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旅游知识>旅游攻略>

苏州园林一日游攻略

巩诗分享

  “苏州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是建筑、山水、花木、雕刻、书画的综合艺术品,集自然美和艺术美于一体,构成了曲折迂回、步移景换的画面。

  景点介绍

  一池三岛

  一池三岛做法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秦汉时代。权利的魅力使帝王惧怕死亡,希冀长生不老,永坐王位。秦始皇听信东海之中有三座神山,上有长生不老药的传说,求仙心切,多次派人甚至亲临东海寻觅仙踪,回后引渭水为池,池中堆叠三座岛,象征东海蓬莱、瀛洲、方丈三神山。“一池三岛”成为中国造园史上的一种经典模式。

  拙政园以一高一低两种山岛、一座平地岛、和三座亭表现一池三岛,三岛没有造成中部空间逼仄之感。一池三岛布置的文化涵义源出于中国帝王的求仙长生思想,而拙政园池岛乃文徵明笔下的山水意境,是文人隐居象征符号。

  五峰仙馆

  留园“五峰仙馆”为苏州园林最大的楠木厅堂,庭院内堆一数峰耸立的假山,象征庐山五老峰,庭院以石板铺地,象征山的余脉。馆后有清泉,加强山的意象。“五峰仙馆”名借李白《望五老峰》诗之意:“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秀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馆名暗喻园主隐遁山林,不为官臣的心态。

  “五峰仙馆”假山附比庐山五老峰,开门见山暗喻隐居

  “五峰仙馆”石板铺地和湖石台阶,也是隐居山中的符号。

  又一村

  留园又一村是由陶渊明隐居意境的布置,占地十余亩,已隐居为主题。又借用陶渊明作品《归去来辞》和《桃花源记》内容,山上设“至乐亭”和“舒啸亭”。两岸植桃柳,与小溪呼应构成避世的世外桃源,是文人隐居的理想意境,表达“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的内心世界。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表白园主深刻认识到人生本意,出世隐居与鱼鸟一样,摆脱功名利禄羁缚,如鱼得水,如鸟出笼,回归自然,悠闲生活才是人生根本法则。这是园主向老庄学习,向陶渊明学习,也向佛经中去寻开悟的结果。

  梯云室

  网师园“梯云室”体现道教求仙思想的主题。提名来自唐张读《宣室志》中载周生八月中秋以绳为梯,云中取月的故事。假山对面设圆洞门,题名“云窟”,内布置树木山石,形成对景。站在假山上观看“云窟”,恰似一轮满月,内中布置树木山石又如夜观月亮之图案,使人联想起“吴刚伐木”的神话故事。

  假山如云朵,象征周生梯云取月

  “云窟”,恰似一轮满月

  “梯云取月”意指学道求仙,不吃人间烟火食,已经到了隐居的最高境界。

  狮子林瀑布

  狮子林瀑布的文化内涵,其中,东篱佳色借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意,暗喻隐居。三叠瀑布叠成绝壁状,于下仰观,犹如身临庐山三叠瀑布。随流散漫,泛漫而下,斯谓:‘作雨观泉’之意。夫理假山,必欲求好,要上说好,片山块石,似有野致。”显然,瀑布具有园主归隐的象征义。

  狮子林瀑布象征园主贝氏归隐自然

  以隐居园林的清朗风雅来抗衡朝仕的污浊纷繁,园林也就成了隐逸文化的基本载体。在隐逸文化的熏陶下,人们在园林中追求人格、气节和理想,于是对自然的审美意识逐渐苏醒。同时,园林的艺术构成也得到了不断地丰富,其精神内涵也得到了提高。

  行程安排

  游览水乡古镇—:木渎四周群山拱峙,又毗邻太湖,既得真山真水之趣,又具小桥流水之幽,更有私家园林、名人故居等众多的人文古迹,因而,木渎景区名列太湖风景区十三个景区之首。作为中国唯一的园林古镇,木渎在明清时有私家园林30多处,迄今仍保留了10余处。游览:是苏州园林中最大、最著名的一座,全园以水为中心,萦绕着错落有致的假山及精致的庭院建筑,花木并茂,充满着诗画意。这一江南园林典范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因其地处玄妙观前而得名。它的得名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一直以汇集稻香村、乾泰祥、 黄天源等多家名优特色的百年老店而名满天下;地处碧凤坊——太监弄的美食街更是以苏帮美食誉满江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玄妙观,以其丰厚的道教文化内涵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398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