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职称论文>

高级初中老师职称论文范文(2)

家文分享

  高级初中老师职称论文范文篇二

  看初中生逆反心理案例,谈老师的合理应对

  摘要:中小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是普遍的,要我这样,我偏那样;你说这好,我偏说那好;让我信这,我偏信那。教师要 科学,正确地分析、引导学生的逆反心理,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和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通过案例分析研究法、理论研究法和教学实践体会,认为教师应调整认知和提高处理技巧来合理应对学生逆反心理案例。

  关键词:初中生 逆反心理 老师 合理应对

  前言: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受过去某种事物的刺激所积累起来的经验的影响。青少年中常会发现个别人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 教育者“顶牛”、“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学生,每一届都有,如果老师处理不当的话,轻者,是一个学生的对抗行为不断升级,重者,引起整个班的对抗行为,好好的一个班,到自己去上课,就是无法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要关心、爱护学生,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 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所以老师应该如何更新观念、走出教育的误区,进行心理自我调节,在情绪冲动时努力克制自己,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不因学生的对抗行为或言语伤害学生或自己,合理应对有逆反心理的学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1、个案分析

  1.1 当时的情境

  2010 学年初三二模第二天的 考试,我提前10 分钟来到初三(8)班监考,发现应考18 人,才到了5 人,我一边整理试卷,一边要求学生把书包放到课室外,这时陆续有一些同学回来,包括小李同学,我扫了一眼,除了他以外,还有两位女生没有把书包放到外面去,于是又重申了一次考试要求,包括手机放书包,不能随身携带,要关机。其他同学都按要求做到了,但坐在最后的小李还在我行我素。我没有马上说他,而是在课室转一圈,提醒同学检查考试用品准备好了没有,转到他的桌前,我看着他,而他也拿着手机,抱着书包示威性的看着我,我不吭声,继续瞪着他,“我有贵重物品!”他忍不住开口说话了,我点了一下头,顺手拉过后面的一张椅子,帮他把书包放到上面,并示意他把手机也放进出,他乖乖的照做了。没有什么问题,我就开始发卷,“哇,这么多,鬼才会做!“小李的一声吼,引起了其他同学的争相讲话,我看了他一眼,说:“以你们的聪明才智,怎么样都不会拿0 分的。”我关心的提醒他们填写好有关的内容,课室很快安静下来。“怎么做啊?”小李不单止大声说,还伸手拉扯另外一行的最后一位同学,该小个子男生一脸的惊恐,不知如何是好。我脸色一沉,叫到:“李ⅹⅹ,我想你不需要老师反复提醒你不该做什么。”见他没有其他行为,我也不再说他,而是改变一下语调,严肃对全班说明,该科考试,我会按中考的考试规则要求他们,因为如果他们养成一个坏习惯的话,中考会出现非智力的失分,这样就很可惜了。他看我义正严辞的,也识趣的安静下来,把试卷认真做了一下,约半小时,就盖上试卷,从身上拿出另外一部手机自个玩,起码已经不再影响别人,所以瞄到了,我也没说他,只是开始巡视,当我巡到他身边就停下来,眼睛一瞪,他就收起手机,如是三次,他终于瘫在桌上睡觉,直到考试结束。

  1.2 学生基本情况

  聪明机灵,高大英俊,学习基础较差,以游泳 体育特长生考进我校,但初二开始不参加训练。父母离婚,跟父亲生活,平时主要是奶奶照顾,因为父母都争着给零花钱他用,平时出手大方,当他在学校转悠时,总会有几个男女生跟在他旁边,到初三下学期已经换了3 个女朋友,有一位女生还因此转学了。上学期期末考总分为0 分,曾奇怪的询问,他说回到学校也没有进去考试,只在操场打篮球。他平时是随意进出课室,以挑战老师的权威为荣。该科考试以后,还有一科,但他又不见人了,一会站在课室走廊,请他进来考试,他摇头加摆手,请我别管他,接着就见其他考室的两个男生出来陪他玩。

  1.3 过程应对效果

  1.3.1 理解(同理心),化解了他的对抗行为。学生提出有贵重物品,一开始就不愿意合作,把书包按要求放到课室外,如果不给他说话的机会,就是死守着规则不变的话,只有大家僵在那里,当我拉过后面空着的椅子,让他放在上面,而且把手机放进出时,他是接受的,然后再把椅子拉开,在他视线之内,手钩不着的地方,他没意见,我也觉得符合要求了。

  1.3.2 不要忽视学生的情绪,接纳和不随意批评和忠告,防止负面情绪放大。学生语言或动作表现出来的闹情绪,如果我们能理解,接纳和适当的表达出来,往往可以化干戈为玉帛,我们可以根据内容来判断,不随意的批评,正如小李拿到试卷后的吼叫,我听到的是他的恐惧与心虚,所以引导他们想最差也不会零分,因而重建了拿成绩的信心,把注意力引向认真做题。

  1.3.3 描述问题而不是指责命令,学生更愿意为他们的行为负责。当我说明了在校的考试也要严格按中考的要求是为了让他们养成习惯,不致于出现非智力失分时,即使是全级最差的学生,在心理上还是比较接受而愿意配合的。

  1.3.4 用一个词或一个手势来表达,鼓励他思考问题,并去想应该做什么。在监考时通过瞪眼睛来表达,没有惊动和影响其他考生,而小李也想到该把手机收起来了。

  2、教师的合理应对

  2.1 正确认识学生的逆反心理,及时调整个人观点与做法

  2.1.1 及时引导,防止恶化。初中生有明显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们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当有个别学生站起来与老师狡辩,对着干时,其他同学会认为他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而他自己也自以为这样可以让自我价值得到肯定,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2.1.2 对优差生要一视同仁,公平公正。有严重逆反心理的学生往往把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

  一个表情,一句话的区别都可能成为刺激源,所以要注意保持个人一贯的比较公平公正的作风,对事不对人。

  2.1.3 态度鲜明,恩威并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等于不批评他,避免正面的冲突,不等于放弃老师教书育人的原则,按班规校规来做,违反了,就要受到一定的处罚,当然,因为是未成年人,要先提醒,再提醒,然后告诉他,已触犯底线。建立集体秩序,让每一个学生清楚是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有一定约束作用。

  2.1.4 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首先是要争取到全班大部分学生的热爱,有逆反行为的学生,上不上课,考不考试,他们都无所谓,对他们的教育与处理适宜放到下课以后,通过不上课,由其他同学有意见来给该学生压力的做法不可取,效果也很微少,所以在课室,还是立足于面向大部分同学,为全班大部分学生的受教育权负责,避免跟有逆反心理的学生产生正面的冲突,大部分的学生愿意听老师说时,课堂的管理才更容易进行。其次是控制管教的度,避免与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关系的不断恶化,便于以后继续教育。我发现这些孩子中多数都比较希望得到尊重,你放下架子,先敬他一寸,他会敬你一丈。

  2.1.5 自我安慰,不必内疚。有调查显示如果孩子在家庭里养成了坏身体、坏性格和坏习惯,那么无论学校的教师和校长多么能干,他们很难改变孩子。所以作为他的老师,坚持对他在校的行为教育负责,该说的说了,该做的做了,没有转化的结果也不必揪心,没必要搞到自己吃不香,睡不好而影响个人健康。 2.2 提高应对技巧, 科学引导逆反心理个案

  2.2.1 除了以上所说的应对技巧以外,可以发挥合力,提高效果,请其他学生老师帮忙 教育,并不表示个人能力不够,达到转化的目的才是硬道理。

  2.2.1.1 发挥同学的作用。指导班干部与同龄好友给予生活上的关心和学业上的帮助,指导共同参与一些有益的文体活动,减少这些同学的孤单寂寞感,有时效果比老师劳心劳力的说教要好。

  2.2.1.2 争取家长的配合。与家长一齐分析孩子出现问题的症结,请家长改变教育观念,配合学校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纠正,增加陪伴孩子的时间,减少孩子与学校老师的对抗情绪。

  2.2.1.3 发挥科任老师疏导教育作用。请他感兴趣的学科老师配合,发掘出他的闪光点,表扬加鼓励,让他担任老师的助手或小组长,让他把大部分的心思放在感兴趣的科目的学习与探索上,而且增加与老师和同学互动的机会,从老师同学的点滴指点中慢慢学会如何自我调节。如小李爱好 体育活动,体育课是上得比较多的科目,有一次上跳绳课时,自主创新阶段,他做了一个单脚双飞的动作,我及时表扬了他,并请他在同学面前再表演一次,在同学们的掌声下兴奋的他又做了一个俯撑过绳的高难动作,我再请两位跃跃欲试的男生做一下,没有成功,于是请小李进行辅导,但他不干了,自个去找女生聊天了,我让男生给点鼻音给他,然后跟学生说明创新的目标与练习重点,组织他们以小组形式进行练习。小李从远处张望了一会,还是走过来了,于是指引他到基础比较好的小组进行练习,他很 自然的成了小组长,在该课结束前的展示中,他们组的花样是最多的。而该节课后,他也坚持上了三节完整的课。

  2.2.1.4 提交学校管教。这类同学对老师与在校其他同学的不良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如果心治、理治并不起作用时,如何“法”治,值得学校研讨。

  2.2.2 学习教育理论、心理咨询知识,寻找适当的方法。NLP(神经语言程式学)的理论认为:习惯是因为行为的不断重复形成的——行为是观念引发的——观念是根据感受形成的——感受来源于神经链。人的行为,总是为了寻求快乐,逃避痛苦,如果潜意识里某一个神经链包含着不舒适,痛苦的情绪,人们就不愿意触碰、启动那个神经链。差生平时受到的否定较多,厌学,逃学,与一些不良青年为伍,都是逃避现实,寻求快乐的做法,要改变他们的行为就要改变他们的观念,要改变观念先要改变他们的感受,给点耐心与爱心,让他们知道我们老师家长没有放弃他们不管,及时的鼓励好的行为,纠正坏的行为,不要让其形成习惯,同抓共管,相信我们的教育效果会越来越好。

  艾利斯合理情绪的ABC 理论认为,诱发事件A 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B 即对该事件相应产生的看法、解释与评价才是直接的起因。艾利斯认为,如果一个人学会并扩大利用理性思考,减少不合理思考,大部分的情绪或情绪困扰就可以解除。所以老师可以通过改变有逆反心理的学生的认知,指导以理性代替非理性,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合理认知给人带来的不良影响,改善与家长、同学老师的关系,进而改变自己的逆反行为。另一方面,认知的调整也适合老师本人,作为老师面对学生的逆反行为时,不能先入为主,认为学生存心捣乱,对于有道理的反抗,要接受,给予肯定,耐心的倾听本身能起到一定的 治疗效果。

  3、小结

  3.1 对逆反心理个案的处理,要以爱的教育为主线,从激发爱的情感入手,采取适当的方法、综合性辅导对策,这样方能收到预想的教育效果。心 理学研究认为,情感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感染作用。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运用情感的感染作用提高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不要只做严师,还要做学生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扮演好"管如严父,爱如慈母,亲如朋友"的三重角色,做到以心换心,以诚对诚,成为优秀生和差生都崇敬和喜爱的老师。

  3.2 对有逆反心理的学生要有长期辅导的心理准备,掌握尺度,不急一时。有爱心、耐心,更有智慧,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教育心理学认为,教育者的个人威信与教育效果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一致性,所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应对技巧是必要的。

  3.3 老师对学生关心关注的同时,也要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经常反思个人的教育行为,及时做出调整。学校对老师要关心爱护,做一线老师强有力的支持后盾,营造良好的大环境,有助于教职员工实施教育行为和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

  参考 文献:

  [1] 陈筱洁.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8

  [2] 李姗璟. 24 小时改变你的一生. 深圳: 海天出版社,2004.5

  [3] Judith S.Beck 博士著/翟书涛等译: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北京: 中国轻 工业出版社,2001.1

  
看了“高级初中老师职称论文范文”的人还看:

1.中学教师职称论文要求例文(2)

2.初中数学评职称论文范文

3.老师副高职称论文例文(2)

4.中学教师高级职称论文(2)

5.职称论文范文

250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