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新闻资讯>学习资讯>

初一学生有哪些学习方法值得借鉴

睿柠分享

  好的学习方法要懂得借鉴学习,纳为己用,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学业更加优秀,初一是打基础的阶段,好的学习方法能让你未来的学习更加顺畅。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初一学生学习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初一学生学习方法

  一、抓好预习环节预习,即课前的自学。这是上课前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过程。有些学生由于没有预习习惯,对老师一堂课要讲的内容一无所知,坐等教师讲课,显得呆板被动。有些学生虽能预习,但看起书来却似走马观花,,这种预习一点也达不到效果。

  二、注重听课环节由于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因此,听课是学生接受教师指导、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重点要听例题解法的思路,抓住重点、难点,以获取最佳的学习效果。

  课堂中千万别分心走神,萎靡不振,打瞌睡;别用MP3等工具全听全录;也别边听边记,把教师讲的所有的内容都记下来。

  三、紧抓复习环节复习是对前面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再加工,并根据学习情况对学习进程进行适当调整,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总结主要知识和一些重要方法,明确重难点。做到"每天有复习,每周有小结,每章有总结",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复习体系。

  四、重视作业环节独立完成作业是深化知识,检查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然而有些学生没有真正利用好这个环节,一下课就抢着做作业,作业一完,万事大吉,或者课上根本没听懂,下课后也不问,作业抄袭后向老师交差完事,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五、做好课堂笔记环节记笔记是为了学,为了用。记笔记的原则是以简练明白,提纲挈领;难点不放过,疑点有标记;对联想、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记; 同时笔记要留有空白处,便于复习时补缺。

  初一有效的学习方法

  1、 批注笔记法:

  批注笔记法就是在课前预习时,把所要预习的内容要旨、读书感想、疑难问题等,随手批写在课文中的天头地角空白处。批注笔记的形式一般有三种:一是“眉批”,即批在书头上;二是“旁批”,即批在句子旁;三是“尾批”,即批在一段内容之后。批注笔记可记的内容非常广泛,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

  第一,注释。在预习时,遇到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概念,立刻查字典、找参考资料弄清楚,搞透彻,然后写在该内容附近的空白处。这样既帮助了理解,又有利于记忆,特别是为下次阅读扫清了障碍。

  第二,提要。在预习中,边看边思考,然后用精炼的语言把某段内容的中心思想记在书的天头或地角上,这样便于把握文章的脉络,将来在复习浏览时,便一目了然。

  第三,批语。在预习中,可能产生各种感想、见解、疑问,这时可以顺手写在书的空白处。如不立即记下,过后就很可能难以想起这些宝贵的思想火花。

  第四,警语。在读书时,发现重要段落或主要论点及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为提醒自己,可批注上“注意!”“重要!”“用心记住!”等字样。这样常常可以使自己集中注意力,并为以后重点阅读打好基础。

  2、表格预习法

  一些同学的预习之所以达不到目的,主要是因为他们只是马马虎虎翻了翻书,有预习的形式而无预习的实质。预习,是必须要找出相关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的。因此,不妨设计下面这样一个预习表格

  3、自我讲授法

  自我讲授就是把自己定位为老师,在预习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的内容,调动自己全部的知识储备预先进行一次“授课”,或讲给同学听,或讲给父母听,征求他们“听讲”后的意见;如果身边没有任何人,也可以讲给课桌上的文具盒、操场边的大树听。

  在自我讲授前,一定要确定书中的重点和难点,列出讲授提纲,规定讲授范围。一次讲授结束后,要对预习内容再做一次全面通读。通读过程中,要把自己不理解或讲得不清楚的地方记录下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编制一张精炼的“授课目录表”。根据这张表再进行第二次自我讲授,这次讲授着重要弄懂第一次自讲时不理解的内容,讲完后再进行第二次通读。这样,课本中内容的难易程度,经过自我讲授后,就清晰可见、心中有数了。

  自我讲授有些像演讲,但它与演讲有着明显的区别:演讲面对的是广大的听众,是与他人交换信息,而自我讲授面对的是知识面差不多的同学,是知识也许超过你也许不如你的父母,甚至可能是无需与之交流的僻静的一隅。因此,自我讲授不一定像演讲那样要有丰富的表情,也不一定像老师上课那样详尽讲解,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把必须记住的内容和掌握的知识自己讲授出来,反复多次,直至全部掌握。自己无法掌握的内容,通过请教老师便可迎刃而解。可以说,运用自我讲授法,学习更主动。

  4、前松后紧法

  所谓“前松后紧”,是说听课时前几分钟不妨松弛一点,后头再紧张起来。一节课45分钟,一天好几节课,要想每节课自始至终紧张、专注地听讲,实际上很难做到。有的同学上课时一开始还能集中精力,可上到半截就开始走神,而老师上课时往往一开始是回顾以前所讲内容并引入新内容,这些往往比较简单,接下来才是较深入的分析和讲解,这些才是最重要的东西。可偏偏此时不少同学已经是心不在焉了。 为此,一位考入清华大学的同学认为,听课时不妨前松后紧,“那些在预习时很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地方,老师讲到时则不必全神贯注,而是让脑子放松一下,往后翻翻课本,或许会有新的收获。整整一堂课让脑子紧绷着一根弦,对一般人来说是受不了的。”因此,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刚上课时先放松一点,后半节课再紧张起来。

  心理学研究发现,青少年的注意力一般只能持续20~25分钟。超过这个时间,注意力就会下降。有学者对高一100名学生(男女生各50名)就听课时间的长短进行调查,大多数学生认为一节课45分钟太长,45%的学生认为30~40分钟比较合适,37%的学生认为20~30分钟最好,有13%的学生甚至主张一节课在2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由此可见,学生上课时注意力持续的时间与一节课45分钟的支持教学时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此,如果听课是“前紧后松”,前半节课尚能保持注意力,到了后半节课往往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开始松劲,而课堂教学的内容,往往恰恰相反,后半节才是重头戏。所以,听课不妨前松后紧。 5、分科记录法

  很多优秀学生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时,都会提到一个关键词,那就是“笔记”。通过笔记,学生可以掌握老师的分析思路和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笔记是学生学习的信息库和资料库,为学生复习考试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记笔记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克服单靠头脑记忆的缺陷,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做课堂笔记不是单纯地把老师上课讲的东西记下来,为记而记,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记,并不断改进方法,使课堂笔记更好地为自己听课以及复习服务。此外,记笔记的前提是不能影响听老师的讲课,因此听课做笔记应把握一定时机。一般来讲,记笔记有三个时机:一是老师黑板上写字时,抓紧这一机会抢记;二是老师在讲授重点内容时,要抓紧时间速记;三是下课后,对课堂上简记的笔记进行补记。

  记课堂笔记要因科而异,不能把一种笔记方法运用到所有科目中。对于语文、政治、生物和部分化学课程来说,详记是最好的方法。这些课程的特点是:内容比较散,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不很强,而且各部分内容的重要性和分量比较平均,如果记录不完整,容易产生不连贯、不全面、散架子的现象。因此,我们应把课堂上讲的知识尽可能全面地记下来。对于数学、物理、部分化学课程来说,略记是最好的方法。这些课程的特点是:前后内容紧密联系、逻辑性强、公式方程等各种关系式比较多,因而只要掌握关键内 容即可,其余问题可由此推出、迎刃而解。至于公式的推导过程更不用详记,只要把推导过程中关键的假设、转化、使用的定理等记下即可。总之,课堂笔记主要是记老师关于教材中重点、难点的分析阐述和对某些内容的归纳总结,记老师的解题思路或者是老师的独到见解。特别是对于自己不理解、老师的讲解与自己的理解不一致的地方,更需要记下来,以便课后研究学习。

  初中学霸的学习方法

  关于背诵: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专业之类的就不用说了,初中的学习和小学大不相同,学习节奏和难度会很快上升,所以适应性的学习很重要。有同学因为不适应初中生活,初一第一次月考考了年级60名……后来奋起直追,追到年级前十,提前适应初中课程是必要的。初中语文和英语的背诵量会相当大,尤其是初二,语文连续的古文背诵,英语大量的词汇会让人背的叫苦不迭。所以,假期不妨买一本初中必备古诗文,一本初中必备词汇,抽空来背。尤其是古文背诵会比单词背诵难度更大,有的学生小学一年级就开始背初中古文了,所以语文三年学习很轻松。几乎不怎么花时间就可以拿到90分左右。孩子肯定不太愿意背,家长就要布置任务,只是为了初中可以有更多睡眠和自主学习时间。只有经历了才知道提前背的益处。

  PS:推荐几篇最好假期背诵的古文,很利于以后语文学习:

  初一推荐背诵:《童趣》《论语十则》《木兰诗》

  初二推荐背诵:《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小石潭记》

  初三推荐背诵:《出师表》(很重要,特别长)

  可以在每年暑假背,大大利于语文学习。

  关于数学:初中数学更注重的技巧。和小学数学不同的是,小学数学技巧类的不多,有些难题通过字斟句酌是可以想出来的。而初中数学就不一样,尤其是几何函数部分,家长可以看看这几年数学中考最后几题,都是函数和几何,更多的是综合题,这部分题可以说如果没有大量的练习,你甚至无从下手。所以平时就要多看看这些题目。可以买一本相应年级的数学压轴题。不要求高,每天做一题。实在没空,每天对着答案看一题,只要看懂,能一步步讲出为什么这么做就OK了。最起码做到遇到这些题临危不惧。当见到一道题时,先想的应该是“为什么答案是这个”而不是“原来答案是这个”

  另外,初中数学纠错本很重要,还有概念,多达几十条,要整理出来,考试前复习概念和错题。更重要的是上课认真听老师讲,一走神,就接不上后面的内容。

  关于理化:对于初二初三才有的学科,家长不要想到时候再学来得及。尤其是化学,由于只有一年学习,所以就学的很不扎实,更多的练习就尤为重要。从初一升初二的暑假开始学化学,和物理一起上。数理化是相通的,主要掌握的解题思维。初中物理更偏向概念性的东西,计算题不会太难,所以书上的一些实验叙述和结论要牢牢掌握。化学主要难在实验探究题和推断题,这类题也需要多练。一般探究题实验是没学过的,但结论绝不会超纲。

  其他:在课余的时间里,也大可不要那么多补习班。太多补习班反而会降低学校兴趣。有点时间可以适当放松。但不能过度。每个学校教学方法不同,但主要还是看自己。初中的学习可以说是一个零起点,和小学关系不大,关键是学习方法。三年时间不长不短,大家加油吧!


猜你感兴趣:

1.初一学习技巧与方法

2.初一语文五大学习方法

3.初一语文十大学习方法

4.初一各科高效学习方法

    376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