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评职称论文怎么写(2)
教师评职称论文篇二
当代教师观探究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当代教师不仅要具有奉献精神,还要认清教师本身的职业特点,再此基础上还要重新思考教师这个职业,摈弃"师尊生卑"的教育理念,积极的参与到教育研究中,以便更好的履行国家、社会所赋予的教师这个职业的职责和使命。
关键词:教师观 奉献 以身作则 教育研究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教师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好的教师才能有好的教育。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韩愈对教师的基本任务所做的经典性表述,同时千百年来教师也是一直将其奉为教育信条,但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反思,以便形成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的教师观。因此,我认为广大教师应具有以下教师观。
一、教师要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
当今的经济时代,带来的教育价值多元、教师生存危机等问题,这无疑对教师群体是一种严峻的挑战,当然有些教师仍然恪守自己的职责,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但也有一些教师无法出淤泥而不染,把教师工作当作是一种谋生手段,无法理解教师的真实价值,从而忽视了教育的神圣性。
1、心系学生。著名的教育学家霍林斯基指出:“教育技巧的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应该把自己的爱给予每一个学生。既要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同时也要包容学生身上的缺点,让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信任。
2、注重自身道德素养的培养。现在社会上一再强调关注学生的“道德缺失”,其实这种现象在教师身上也是屡见不鲜,当中的典范当属汶川大地震中的“范跑跑”。因此教师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修炼自身的道德品格,时刻以道德约束力要求自己。
3、树立事业心。只有树立了强烈的事业心,才能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无怨无悔。纵观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他们都曾是普通的教师,可他们就是因为拥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才会跨出安身立命的围墙,没有沦为“教书匠”,而成为一代“教育名家。”
二、教师要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觉悟
自出现教师这一职业以来,人们借用了许多的隐喻来表达对教师的角色期待,像“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园丁”等等,这些都给与了教师至高无上的赞美。所谓“师者,人之范也”,就是说教师要做人的表率。
1、教师要博学强识。“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是一条流动的河”。在教师演绎的众多角色中,信息源的角色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对学生的各种各样的疑惑给与合理的解答,只有具有广博的知识,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2、教师要注重仪表。仪表指人的外表,包括衣着、发式、举止和姿态等,是一个人教养、性格内涵的外在表现。得体的仪表,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树立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3、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行为。教师的行为具有示范性,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亲昵动作都会使学生难以忘怀,也许会影响学生终身。
三、教师要有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的意识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应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之于学生亦师亦友,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1、以宽容、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这样的教师更具有亲和力,更能赢得学生的好感,不言而喻,学生也更喜欢亲近这样的教师。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这样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
2、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教师不要只是与学生进行学习上的交流,而应该走进学生的生活、心灵,不仅要有学术上的探讨,更要有思想上的碰撞。
3、贵在坚持。以上两点,年轻的教师很容易做到,新鲜感和好奇心使他们对工作充满热情,想更多的了解学生,因此会更有耐心与学生进行交流,但工作时间长了,教师会慢慢的进入工作的平原期,还有的教师会产生职业倦怠,所以要求教师的这种意识要持续下去。
四、 教师要有是教育研究者的自我定位
很多教师认为自己的努力方向是把知识完美无缺的的传授给学生,因此很多教师会用既定的教学方式把既定的教学内容呈现给一级又一级的学生,从不进行反思、改变。可是,当代教师所面对的是有思想、有独立人格的学生,教师如果还是把自己塑造成加工者的形象,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完成自身的地位
1、身份转变。一直以来,教育研究有专门的教育研究者来从事,教育研究者把自己的思想和理论推荐给学校,学校进行一次所谓的的“教学改革”,教师在他们的指导下从事教学实践,但专门的教育研究者常常是纸上谈兵,根本不了解教学实际,因此会出现研究与实践相脱离的情况。长此以往,既造成了资源浪费,同时也阻碍了教学前进的脚步。因此教师应该明白自身是有责任从事教育研究,应该积极应对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2、慎重对待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要把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堂课,课前备好课: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课中采用灵活多样的的教学方法;课后认真的进行教学反思,及时与学生交流,通过反馈改进自己的教学。把不断积累的实践知识与理论相结合,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丰富教育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比,理论知识具有普遍性和严密性的优点,通过理论知识可以了解教育工作原理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便于树立正确的、切实可行的指导思想。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同时也是最长久的,当代教师要深刻理解国家赋予的职责,树立严谨和正确的教师观,在与学生构建的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作一名具有奉献精神、以身作则意识的教育研究者,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身特殊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胡百良.我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反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申继亮.新世纪教师角色重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刘东菊.关于教师道德素养建设的理性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10(9)
[4]李瑾瑜.论教师的教育研究【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9)
[5]马艳丽.浅谈教师礼仪【J】.科学之友,2010(6)
[6]洪映钦.我的教师观【J】.中外教育研究,2011(6)
看了“教师评职称论文怎么写”的人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