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预防传染病育儿知识
冬季是传染病的易感、易发时期,为了幼儿的身体健康,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工作,采取一系列预防保护措施,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精心整理的冬季预防传染病育儿知识,期望对你培养你的宝宝成长有所帮助。
冬季预防传染病育儿知识:预防措施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麻疹粘膜斑和全身皮肤丘疹为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多。发病前2日至出疹后5日内均有传染性,它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力。潜伏期6—21天,一般为10—14天。起病较急,前驱期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眼结膜充血,分泌物较多,有畏光、流泪、眼睑浮肿,此期一般3—5天;出疹期出疹顺序一般先从耳后、发际皮肤开始,渐延及额、面、颈、躯干及四肢,最后达手掌及足底,出疹时发热更高,皮疹出齐约需3天,此期持续3—5天;恢复期,皮疹出齐后,体温常于24小时内降至正常,疹退后有糠麸样脱屑,遗留浅褐色色素沉着。整个过程约10—14天。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临床上以全身症状轻,皮肤分批出现的斑疹、丘疹演变为疱疹并结痂为特征。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也可因直接接触疱疹浆液而感染,自发病前1—2天至痂皮完全干枯均有传染性。发病年龄多见于1—10岁儿童。潜伏期12—21天,一般为14—16天,前驱期可有轻度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上呼吸道炎症等表现;出疹期时间一般在发病同时或1—2天内出疹,顺序先见于躯干、头部、渐延及面部及四肢,呈向心形分布,皮疹初期是红色斑疹,继之丘疹,而后为疱疹,常伴有瘙痒。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儿童多见,临床上以发热、腮腺肿胀疼痛为特征。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发病年龄多见于5—15岁,高峰年龄见于5—9岁。潜伏期14—25天,平均18 天。起病急,畏寒高热、头痛、咽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数小时或1—2天后腮腺开始肿大,一般先一侧肿大,1—4天后累及对侧,也有双侧同时肿大。肿大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局部皮肤发亮紧张,灼热但不红,有弹性感及触痛,张口、咀嚼或吃酸性食物时胀痛加剧,肿胀于1—3天内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1—5岁儿童多见。临床上以发热、轻度上呼吸道症状、皮肤红色斑丘疹与耳后、枕部及颈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它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潜伏期14—21天。出疹顺序先从面、颈部,1日内蔓延至躯干及四肢,于发热第1—2天出疹,一般持续3日消退,在传染期,应隔离患者至出疹后5日。
冬季育儿知识:免疫力差要防流脑
据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感染综合科副主任医师徐志英介绍,近日气温降低,流脑患儿又有增多趋势。徐志英说,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流脑为冬春季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病情进展一般可分为上感期、败血症期、脑膜炎期。
流脑上感期症状与一般感冒非常相似。此期很短暂,而且常被忽视,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增高明显;此期病情控制不好或未及时治疗,很快会进展至败血症期;此期的特点是皮肤、黏膜出现淤斑、淤点,此后进入脑膜炎期;在脑膜炎期,患儿出现烦躁不安、头痛加剧、呕吐频繁、嗜睡、昏迷等症状。暴发型流脑的患儿病情进展更加急剧,由于病情进展极迅速,所以病势凶险,死亡率特别高。
据徐志英介绍:流脑一般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多以高热、呕吐、惊厥起病,休克症状多在病后24小时发生。患儿于短期内出现遍及全身的淤点,并迅速扩大融合成大片淤斑。患儿往往因循环衰竭或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导致死亡。所以,当家长发现小儿有发热症状、精神状态欠佳,或有呕吐症状时,要及时带孩子就医,也不要轻视小儿的呼吸道感染症状。
小儿的免疫力较差,在冬季应注意适当运动、合理饮食。家长应注意室内通风,并保持一定的湿度,避免干燥,避免带小儿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合。另外,在流脑高发期到来之前,家长应及时为小儿注射预防流脑的疫苗。
冬季育儿知识:卫生保健护理
秋季秋高气爽,空气宜人,但秋季气候干燥,早、晚温差较大,所以 要加强对孩子的护理。
秋季是肠道传染病(秋季肠泻、肠炎)高发季节。家长一定要注意家庭的饮食卫生,餐具要进行消毒,肠道传染病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在小摊点吃零食、就餐。 另外,生食瓜果要洗净,孩子要勤洗手,不要吸吮手指。
病毒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发现孩子结膜充血,眼有浓分泌物。一定要带孩子 到医院就诊,并对孩子的用品(面盆、毛巾、玩具等)进行消毒,爆晒。红眼病流行 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区,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流鼻血。
因秋季气候干燥,阳光照射较强烈,孩子易出鼻血。家长应让孩子多饮水,少吃油炸和辛辣食物,多吃清洁食物。另外注意不要撞伤,若发现孩子出鼻血,用压迫法(手指压迫鼻血多的鼻翼)止住血,较多到医院就诊,教育孩子不要挖鼻子。
总之,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让孩子 能健康愉快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