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的职称论文发表范文(2)
关于建筑的职称论文发表范文篇二
别致建筑风景散发历史气息
关键词:师范馆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 厂甸旧址 丁字楼 丽泽楼
在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等社会动乱的背景下,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在“办理学堂,首重师范”的理念下应运而生,不仅开启了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先河,而且也是京师大学堂学生高扬爱国精神的策源地。它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虽然经百年发展,仍有部分建筑屹立在校园内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就像一位历尽沧桑的老人向每一位师大学生诉说着历史的风尘。
回头望 有说不完的历史风尘
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于1898年戊戌变法时预备筹建,但因戊戌政变而夭折,直至1902年,在清末新政的大潮下才正式设立。它作为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百年来始终同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进步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五四”、“一二九”等爱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又以李大钊、鲁迅、梁启超、钱玄同、吴承仕、黎锦熙、陈垣、范文澜、侯外庐、白寿彝、钟敬文、启功、胡先、汪仁、周廷儒等为代表,一大批名师先贤在这里弘文励教。所以,在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中,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的创设和发展是不能忽略的。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政府制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京师大学堂分普通学与专门学两类,同时设师范斋和编译局等部门。随着历史车轮的不断滚进,它先后经历了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等变故,屡遭摧残,导致学校停办。至1901年,清政府派张百熙为管学大臣,主持重建京师大学堂。因考虑“国家需材孔亟”,先设速成科,下分“仕学馆”和“师范馆”,校址设在景山东马神庙。师范馆第一批共录取79名学生,于1902年12月17日正式开学,他们大都是在京城直接招收的,后来也有各省保送的。师范馆给予师范生的待遇较优厚。报考学生必须有举人、贡生、监生等资格。
1903年,因抗议沙皇俄国掠夺我北方领土,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学生首先发起拒俄运动,师范馆学生谷钟秀草拟《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仕学馆学生上书管学大臣代请奏拒俄书》,师范馆有67人签名,仕学馆也有6人签名,同时师范馆学生丁作霖创立“抗俄铁血会”,组织武装抗俄,成为著名的爱国民主主义者。拒俄运动是我国近代学生运动史的开端,影响深远。
1904年,根据新制订的学堂章程,京师大学堂改师范馆为“优级师范科”,扩大招生规模,在校生达三百多人。当时招生有两种方式:自愿投考录取和由各省保送复试后录取。张百熙悉心办学,延揽国内外名流学者充任大学堂教务、行政各职,如桐城派古文家吴汝纶、阳湖派古文家张鹤龄、著名学者蒋式分别担任总教习、副总教习等,还聘用多名外籍教员。
1908年5月,清政府决定将师范科从京师大学堂中独立出来,改名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校址迁往和平门外厂甸五城学堂,派陈问咸为学堂监督。这是我国高等师范学校独立设校的开始。
辛亥革命后,1912年5月,北京政府教育部改京师优级师范学堂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一下简称“北京高师”)”,曾留学日本的著名教育家陈宝泉出任校长。7月改五城中学堂为附属中学,同时增设附属小学(即现北京第一实验小学)。根据部颁规程,学校分预科、本科二级,本科设有国文、英语、历史地理、数学物理、物理化学、博物六个部。1917年又开办了体育专修科。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新文化运动。1919年2月,北京高师一些较贫寒的学生在社会主义新思想影响下,以学习互助名义组成进步团体“工学会”。1919年北京高师的学生为“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使北京高师成为“五四”运动策源地之一。经过“五四”运动,高师学生的思想面貌发生很大变化。
1919年11月,学校废除学监制,成立学生自治会,这是我国最早的学生自治会。出版《工学》杂志,宣传进步思想。开办平民学校和工友夜校,为贫穷的工人、市民补习文化。
北京高师成立后,聘请了许多著名学者任教。李大钊在学校开设“史学思想史”等课程,宣传马克思主义,介绍进步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师大也是鲁迅先生任教时间最长的学校之一,他开设的“中国小说史略”等课程深受学生们的欢迎。还有许多专家学者在校任教,比较著名的有王烈、丁文江、王祖训、王桐龄、陶履恭、邓萃英、陈映璜、毛邦伟、钱玄同、马裕藻、马叙伦、白月恒、沈步洲、何炳松、蔡钟瀛、张贻惠、翁文灏、马寅初、黎锦熙、林砺儒、高步瀛、张贻侗、张耀翔等,其中许多人是从日本和欧美回国的留学生。
1920年,学校在本科之上开办了教育研究科,学生修业两年可授予教育学士学位。1921年增设数学和化学两个研究科,修业两年亦授学士学位。1922年,第一批教育研究科学生16人毕业。被授予学士学位,此为该校授学位的开始。
1923年,学校改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范源廉为校长,主持修订了师范大学组织大纲。本科设教育、国文、英文、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九个系,另有体育、手工图画两个专修科。至此,北京高师已经成为学科门类较齐全,不仅能培养师范与中等学校师资及教育行政人员,而且能够培养各科专门学术人员的高等师范学校。
1926年3月18日,北平学生抗议日本帝国主义炮袭大沽口炮台和日、英、美、法等八国的“最后通牒”,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北京师大与女师大两校积极参与,成为这一运动的主力军。段琪瑞执政府开枪镇压学生,北京师大学生范士融和女师大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遇害。鲁迅先生为此撰写了题为《纪念刘和珍君》的著名文章。1927年4月,李大钊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同时遇害的还有北京师大学生、中共地下党员吴平地、谢伯俞和曾在女师大学习的张挹兰。
1927年,北京的九所国立高等学校被安国军政府强令合并为一所京师大学校,师范大学是其中的师范部。1928年北伐军占领北京后,南京政府教育部将京师大学改为国立北平大学,师大又变成为北平大学中的第一师范学院。师范大学的师生们始终反对将学校并入他校,前后进行了多次的请愿、示威等活动,经过种种努力之后,1929年8月,教育部当局同意学校从北平大学中独立出来,重新成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任命李煜瀛为校长。
1931年7月,北平师范大学又进行了一次大的改组,与北平大学中的第二师范学院合并(即原女子师大),定名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下设教育学院(教育系、体育系、实用艺术系)、文学院(国文系、外文系、历史系)、理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地理系)及研究院(从事史学、文学、文字学、地学、哲学、教育学等学科研究工作)。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徐炳
昶任校长。同年9月,“九・一八”事变爆发,全校师生积极投入抗日和反对蒋介石不抵抗主义的斗争。
1935年12月,北平学界爆发了伟大的“一二・九”运动,北平师大学生是主力和中坚。北平师大国文系毕业生周小舟是这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是由师大学生首先提出并在师大举行成立大会,第一届队长也是师大学生。
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发生,日本侵略军占领北平,北平师范大学迁往西安,与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等学校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春,西安临时大学迁至汉中,并改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北平师大为西北联大教育学院。同年8月,根据当时国民政府颁布的《战时教育实施方案》规定,西北联合大学教育学院改为师范学院,并于次年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原北平师大校长李蒸任师范学院院长,院本部设在陕西城固文庙,又在校场坝辟地30余亩。1 940年,西北师院奉命迁往甘肃省兰州市,从1941年起老生在城固逐年毕业,新生在兰州招收,至1944年西北师范学院全部搬迁兰州,成为除陕西以外的大西北地区第一所国立高等学校。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春,学校师生陆续迁回北平,部分教师留在西北,充任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学院教师,支持了西北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学校定名为“国立北平师范学院”,仍在原校址办学,聘袁敦礼为院长。1946年10月,学校在北平开学上课,原日伪时期在学校校址上办学的师范学院的学生也并入学校内。1947年,河北省立师范专科学校也并入学校,全校已有12个系两个专修科,在校生1600多人。经过学校师生的多方争取,1948年11月,恢复国立北平师范大学的校名。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2月27日,人民政府军管会正式接管师范大学。10月后,学校定名为北京师范大学。
50年代初,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市体育专科学校、中国大学理学院、燕京大学教育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研究室和教育专修班以及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师范大学,著名历史学家陈垣任校长。师大的规模有了较大发展,教师增至340余人,在校生达2300余人,校舍增加近一倍,原和平门外新华街旧址称南校,定阜大街辅仁大学校址称北校,并在海淀区北太平庄建新校舍,占地82万平方米。
1954年起北京师范大学陆续迁至北太平庄新址后,厂甸原址主要用作和平门中学校址,旧房大部拆除;保留至今的主要为沿南新华街的图书馆(1922年建成,今为杏坛宾馆)、丁字楼(30年代建成的学生宿舍,今为宣武区校办企业管理中心)和丽泽楼(教学楼,今为住宅)。
风雨历程中有道不完的历史,北京师范大学的成长过程结合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完美演绎了一场荡气回肠的历史剧。
建筑班 向世人诉说时代印记
如今,北京师范大学穿越一个多世纪,见证百年沧桑,刻画历史巨变,生命竟如此厚重。它所燃烧的激情,不仅仅在史书的字里行间里,其屹立在校园里的特色建筑也能形象的找到它的过去。
1902-1923年间,北京师范大学在经历时代变迁的同时,校舍也陆续建成。大门面东,沿东西轴线两侧各布置3座2层砖木结构教学及实验楼,教学区的南北分设大操场、健身房、食堂、男生宿舍、女生宿舍、行政管理用房等。
旧房大部分已经拆除,保留至今的为沿南新华街向北排列的丁字楼(今为宣武区校办企业管理中心)、图书馆(今为杏坛宾馆)、一层办公室(今为宣武区老教育工作者协会)、二层办公楼(原丽泽楼,今为住宅)、北宿舍楼、东宿舍楼。
丁字楼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平面原呈“丁”字形(2002年改建后将西侧凸出部分拆除)坐西朝东,三层砖混结构,体现近代折衷主义风格。该楼体量高大为仿清宫殿式建筑,两侧歇山夹中间硬山式组合屋顶,青砖墙体。主立面东临南新华街,用屋顶形式的变化将立面划分成三部分,中间为五间硬山式建筑,灰筒瓦调大脊,带正吻、四垂兽、五小兽,南端开一烟囱。墙身每间以水刷石砖壁柱纵向分隔,贯通上下三层,每间开方窗二扇。两山做出墀头、铃铛滴水。两边的耳楼各三间,形制与主楼基本一致,与主楼屋顶相接,仅屋顶高度比主楼略低,并改为歇山式屋顶。一层立面无装饰,处理成建筑基座,二、三层圆形砖柱柱脚放在一层檐部,上承仿木檐椽。山面为三开间,以水刷石砖壁柱分隔,南侧有一出入口。西立面中部的凸出部分现已拆除,改建为三角山花式墙面,其余部分与东立面略同。
图书馆建于1922年,系中国第一座高等师范教育图书馆,是由德国、丹麦、瑞士、美国四国建筑设计师联袂设计。建筑坐南朝北,平面呈方形,庄重沉稳,体现西洋古典主义风格。该楼地上三层,面阔五间,砖混结构,四坡尖顶,水泥机瓦屋面,青砖墙体,花岗岩块石基础。外面用突出的檐口和腰檐将建筑装饰成四层。入口位于北立面正中,由四个爱奥尼柱式构成三间门廊,前出四级台阶,上为檐壁和檐口,檐壁原刻有“图书馆”三字,顶部为弧形三角山花,中置牛眼装饰,两侧带一弧形三角窗。建筑的门廊、腰檐、檐口、壁柱、窗套等处均为花岗岩制作,雕刻精细。图书馆后部接出“T”字形四层平顶建筑,原为后添建的书库,现已翻建。
办公室(一层办公室)坐北朝南,面阔五间,约建于清末民初,为砖木结构,灰砖墙,三角桁架两坡顶,水泥机瓦屋面。明间门前突出一门廊,四角有砖砌壁柱,上承三角山花,在壁柱间又附有尺度缩小的壁柱和拱券。此处现为宣武区老教育工作者协会、宣武区教育系统离退休老干部活动站,建筑保存较差,墙体多已改建。
丽泽楼(二层办公楼)原为理学院教室,约建于民国早期,体现近代折衷主义风格。建筑坐北朝南,平面呈矩形,地上二层,砖木结构,三角桁架,五脊四坡,筒瓦屋面,灰砖清水墙,花岗岩块石基础。该楼南立面中部突出墙体,用冲天式方砖壁柱承托檐口的三角山花,山花内开方窗,两侧以短砖壁柱装饰。中部一层为人口,前出垂带踏跺二级,二层开半圆拱券窗。两边侧间每层各开四扇拱券窗;一层窗为平券形式,一、二层间置横向冰盘腰檐装饰;二层窗为半圆券形式,窗楣处以连续的弧形线脚装饰。屋顶檐口处以小砖砌出仿木檐椽效果。北立面每层各开九扇拱券窗,东、西立面每层各开三扇拱券窗,形式与南立面相同。楼内装修为石膏吊顶,木质楼梯、楼板,现状保存较差。
宿舍楼北侧、东侧的宿舍楼均为建国以后改建的砖混结构,形制改动颇大,已难窥旧貌。
北京师范大学的每一段记忆,都刻画在了校园的每一栋建筑上,他们形成了一道别致的风景,不仅散发着独特悠远的历史气息,而且体现着强烈的时代感。
结束语
北京师范大学的创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备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对新文化、新知识的追求,体现了在苦难中觉醒的中华民族振兴教育、变革图强的愿望。其校舍的别具一格体现了民国早期的建筑特征,是东西方建筑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是北京近代史上重要的实物遗存,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校园建筑的陆续建立就像一本在延续的书,不断经历着、记载着、诉说着它所经历的历史风霜。
看了“关于建筑的职称论文发表范文”的人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