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2)
3?主体附加组合
指以某一特定的对象为主体,增添新的附件,从而使新的物品性能更好、功能更强的组合技法。这种技法容易产生组合设想,但不可能对原有事物产生重大突破的改进。
一年轻人把栅状钩子分别附加在三个电扇叶片上。在电风扇旋转时,就会使空气快速流动。当有蚊子飞过时,就会被吸进叶片中去,并且被挡在栅网上。时间一长,就有成千上万只蚊子被杀死。这就是“杀虫电风扇”。
4?重组组合
指改变原有事物的结构组合方式,而使原有元素在不增加数量的情况下,改变原有事物的性质的组合。重组组合是在事物的不同层次上分解原来的组合形式,然后再以新的思想重新组合起来。特点是改变了事物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沙漏与电话组合成计时电话机,刀片与刀架组合成保险剃须刀。它们的组合不仅是商业上的组合,更是技术组合的创新。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生活用品还是生产用品,组合设计的产品越来越多。如有组合音响、组合家具、组合工具、组合车床等。爱因斯坦说过:“找出已知装备的新的组合的人,就是发明家。”
“万变不离其宗”,对于组合创新思维而言,这个“宗”就是不同元素的拆分与重新组合。
组合思维是创新思维中一种比较简易的思维方式,但是简易并不等于简单,运用好了一样可以有大的突破和革新。
逆向创新思维
逆向思维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现实中,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来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使解决变得轻而易举,甚至因此而有所发现,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奇迹来,这就是逆向思维的魅力。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通过逆向思维取得成功的例子。
某时装店的经理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子烧了一个洞,其价格一落千丈。如果用织补法补救,也只是蒙混过关,欺骗顾客。这位经理突发奇想,干脆在小洞的周围又挖了许多小洞,并精心修饰,将其命名为“凤尾裙”。一下子,“凤尾裙”销路顿开,该时装店也出了名,逆向思维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无跟袜的诞生与“凤尾裙”异曲同工。因为袜跟容易磨破,一破就毁了一双袜子,商家运用逆向思维,成功推出无跟袜,每次只需要换破了的那一只祙子,创造了非常好的商机。
在创造发明的道路上,更需要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可以创造出许多意想不到的人间奇迹。
洗衣机的脱水缸,它的转轴是软的,用手轻轻一推,脱水缸就东倒西歪。可是脱水缸在高速旋转时,却非常平稳,脱水效果很好。当初设计它时,为了解决脱水缸的颤动和由此产生的噪声问题,工程技术人员想了许多办法:先加粗转轴,无效;后加硬转轴,仍然无效。最后,他们来了个逆向思维,弃硬就软,用软轴代替了硬轴,成功地解决了颤动和噪声这两大问题。这是一个由逆向思维而诞生的创造发明的典型例子。
传统的破冰船,都是依靠自身的重量来压碎冰块的,因此它的头部都由高硬度材料制成,而且设计得十分笨重,转向非常不便,所以这种破冰船非常害怕侧向的流水。前苏联的科学家运用逆向思维,变向下压冰为向上推冰,即让破冰船潜入水下,依靠浮力从冰下向上破冰。新的破冰船设计得非常灵巧,不仅节约了许多原材料,而且不需要很大的动力,自身的安全性也大为提高。遇到较坚厚的冰层,破冰船就像海豚那样上下起伏前进,破冰效果非常好。这种破冰船被誉为“本世纪最有前途的破冰船”。
为了开拓创新,我们不妨将思路反过来想一想。那么运用逆向思维有什么章法可循吗?哈佛教授总结出了逆向思维法的三大类型:
1?反转型逆向思维
常常从事物的功能、结构、因果关系等三个方面进行反向思维。比如,市场上出售的无烟煎鱼锅就是把原有煎鱼锅的热源由锅的下面安装到锅的上面。这是利用逆向思维,对结构进行反转型思考的产物。
2?转换型逆向思维
是指在研究一问题时,由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受阻,而转换成另一种方法,或转换思考角度思考,以使问题顺利解决的思维方法。
如历史上被传为佳话的司马光砸缸救落水儿童的故事,实质上就是一个用转换型逆向思维法的例子。由于司马光不能通过爬进缸中救人的方法解决问题,因而他就转换为另一方法——破缸救人,进而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3?缺点逆用思维法
这是一种利用事物的缺点,将缺点变为可利用的东西,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的思维发明方法。
这种方法并不以克服事物的缺点为目的,相反,它是将缺点化弊为利,找到解决方法。例如金属腐蚀是一种坏事,但人们利用金属腐蚀原理进行金属粉末的生产,或进行电镀等其他用途,无疑是对缺点逆用思维法的一种应用。
逆向思维会助你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开辟出一方新天地。
逆向思维与常规思维不同,逆向思维是反过来思考问题,是用绝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运用逆向思维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实际上就是以“出奇”达到“制胜”。因此,逆向思维的结果常常会令人大吃一惊,喜出望外,别有所得。
模仿创造思维
认为创新就应该拒绝模仿的观点其实是人们对模仿的一种误解,因为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所以不存在绝对的模仿,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模仿。
一说起创新、创造,大多数人会很自然地鄙夷模仿,因为创新,意味着更新,而模仿则是步人后尘。有无数个案例表明,创新者生,模仿者死。不仅如此,窃取创新者智慧成果的模仿在道德上也不具备被尊重的价值。哈佛告诉你,创新从不拒绝模仿,事实上,通过模仿别人你同样可以成功。
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模仿者首推日本,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是什么?是了不得的创新?可能有一些吧,但是如果你翻开日本过去几十年的工业发展历史,你就会发现很少有重大的新产品或尖端的科技是发源于日本。日本人只不过仿用了美国的点子和商品,从汽车到半导体等都是仿造的,日本人只保留精华,改进其余部分。
有许多人公认钢铁大王卡内基是世界首富,你知道他是怎么办到的吗?很简单,他模仿洛克菲勒、摩根和其他金融巨子。他留意那些人的一举一动,研究他们的信念,模仿他们的做法,就有了他的成就。
再仔细观察,那些挑战跨国巨头的新兴“杀手”大多是模仿高手,或者是“快速模仿者”。我们看看这些“杀手”的名单,百度、腾讯、盛大、联想、万科、招商银行等,他们的事业发展中都有模仿者的身影。
认为创新就应该拒绝模仿的观点其实是人们对模仿的一种误解,因为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所以不存在绝对模仿,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模仿。看看模仿创新的定义你就知道其中的奥妙了。模仿法是指以某一模仿原型为参照,在此基础之上加以变化产生新事物的方法。模仿不是照搬照抄,而是要求创新。在人类的众多发明创造中有许多是建立在对前人或自然界的模仿基础之上的,如贝多芬的第四乐章(《欢乐颂》)合唱,就是模仿法国作曲家卡比尼作的歌曲并进行再创造的,又如发明家模仿鸟发明了飞机,模仿鱼发明了潜水艇,模仿蝙蝠发明了雷达……
所以模仿与创新并不是泾渭分明、天生的水火不容,哈佛教授告诉我们,真正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新事物的案例并不多,在创新领域中更多的是创造性模仿。“创造性模仿”由哈佛商学院教授李维特率先提出。此后,德鲁克又从战略高度对其进行了精辟论述,认为创造性模仿是“创造性仿制者在别人成功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创造性模仿,与一般模仿不同。创造性模仿,是在研究原有事物的基础上,对原有事物的改进和超越,模仿的目的不是为仿制而是为了创新。
在商业领域,创造性模仿者没有创新一种产品或一项服务,它只不过是完善这种产品或服务,并给它重新定位。比如,突出产品特性,以适应稍有不同的市场。这样,在短时间内,这个新事物就会真正满足顾客的需求,占领市场。
大自然给人类的启发是多种多样的。大自然的山川,浑然天成,质朴无华,正是受此启发,人类才发展起了建筑学,建立起了现代化大城市。大自然的河流,看起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日夜奔腾不息,但它不也是在日夜教导人们如何理解地球的重力、运动的惯性等许多道理,教会人们如何开发利用大自然的潜能吗?金属,给人类的灵感就更多了,这类看起来很坚硬的东西,被火熔化后竟能按照人类的需要变成为人类所用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让人们明白了各种物质都有熔点,都能进行形态和能态的转化。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大部分的发明创造都是靠仿生研究成功的。莱特兄弟从鸟身上得来灵感发明了飞机,贝尔通过研究声音的传递得到灵感发明了电话,为人类开辟了信息的时代。雷达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来的灵感,在军事上作出了重大贡献。像现在的电脑是仿造人类的大脑而发明出来的,汽车是从马车仿造而来的。人类的现代化文明以及高科技60%是靠仿生学得来的。
在学习中也无处不见创造性模仿,比如写作文就是最典型的,一个好的写手首先必须成为一个勤劳的阅读者,在经过大量阅读别人的作品后才能建立写作的意识、灵感,并学到一些词汇、章法。其次是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就是模仿,模仿别人的构思,表达时所用的词汇和句法等,这个过程是一个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也是最重要的过程。最后,当经过一段时间的模仿后,就能够撇开所模仿的模式限制而自由、熟练地重新组合在模仿中学到的词汇、句法、章法,写出自己的风格了,佳作就这样产生了。
这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这个过程要做好,必须有前两个过程的铺垫,尤其是第二个过程的模仿,这是基础。其他学科也是,都经历了一个由学习到自我独立运用和开创的过程。
所以,无论发明、创造还是其他生活中的一切都离不开创造性模仿,创新的一个重要思维就是善于从已有的事物中获得灵感,总结规律,创造出新的东西适应新的情况和新的需求。
具体说来,模仿技法的步骤通常有:
1.发现问题
留心身边的事物,发现并抓住问题的实质。
2.寻找榜样
在弄清问题症结的基础上,想想哪些生物或事物对这种问题有解决办法,选一种最感兴趣的进行剖析、仿效。
3.观念移植
设法将某个领域的理论、方法和策略引用、模仿到另一个领域。如戏剧表演的手法就可以用到英语情景教学中和销售员培训的模拟销售场景中去。
4.利用矛盾
就是利用事物的对立面。如玻璃窗是为满足人们透光而不透风的要求,而百叶窗则相反,是为了满足人们透风而不透光的要求。橡皮铅笔也是为了做两件相互矛盾的事:写字和擦字。
5?要“快”而“高”
如果是模仿已出现的新产品、新事物,就要学得快、用得快。同时,要在质量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节省科研投资和避开市场风险。
模仿是一个从学习到改进再到创新的过程,模仿性创新思维,是一种渐进的创新,它更多的是激发创意的一种手段,并不完全是为了产生仿生产品或仿制新事物。
模仿性创新思维告诉我们,在创新的能力和条件还不具备时,不妨试着从创新性模仿开始,在模仿中创新。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实现质的突破,那时就能使真正的创新腾空而出。
创意创新思维的训练方法
一、 脑力激荡法(Brainstorming)
脑力激荡法是最为人所熟悉的创意思维策略,该方法法是由Osborn早于1937年所倡导,此法强调集体思考的方法,着重互相激发思考,鼓励参加者于指定时间内,构想出大量的意念,并从中引发新颖的构思。脑力激荡法虽然主要以团体方式进行,但也可于个人思考问题和探索解决方法时,运用此法激发思考。该法的基本原理是:只专心提出构想而不加以评价;不局限思考的空间,鼓励想出越多主意越好。
此后的改良式脑力激荡法是指运用脑力激荡法的精神或原则,在团体中激发参加者的创意。
二、三三两两讨论法
此法可归纳为每两人或三人自由成组,在三分钟中限时内,就讨论的主题,互相交流意见及分享。三分钟后,再回到团体中作汇报。
三、六六讨论法(Phillips 66 Technique)
六六讨论法是以脑力激荡法作基础的团体式讨论法。方法是将大团体分为六人一组,只进行六分钟的小组讨论,每人一分钟。然后再回到大团体中分享及做最终的评估。
四、心智图法(Mind Mapping)
是一种刺激思维及帮助整合思想与信息的思考方法,也可说是一种观念图像化的思考策略。此法主要采用图志式的概念,以线条、图形、符号、颜色、文字、数字等各样方式,将意念和信息快速地以上述各种方式摘要下来,成为一幅心智图(Mind Map)。结构上,具备开放性及系统性的特点,让使用者能自由地激发扩散性思维,发挥联想力,又能有层次地将各类想法组织起来,以刺激大脑做出各方面的反应,从而得以发挥全脑思考的多元化功能。
五、曼陀罗法
曼陀罗法是一种有助扩散性思维的思考策略,利用一幅像九宫格图,将主题写在中央,然后把由主题所引发的各种想法或联想写在其余的八个圈内,此法也可配合“六何法”从多方面进行思考。
六、逆向思考法
是可获得创造性构想的一种思考方法,此技法可分为七类,如能充分加以运用,创造性就可加倍提高了。
七、分合法(Synectics)
Gordon 于1961年在《分合法:创造能力的发展(Synectics: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ity)》一书中指出的一套团体问题解决的方法。此法主要是将原不相同亦无关联的元素加以整合,产生新的意念/面貌。分合法利用模拟与隐喻的作用,协助思考者分析问题以产生各种不同的观点。
八、属性列举法(Attribute Listing Technique)
是由Crawford于1954年提倡的一种着名的创意思维策略。此法强调使用者在创造的过程中观察和分析事物或问题的特性或属性,然后针对每项特性提出改良或改变的构想。
九、希望点列举法
这是一种不断的提出“希望”、“怎样才能更好”等等的理想和愿望,进而探求解决问题和改善对策的技法。
十、优点列举法
这是一种逐一列出事物优点的方法,进而探求解决问题和改善对策。
十一、缺点列举法
这是一种不断的针对一项事物,检讨此一事物的各种缺点及缺漏,并进而探求解决问题和改善对策的技法。
十二、检核表法(Checklist Method)
检核表法是在考虑某一个问题时,先制成一览表,对每项检核方向逐一进行检查,以避免有所遗漏。此法可用来训练员工思考周密,及有助构想出新的意念。
十三、七何检讨法(5W2H检讨法)
是“六何检讨法”的延伸,此法之优点及提示讨论者从不同的层面去思巧和解法问题。所谓5W,是指:为何(Why)、何事(What)、何人(Who)、何时(When)、 何地(Where);2H指:如何(How)、何价(How Much)。
十四、目录法
比较正统的名称是“强制关联法”,意指在考虑解决某一个问题时,一边翻阅资料性的目录,一边强迫性的把在眼前出现的信息和正在思考的主题联系起来,从中得到构想。
十五、创意解难法
美国学者Parnes(1967)提出「创意解难」(Creative Problem Solving)的教学模式,是发展自Osborn所倡导的脑力激荡法及其它思考策略,此模式重点在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问题解决者应以有系统有步骤的方法,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看了怎么样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的人还看了:
5.创新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