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新闻资讯>文化>

2017年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中考试题(2)

朝燕分享

  5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体现出:(B)

  A.怀疑精神 B.辩证法思想 C.唯物思想 D.唯心思想

  52.“业精于勤,荒于嬉”是我国哪位古人提出来的思想(B) A.孔子 B.韩愈 C.老子 D.欧阳修

  53.2014年6月28日,同志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时说:“中国将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并引用一句古语:“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中华民族历来崇尚交往中要守诚信、讲忠实,下列历史故事体现这一道德品质的有(C)

  ①晋文公退避三舍 ②季札挂剑 ③吕不韦一字千金 ④曹操割发代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54.“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在我国历史上是由谁提出的?(A)

  A.王阳明 B.李卓吾 C.黄宗羲 D.陶行知

  55.与港澳台地区进行公务往来时,需要将简体字转换为繁体字。下列通过电脑自动转换的繁体字正确的是(C)

  A.千裏之行 B.影後 C.發生 D.人雲亦雲

  5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A)

  A.《论语》 B.《学记》 C.《四书集注》 D.《孟子》

  57.荀子把教学或学习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并把(D)看作是最终目标。

  A.闻 B.见 C.知 D.行

  58.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与“教育机会均等”相类似的朴素主张,他的“有教无类”的观点体现了(A)

  A.教育起点机会均等 B.教育过程机会均等

  C.教育条件机会均等 D.教育结果机会均等

  59.孔子在(B)上主张“仁者爱国”,“克己复礼”

  A.教育 B.政治 C.经济 D.军事

  60.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一段讲(A)的重要性。

  A.躬身实践 B.冥思苦想 C.学思结合 D.废寝忘食

  61.“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出自(A)

  A.《论语》 B.《荀子》 C.《春秋》 D.《中庸》

  62.《诗》曰:“夙夜匪解。”是什么意思?(B)

  A.从早到晚都在解题。 B.从早到晚都不懈怠。

  C.早出晚归 D.早上和晚上都没有时间。

  63.“强勉行道”的“行道”指什么?(C)

  A.行动 B.替天行道 C.践行圣人的学说或道理 D.人行横道

  64.汉代时称呼学校为什么?(D)

  A.校 B.庠 C.序 D.庠序

  64.天所赋予人的就叫做(C)

  A.道 B.教 C.性 D.义

  65.《中庸》是(C)四十九篇中的一篇

  A.《大学》 B.《论语》 C.《礼记》 D.《四书》

  66.《大学》是(B)系统的经典论著

  A.释 B.儒 C.道 D.法

  67.在《大学》中,教育过程与政治过程是一个(A)的过程

  A.统一 B.矛盾 C.融合 D.发展

  68.孔子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以下不属于此的名句是(B)

  A.学而时习之 B.巧言令色 C.温故而知新 D.教学相长

  69.“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漫坏他了”(《传习录下·门人黄直录》)。体现出的教学原则是(D)

  A.可接受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70.“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的正确解释是(B)

  A.每个人都爱孩子,很少不能做到平等对待,从古到今,这种弊病一直都很多。

  B.人们爱孩子,很少能做到平等对待,从古到今,这种弊病一直都很多。

  C.每个人都爱孩子,很少能做到平等对待,从古到今,这种弊病一直都不多。

  D.人们都一样爱孩子,从古到今这种弊病不多见

  71.“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矣。”的最正确的解释是(C)

  A当今常有讲施舍就成为奢侈。如果能够做到施舍而不奢侈,节俭而不吝啬,那就好了。

  B.讲节俭就变成吝啬的情况。节俭而不吝啬,那就好了。

  C.当今常有讲施舍就成为奢侈,讲节俭就变成吝啬的情况。如果能够做到施

  舍而不奢侈,节俭而不吝啬,那就好了。

  D.如果能够做到施舍而不奢侈,节俭而不吝啬,那就好了。

  7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出自:(C)

  A.《孝经》 B.《诗经》 C.《论语·公冶长》 D.《千字文》

  73.德行是一种凝聚人心的力量,可以形成强大的驱动力。自古以来,为政者大多看重道德的力量,讲究以德服人。我党干部崇德向善,才能让党风正、政风清、民风淳。“为政以德”的思想出自哪本典籍?(A)

  A.《论语》 B.《孟子》 C.《诗经》 D.《尚书》

  74.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共有30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被列入此项名录的有(A)

  ①古琴 ②珠算 ③京剧 ④针灸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75.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将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思想发展为(B)

  A.“天人合一论” B.“人性本善论” C.“民贵君轻论” D.“舍生取义论”

  76.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A)

  A.河南 B.甘肃 C.陕西 D.山东

  77.在中国名山中,五岳位置显著,其中“中岳”指的是(D)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78.“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

  79.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

  A.60--70 岁 B.70—80 岁 C.80---100 岁 D.100 岁以上

  80.不属于文房四宝的是(D)

  A.宣纸 B.湖笔 C.徽墨 D.河砚

  81.《墙头马上》的作者是(D) A.马致远 B.郑光祖 C.石君宝 D.白朴

  82.在古代,衣服有贵贱之分,不用来划分等级的是(A)

  A.款式 B.颜色 C.纹饰 D.材质

  83.傣族建造竹筒楼的原因不包括以下哪个原因?(D)

  A.防蛇 B.防热 C.防潮 D.防洪

  84.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A)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 B.妇女善于织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 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85.不属于苏州四大名园的是(A)

  A.寄畅园 B.沧浪亭 C.狮子林 D.拙政园

  86.古代用来洗涤衣服污垢的物品最早出现在(C)

  A.春秋 B.战国 C.先秦 D.秦国 87.普洱茶属于什么类型的茶(A)

  A.红茶 B.绿茶 C.黄茶 D.黑茶

  88.“临川四梦”指的是(C)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部写有梦境的戏剧作品。 A.马致远 B.郑光祖 C.汤显祖 D.王实甫 89.元曲在元代被称作(D) A.新诗 B.新词 C.新曲 D.新乐府

  90.“双簧”是我国一门独特的曲艺形式,它得名于(A) A.初演的两人都姓黄 B.表演者使用的乐器叫做簧

  C.表演者巧舌如簧 D.皇帝赐名

  91.早在(B)时代,天津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类的活动。

  A.旧石器 B.新石器 C.青铜 D.冰河

  92.1152年,统治了淮河以北,半个中国的金王朝,迁都燕京,即今天的(A)

  A.北京 B.金陵 C.南京 D.沈阳

  93.宫南、(C)是天津古代金融业的中心

  A.估衣街 B.天后宫 C.北大街 D.大胡同

  94.妈祖文化的北方传播中心为(A)

  A.天津 B.福建 C.深圳 D.广州

  95.天津工业化进程的第一步发轫于(A),天津是北方洋务运动的中心

  A.军事工业 B.农业 C.商业 D.民族工业

  96.“低不闻,却非宜”出自(B)

  A.《三字经》 B.《弟子规》 C.《千字文》 D.《诫子书》

  97.宾主之间宴席的四面座位,以(A)向最尊

  A.东 B.西 C.南 D.北

  98.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A)分满为宜

  A.八 B.六 C.四 D.二

  99.三茶六礼中,三茶,不包括(C)

  A.订婚时的“下茶” B.结婚时的“定茶”

  C.下聘时的“礼茶” D.同房时的“合茶”

  100.书画家将自己的作品赠送给他人时,常会谦虚地说一句“(A)”,表示自己的作品价值不高,至多用作修补墙壁的材料

  A.聊供补壁 B.忝列门墙 C.芹献 D.急就章


看了2017年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中考试题的人还看:

1.2017年彩云杯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

2.2017年中考语文训练试题及答案

3.2017年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试题

4.2017年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5.2017年传统文化知识测试试题

6.2017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

6.2017年科学文化知识试题及答案

2479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