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旅游知识>旅游攻略>

平遥古城好玩的景点有哪些

锐杰分享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平遥古城景点攻略。

  明清一条街

  走进明清一条街

  明清一条街(南大街)位于平遥古城中轴线上,这里集中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店铺遗迹,是古城最重要、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之一,鲜明地折射出古城文化的光彩。在这条400余米长的古街上,紧密连缀着78处古店铺,包括票号、钱庄、当铺、药铺、肉铺、烟店、杂货铺、绸缎庄等等,几乎包容了当时商业的所有行当。 明清一条街位于古城南大街,整条街完全是古色古香的古式建筑,走在街上,让人有时光倒流之感。街面不宽,窄窄的,两边井然有序地排列着各式各样的小店,小店都是砖木结构,有出售平遥特产的,也有特色小吃店、卖纪念品的。

  平遥县衙博物馆

  走进平遥县衙博物馆

  平遥县衙坐落于平遥古城中心略偏西南的位置,始建于北魏,定型于明清,目前保存下来的最古老建筑可追溯至元朝至正六年(1346年)。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南北轴线长二百余米,东西宽一百余米。平遥县衙是中国现有保存完整的四大古衙之一,也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县衙。整个建筑群主从有序,错落有致,结构合理,前朝后寝,左文右武。 自从平遥(包括此前之平陶)成为县治以后,平遥就开始设立衙署。早期的县衙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风沙之中,现存为明清时期的衙署。据明成化十一年(1475)《山西通志》载,县衙初建于元至正六年(1346),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至今已有六百余年。 平遥县衙每天都会定时定点上演“县太爷升堂断案”的旅游演出,有兴趣的话不妨前往一看。

  平遥城墙

  走进平遥城墙

  平遥县城墙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周长达6.4公里,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四座古城墙之一。平遥的城墙在明、清两代都曾经过补修,但基本上还是保持了明初的形制和构造。整座城大体上呈正方形,墙高12米左右,城墙外表全部为砖砌,墙上筑有垛口,墙外有护城河,深广各4米。 鸟瞰平遥古城,更令人称奇道绝。这个呈平面方形的城墙,形如龟状,城门六座,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城池南门为头,门外两眼水井象征龟的双目。北城门为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城内所有积水都要经此流出。城池东西四座瓮城,双双相对,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的瓮城城门均向南开,形似龟爪前伸,唯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径直向东开,据说是造城时恐怕乌龟爬走,将其左腿拉直,拴在距城二十里的麓台上。这个看似虚妄的传说,闪射出古人对乌龟的极其崇拜之情。乌龟乃长生之物,在古人心目中自然如同神灵一样圣洁。它凝示着希冀借龟神之力,使平遥古城坚如磐石,金汤永固,安然无恙,永世长存的深刻含义。 城墙上还有72个观敌楼,墙顶外侧有垛口3千个,传说它是孔子3千弟子、72贤人的象征。

  城隍庙

  走进城隍庙

  平遥城隍庙按照“天人合一”的礼制,以城内南大街为轴,同平遥县衙东西相对称,城隍庙居上首。平遥城隍庙是一座年代久远,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宗教规制齐全的官祀道教庙宇。它以城隍正殿为中心,集六曹府、土地堂、灶君庙、财神庙(附真武楼)四大部分组成,建筑规模宏大,殿宇建筑保存完好,在国内县级城隍庙中当属珍品。 城隍庙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厚,儒教、道教、民俗文化相融为一体。这些文化内涵不仅体现在泥塑、壁画之中,就连殿宇建筑形式、月台乐楼、木刻砖雕等各个方面,也颇有情趣。 城隍庙在建筑结构上也很有特色,各殿宇的木结构形式,开间、上限、木雕雀替图案以及琉璃构件的使用,都严格遵循当时封建礼制,而且工艺上乘,多有独到之处。每间亭台楼阁,都注重雕梁画栋,精磨细琢,十分考究。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平遥县在明清代商帮经济的发达程度和雄厚财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高雅文化需求。

  平遥文庙

  走进平遥文庙

  文庙位于古城内东南隅城隍庙街,始建于唐贞观初年,大成殿建于金大定三年(1163年),至今保持原貌,是我国现存各级文庙中历史最久的殿宇。平遥文庙规模宏大,规制齐全,也有一条类似的中轴线。魁星楼在文庙外城墙上的东南角,小巧玲珑,直指天空。 平遥文庙中现保存有中国1300多年科举史仅存的一张状元试卷,上有明朝万历皇帝御批“第一甲第一名”。

  又见平遥

  走进又见平遥

  《又见平遥》剧场于2013年1月20日宣告落成。这是为《又见平遥》大型情境体验剧专门设计、建造的剧场,以黄土和瓦作为主要语汇,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与两千年的平遥古城遥相呼应。 剧场内部有着繁复和奇特的空间分割,完全不同于传统剧场:没有前厅,没有主入场口,没有观众席,没有传统舞台。观众从不同的门进入剧场,在90分钟的时间里,步行穿过几个不同形态的主题空间。而表演者更深入观众中间,让观众有机会成为戏剧的一部分。 《又见平遥》使用了大量的艺术语汇,戏剧、舞蹈、影像、音乐……制造奇特空间,希望观众能产生幻觉,穿越回一百年前。它讲述了一个关于血脉传承、生生不息的故事:清朝末期,平遥城票号东家赵易硕抵尽家产,从沙俄保回了分号王掌柜的一条血脉。同兴公镖局232名镖师同去。七年过后,赵东家本人连同232名镖师全部死在途中,而王家血脉得以延续。 整个演出通过“选妻”、“镖师洗浴”、“灵魂回家”、“面秀”等等片段,凸显了平遥人的道德传统,及因为这种传统而阐发的悲壮情怀。可贵而有特征的是,平遥的道义精神是在对民俗、史实进行了高度提纯的基础上展现的,如“送别”、“选妻”。同时,讲述形式不仅有丰富的可视性,在文学上更有深蕴,运用了具有象征寓义的手段来表现。

  华北第一镖局

  走进华北第一镖局

  华北第一镖局介绍了清代中叶华北地区保镖行业中的三位杰出人物,即神枪王正卿、铁腿左二把、形意拳名家戴二闾三位镖师生平事迹以及三位镖师所在镖局的资料。三人分别为成立于平遥、祁县、文水等地的“同兴公”、“太汾”、“昌隆”三大镖局的当家。三人一则武德昭著,名振大河上下;二则武艺高强。开设镖局,或现银运送、解缴,或货物转运,满足商业贸易实行现银结算的需要,因而其镖局一度兴旺发达。但票号诞生,镖局业务锐减。最兴盛的时期为清末国内形势混乱之时。进入民国,各类军警武装押运出现,镖局相继衰败,陆续退出历史舞台。

  市楼

  走进市楼

  平遥市楼的兴建年代目前已不可考,有记载的最早时间为清朝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曾对市楼进行过重修。明清时期,晋商称雄天下,平遥市面空前繁荣,当政者无不注重市容建设,而且商家也争相资助。 市楼在清代中晚期以及20世纪后期经历了先后数次修葺。此楼为三重檐木构架楼阁,高18.5米,歇山造。黄绿琉璃瓦顶。楼之底层面阔、进深各3间,平面呈方形,中间南北向是通道,东西两边砖砌台基,四角立通柱,外包砖墙。市楼既居于平遥城“天心十道”处,按理说应有东西向的横街,此处则因地制宜,在东西两边的台基上分设拱门一道,与南大街路面交汇成一个象征性的十字形通道。楼顶屋面的彩色琉璃瓦镶成“囍”、“寿”图案。楼下的中央路面覆盖着当年的“金井”,对此却鲜为人知,市楼却又因而得名“金井楼”。

  日昇昌

  走进日昇昌

  “昇”是为“升”字的旧用。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坐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遥古城西大街的繁华地段。是中国现代银行的开山鼻祖。从清道光初年成立票号到歇业,历经一百多年,曾经“执中国金融之牛耳”,分号遍布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业务远至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而著名。就是这样一座小小院落,开中国民族银行业之先河,并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大清王朝的经济命脉。 作为晋商文化的杰出代表,其建筑风格和规模都具典型,但又有其特殊性。日升昌票号采用三进式穿堂楼院,即体现了晋中民居的传统特色,又吸收了晋中商铺的风格,达到了建筑艺术和使用功能的和协统一。

  清虚观

  走进清虚观

  清虚观是古城内最大的道观,坐落于东大街东段路北。清虚观始建于唐显庆二年(657年),原名太平观,宋治平元年(1064年)改为清虚观。元初改名为太平兴国观,后又易名“太平崇圣宫”,清代时复称清虚观。历史沧桑,人世变迁,岁月的流逝使这里的许多道教偶像所剩无几。1998年,清虚观被开辟为平遥县综合博物馆。

  协同庆钱庄

  走进协同庆钱庄

  协同庆票号在咸丰六年(1856)创立于平遥南大街。该号财东是榆次聂店王家和平遥县王智村米家。协同庆共有五院。一院分:揽柜房、总帐房、埠际帐房;二院分:营业厅、埠际信房;三院分:协理房、祭祀房、经理房;四院是员工的生活区;五院是金库所在。 票号旧址于2000年10月全面复修整理,现已开辟为“协同庆钱庄博物馆”。内设30个展室,依托大量史料,运用光、电等现代手段充分展示了协同庆耐人寻味的兴衰历史。

  蔚盛长

  走进蔚盛长

  蔚盛长票号是平遥“蔚”字五联号之一。成立于道光六年(1826年),由原设于平遥城内的绸缎庄改组而成,总号设在平遥城内。1900年,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西行路过平遥时,因提取醇亲王汇来的银两下榻蔚盛长票号。1912年经理雷士纬求到了书画篆刻大师吴昌硕先生的墨宝“光绪行宫”四字,故又名“光绪皇帝下榻处”或“光绪客栈”。 蔚盛长先后在全国各地开设27个分号,1916年歇业,业务范围包括汇兑官款、存款业务、贷款业务。旧址坐西朝东,一进院,占地面积约260平方米,有房屋16间;铺面临街,面阔3间,进深2间。现保存完好,被誉为风水宝地。

  蔚泰厚

  走进蔚泰厚

  蔚泰厚原是介休侯氏开办的绸缎店。地址在平遥县西街,与著名的日升昌票号中间只隔一个烧饼铺。侯氏眼见日升昌由颜料庄改为票号后生意兴隆,十分眼红,但苦于无人能经营票号。恰巧这时日升昌副经理毛鸿翙与经理雷履泰意见不合,毛鸿翙受到排挤,侯氏就趁机把他拉了过来。道光十四年(1834年)蔚泰厚正式改组为票号,由毛鸿翙任总经理。在其经营下,蔚泰厚有了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基础愈加雄厚,声势愈加显赫。

  同兴公镖局

  走进同兴公镖局

  同兴公镖局位于平遥古城南大街105号,时为平遥名扬京城、威震全国的王正清武林大师创立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创建,其子王树茂尽得其真传且有青出于蓝之势,因而同兴公镖局创立之始就成为当时全国著名镖局之一。同兴公镖局为王正清所立,王正清,字松庵,号“面王”,平遥南良庄人。生于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幼时读过2年私塾,但家境贫寒,16岁背井离乡,到北京一家面馆当学徒,当时还没有轧面机,王正清必须用手肘揉面,由此练就惊人臂力。王正清后拜武术大师刘留为师,学武3年,进步很快。之后他拜刘留师兄贾殿魁为师,贾殿魁曾教道光皇帝习武。贾很喜欢王正清,便资助他生活费,要他专心习武。王从师贾殿魁,由此学到少林散手108势等多套武艺。同时,他与内家高手常义时常切磋武艺,3年后,王正清已贯通内、外二家。 王正清30岁那年,成为江西道台朱文的武术教习。36岁,他跟随朱文赴河南上任,前后9年,制服响马大盗无数,帮助地方政府解决了治安难题。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47岁的王正清告别江湖,返回平遥,次年开办“同兴公”镖局。王正清与祁县戴龙邦、文水李毓秀一起,并称“华北三杰”。三人都有镖局生意,时常互通有无,有时手下人还会在一起走镖。 河南嵩山少林寺曾为王正清凿碑刻,载入武林史。其子王树茂尽得其真传且有青出于蓝之势,因而同兴公镖局创立之始就成为当时全国著名镖局之一。据说1900年八国联军攻战天津打入北京,慈禧太后挟裹光绪帝逃往西安,西逃旅途少不了吃喝花销,八月初九,二宫到达平遥,盘点现银93万两,这么大的数目,无人敢当此皇银的保镖,唯有山西平遥的王家敢接,适逢乱世,王家镖队一路上风尘仆仆,经历波折,日夜兼程,只半月余将银两送抵西安,分毫无差。这块至今仍挂在王家旧址上的奉旨议叙的匾额,就是当年办完这趟皇差后,慈禧太后的赏赐了。

    3965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