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脑力开发>思维方式>逆向思维>

人际交往的六种思维方式技巧

佳玲分享

  思维千千万万种,背后是价值观不同,思维不同。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的人际交往的六种思维方式,希望对您有帮助哦。

  人际交往的六种思维方式1

  损人利己(赢/输)

  前面提到,以百慕大之旅引发竞争动机,无疑将助长“你输我赢”的观念。秉持此种信念的人,难免会运用本身的权势、财力、背景或个性来压迫别人,达到目的。

  大多数人从小就浸淫在“损人利己”的观念中。在家里,手足之间有高下之分,乖孩子会获得更多的宠爱与特权。这岂不正是告诉儿童:爱是有条件的,要得到父母的爱,就得与兄弟姐妹竞争。

  年龄稍长,同行同体更是以成败论英雄,而在朋友间的地位最爱青少年重视。

  学校教育也是以分数、名次定优劣,必须有成绩差的学生才能衬托出名列前茅者的光采。至于个人的潜能究竟发挥了多少,并不重要。教育以竞争为风尚,所谓合作往往只是假象。

  运动比赛也强化竞争的观念,提醒观众与选手,人生同样是一场零和游戏,必须分出胜负,而且惟有击败别人才能成就自己。

  法律则硬把人区别为敌对双方,打官司就为分出我是你非。所幸,目前司法界鼓励当事人庭外和解。这表示兼顾双方利益的观念已逐渐受到重视。

  的确,人生不可能处处笼罩在竞争的气氛下。如果随时随地不忘与配偶、子女、同事、邻居……一决,生命将多么可怕。因此,惟有互助合作才能增进幸福。

  人际交往的六种思维方式2

  利人利己(赢/赢)

  为自己着想不忘他人的权益,谋求两全其美之策,这种关系自然令人满意,乐于合作。利人利己者把生活看作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不过一般人看事情多用二分法:非强即弱,非胜即败。这种思维方式的基础是力量和地位,而非原则。其实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就视为自己之失。

  人际交往的六种思维方式3

  损己利人(输/赢)

  有些人生性消极,习于委曲求全,这比损人利已的想法更要不得。这种人无所求,无所欲,也没有原则,只急于讨好别人,容易受人左右。他们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感受,深恐得罪人,惟有借别人的接纳来肯定自我,这种习性正中损人利已者的下怀。

  可是被压抑的情感并不会消失,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后,反而以更丑恶的方式爆发出来,有些精神疾病就是这样造成的。

  若是一味压抑,不能把愤怒情绪加以升华,自我评价将日趋低落。到最后依然会危及人际关系,使原先委曲求全的苦心付诸流水,得不尝失。

  一般人通常在“损人利已”和“损已利人”两个极端之间摇摆。低姿态摆久了,心有未甘,就换上咄咄逼人的态势。久而久之,又觉得有内疚感,便重拾与人为善之心。但总有一天忍无可忍,再度回复高姿态。

  人际交往的六种思维方式4

  两败俱伤(输/输)

  两个顽固、互不相让且过分自我中心的人在一起,注定会两败俱伤。我认识一对离异的夫妻,丈夫奉法官之命出售财产,把所得分一半给前妻。为了报复,他宁可把市价1万多美元的汽车,贱买50美元,好让妻子只得25美元。妻子向法院抗议才发现,丈夫把所有的财产廉价出售。

  为了报复,不惜牺牲自身的利益,却不问是否值得;只有不够成熟、掌握不了人生方向的人,才会这样。

  人际交往的六种思维方式5

  独善其身(赢)

  又有一种人,利己但不一定损人,“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重要的是要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当不涉及竞争时,这种想法相当普遍。

  若问以上五种观念,何者正确?答案是:视情况而定。

  在运动场上自然要分出高下。推广业务时,两个不相关的责任区也不妨彼此竞争,以刺激业绩。但是需要群策群力的工作,就不能用“百慕大”式的策略了。

  假设你十分珍惜与重视某一人际关系,而牵涉的问题又无足轻重,那么偶尔放低姿态表示重视对方,也无可厚非。或者为了更崇高的目标,不值得在细节上计较,那么退一步又何妨?

  但在有些特殊情况下,你一心求胜,根本谈不上兼顾旁人的利益。比方亲人陷于生命危险,此时自顾不暇,遑论其他。

  由此可见,人际关系也须因地制宜。不过一般而言,利人利己的原则还是最行得通的。

  损人利己者固然一时取得优势,但另一方受害,对双方长期的关系有害无益。举例来说,供应商以胁迫方式迫使客户接受条件,下次客户还会光顾吗?

  换个角度来看,倘若供应商不得不屈服于客户的要求之下,又岂会忍气吞声,恐怕难免要另找机会加以报复。不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是在同行间宣扬客户的恶行。到头来不论是占上风或下风的一方,都得不到好处。

  人际交往的六种思维方式6

  好聚好散(无交易)

  如果实在找不出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倒不如好聚好散或取消交易,因为大家惟一的共识,就是彼此意见不同。所谓道不同不相与谋,既然观念歧异过大,与其事后失望、冲突,不如一开始就认清事实,婉拒某个职位或职员,取消合约或订单。

  心中留有退路,顿觉轻松无比,更不必要耍手段、施压力,迫使对方就范。坦诚相见,更有助于发掘及解决问题。即使买卖不成,仁义尚在,或许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

  两全其美,否则就别勉强,这对促进家庭和谐也十分有效。例如,与其为争看电视节目闹得不可开交,何不另选便宜都能参与的休闲活动,以免顺了姑心,逆了嫂意。

  在商场上,最好在关系建立之初就抱定好聚好散的态度。

  一旦关系持续进展,有时就无法轻言一刀两断、各自为政,家人、好友合伙或朋友间的生意往来尤其如此。为了维持亲情或友谊,经常必须妥协,因为若严重影响企业本身与彼此的关系,到最后甚至连生意都会做不下去,而须交由专业人士来经营。根据前人的经验,家族企业或友好创业之初,最好事先考虑日后拆伙的可能,讲定股价转让的方式。这样友谊才能长存,企业也才能繁荣不衰。

  试从“名谒”看古人人际交往思维的变化

  摘 要: 早自汉晋时期的名谒,到元明清时种类繁多的名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古代的名片大致可以分为汉晋时期、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其使用范围、格式、体制等方面的一步步转变,可以反映出中国古人的人际交往思维的不断变化。现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名片的演变历程尚有模棱两可之处,对其中折射的交往思维尚未做纵观的、系统的阐发,本文试按时间顺序介绍其发展的源流,并试透过现象,阐发中国古人的人际交往思维在其中发生的变化。

  关键词: 名片 人际交往 社会关系 思维 变化

  名片在中国古代社会出现得非常早,只是当时不叫做“名片”,“名片”的称法是清朝才出现的,伴随着东西结合的近代名片的普及而成为固定化的名称,沿用至今。在古代,不同时期对名片有不同的称法和类别,即文中所谓的“名刺”、“名帖”、“名纸”等等。为了避免混淆,下文中多以“名刺”、“名帖”通称古代的名片。中国的名片在鸦片战争之前,主要共经历了谒、刺、门状、帖、片几个历史阶段。下面将按时间顺序介绍其发展的源流,并试透过现象,阐发中国人的人际交往思维在其中发生的变化。

  一、汉晋时期的名片

  (一)谒、刺

  “谒”一词本义为“拜见、请见”,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用作动词。秦末汉初,“谒”渐指标识身份的实物。东汉学者刘熙在《释名·释书契》中说道:“谒,诣也,诣告也。书其姓名于上,以告所至诣者也。”其谒的格式一般包含三个要素,拜谒对象的尊称、拜谒辞、拜谒人落款。书写上分正反两面,墨书隶体,极为工整,无丝毫潦草。以“师饶十谒”中的一篇为例:

  正面:进卒史师卿(正面)

  反面:东海太守级谨遣功曹史奉谒为侍谒者徐中孙中郎王中宾丞相史后中子再拜请君兄马足下(反面)

  首行首字多为“进”或“奏”,以表示尊重。“师卿”是对师饶的尊称。“君兄”应为师饶的字,古人讳名不讳字,故称字不直呼名。“再拜”、“马足下”为当时书面敬语,以示尊重。据谒文,东海郡太守遣功曹史,并会同谒者、中郎、丞相史,拜见卒史师饶,礼遇颇高,必有重事。

  “刺”出现得比“谒”略晚,但相对适用于正式场合的“谒”来说,“刺”的使用范围更广泛。当时外戚干政,宦官专权,士人自我意识渐趋强烈,“刺”是士人交往不可或缺的媒介。爵里刺是刺的一个种类,要在刺上书写有官爵和乡里籍贯,一般适用于官场,而普通的刺所使用的阶层要广泛一些。《释名·释书契》云:“画姓名于奏上曰画刺。作再拜起居字皆达其体,使书尽边,徐引笔书之如画者也。下官刺曰长刺,长书中央一行而下也。又曰爵里刺,书其官爵及郡县乡里也。”比如:

  泰别传曰:“泰名显,士争归之,载刺常盈车。”

  南昌东湖晋吴应墓,墓中出土形制大小相同的五枚木制刺,其中有三枚刺上面的书写内容是一样的,都是写有“弟子吴应再拜问起居南昌字子远”的字样。格式上均顶格书写,下压格为尾,直行一行,并书姓名及“再拜起居”等敬语。

  (二)阐发

  汉晋人际交往中使用书面形式的谒作为中介先行沟通,是在继承先秦礼仪交往习俗以及在现实交往习惯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三代礼乐社会中,贵族交往非常重视介质的重要作业。宾主相见必以介者传辞,《礼记·聘义》曰:“上公七介,伯侯五介,子男三介。所以明贵贱也。介绍而传命。君子于其所尊弗敢质。敬之至也。”“介”的存在主要是体现出交接过程中对对方的敬意。春秋战国时期虽礼乐崩坏,但仍传承了基本的礼节仪式,在此处,人际交往中如要拜见不熟悉自己的人,必须有介绍者,否则就是冒犯唐突对方。

  “谒”和“刺”扮演的就是“介”的角色,不过其形制及使用特点仍然有所不同:汉代高级官吏一般不得擅离职守,故遣隶属拜谒往来,在这种正式场合之下,使用名谒,并注明“遣吏奉谒”显得有礼而妥当。通常下级向高级用才“谒”,若官吏屈身向名士奉谒拜见则属“礼贤下士”了。而“刺”并不写对方的名称尊号,亦不写本人官职,只以“弟子”自称,更显其谦卑恭敬,无仕宦骄奢之态。

  总之,无论是因对象不同而专门准备的、谨慎严肃的“谒”,还是复制多份的、随时便用的“刺”,古人在人际交往中十分重视名片使用的心态可见一斑。而其统一的体制、惯用的敬语、端正的笔迹等,更是折射出其在交往时重视树立自身彬彬有礼的形象,重视践行互相尊重、谦逊礼让的传统美德。

  二、唐宋时期的名片

  (一)一般名帖、门状、拜年贴

  唐宋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人际交往除了使用普通的名帖、名纸外,还通行多种拜谒名刺,比如门状、榜子以及拜年名帖等。

  一般来说,唐人投递名帖大多和科举有关。举子们在应考前,携带诗文与名帖,四处奔走,八方求情。一旦考中,新进科进士们尽情狂欢,交际应酬,这时名帖也是必不可少的。中举者的第一件大事是“谢恩”,“状元以下,到主司宅门下马,缀行而立,敛名纸通呈,入门,并叙于陛下,北上东向。”(《唐摭言》卷三)

  门状又称门笺或门。“门状”一词在唐朝时已经产生,在唐宋笔记小说中曾经屡次出现,甚至在以前出土的敦煌文书中也偶有见过。中唐以后,在笔记小说中“门状”一词渐渐出现。沈括在《梦溪补笔谈》卷一中说:

  今之门状,称“碟件状如前,谨碟”,比唐人都堂见宰相之礼。唐人都堂见宰相之礼,或参辞谢事,先具事因申取处分。有非一事,故称“件状如前”,宰相状后判引,方许见。后人渐施于执政私第。小说记施于私第,自李德裕始。近世诌敬者,无高下一例用之,谓之“大状”。

  从此以后,官场之上和民间纷纷仿效,“门状”便成了唐宋时期平民和官员各自往来交际的工具。门状兴于晚唐,盛于两宋,至元明清三朝渐为拜帖所取代。“门状”出现之前,唐朝人交往拜谒习惯于使用名刺(唐代惯称之为名纸),门状是后来慢慢兴起的。

  门状的制作比较讲究,有的门状用红绫制成,赤金为字;有的门状就是一副织锦,上面大红绒字也是织成的。下官见长官,用青色底壳;门生初见座师,则以红绫制底壳,这样的形制可以说是比较豪华的。内容上,一则门状在称谓上与一般名帖有所不同,门状的称谓更加丰富多彩,可谓五花八门。因为经常是用来拜谒比自己权位重身份高的人,所以在称谓上往往要降低自己的身份,谦称“门下小厮”、“渺渺小学生”之类,借以抬高对方。二则门状流行有字有画。 拜年帖自然与拜年息息相关。过年时,除亲族间的礼仪性拜年外,宋代已开始流行社交性的以名刺拜年的活动。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言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很多士大夫交友广泛,若四处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和恭祝话语的名刺送到要拜贺的人家去,算是他已经上门拜年过了。这种名帖被后人叫做“贺年名帖”或“拜年名帖”,这种习俗后人称之为“拜年飞帖”。由于贺年名帖既简便,又不失礼节,因此很快便流行起来。现在的春节赠送贺年卡,可以说其实不过是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虽然拜年帖也有简洁的,但事实上因为用于节日祝贺,所以拜年帖内容往往较繁,多为恭敬、祝贺之词。比如张世南在《游宦纪闻》卷一中的记述记载了某官吏的一幅祝贺冬至节的手状一例:“洒州军事推官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权保信军节度推官彭汝砺,右某启,伏以晷运推移,日南长至,恭惟发运学士,膺时纳佑,与国同休。某限以职局所拘,不逢躬诣阶墀,祗候陈贺下情,无任惶惧之至,谨具状申闻。谨录状上,碟件状如前,谨碟,年月口具位某牒。……”当然也有简洁的,但还是少数。

  (二)阐发

  通过对唐宋时期的不同名帖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唐宋此时的名帖已经大不同于汉晋时期的“刺”、“谒”,其用途和使用者的范围也明显地扩大,内容和风格上也有所转变,从中折射出古人交往思维的变化。总体上,唐宋时的名帖不再只属于公卿士族之间的单纯交往,或纯粹由下对上的拜访谒见,其主要应用于科举相关的事宜,以及用于人们世俗人情关系的维护。

  就门状而言,它比一般名刺使用更郑重,更严肃,等级色彩比较明显,门状呈进后,上司在门状后加了“刺引”,才可以进见。从投递者本身而言,门状是其投权谒贵或者高中科举的重要途径,他的出发点不是简单“拜谒”,更多是攀附、投靠、自我推销,故在人际上抱着仰望和向往的态度。

  就拜年帖而言,张知甫《可书》有这样的说法:

  景纯官于都下,遇节必令人持马衔,每至一门首,撼数声而留刺以表到。忽有客知其诬,急出视之,仆云适已脱笼矣。

  《清波杂志》卷六《阚亡投刺》也记载了这件事,而且还有记载吕荥阳公对此现象的的评语:“送门状习以成风,既劳于作伪,且疏拙露见为可笑。”言语之中暗含对于这种虚伪客套的繁文缛节提出了批评。虽此类现象并不能代表全部,但拜年帖的盛行本身确实说明了人们对维持世俗人情关系的重视,这不仅是出于礼节,更表现了一种潜在的“投资意识”,也就是说,把关系基础夯实在平时生活中。

  综上来看,在名片由汉晋发展至唐宋的过程中,有这样几个趋势不可忽视:一是名帖的使用者从社会上层向社会中下层蔓延;二是其与政治仕途紧密结合的同时,与世俗生活的交往需要逐渐接轨;三是人们的交往思维,既随着封建化程度的加深,等级尊卑观念日益加重,而另一方面,又随着经济的发展,交往时自我意识不断成长。所谓的自我意识,是指人们交往时,从汉晋时期全面关注交往对象,渐渐变为围绕自身的需要而经营人际关系。比如因为对科举的重视,而普遍开始用门状等名帖推销自己,与达官贵人建立联系。再如,通过拜年帖等拜帖保持自己和他人的往来。

  三、元明清时期的名片

  (一)元代名刺

  元代是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完成大一统的朝代,在元代汉族人们的交往形成了一定的习惯性行为,但在拜访他人时仍然要使用名刺。元代时,“凡名刺用好纸三四寸阔,左卷如箸大,用红线束腰,须真楷细书。或仓促无丝线,则剪红纸一小条,就于名上束定亦得。凡卑见尊长,名刺以小为贵”。名刺上写自己的名字,名字前则写上表示自己与诸人关系的称呼,如见师长写“学生姓某”,见亲家写“亲戚姓某”,见同姓写“宗莫某”等。“凡居父母丧,刺则以右卷,不可剪齐纸上下,仍用白线或白纸条于名上束定”。元代时名刺形制以及投送虽有独自特色,但的名刺与前朝相比,并没有很大的变化。当时递送拜帖是比较郑重的礼节,一般发生在文人之间和上流社会中。

  (二)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种类繁多的名帖:请帖,揭帖,说帖,复启,拜帖,晚生帖,手本

  明代名帖种类极多,根据功能的差异,有诸如上达、平行、下交的区别,书柬的样式也都有所区别。举例来说,上达就必须用“手奏”、“奏记”、“手启”、“副启”之类,平行则用“副启”,下交则用“札谕”、“帖”等。

  具体来说,明清两朝(尤其是明代)流行的名帖主要有下文中介绍的几种,由于种类繁多,故将每种的使用情况和体制、内容特点笼统言之:

  请帖,又称邀帖。凡是地方绅士聚饮,或官场饮酒,一般都要先发请帖邀请人来。如《梼杌闲谈》中的一例,第四十回也记录了一个侯国兴邀请崔呈秀的请帖。上面写着:“谨詹十五日,薄治豆为家母舅预庆,恭候蚤临。愚表弟侯国兴顿首拜”。其中“蚤临”,也就是“临”之意,应该是当时的请帖套语。揭帖又指帖于通衢路口墙上的告示或者启示。这里所说的揭帖,是从拜帖中派生而来出来的,其实就是一种拜帖之后所附的礼帖。说帖,亦其实也就是名刺的一种,不过是因为专门用于替人居中说情而名之为“说帖”。副启包括拜帖、请帖。揭帖、说帖等在内的名帖都可以称之为“柬”。一般说来,柬书名,启书事,所以用副启来书名。既已有了名柬,再使用副启,究竟其原因,王弘撰认为是“有所私,避之耳”,说白了就是为了便于在副启中说私事,以掩人耳目。拜帖是明清两代十分盛行的一种名帖,种类繁多,比较特殊些的有如宛红拜帖。宛红纸亦写作碗红纸,在明代当时是比较名贵的红纸,多用来拜谒达官贵人。晚生帖是明代比较常用的名帖拜名。手本,作为公文文本很多时候是用于下级递送上级禀报事情或者请示批答等,像这种公文文书事实上已经含有部分名刺的要素,所以后来它逐步转化为名帖。起初尚保留了手本的某些原本的性质,如主要用于官场仕人中间,尤其是下级拜谒上级。手本作为名刺的一种,一直到清朝仍然使用的非常频繁。清朝人贺年开始用一种上面写上姓名送与亲朋的红单帖,以表贺年。有时主人不亲自去而派人去送,兄弟或者下人们拿着名刺满街跑,所以名刺又被称作“飞帖”。有钱的人家把拜年帖等物放在小木匣子里送去,所以又叫“拜匣”。 (三)阐发

  名帖发展到明清时期,种类已经十分繁多,几乎在各种场合中大显身手。名帖的基本功能其实仅仅是自我介绍、拜谒或祝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却能根据人们的动机越发灵活地被运用,在人际交往中越发地展现不可忽视的作用,这说明了什么?笔者认为:

  其一,人们对“人”的关注在进一步增长。如果说唐宋时期,人们已经开始尝试围绕自己的前途需求和生活需求,主动经营与他人的关系,那么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对人际关系更加重视,他们在通过名帖交往时不单有明确的目的,还会细致地考虑不同人的不同心理需求,并想办法通过名帖来满足对方,以加强其对自身的印象。比如表现谦恭的晚生帖,奉承说情的说帖等。

  其二,社会越是发展,人们的交往思维越是复杂。人们不能单凭自己的喜好选择交往的对象,厌恶繁琐的本能反应和根深蒂固的封建礼仪、人情关系,在潜意识中让人们在一张小小的名贴上纠结、顾虑甚多。比如在拜客应酬之风中,盛行只投刺、不见面的陋习。“望门投刺”的拜客者,并不是真想拜客,而只是为了声明一下“来过了”,于礼节上没有失掉礼数。他们拜的人,很多根本就不认识;有的甚至连马都不下--很明显是准备到下一家再去“投刺”了。还有的拜客连自己的家门也不出,只让仆人带着自己的名刺到处去“投刺”。另一方面,拜客的远道而来,受拜的必须答拜,这个惯例让人非常为难,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里讲到自己拜客到人门前的心情时说:“余以为立马人家门下,投三指一刺,唯恐主人出,主人亦唯恐客入,此有何意哉!”这种反常心理足以说明虚应故事的投刺拜客是多么的让人头疼。

  其三,随着封建社会的盛极而衰,封建性质的交往传统走向衰落。很多事物在发展到极致的同时,也意味着停滞和衰退。明清,尤其是清朝,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在封建社会的交往系统中,人们将名帖的种类划分得极为详细,对应用的场合、书写的格式、使用的套语、投递的礼仪等都有固定的规则,反而弱化了名帖最本质的介绍作用,使之成为人际关系的负担。人们使用名帖的思维是:必须借此表现自己谦虚而又热情的一面,哪怕借助必要的虚伪、谄媚或欺骗。这样普遍的畸形的心态,终究将难以维持住社会人际关系的平衡而不得不面对改变。

  至于部分学者所说的,明清名帖使用折射出封建等级观念、尊卑观念、重视官场资格等,笔者认为尚缺少对比的和发展的眼光,因为这些不是明清独有的特点,在前朝前代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不能充分表现出这时期人们交往思维的变化特征。

  参考文献:

  [1]王先谦.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王晓雷.中国古代名刺初探[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

  [4]陈高华,史卫民.中国风俗通史:元代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5]赵翼.陔余丛考[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指导老师:胡元德

1675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