大了自然就会好的”,而不再坚持。这些父母其实不知道,幼儿的自制力还没有觉醒,他们大多都希望照着自己的意思去做,因此父母必须坚持原则。一个“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基本道理很简单:假如在孩子尚小的时候不尽教导的责任而是一味妥协,就不要期待孩子将来自动会“变”好。
3、幼儿自制能力差,易冲动
思维带有片面性及刻板性,因此容易任意所为。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理,不问原由地用训斥、打骂等方式回应孩子的一切“不合理要求”,从而导致幼儿产生逆反心理,以执拗来对抗父母的粗暴,因而助长幼儿的任性行为。
4、家长的教养方式不当
孩子任性时家长的态度如何,家长是否注意孩子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等等,这是关系到孩子是否任性的重要原因。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独生子女比例的增加,不少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孩子想怎么着就怎么着,缺乏行为规范和自我约束意识。还有的家长对孩子在知识方面要求严格,而在个性品质、行为习惯、社会适应性等方面没有要求,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的教养方式必然会造成幼儿的消极创造性行为。
5、同伴交往机会缺乏
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出现了不少“高楼儿童”,这些孩子很少有机会与其他孩子一起玩。同伴的缺乏,导致幼儿的玩伴由成人来替代。由于亲子交往常常炒是一种平等的交往,因此往往是成人造就孩子。在这种不平等的交往情景里,如不是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培养,孩子就会缺少互助、合作的意识,缺乏谦让、自制的行为。
孩子固执任性的表现
孩子不听话,父母的要求和愿望就会难以实现,从而会对孩子产生不满,就容易出现不理智的表现:有的会采用打骂的方式对孩子严加管教;有的对孩子放任自流;有的则对孩子的要求妥协,久而久之便助长了孩子的任性行为,主要有三种表现:
1、主动抗拒:“我不要…我就要…”“不可以”“不行”等是这类孩子的口头语,他们常常以哭闹、发脾气来坚持自己的立场,性格相当的固执。
2、逆反型:对大人的要求经常采取相反的做法,如你越让他安静,他反而会叫的越大声;你叫他不要动,他偏偏就要动等。这种任性的行为一旦形成习惯,便会形成否定一切的惯性,进而反对所有对他提出意见的人,即使他自己也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3、消极对抗:主要表现为生气、闷闷不乐的样子;或故意拖延服从的时间;或对将要做的事情发牢骚;或只是故意做表面的工作,敷衍了事。
猜你喜欢:
5.家长对孩子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