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脑力开发>思维方式>理性思维>

如何培养理性思维

祥聪分享

  理性思维是与感性思维相对应的思维模式,是一种排除个人感情与喜好的干扰,基于事实和逻辑,有利于增进共识、做出正确判断和明智决定的思维模式。下面小编为你整理如何培养理性思维,希望能帮到你。

  理性思维定义

  理性思维就是逻辑思维,逻辑思维的方法就是依据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导出一个未知的结论的研究与学习模式。逻辑思维是具有明确思维方向、有充分的思维依据、能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一种思维。说白了逻辑思维就是一种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

  培养理性思维方法

  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一般是: 首先是在获取充分信息的基础上在头脑里形成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 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后就形成为概念。用获得的概念同已有的样本进行比较即可发现问题的所在,由此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其次按照解决问题的立场为切入点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导出一个未知的结论,即由已知的知识得到未知的知识,具体来说推理主要有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演绎推理是从一般规律出发,运用逻辑证明或数学运算,得出特殊事实应遵循的规律,即从一般到特殊。归纳推理就是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即从特殊到一般。从中发现问题缺失的部分(证据);最后搜寻到缺失的部分(证据)从而证明原先的假设。这就是人们通过逻辑思维把握客观事物本质及其内在联系的能力活动;

  最后就是判断,判断就是肯定或否定某种事物的存在,或指明它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过程。判断只有在据有详实证据的前提下才能起到决策作用。缺乏证据的判断只会是一种盲目的冒险活动。

  同时逻辑思维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那就是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储备,缺乏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储备逻辑思维就成了无源之水,思维也就失去了知识背景而无法进行。

  常见的非理性思维方式

  1.非此即彼

  非此即彼又称为黑白分明、极端化或对立分割性思维,指学生用简单的二分法看待事物,习惯于对事物得出一个确定的结论(是或非,对或错,好或坏),对事物要么全部接受、要么全盘否定的思维方式。在低年级,学生的年龄较小,认知能力较低,只能接受简单的二分法原则,于是教育过程中经常以这样的方式提问,如“这道题这么做对不对?”或“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当这一过程被习惯化以后,学生思考任何问题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对不对”、“好不好”等,没有意识到是非对错只是事物的两个极端方面,在它们之间还有许多中间状态。教育者过分强调“典型”而忽略了事物存在的其他大量的中间状态是学生形成“非此即彼”的思维习惯的主要原因。

  2.灾难化

  灾难化又被称为认命,指学生对未来持过分消极的预期,往往把一次失败看成是一场灾难。这样的学生往往不自信,自主性较差,受暗示性强,一个细微的外部刺激也会引起他许多极端的想法,带来强烈的情绪反应。比如,某学生仅因为一次作业没有做好受到老师的批评,就产生消极认识,认为自己一定是一个差生,老师肯定对自己非常失望,再也不会欣赏自己,进而悲观、抑郁,学习成绩不断下降。学生形成灾难化的思维方式一方面和自身的特质有关,另一方面和教师平时的教育方式有关。这并不是说教育者在学生犯错误时不能批评,而是应注意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指正时,要根据受教育者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对年龄较小、比较敏感或脆弱的学生不要使用过于严厉的言辞,而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育之后,还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反应,必要时,可以向学生解释自己的初衷,消除批评造成的不良影响,以沟通思想,达成理解。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对外部评价的正确认识,能理性地看待表扬与批评。

  3.无端否定

  无端否定就是不合理地否定自己的积极经历、事迹或素质。某学生一次考试取得了好成绩,但这并未增强他的信心,因为他认为这只是自己运气好,考试发挥得好,并不能说明自己有能力,学习方法得当。教育者因为害怕学生产生骄傲情绪,所以经常告诫他们凡事多想自己的不足,强调“谦虚”的传统美德。这样做固然有积极的意义,但一旦走向极端,也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使学生形成无端否定的思维方式。因此,在进行“谦虚”教育的同时,教育者应该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引导他们形成对自己的正确评价,既不妄自菲薄,也不骄傲自大。

  4.情绪推理

  使用情绪推理的学生,会因为自己强烈的主观感受(实际上是相信)就认为某件事情合乎现实,无视或轻视反面的证据。一名初一学生,虽然期中考试考了全班第五名,但她仍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而无视自己取得的好成绩。老师和家长起初都认为她只是不够自信,因此,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在期末考试时,她未能进入前十名,这时,教师和家长都责问她成绩为何退步。于是,她更认定自己是个失败者,并将情绪推理扩展到对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上,都认定是失败。

  5.贴标签

  贴标签是指评价者不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而是以内心的刻板印象(成见)来评价外界事物的思维方式。一个学生认为自己的数学老师对自己非常严厉,他非常坚信自己的判断,因此,即使这位数学老师在批评别的同学时,他也会认为“老师又在骂人了,好像就是在骂我。”

  6.最大化或最小化

  这也反映了一种极端的眼光,指学生片面地夸大或缩小事实,不顾实际情况的思维方式。某位初三学生在临毕业前的一次考试中成绩不太理想,于是他认为自己“非常”差劲,对即将临近的毕业考试感到害怕和没有信心,所以情绪非常低落。导致他产生抑郁情绪的原因是他夸大了考试成绩中消极一面的信息。习惯于这种最大化或最小化思维的学生,往往都会在评价自身、他人或一件事时,不合理地夸大消极面或缩小积极面,不能正视自己取得的成绩或存在的缺陷。


理性思维相关文章:

1.理性思维的七条原则

2.什么叫理性思维

3.理性思维

4.辩证思维的几种基本方法

5.怎样培养理性思维

    401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