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政治论文(2)
中学生政治论文篇二
浅谈中学生的网络生活现状
一、引言
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连接世界的一种途径,缩短了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形式。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除了给人们带来新颖的文化空间之外,也对法律、道德品质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对于初出茅庐的初、高中学生,互联网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行为方式与价值观。
二、中学生使用互联网的情况
1.中学生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自从移动设备制造技术的突飞猛进和普及,中学生们可谓每人一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再加上WIFI的无处不在,学生上网就变得更加方便,随时随地随意。根据所查阅的资料可知,有一半的中学生每周几乎天天上网,每天花在网上的时间都在2小时以上。
2.学生上网的用途与途径。学生的上网用途比较窄,主要是上网看电影、听音乐、打游戏、聊天交友、浏览社会新闻,少数人用来查阅资料或学习有用的应用软件。因此,现在的社会给“文盲”贴上了新标签,不会计算机和智能工具操作的人就是文盲。信息技术也成了学生必学的课程。目前,这门课程成为了学生只为通过学业考评而勉强坚持学习的课程。在全国的学业考评中,信息技术是平均分数最低的学科。但是学科的设置并没有阻碍学生对各类游戏软件的使用。
三、生活网络化的原因探讨
1.从家庭的角度探讨。现在的中学生95后的占大部分,其中独生子女居多。父母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学习途径,所以他们大都给孩子配备了电脑。但是,对于孩子使用电脑的情况却不太关注,对孩子的网络生活缺乏提醒与指道。部分家长本身就缺乏良好的上网习惯,一但上网就是玩游戏、聊天,当然也就不会在孩子面前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只会带来负面的影响。父母是孩子最初的导师,所以在孩子上网时,父母需要以身作则,尤其对于我们中学生更要给予可适的提醒与指导。
2.从学校的角度探讨。高中生学习紧张,所以不经常去学校机房进行计算机的学习,而且学校的计算机使用时间长,设备稍显落后。致使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这一门课程丢失了兴趣,或者使得他们跑到外面的网吧上网。如何完善机房的设备,凸显其中的优越性,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除了机房的设备落后之外,我认为教职工对学生的网络生活关注度也是有所欠缺的。部分教师认为,学生配备手机是再也正常不过的事情,却往往忽略了他们的网络生活是否会影响到学习。即使是德育老师也极少数能对学生进行有益有用的指导。当然这只是个别现象。
3.从社会的角度探讨。关于网络的法律法规以及监督技术还不够完善。互联网的平等公开性可以为中学生开创新的生活环境,开阔学生的视野。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他们可以展现自己的个性,可以体验成功的成就感,就是因为约束变少了,法律法规又跟不上步伐,导致部分学生产生放纵自己的倾向。
4.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探讨。除了上述的外在原因之外,最主要的还是自身原因。有些学生过度的放纵自己沉迷网络是因为他们缺乏了理想和信念,缺少了前进的动力。学习的紧张与迫使学生寻找放松的途径,于是他们就扎进了网络,这个虚拟完美的世界。没有理想没有目标的他们就只能借助网络来消磨时间,消除寂寞。甚至课上联系网友和早恋的对象,基本失去自制能力。因为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所以在学校里面对着不一样的面孔,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会使得他们毫无头绪,因此他们就只能借助网络的聊天工具和在网络中寻找心理的平衡。
四、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策略
面对处于青春骚乱期和心理不够成熟的中学生,要规范他们的上网行为,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需要做的是要把法制教育以及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并且加强管理。法治规范化管理的形成才是培养中学生网络道德的基础。学校需要建立信息海关,把不健康的信息拦截,利用信息技术加强网络安全性能。教师、家长必须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教导学生掌握网络知识,传授网络技术和引导他们正确上网,摒弃网络中消极、错误的生活观和价值观。由于网络影响而产生的错误生活观,已经使很多家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亲临事件也时常让作为中学生的我,内心沉痛。我们应该呼吁社会对中学生进行正确系统的的网络观教育。对于家长,应告诉孩子电脑游戏和社交聊天并不是网络的全部,引导其对网络有一个新的认识。有益的游戏的确有着促进大脑训练学生的协调性的能力。但是爱玩是中学生的天性,所以家长需要时常监督学生的网络生活,督促学生学习。中学时期是一个很重要的人格塑造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所以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都需要关注学生心理是否健康,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消除学生的心灵上的障碍。
五、结束语
综上,中学生在网络这个千千世界里,应做到“出污泥而不染”,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几个方面共同努力,更需要中学生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识别能力,有足够的定力抵制诱惑抵制负面的信息。只有这样中学生才能够正确对待网络,做一名优秀的中学生。
看了“中学生政治论文”的人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