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职称论文>

高级会计师职称论文

家文分享

  会计是在取得以财务信息(指标)为主的经济信息的基础上,监督、控制价值活动,促使再生产过程,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一 门经济管理学科。学习啦小编整理了高级会计师职称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高级会计师职称论文篇一

  资本成本会计若干理论问题研究

  摘 要 资本成本会计在西方会计理论界曾经引起长时间的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现行财务会计实务是否应该确认和计量权益资本成本。通过对稳健性原则、主体现念、债务资本与权且资本的界限、成本观念和利息资本化等理论问题的研究,可以看到:在财务会计体系中确认和计量资本成本不仅是可行的而五也是有益的。

  关键词 权益资本成本 资本成本会计 计量

  资本成本会计(Accountingforthe Cost of Capital)在西方会计理论界曾经引起长时间的热烈论争,但主要局限于财务会计如何对资本成本进行核算,未涉及其较深层的理论问题,而且论争之焦点集中在现行财务会计实务是否应该确认和计量资本成本,尤其是权益资本成本,以及由此引起的一些相关问题。有鉴于此,本文拟以发达的金融市场、完善的现代公司制度和会计信息系统为依托,对这些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以求达成共识,推动资本成本会计尽早付诸实施。

  一、权益资本成本的确认和计量与稳健性原则

  稳健性原则(Conservatism PrinciPle)作为一项修订性惯例已有相当久远的历史,它曾经对财务会计实务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其要旨在于:如果某项业务有几种会计处理方法可供挑选时,应当选用对服东权益产生乐观影响最小的那种方法。比如说,对资产的计价,如果有两种价格可供选择的话,就应该选用较低价格入帐;如果是对负债的计价则相反。但是,“对于费用与其迟确认不如早确认,而对于收入则与其早确认不如迟确认”①。一句话,稳健性原则要求“宁可预计损失和费用,而不可预计收入”。

  按照资本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在确认权益资本成本时、借记“利息汇总”帐户,贷记“留存收益”账户。据此,有人认为在计量权益资本成本的同时,也确认了权益资本的收益。这种在收益实现之前便确认的做法,违背了现行财务会计的稳健性原则。

  我认为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这是因为:

  第一,权益资本成本帐务处理的过程,一方面确认相计量了权益资本成本,而另一方面也确认和计量了留存收益。它既确认和计量成本(费用),也确认和计量留存收益,其结果对股东权益总额并没有什么影响。之所以这么说,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如果公司没有固定资产,也没有存货(即产销完全平衡,实现零存货),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权益资本成本增加,当期净收益必然以相同的数额减少,而这减少的数额不就是记入“留存收益”帐户贷方的数额吗?

  相反,如果公司既有固定资产,又有存货,这时,权益资本成本要在固定资产、存货和销售成本之间进行分配,当期有一部分权益资本成本转化为固定资产和存货的成本,只有由销售成/1担的这部分权益资本成本作为当期的费用与当期的收入配比,由此得到的净收益自然小于记入“留存收益”帐户贷方的数额。但是,如果我们从持续经营的角度来考察,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化为固定资产和存货成本的权益资本成本部分最终会转化为销售成本,从而与某期的收入配比。这样,在某个特定的期间,留存收益总额还是不变的。这与不同折旧方法在固定资产使用期限内不影响整个使用期限的利润总额道理相同。

  第二,如果把稳健性原则表述成“某项业务有几种会计处理方法可供挑选时,应当选用对股东权益产生乐观影响最小的那种方法”的话,那么,应该说,违背稳建性原则的不是资本成本会计而是现行的财务会计。因为在现行财务会计程序和方法下,当期的净收益包括权益资本成本和真实的利润两部分。把本应属于成本的部分作为净收益,显然高估了当期的净收益。就当期而言,这能说稳健吗?

  第三,根据实现原则,收益只有实现才能加以确认。这一点我坚信不疑,但是,我认为资本成本会计对权益资本成本的确认与实现原则无关。因为它影响的仅仅是成本和留存收益,顷与收益概念无关。恐怕没有人会认为收益就是留存收益。因此,那种认为资本成本会计“在收益实现之前便确认它的做法、违背了现行财务会计的稳健性原则”的说法根本不成立。

  当然,收益与留存收益并非毫无关系。众所周知,收益是引起留存收益变动的一个主导因素。没有收益就没有净收益,没有净收益又哪来的留存收益呢?即使如此也无妨。因为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工具创新,未来收益实现的确认标准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

  第四。稳健性原则在现行财务会计实务中最有代表性的例证就是存货计价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勘st or Market whicheveris Lower)。有人担心如果推行资本成本会计,在存货成本中计入部分资本成本会不断增加存货的价值,从而使存货价值超过市场价格,违背稳健性原则。②其实不然,如果存货成本超过市场价格,仍然可以根据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按市场价格计价,并对存货成本进行调整。我认为如果真的出现公司存货成本超过存货的市场价值,这个信息将更有意义。因为这对公司是一种警告,说明公司存货生产或销售存在某些问题。公司必须注意这个问题并设法改进。

  其次,稳健性原则在当今财务会计体系的地位已是日暮西山,今非昔比。稳健性原则从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来看,与企业的组织形式和金融市场相联系。从企业组织形式来看,稳健性原则适应于独资或合伙企业组织形式;从金融市场来看,稳健性原则适应于金融市场欠发达,企业资金主要靠银行、财团和其他金融机构直接提供,即主要来自直接融资,而不是靠金融市场间接融资。随着形势的发展,稳健性原则的局限性日益突出。现代社会已经进入金融社会,发达的金融市场促进了现代公司制度的发展,而现代公司制度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市场和现代公司制度的发展.改变了整个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资本来源渠道。因此,也改变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主体,即从以债权人为主体转化为以股东为主体,包括其他与公司有经济利益关系的单位和个人的多元化信息使用者集团。在发达的金融市场和完善的现代公司制度下,作为曾经保护债权人利益,防止公司将资产作为股利分配给股东的稳健性原则,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现代财务会计要求客观和公正地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稳健性原则显然难当此重任。因此,我们不能再用稳健性原则作为否定确认和计量资本成本的依据。

  二、权益资本成本的确认和计量与主体现念

  在19世纪,所有权观念(Proprietary Concept)主宰着财务会计。当时,大部分企业组织都是独资或合伙企业组织形式,由其所有者直接管理,公开持股的公司十分罕见。根据所有权观念,企业的全部资产归所有者所有,企业全部的负债也由所有者承担,构成所有者的义务。企业由一个人或一个家庭或几个人拥有。在这种情况下,单独确认和计量权益资本成本是没有多大意义的。相反,重要的是要确认和计量债务资本成本。因为从所有者的角度来看,债权人是唯一、真正的“外来者”‘在满足了这些“外来者”的权益之后,剩下的就是企业业主的利润。因此,在金融市场不发达和企业组织形式以独资或合伙形式为主体时,重要的是如何确认和计量债务资本成本而不是权益资本成本。

  以后,随着金融市场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后来居上。这时,财务会计的基本观念发生相应的变革,从原来的所有权观念转变为主体观念(EntityConcePt)。根据主体观念,公司被认为是一个与其所有者独立的个体,甚至具有自身的人格化。与发达的金融市场相联系的公司通过两个渠道来筹集其所需要的资本,即从债权人那里筹集债务资本,或通过发行股票从股东那里筹集权益资本。这时,从公司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的角度看,无论是债权人还是股东相对公司这个独立的“人格化”主体而言,都是“外来者”。至于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如何组合,这是公司理财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就需要对这两种资本来源的特点和成本进行权衡。既然现行财务会计已经确认和计量了债务资本成本,再确认和计量权益资本成本又有何妨呢?

  根据主体观念,所有的资本都是由公司主体的“外来者”提供的,无论从哪个渠道取得资本,对于独立的“人格化”的主体而言,都是有代价的。然而,遗憾的是现代财务会计师一方面倾向于接受主体观念,另一方面却在会计实务中的某些领域继续采用所有权观念。资本成本的处理就是其中一例。根据主体观念,无论是债务资本成本还是权益资本成本都应该作为成本处理。因为从公司作为独立的主体而言,它们都是公司使用资本的代价。在现行的财务会计实务中,不论是债务资本成本还是权益资本成本都不是作为成本处理。对于债务资本成本,以利息的形式支付债权人,作为利息费用处理;对于权益资本成本,以股利的形式支付给股东,作为留存收益分配处理。因此,我认为当前财务会计不仅理论与实践相背离,即使就理论本身而言,也不是那么一致。

  主体观念还认为债务利息从性质上看并不是费用,而是收益的分配,即对各种权益所有者进行的分配,均属于公司收益的分配。例如,美国会计学会会计概念和标准委员会在1957年曾经指出,利息费用和所得税均属于利润的分配。根据主体观念,主体本身的经济活动与主体的所有者如股东以及其他主体必须区分开来。因此,从理论上说、利息费用、所得税和服利都是公司的成本或费用。但是,当前的财务会计理论却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利息费用和所得税作为费用处理,而股利作为留存收益分配处理,显然,违背了主体观念。它把公司这个主体的所有者——股东与公司主体本身混淆起来了。这不能不说,财务会计理论本身也并不是一致的。

  三、资本成本的确认和计量与成本观念

  上面我们从主体观念讨论了资本成本的确认和计量问题,下面我们以此为基础从成本观念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

  从总体上说,财务会计记录各种成本,而各种资产通常以其成本来计量,净收益便是收入与为了取得收入而发生的各种成本之间的差额。因此,如果利息确实是成本,那么,利息就应该记录在会计成本帐户上。

  什么是成本呢?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名词委员会发表的第4号“会计名词公报”曾经对成本下过如下定义:“成本是指由于取得或将能取得资产或服务而支付的现金、转让的其他资产、结付的股票或承诺的债务。所有这些不同的支付方式,都可用货币表示其总额。”④这个定义基本上还是令人满意的,但是,它还不能明确地表述出成本总是指“某物”的成本这一层含义。这里的“某物”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成本目标”。例如,某建筑物的成本就是为了取得该建筑物而使用的各种资源的总额。如果是用现金购买该建筑物,这个总额便可以用现金表现;如果是公司自行建造该建筑物,那么,这个总额就是人工成本、原料成本和其他资源成本的总和。

  同样地,如果产品是外购的,那么,其成本可以用耗费的现金数额或发生的负债数额来计量;如果产品是公司生产,其成本可以用人工成本、原料成本和其他资源成本的总和来计量。因此,成本计量了成本目标所使用的各种资源。公司在生产产品时,使用的人工用人工成本计量,使用的原料用原料成本计量,使用的各种服务用类似的项目来计量。所有这些项目构成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

  同理,公司还应用各种资本即应用各种资本来取得各项资产。如前所述,这些资本来自两条渠道: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但是:

  1.债权人不会为需要资本的公司提供债务资本,除非这样做他们可以得到回报。这个回报,在会计上称为“利息”,就是公司使用债务资本的成本。

  2.来自公司股东的权益资本同样也有成本。股东不会为需要资本的公司提供资本,除非这样做他们可以得到回报。这个回报就是公司使用权益资本的成本。根据主体观念、应用权益资本的成本与应用债务资本的成本没有什么区别。

  债权人提供债务资本可能得到的报酬是标明的利息,而股东提供权益资本预期的报酬包括两部分:(1)各种股利;(2)股票市场价值的增值。他们当然不希望股利就是全部的报酬;相反,他们期望其投资所得到的部分收益将留存于公司,而这些留存于公司的收益所创造的收益以及其他因素将带来公司股票市场价值的增值。将股东的报酬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与使用权益资本需要成本的结论并不矛盾。这个成本正是股东提供资本给公司时要求得到的报酬。

  根据上述分析,目前所用的“股利”这个名称有点词不达意。因为如果股东得到的报酬只是目前公司支付的股利,那么,他们是不会投入他们的资金的。他们之所以投入其资金是因为他们期望所得到的报酬率高于目前的股利率,并且期望将来能得到较高的股利或者当他们出售股票时能得到较高的市场价值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正因此,股利率一股低于债务利率。因此,用“股利”来表述权益资本成本低估了它。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净收益”也有点词不达意了。“净收益”计量公司的经营业绩,它本身不是一种成本,而是刁耗用的成本即费用与收入的差额。按照现行的财务会计实务,“净收益”包含了一部分成本即使用权益资本应负担的权益资本成本,但是,“净收益”并不等于权益资本成本。净收益还包括卓越的管理、优质的产品、良好的市场占有率以及其他因素所带来的酬。

  四、资本成本的确认和计量与两类资本的界限

  公司所需要的资本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用发行债券或股票筹集。从广义上说,权益是指资产的所有权,也就是投入资产的资本来源。权益包括债权人权益和股东权益。有人担心财务会计确认和计量资本成本会混淆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的界限。债务资本及其利息是对资产的一种法定求索权,而权益资本只有剩余的求索权。⑥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首先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都是公司的资本来源,对公司这个独立主体本身而言都是有代价的,因而,需要确认和计量其成本。这只是其共性。我们并没有否认其个性。其次,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看,确认和计量资本成本、对于在资产负债表上分别报告各项负债和股东权益没有影响。进一步说,确认和计量资本成本不仅对资产负债表没有影响,就是对收益表也没有什么影响。在这时,成本中包含资本成本与包含折旧费用并没有区别。它们都不是“法定的求索权”,也都不是当期的现金流出量。

  五、资本成本确认和计量与利息资本化问题

  如前所述,资本成本的确认和计量将使一部分资本成本资本化为存货、厂房和设备的价值。对于存货项目,按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第34号准则公告,其利息成本不能资本化,更谈不上权益资本资本化了。但是,我认为这个问题对于会计信息系统而言无关宏旨。因为在未来高新技术环境下,公司将以销定产,实现零存货,也即销售多少才生产多少。这时,资本成本是否资本化对公司当期损益没有影响。如果公司存在一定量的存货,那么,资本成本是否资本化对公司当期的损益可能有影响,但是,存货总是要出售的,如果从持续经营的角度来看,对公司整体的损益也没有什么影响。至于固定资产项目,按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第34号准则公告,只有符合条件才能将债务资本成本资本化为固定资产价值。但是,“从会计理论来看,计列应负利息是一种最合理的会计方法”⑥。这里的“应负利息”包括实际支付的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两部分。根据前面的分析,权益资本成本是否资本化为固定资产的价值,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内,对公司的损益也没有什么影响。

  西方现行会计实务允许公用事业企业在固定资产价值中计列应负利息。这是因为公用事业的收费标准和盈利水平,严格控制在政府的监督之下。“为了保证公用事业企业能够获得正常的投资收益,允许在其投资总额内计列应负利息,这样,按照控制总额所规定的盈利水平才是合理的。”⑦既然公用事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利息已经资本化,要把它延伸到所有的公司又有何难呢?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确认和计量资本成本,将资本成本资本化存货和固定资产的价值,公司置存资产的时间越长,其成本越高,公司所需要追加的投资也就越多。这样,不仅可以在会计报表上如实地反映公司所持有的资产的经济价值,而且可以把资本的筹集、使用及其效益联系在一起,更全面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同时,它将使得公司自建的各项固定资产与外购的或租赁的各项固定资产的计价具有可比性,从而增强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在现行的财务会计实务中,外购的或租赁的各项固定资产价值不仅包括供应商的债务资本成本,而且还包括其权益资本成本,但是,公司自建的固定资产中则假设末使用任何权益资本。这样,在进行有关固定资产的自制还是外购或租赁决策时,由于决策标的物价值缺乏可比性,可能导致决策失误。将资本成本资本化为固定资产的价值,将消除这种不可比性,增强会计信息的决策功能。

  综合上述,我们可以看到,从理论上说,确认和计量资本成本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益的。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要在财务会计中确认和计量资本成本,光靠理论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首先要让企业界和会计职业界习惯它,认识到它的优点,进而促使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接受它。这恐怕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高级会计师职称论文篇二

  会计信息复杂性与财务估价修正

  「摘要] 会计信息的复杂性正日渐遮蔽投资者原本清亮的目光和对 经济事实真正的呈现与表达。本文首先检视了会计信息复杂性的各种表现,分析其成固;然后收集会计信息复杂性对公司价值产生负面影响的实证证据,进而提供了对财务估价模型进行修正的解决思路;最后,给出降低会计信息复杂性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会计信息;复杂性;财务估价;修正

  引言

  安然(Enron)事件表明,财务会计的阐释功能已经消失了,它的使命和责任停留在谎言与真实之间,会计信息自身的复杂性使其在客观上参与了伪装信息的活动。既然会计没有改变现状,它就得改变自己。会计理论与实务应该为此而深刻反思。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咨询理事会(FASAC)在2001年年度调查中发现,会计准则的繁杂包括如下几个相关的方面:(l)准则制定活动的数量与来源增加;(2)会计准则文献资料分散,末能按主题系统地归集;(3)会计准则的复杂性(过分细化);(4)会计披露过于繁杂。2002年1月9日,FASB宣布批准对三项重要议题的研究 计划,其中一项为“会计准则、文献的编纂整理和简化”,这是应对越来越多的对美国会计准则的批评而提出的,其主要目标是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效果。FASB决定采取行动以提高会计准则的有效性及可用性:(1)评估制定基于会计基本理念的准则(减少细节、例外及选择余地)的可行性;(2)与 EiTF、AICPA、SEC等合作,以更清楚地界定各自在制定相关准则时的角色定位;(3)提高制定准则的成本/效益分析的质量。

  F EI(Financial Executives International)和普华永道(Price Waterhouse&Coopers)于2001年11月8日至12月7日分别就财务 报告的繁琐问题进行了网上在线调查。88%的被调查者反馈现行会计和报告的标准过于复杂,难于理解,执行成本太高。调查显示导致会计信息复杂的主要因素有:(l)准则过多;(2)解释性指南泛滥;(3)披露内容过多。调查结果还表明,其他的五个因素也是导致会计信息复杂的重要原因,分别是:(1)详尽的“炒作账簿(Cook-book)”规则;(2)经营业务的复杂性;(3)挑战性的法律 环境;(4)为避免重新编报而过分强调详尽;(5)对准则的不恰当解释。该项调查同时也就财务报告复杂性的解决办法询问了受访者,大致可归纳为:(1)准则制定者不应徒劳地试图去满足所有方面(业务的表面形式)的需求,而应专注于 发展能够反映业务和交易的经济实质的准则;(2)监管方应鼓励财务报告提供者及 审计师的专业判断;(3)所有的新准则必须符合成本/效益原则;(4)所有的新准则都应是以会计原则为基础和导向的。实质上,(l)、(2)与(4)是关联的。如果“以原则为基础”编报,则在涉及到公司具体实际时,允许在准则约束的框架下进行合理的专业判断。以原则为基础的准则更注重经济事项的实质,而不是形式上的细微差别。其他的解决建议还有诸如简化披露模式、裁减冗余信息、对核心信息增大披露频率;简化整个会计披露模式,以公允价值全面取代当前的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并存。

  当前,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越来越多地体现出以具体规则为基础(Detailed Rules Based),认为以基本原则为基础(Basic Principles Based)的国际会计准则太抽象和原理化,需要会计执业人员具有较高的判断力,不易操作。因而,FASB对准则规范得比较细,对会计估计和会计判断提出了较多的数量标准和判断标志,但企业仍然可以精心策划“业务安排”和“ 组织设计”以绕过规则的束缚,并利用会计信息的复杂性掩盖经济真实。据安达信(Jonathan,2001)的一项调查,2000年度美国230家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报告因为存在严重的会计问题,而不得不重新编报。而这些暴露出来的问题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不管会计准则(规则)多么详尽,会计信息仍然夸张地失真,会计信息的复杂难懂使得会计退落成“黑箱会计”(black-box accounting)。无论是作为一种被迫的 经验还是一种选择的明智,会计信息必须实现由复杂性向明晰性的回归。

  一、会计信息复杂性的表征及成因分析

  1.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与会计信息复杂性截然相反的另一面就是会计信息的明晰性。可以从探讨会计信息明晰性这一逆向角度,来研究会计信息复杂性问题。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包括相关性、重要性、明晰性、可靠性、可比性、完整性、中立性以及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这些质量要求相互依存,共同对会计信息以至整个会计体系发生作用。会计信息各质量要求之间永远具有共生互动性。会计信息需要通过财务报告来呈现,如果表述不清晰,将影响信息的决策 有用性。我国财政部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写道,“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随着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范围急剧扩大,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告的解读能力参差不齐,从客观上对会计信息的明晰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财务报告中应该用通俗易懂的概念、简明的陈述及形象化的图表,以增进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并在简洁与充分上取得适当的平衡(简洁并不意味着不充分)。会计信息明晰性原则要求在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账务处理、成本计算、收益分配到最后生成会计报表等一系列过程中均清晰、简明,易于为信息使用者所理解和利用。如果某项会计信息的提供要经过诸多繁杂不堪的程序,多层次的会计处理及处理方法晦涩难懂,繁琐复杂,其间又不可避免地夹杂会计人员个人的主观判断,这样复杂的信息对于信息使用者而言,由于无法理解而变得无用。

  2.会计准则

  (l)会计准则的复杂性。“30年前,会计准则的文献资料仅仅有两卷,并且很容易就能装进公文包携带,从那以后,会计准则文献资料数量呈指数速度迅速增长,现在需要用带有很多隔层的橱柜(书柜)才能容得下”(Steve Liesman,2002)。FASB133号公告“衍生金融工具与套利活动”,负数为200页,而修订后为804页。SEC前主席Paul Volker(2001)讽刺道,“根本就没有一个活人能搞懂它”。还有FASB第141号“公司合并”、142号“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144号“长期资产减损及处理”等都非常繁琐。每一条新准则都试图充分考虑交易的各种可能,为了防止因准则疏漏而被钻空子,又得不断补充新的更详尽的规则,以及解释性指南正依靠解释而逐渐成为“准则”,最终导致准则越来越复杂。为遵循FASB日益复杂的会计准则,财务主管们不得不雇佣高专业水平的会计师,要真正理解准则已成为一件令人气馁的事情。美国的会计准则已然使众多的CPA们陷入了困惑的境地。

  关注会计教育的研究人员同时发现,复杂难懂的会计准则已使会计从业人员越来越少。Schiff(2002)说,“我宁愿回到70年代的概念框架,也不愿接受现在枝节繁褥的规则”。Parke(2002)则说,“我们更愿意接受简明、准确、一致、可理解的准则。当前的准则已经演变成关于特定交易的纯理论的会计学术论文,很少有人能清楚地解释和依据其进行簿记”。据AICPA(2001)的一项调查揭示,会计专业学土和硕士的数量,从1995年以来至2000年正逐年减少。在1999-2000学年,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已减少了10%,即使硕士,也减少了6个百分点。

  (2)会计准则的不一致性。会计准则为适应经济环境变化而进行的即时调整尽管本意是好的,但却产生了一些准则间的不一致性。如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股票期权在行权时才确认为费用)、无形资产(如将研发成本在发生时计作期间费用,而不予以资本化)及租赁的确认和计量(经营租赁在表外反映,而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的实质是相同的)等。这种不一致性会被公司利用以隐瞒资产或负债。

  (3)会计灵活性。会计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是主观判断的产物。权责发生制下的应计、预提和待摊项目;稳健性原则下的高估费用和损失、低估收入和利得(缺乏具体的刚性标准);重要性原则下如何界定重要项目与不重要项目;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可选择性等,都使得会计信息复杂难懂。会计灵活性常被利用进行盈余操纵。

  3.混业经营

  混业经营公司的财务报告要比单一业务公司复杂得多。安然公司曾是世界头号天然气交易商和美国最大的电力交易商,它还从事煤炭、纸浆、纸张、塑料和金属交易,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金融和风险管理服务。通用电器(GE)涉足超过10多个截然不同的行业,每种业务的风险和边际收益相差很大。分析GE的财务报告显然要比分析Adobe Systems(专业提供Acrobat Reader的软件公司)的困难得多。安然事件发生以后,引发了投资者对那些业务复杂的大公司的普遍怀疑,于是更加仔细地检视它们的财务报告,结果惊讶地发现,诸如Ford、HP、GE、IBM、Coca-Cola等知名大公司的财务报告也一样是令人费解的。

  2002年1月24日,Tyco International宣布了一项惊人的计划,将公司分为四家独立的公司。近10年来,Tyco不断地通过购并而由最初的生产防火器材的小公司,成长为当今年收入38亿美元、股票市值达到95%亿美元的大型公司。投资者担忧的是Tyco提供的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在Tyco的会计信息由于复杂而被市场怀疑时,从2002年1月1日起,其股价在不到3周的时间内下跌了近25%,市值缩水近30亿美元。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 Kozlowski坦言,“将Tyco分立,投资者将因此而获得各个独立公司更加简洁(simplicity)、清晰(Clarity)和透明(transparency)的会计信息”。Tyco的分立标志着当前财务会计领域的一个最新动向就是,投资者与监管方越来越倾向于要求上市公司向公众提供简明和易于理解的财务信息。

  4.组织结构设计与关联方交易

  与控制相联系的公司间的相互交叉持股(包括子公司反向持有母公司股份),给会计信息带来了很大的复杂性。特别目的实体(special pupose entities)是指,通过契约或其他商业约定的形式设立的,被用来融资、提供流动性、分散风险、信用支持、套利、研发等的组织(包括虚拟组织)。安然公司拥有错综复杂的庞大合伙企业网络组织,为特别目的设立了约3000家合伙企业和子公司,利用合伙企业网络组织,自我交易,涉嫌隐瞒巨额损失(葛家澍等,2002)。如此之多的特别目的实体真正形成了永远无法探明的财务“黑洞”。通过特别目的实体将资产或债务转移到表外,以及由于关联方交易注重法律形式而不顾经济实质,因而通过关联方之间的剥离、重组等制造了大量假象。

  在美国,许多在职的经理人员害怕敌意收购,因为收购后他们将失去权利和待遇。为了阻止敌意收购,于是先入为主,通过交叉持股,并且创造一些证券,如具有不同投票权的普通股,以制造复杂的股权结构和控制权结构,使得潜在的收购方难以检验目标公司的盈利状况和真实投资价值;而且,如此复杂的股权结构也使潜在收购方难以驾驭和控制。另外,交叉持股和分部的建立,或许是出于各个分部所处地区税率不同的考虑,但税法的复杂性也使财务报表变得复杂。

  5.融资创新

  名目繁多的衍生证券(混合证券)的出现,使得资产负债表愈加复杂难懂。公司常使用各种金融工具和债务创新,以将负债抛在表外。安然公司在处理资产的方式上,“玩”出了许多新手段(衍生金融工具),而这些衍生出来的金融工具对审计师、投资者等甚为陌生。在判断这些交易是否合理时,会计师常表现得无能为力。安然公司几乎把所有的资产都转化成衍生金融工具,而这些是以未来不确定性交易为特征的。由于创新,使安然公司会计利润大幅增加。事实上,这些利润也是不确定的,而会计师要评估其利润,就缺乏一定的标准。

  6.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

  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存在着时间上的、内容上的信息不对称。与公司管理当局相比,信息使用者明显处于信息劣势。管理层为追求实现财务、经营目标,增加了不恰当会计处理的道德风险。管理层极有可能利用会计自身的弱点,在复杂会计信息的遮掩下,蓄意杜撰虚假的信息欺骗资本市场和信息使用者。

  过于详尽和面面俱到的信息反而模糊了更重要的信息,财务报告甚至成为数据“垃圾桶”。安然披露了大量的信息垃圾,如仅报表附注就长达16页。安达信的CEO Berardino在“我对安然审计的反思”一文中写道,“反思我们的会计准则,就像税法一样,为了把一门艺术变成科学,会计准则不仅在数量上与日俱增,而且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一直在鼓励这一种技术的、立法的路线,而这一路线却使得我们有时更关注所报告内容的形式而不是实质。安然就是这方面很典型的一个案例,如此正宗地用了会计标准却使得投资者更难于理解业务的真相”。

  二、对会计信息复杂性的度量

  1.财务报告的页数

  按美国的财务报告格式标准,IBM2000年度的财务报告为353页,GE为410页,Pfizer为460页,AIG为720页,Citigroup更是多达1026页。财富500强大公司中最少的也在200页以上。试想,又有几个投资者真正能读懂如此复杂的报告?通过财务报告的页数,可以大致地衡量会计信息的复杂性。

  2.会计信息“不透明”指数

  不透明指数由普华永道所创造,其表达式为:

  Oi=l/5 x(Ci+Li+Ei+Ai+Ri)

  式中,O代表综合的不透明指数;C指腐败的影响;L指法律、司法的不透明性(包括股东权利);E代表财经政策的不透明性;A指会计信息心司治理的不透明性;R代表政府管制的不透明性及不确定性和随意性。2001年1月,普华永道发布了一份关于35个国家(地区)“不透明指数”的调查报告,从上述五个方面对不透明指数进行评分和排序。

  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不透明指数的五个方面中,包含了会计信息/公司治理,因此,可以借用该项指标来反映会计信息的复杂性。在此,可近似地认为,在公司业务、规模、资本总额、财务杠杆、股权结构等各个方面都非常相近的两个公司,谁提供的财务信息越复杂难懂,则其会计透明度就越低。普华永道在测定会计不透明指数时,总共调查了12个大问题,其中相对较为重要的问题有:(l)会计准则的一致性;(2)与会计准则有关的不确定性;(3)国有企业对会计准则的遵循情况;(4)获取公司现金流量信息的难易程度;(5)获取公司经营风险水平的难易程度;(6)获取公司当前资本结构的难易程度;等等。

  3.会计信息复杂程度分数(ComPlexity score)

  还可以结合财务估价模型的输入变量,对每个变量所对应的会计项目(会计信息)分别进行复杂性程度分析。通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依据重要性原则,对展开的各个会计项目的复杂性给出一个衡量分数,最后就可以汇总得出一个会计信息复杂程序的总分数。分数越高,信息复杂程度就越高。

  三、会计信息复杂性影响财务估价的实证证据

  普华水道(2001)的研究报告发现,会计透明度与资本成本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不透明系数越高,其资本成本就越高;会计信息越透明,资本成本就越低。而资本成本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财务估价。

  有证据表明,资本市场对跨行业经营的大公司的价值,相对于业务单一的公司的价值要打一定的折扣(减)。原因是,一方面因为业务分散,铺得太开,漫漶了着力点,缺少主业从而致使经营效率低下;另外就是由于会计信息的复杂性导致投资者对财务信息的怀疑。如果价值折减是由于会计信息复杂性使然,若集团公司分解为各自独立的业务实体,各分部独自报告财务信息,则这种分立将消灭或减少价值的折减;如果是由于管理效率低下,则分立仍然不能消灭价值折减。证据表明,市场对母公司收回子公司全部股本使之脱离的作法,一般的,反应是积极的。这与前面的证据不谋而合。

  资本市场许多实证结论表明,投资者对会计信息复杂的公司的股票反应冷淡。摩根斯坦利(MorganStanley,2001)在一份关于公司年报的研究中发现,公司收益率与年报负数呈反向关系。在检查的样本中,那些年报较长的公司股票收益率相比年报页数少、信息简明的公司的收益率要低。这表明公司年报常因为一些无用的细节而遮蔽有价值的信息,最终影响公司估价。新兴资本市场通过改变会计准则,对不断变迁的经营环境、经营方式做出动态反应,以增加会计透明度,市场对此反应是积极的,愿意支付更高的买价。

  与股票回购、公司分立、剥离等相关的市场积极反应,也可以视为市场对会计信息透明度提高(复杂性降低)的回报的间接证据。Linn,Rozeff(1984)检查了1977年至1982年间股价对77起公司宣布剥离的反应,结果平均提高股票报酬率达1.45%;而且,他们同样注意到一个有趣的对比,即凡是宣布剥离时的交易价格和动机的公司与未宣布的公司相比,前者的市场反应比后者积极,逃避披露剥离原因的公司往往受到市场的怀疑。显然,市场对透明的会计信息(复杂性低)是欢迎的。

  Schipper,Smith(1983)检查了1963年至1981年间93家宣布收回子公司股权的公司收益率变化的实证证据,表明在交易宣布日的前后两天,平均提高股票收益率达2.84%;而且,有证据表明收益率随着被收回公司的规模增加而增加。

  有效市场假说(EMH)认为,在强式效率市场,信息迅速并且可信地传播于资本市场。然而,在现实世界中,经营者(或信息提供方)在提供信息时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设置许多阻碍,使信息变得复杂,迷惑误导投资者,或封锁信息或推迟公布,尤其在包含利空消息时更是如此。penman(1987)在关于收益公告情况的研究中注意到那些包含最坏消息的公告书相对于预期的公告日期总是拖延得最久。

  四、财务估价修正

  1.DCF(Discounted Cash Flow)估价模型

  (1)现金流量。指流向股东和债权人的现金流量合计,即息前税后利润在满足再投资需求之后的剩余现金流量,又称公司自由现金流量(FCFF,Free Cash Flow to the Firm)。

  公司自由现金流量=息税前利润X(l-所得税税率)-(资本性支出-折旧)-非现金营运资本变动

  资本性支出即投资于(或购买)长期资产的支出;资本性支出一折旧一净资本支出;r反映融资组合成本与风险的折现率;N表示估价期限。

  净资本支出及非现金营运资本的增加,代表着为产生当期及未来收益增长而进行的再投资,故可将这两项合并用“再投资率”表示,从而,

  公司自由现金流量=息税前利润X(1-所得税税率)X(1-再投资率)

  (2)预期增长率。营业利润的预期增长取决于再投资率和再投资回报水平。

  营业利润的预期增长=再投资率X资本收益率

  资本收益率=息税前利润X(1-所得税税率)/投入资本

  再投资率=(净资本支出+非现金营运资本变动)/[息税前利润x(1-所得税税率)]

  2.估价模型与会计信息

  DCF估价模型的基本输入变量有:息税前利润、所得税税率、资本性支出、营运资本、息税前利润的预期增长率、资本成本、资本收益率等。将上述基本变量进一步展开,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会计项目,并将这些项目与会计信息复杂性联系起来考虑,估计其复杂程度。降低会计信息复杂性,将有助于公司的真实价值被市场发现和认可,降低其在市场中运行的成本与风险。例如,根据DCF模型,公司的预期增长应是再投资率与投资回报率的函数。如果公司通过特别目的实体掩藏投资,则财务估价模型的输入变量之一预期增长将无法得到,则无法真实地评估公司价值。为估计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需要知道公司债务的成本。如果公司通过制造复杂的会计信息来隐藏其债务,则将低估公司的违约风险,从而虚假地降低其资本成本。这也意味着会计信息复杂性影响着公司的真实价值。

  3.价值修正系数

  根据上述分析,出于谨慎性考虑,投资者、财务分析师等利益相关方在衡量公司投资价值时,应对传统的财务估价模型依据会计信息的复杂程度进行适度地修正,以合理地保证预期股价(基于公司内在价值)的准确性。

  一种思路是,依据财务估价模型,对模型的各主要输人变量分别进行调整,以反映会计信息复杂性对各个输入变量的影响。但这样分别调整变量后再输入模型,会使估价过程变得很繁琐。

  另一种可行的方法是,在同一行业内,比较会计信息复杂公司与会计信息简明公司(以信息透明度最高的公司为参照)的相对估价,通过观察和回归得出市场对会计信息复杂性高的公司价值的调整系数。

  若公司具有较多的跨行业经营分部,其中有业务简单与复杂之分,则对于业务简单、信息透明度高的分部不必对其价值进行调整;而对于业务和会计信息复杂的分部,则需要依据其具体的复杂程度调整该分部价值。若公司经营业务较为广泛,则可以将各种业务分开分别运用可比公司进行相对估价。如果公司整体的会计信息对某部分业务披露和揭示得不够充分,则对该业务的估价相对要保守一些,如可将收益和高风险及低成长率联系起来,以获得一个价值调整系数。

  普遍适用的思路是,将各主要变量进一步展开为更多的相关会计信息或会计项目,分别进行复杂性与估价影响分析,然后汇总计算出一个综合的加权平均复杂分数。将这些综合分数与参照分数(会计信息透明度公认最满意的)相比,就可以获得最终的价值修正系数(adjustment index)。

  为便于操作,可设计一个会计信息复杂性调查问卷。首先将所有展开变量按重要程度给出各自的分数域值(结合目标公司实际),然后就每项展开变量设计特定的问题及答案分数。据估价模型,基本的输入变量有:息税前利润、所得税税率、资本性支出、营运资本、息税前利润的预期增长率、资本成本、资本收益率等。例如,对资本成本一项,其总分最高为(信息最复杂的情况)15分。将其分解为若干问题,然后就每个问题的不同回答设置相应的分值。具体可调查下列问题:(l)多种经营业务(占总收入10%以上的业务)的数目,业务越多,复杂分数越高。业务数为2以上低于5的,分数为2,业务数超过5低于10的,分数为4,超过10的分数为6;(2)是否经过评级机构评级?若是,则分数为0,否则,为3分;(3)是否有表外负债?若无,分数为0,若有,再根据表外负债占债务总额的比重给出不同的分数(其他问题不—一列举)。汇总所有项目的分数,得出会计信息综合复杂分数,将此分数与参照分数相比较,从而求得估价修正系数。我们也可以借鉴债券评级机构的评级设计思路,并在一些主要变量方面逐步规范化。

  对每个基本变量需关注的重要问题大致有:(1)息税前利润。具体关注业务种类的数目、一次性(one-time)收入和费用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重、末特别指明来源的收入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利润表中不稳定(易变的项目,如委托理财收益)项目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2)所得税。具体关注收入来源于不同税率地区的数目、是否双重簿记、总部是否设在避税港、税率是否变动;(3)资本性支出。具体关注资本性支出项目是否确定、有无频繁的大规模购并、股权投资关系是否复杂;(4)营运资本。具体关注有无未特别指明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有无易变的营运资本项目;(5)期望增长率。具体关注有无表外资产/负债(金额较大的)、资本收益率是否稳定、有无本能持续的、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的资本收益率;(6)资本成本。具体关注所跨行业的数目、公司债可否公开交易、是否经过评级、有无表外负债、β系数的可靠性及稳定性;(7)其他方面。具体关注长期资产(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的计价、存货减值核算。收入确认的标准、会计估计的假设、递延税款、预亏公告、重组费用、员工股票期权、经营风险、会计政策变更的披露、资产负债表附注的内容、证券投资损失的确认、退休金核算假设等。 将根据财务报告计算出来的公司价值,除以价值修正系数,即为经过会计信息复杂性调整后的公司价值。而这一价值从理论上近似地接近目标公司的真实价值。

  总之,降低会计信息复杂性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以“会计原则”为基础制定会计准则;强化审计的正直性及监管立法;建立对复杂信息的惩罚机制;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诚信教育。


  看了高级会计师职称论文的人还看

1.关于会计毕业论文

2.发表财务会计职称论文

3.大专会计论文范文

4.初级职称技术论文

5.档案初级职称论文

    2164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