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科学文化知识试题(2)
26、为什么说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是引领未来发展的主导力量。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经济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核心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一个国家能否长久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越来越取决于其科技进步的速度和自主创新的能力。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时代的潮流,是世界的趋势。胡锦涛强调指出:“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27、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什么?
答:胡锦涛同志强调,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
28、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什么?
答: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29、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什么?
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
30、实现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关键是什么?
答: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3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什么样的转变?
答: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32、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有什么区别?
答:一是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的内容,但不可等同于经济增长概念。二是经济发展方式注重经济质量意识,而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更强调量的扩展。三是经济发展方式注重经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内涵,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而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容易激发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33、把经济发展“又快又好”调整为“又好又快”更强调什么?
答:这个重要调整,强调的是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4、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坚持了我们党的群众路线?
答: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重要法宝。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5、为什么说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
答: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
36、增长和发展的辩证关系怎样?
答:对于发展,三位领导人都有精辟的表述:邓小平说“发展是硬道理”;江泽民说“发展是第一要务”;胡锦涛说“一心一意谋发展”。但“增长”不等于“发展”,增长不是“硬道理”。违反社会发展规律,违背人类环境要求,违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违背共同富裕,整体进步历史要求的“增长”,只能适得其反。
现在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要强调发展方式的转变。增长是数量上的变化,发展是质量上的变化;增长只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科学发展观不仅仅强调经济发展的质和量,而且强调经济发展的质和量的统一的最终结果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37、如何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理念?
答:就是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3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什么?
答: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39、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总的目标是什么?
答:总的目标是: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40、为什么把节约能源资源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答:节能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节能工作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已经处于极为突出的战略位
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把节约能源资源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十一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把“十一五”时期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作为约束性指标。
41、我国将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答:为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将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理念,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将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把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统筹考虑、协调推进;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新技术,促进碳吸收技术和各种适应性技术;将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识,让每个公民自觉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作出努力;将继续推动并参与国际合作,积极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和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相关活动,推进清洁发展机制、技术转让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参与并支持“亚太清洁发展和气候伙伴计划”等其他合作机制发挥有益的补充作用。(《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P44)
42、为什么将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答:我们之所以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来强调,这是因为:一方面,经过长期发展,我们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技术条件,可以在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有更大作为;另一方面,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不适应等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只有更加自觉地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化解对我国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更好地推动我国发展进程,确保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P45)
43、新型工业化的内涵是什么?
答:新型工业化的内涵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P43)
44、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质是什么?
答: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P45)
45、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两个趋向”的内容是什么?
答:胡锦涛说:“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文件选编》P66)
46、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进行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P47)
47、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P50)
48、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答: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P75)
49、我国目前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我国目前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P75)
5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是什么?
答: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P59)
看了2017年科学文化知识试题的人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