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脑力开发>思维方式>发散思维>

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

卓洵分享

  儿童思维其实是对于人脑上的一种反映,它是反映的是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这种反映是借助语言来实现的。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怎么的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

  小学时期,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

  从进入小学起,儿童就开始从事正规的有系统的学习,系统地掌握人类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经验,自觉地服从和执行集体的行为规范.在学习的过程中,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的有意性和抽象概括性也随之获得发展.

  新的学习活动、集体活动等对儿童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引起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种种新的需要,并和儿童已达到的原有心理结构、思维水平之间产生矛盾,构成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动力.在教育影响下,这些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就推动他们的思维不断地向前发展.

  简要概括来说,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1)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2)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3)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同时这个思维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地完善和发展;(4)存在不平衡性.

  培养儿童思维能力的方法

  ·丰富孩子的知识与经验

  孩子的知识越丰富,思维也就越活跃,因为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可以使孩子产生广泛的联想,使思维灵活而敏捷。著名的化学家门捷列夫,他因制定了元素周期表而对化学研究的发展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但他不仅仅是懂化学,还对物理、气象等科学领域都有涉及,才能制定出元素周期表。

  实际操作:孩子的阅读能力有限,父母个孩子多买一些动画书、卡片等,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找动脑筋的故事,如寓言故事、科普性读物等,常常拿出来和孩子一起讨论。

  ·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

  想象力能为思维的飞跃提供强劲的推动力。因此,要善于提出各种问题,让孩子通过猜想来打开思路。牛顿从树上掉苹果而产生想象,进而研究出万有引力定律。某物理学家在评论爱因斯坦时说:“作为一个发明家,他的力量和名声,在很大程度上应归于想象力给他的激励。”这些都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想象的重要性。其实,要孩子发挥想象并不难,关键在于父母随时随地的启发。

  实际操作:父母可以问孩子,当看到车圆圆的轮子时,可以让孩子想象一下圆的轮子还可以用上什么上面。随便你提出什么需要想象的问题,孩子们的回答都可能千奇百怪,大大出乎你的预料。

  注意事项:要知道孩子的回答都是他所想象的,这是难能可贵的创意!父母不要把自己的对错观念强加于孩子,更不要嘲讽、责罚孩子,以免打击他的积极性。

  ·孩子经常处在问题情景之中

  思维的模式: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答案。问题是思维的引子,经常面对问题,会使大脑就会积极活动。

  实际操作:最初孩子爱提各种各样问题的时候,父母要跟孩子一起讨论、解释这些问题,父母的积极主动对孩子影响很大。如果遇到自己也弄不懂的问题,可以通过请教他人、查阅资料、反复思考获得答案,这个过程最能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注意事项:孩子两岁后,就不像以前那么爱向父母提问题了,这时父母应该主动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讨论。

  ·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

  有的孩子遇到疑难问题,总希望父母给他答案;甚至有时候孩子还在自己思考的过程中时,父母就迫不及待地把答案告诉孩子了。虽然看似孩子的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但我们都知道这种做法对发展孩子智力毫无意义,况且这样做还会产生一种副作用——依赖感。孩子如果依赖父母的答案,而不会自己去寻找答案,便不可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实际操作:高明的父母,面对孩子的问题,告诉孩子寻找答的方法。也就是启发孩子,一个问题应该怎样去想、去分析,怎样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和经验,怎样看书,怎样查参考资料等。当孩子自己得出答案时,他会充满成就感,思维能力提高而且产生新的动力。

  培养幼儿逻辑思维的有效方法

  1、给孩子留下思考的时间

  孩子回答问题往往是凭直觉,如果家长满足于孩子的这点“小聪明”而不去引导他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们就会习惯于对问题不假思索地做出回答,而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大脑启动思维“程序”。

  所以,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家长最好不要急于让他说答案,而是要求他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种解决的方案,多几次对自己的否定,然后在否定中寻找最佳答案。这种思维练习在日常生活中可随时随处进行。

  例如,带4岁的宝宝去商店买玩具,他要买五管猎枪。就可以提醒他:“五管猎枪很好玩,可是子弹要是射到了别人的眼睛,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孩子想了想,就提出改买水枪。再问他:“如果在雪白的墙壁上喷上水,或者把水射到别人身上,你觉得合适吗?”孩子又想了一会儿,最后决定购买电子发光和放音乐的冲锋枪。可以让他说出买这种枪的理由,他说,这是一种又好玩又不会伤着别人也不会弄脏墙壁的玩具。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对玩具的各种利弊尽量多做思考,培养了他遇事动脑筋、喜辨别的习惯。

  2、教孩子说话用词达意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尽早教孩子准确用词,不但能防止别人曲解、误解他的意思,而且促使他思维活跃、思路清晰。

  家长对孩子的话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对他的表达要多作分析,这可以使孩子用词准确、鲜明、生动。

  有段时间,孩子看到好看的东西都笼统地用一个“酷”字。就问他:“‘酷’是什么意思? ‘酷’和‘漂亮’、‘好看’、‘帅’等词语有什么不同?在什么情况下用‘酷’最好呢?你说‘酷”的时候,心里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几次下来,小孙子在说话的时候开始注意他的用词。例如他会说:“这件衣服很漂亮,不过,还不够酷。”这说明,他的思维正努力往准确、精细的方向发展。

  3、让孩子每天画日记

  画画是幼儿表达自己内心世界最直接、最乐意的一种方式。大多数孩子在学会使用清晰的语言之前都可以用画来表现自己。这一时期,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把每天的感觉、把一天中他觉得最有意思的事画出来。别去管孩子画画的技巧,要求他把画的意思以及为什么要画这些讲给你听就可以了。这对孩子的思维方式是一个极好的训练。

  例如带孩子从动物园回来,他在日记本里画了威风的大老虎、机灵的小猴子和憨厚的黑熊,这说明这几个动物在他的大脑中印象非常深刻。孩子画完后,可以拿着他这幅日记画饶有兴趣地和他一起胡乱地编起故事来。后来,每当孩子看到这一页日记的时候,总喜欢用那里面的主角再编几个故事。编故事的过程需要想像和经过思考的情节,如果您的孩子也有一本“画”出来的日记,那他同时也拥有了一本属于自己的最容易自由发挥的故事书了。


看过“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的人还看了:

1.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

2.中小学生思维发展有哪些特点

3.怎样发展思维能力

4.中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所具有的特点

5.未来最有前景的十大行业

6.国内外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

    370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