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2016军演视频直播

学习啦  邱惠   2017-01-06 12:41:07

  中俄2016军演看点

  看点一:中俄主战装备参加军演

  此次演习俄方参演兵力包括水面舰艇5艘,分别是“特里布茨海军上将”号驱逐舰、“维诺格拉多夫海军上将”号驱逐舰、“佩列斯维特”号登陆舰、“阿拉套”号拖船和“贝辰加”号油船,以及舰载直升机2架、海军陆战队和两栖装甲装备。中方参演兵力包括驱逐舰、护卫舰、登陆舰、补给舰等水面舰艇8艘,潜艇2艘,固定翼飞机11架,舰载直升机8架,以及海军陆战队和部分两栖装甲装备。

  中俄海军这次派出的主战舰艇都是中俄海军目前在役的最高水平的主战舰艇,这些舰艇的参加,也标志中俄两国海军对加强两国之间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高两军协作水平、深化两国海军务实合作这种愿望和目的。

  看点二:首次以南海舰队为主参加演习

  据海军新闻发言人梁阳介绍,“海上联合”系列演习是中俄双边框架内规模最大的海上演习,自2012年举行首次举行演习以来,每年举行一次,此前,中国海军分别由北海、东海舰队兵力为主参加“海上联合”系列演习,今年以南海舰队兵力为主参加该演习。

  看点三:首次按照“红蓝方”进行编组

  此次演习首次按照“红蓝方”形成进行编组,红方兵力由中俄海军舰艇混编,蓝方兵力由中方舰艇担任,演习期间红蓝双方将开展背靠背对抗演练。梁阳表示,这次演练是我们首次与外军在联合演习当中以背靠背的方式进行演习,红蓝双方不见面,对抗性很强、火药味儿很浓、实战化水平很高。

  看点四:联合立体夺控岛礁是亮点

  这是中俄两国海上联合系列演习中首次在中国沿海进行登陆作战演练。登陆作战和反舰、反潜、防空一样是海军需要具备的基本作战能力,通过立体夺控岛礁演练,双方在指挥组织、兵力使用以及登陆作战战术运用方面展开合作,将提高两国海军登陆作战能力。

  中俄2016军演资料

  这是中俄两国海军五年来进行的第六次海上联合军事演习。相比以往,此番演习凸显“实战化、信息化、规范化”的特点,创造了中俄“海上联合”系列演习的多个首次。

  ——首次组织红蓝方“背靠背”对抗

  首次组织红蓝双方“背靠背”展开作战筹划与实兵对抗,可谓是此次演习的一大亮点。中俄参演舰艇混编为红方2个舰艇编队,与由中国海军舰、潜、机等兵力组成的蓝方开展了联合防空、联合反潜、实际使用武器等十余个科目的演练。

  演习过程中,红蓝双方“互不可见”,在接到联合导演部统一下达的作战背景后,各自部署相应行动,并随时根据对方动作做出应对措施,凸显了海战场的复杂性、敌情不可预知性和双方高度的对抗性。

  红方指挥员、中国海军南海舰队副司令员俞满江认为,中俄“海上联合-2016”演习强调实战化,符合中俄两国海军战斗力建设的实际需要,有助于提高筹划指挥、兵力协同、战术运用、综合保障、实战化训练的组织水平,为日后独立或联合应对海上安全威胁打下坚实基础。

  ——首次启用“海上联合”系列军演专用指挥信息系统

  双方参演兵力的混合编成也是本年度中俄海上联合演习的看点之一。无论是指挥机构、舰艇编队,还是陆战分队,演习中的诸多环节都是参演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中俄双方之间存在语言、战术等差异。在此次演习参演双方高度融合的情况下,首次启用的中俄海上联演专用指挥信息系统,初步打通参演双方的“信息瓶颈”,有助于做到令行禁止、步调一致。

  中方执行导演、中国海军副参谋长董军指出,中俄海上联演专用指挥信息系统的启用,有效提高了指挥效益和指挥手段的现代化,更好地落实了演习实战化的各项要求。演习过程中,各参演舰艇编队良好运用这一指挥信息系统,展现出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运用新装备的能力

  ——首次演练联合立体夺控岛礁科目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演习中,中俄参演海军陆战队首次进行了联合立体夺控岛礁科目的演练。中俄参演陆战队员共同搭乘冲锋舟,在双方两栖装甲突击车的“火力掩护”下,合力向海岛上的蓝方阵地发起进攻。红蓝双方对抗性与中俄参演兵力的混编,在此次演练中得以体现。

  中方海军陆战队指挥员石志刚表示,沟通上的障碍与战术思想、作战原则上存在的差异,给参演双方混编兵力的指挥协同、兵力组织运用增添了难度。但联合登岛作战是海军陆战队研究的重点之一,双方陆战队员有着一定默契。

  随着几年来中俄海上联演的展开,两国海军陆战队之间有过多次交流与合作。在14日的联合对海岛进攻战斗战术综合演练中,中俄海军陆战队就已实现战术层面上的首次混编。正如中国海军某陆战旅副旅长孙浩所言,当日演练的成功进行建立在中俄双方互信基础上,也为参演双方打下良好的感情与战术基础。

【猜您感兴趣】
【中俄2016军演视频直播】相关文章
【军事】图文精华
上一篇:中俄2015军演视频
下一篇:2015朱日和军演视频
学习成就梦想!— — 学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