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政治时政论文800字
构建平安校园,是我们大家的应尽责任,我们哟杜绝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校园欺凌政治800字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校园欺凌政治800字论文篇一:《试谈社交媒体对校园欺凌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校园欺凌现象迫切需要得到关注与改善。在社交媒体被青少年广泛和大量使用的新环境下,社交媒体也不可避免地渗入校园欺凌现象中,一方面,社交媒体可作为校园欺凌的传播渠道;另一方面,社交媒体也是校园欺凌的实施工具。本文在分析社交媒体兴起对校园欺凌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社交媒体背景下校园欺凌的应对策略,以期为防治校园欺凌现象提供一定的启发和指导。
〔关键词〕社交媒体;校园欺凌;对策
近年来,校园欺凌(school bullying)事件时有发生,校园欺凌问题多次成为社会热点。对于校园欺凌,人们一般想到和关注的是发生在校园里的欺凌行为。但是广义的校园欺凌应该包括所有侵害到学生的在校利益,或者破坏了学校的教学、管理秩序的行为。因此,校园欺凌不只发生在校园内,也可能发生在校园外,甚至发生在互联网上。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直播、社交网站等社交媒体(social media)顺势而起,为人们搭建了方便快捷的提供、发布、分享以及获取意见和信息的平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社交媒体,使得校园欺凌也蔓延到了社交媒体。欺凌者在社交媒体上对个人或群体进行恶意伤害,称为网络欺凌。发生在校园内外的欺凌事件通过社交媒体使传播更迅速、范围更广。因此,我们对于校园欺凌的研究必须关注社交媒体兴起对校园欺凌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引导和应对。
一、社交媒体对校园欺凌产生的影响
校园欺凌是一个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校园欺凌的方式多种多样,发生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也很多,在社交媒体环境下,校园欺凌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社交媒体的匿名性使校园欺凌更具隐蔽性
“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匿名性是社交媒体的重要特点之一,社交媒体中真假信息难以辨别,许多虚假信息的发出者都使用匿名的方式,很难追溯来源。匿名带来的自由,让不少社交网站成为粗野言语、低级趣味的“垃圾场”,一个现实生活中彬彬有礼的谦谦君子,可能在社交媒体上摇身一变成为一个“网络暴民”。在以往的校园欺凌事件中,欺凌者是谁很清楚。而在社交媒体环境下,匿名欺凌者躲藏在网络之后,处于“隐身”状态,利用虚假的电子邮件地址和网名来掩人耳目。这就使得校园欺凌更加隐蔽、不易发觉。社交媒体所在的网络世界向来被称为“虚拟空间”,但是其实网络也是真实的社交空间,从数字格式上可说“虚拟”,带来的情绪和心理体验却十分真实。
(二)社交媒体的便利性使校园欺凌更具随意性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只要拥有一台电脑或一个智能手机,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社交媒体App发出言论,满足自我表达欲望的释放。在现实生活中,可能由于势单力薄或者寡不敌众等原因,人们会自我遏制欺凌言行,表现得比较谨慎小心或比较善意。与在现实中的欺凌相比较,由于处于“隐身”状态,社交媒体上的欺凌更容易更随意,使得欺凌者较少甚至没有责任感和负疚感。青少年十分渴望被人认同、获得关注,“曝光别人的隐私”“人身攻击和谩骂”有时可能不是出于恶意,而仅仅是为了获得高转发率、高“点赞”率,他们并不清楚信息在社交媒体中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对于可能产生的破坏性影响没有足够清晰的认识。有的欺凌者并不认为网上欺凌会造成伤害或是一种过错,只觉得这是开玩笑和嬉戏。
(三)社交媒体的快捷性使校园欺凌被更迅速广泛地传播
与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相比较,社交媒体信息量更大,反应更加灵敏。信息发布更便捷,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覆盖率更广。这意味着如果有人把校园欺凌事件以文字、图片或录像的方式放入社交媒体,其他人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浏览转发使更多人看到,欺凌事件就会被迅速广泛传播,难以被阻断和控制,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力量;而且一旦信息被广泛传播,则可能永久记载在媒体上,难以删除。正如前不久发生的中关村二小学生伤害事件,在短短几天中刷爆了朋友圈,原帖被众多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账号连续转发,网上的争论迅速达到白热化,不到一周时间,仅原网帖的评论就超过3.6万次。中关村二小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一夜成名”,成为承受校园欺凌这一社会问题的载体,成为众矢之的。
(四)社交媒体传播的广泛性使得校园欺凌产生的伤害更严重
当欺凌事件在社交媒体上被迅速广泛地传播时,一方面一些网友会做出不恰当的回复,或恶语谩骂或嘲�S贬损或散布谣言等等,甚至对被欺凌者进行二次伤害;另一方面可能有粗俗言语、不雅照片、视频等通过社交媒体流向相关人群,这无疑又会使当事人在心理上受到更严重的打击。与此同时,可能还有一些人会因为接触这个信息而触动自己的内心创伤,引发消极情绪,陷入心理危机。
再以中关村二小事件为例,明明(化名,即受到伤害的同学)家长选择网络曝光,推动了社会对校园欺凌的重视和思考,其勇气可嘉。《每一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不》一文很能触动善良者的愤怒,引起网民热烈讨论,但留言大多愤怒、报复、火上浇油,一边倒地指责学校,鲜有客观理性的独立思考。这种做法将学校、家长以及孩子们一并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给明明带来的伤害远比那两个淘气男孩的伤害大得多,整个事件中相关各方满盘皆输,没有一个人从中获益。
二、社交媒体背景下校园欺凌的应对策略
校园欺凌事件的频繁发生一再向我们敲响警钟,校园欺凌迫切需要得到高度重视,社交媒体背景下校园欺凌的遏制需要政府、社交媒体平台、学校、家庭等各方共同努力。
(一)政府应颁布相关法律法规,为社交媒体背景下的校园欺凌提供法律保障
面对社交媒体背景下的校园欺凌,首先应加强惩罚力度,提高损害赔偿标准以警示欺凌者;其次要保护欺凌信息不被散播,防止进一步对被欺凌者造成伤害,保护被欺凌者合法权益;最后法律中要明确社交媒体服务提供者的责任与义务。 目前,英国、美国、日本等很多国家已就网络欺凌行为进行了立法。比如英国法律中规定:通过公共电子通信网络(包含网络社交媒体)发布恶意冒犯、猥亵、伤风败俗或者恐吓威胁等性质的讯息将构成犯罪(在社交网络上的发言是否犯法最终应当由法庭来定)。日本法律中规定了国家、地方公共团体、学校和家庭对防范学生受到有害信息侵害负有责任与义务。还规定,一旦发现诽谤中伤留言或接到受害者投诉,通信服务提供商要及时采取删除有害信息等措施。
在我国,2015年6月3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对网上未成年人犯罪和欺凌事件报道管理的通知》;2016年4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2016年10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下发《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2016年11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制定颁布《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这几个文件中都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了社交媒体背景下校园欺凌的防治,但是原则性规定较多,具体运用时不得不借助于司法解释。未来我国的反校园欺凌立法应立足于实用目的,不论是校园欺凌的定义,还是校园欺凌的处理程序或者相关人员的责任,法律条文尽量具体、详实,凸显其可操作性,避免立法后仍旧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
(二)社交媒体服务商应承担社会责任,确保青少年获得安全的网络体验
目前社交媒体缺乏传统媒体的自我审查机制。一些社交媒体,尤其是营销公众号,为博眼球,增加点击率,就随意根据网友留言、论坛帖子撰稿,然后取一个夺人眼球的标题,通过微信朋友圈、公众号推送,最后传统媒体也不甘寂寞介入其中。由此导致谣言、假新闻满天飞,导致校园欺凌势态扩大化。
当今世界,关注网络媒体不良影响的国家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自由的背后是责任,社交媒体作为“准公共机构”,也应该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真正发达的社交媒体,应该有自我审查的意识和能力,应该对其中传播的内容进行约束,做到自净。手机公司、网站等通信服务提供商有义务为青少年提供过滤软件,免费进行过滤服务。
例如,2016年11月16日,据路透社称,美国社交媒体巨头Twitter宣布,将升级部分功能,允许用户通过屏蔽关键词来阻止暴力和仇恨言论,以更好地打击网络欺凌。该公司还表示,将提供“一条更直接的途径”,让用户举报不当内容,并且已改进了内部管控,以有效处理用户举报的滥用行为。
另外,利用软件对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动态进行监控,以提早发现网络欺凌、自杀威胁或犯罪活动,进而重点防范,这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等地区已经成功尝试。但这种做法涉嫌侵犯隐私权,引发了很大争议,将来可否继续实施以及如何有效实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学校要大力开展校园反欺凌专题教育和相关技能培训
学校作为校园欺凌的主要发生地,应当承担反欺凌的主要责任。学校应当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专门的校园欺凌处理程序,配备专门的校园欺凌处理人员。校园欺凌事件一旦发生,必然会引起家长、孩子的不快和焦虑。在处理问题时,学校和教师应有更清醒的认识,能够站在教育者的位置上,去面对需要呵护的孩子,给家长更专业的指导和建议。解决问题要充满人性关怀,不能冷冰冰地简单对待。当家长对学校处理出现异议时,更应审慎妥善地处理好,切记不可激化家校矛盾,甚至闹到两败俱伤。
除了常规的校园安全培训外,学校还应该开展针对校园欺凌的专项培训。学校应将反欺凌培训纳入教学计划和年度重要工作中,每学年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反欺凌培训。首先是欺凌行为识别技能培训。遭遇校园欺凌的学生通常会出现行为和心理上的异常,表现为迟到或旷课,学习成绩下滑,注意力涣散、行为退缩、抑郁寡欢、焦虑不安、性格变化等症状。当发现身边的学生有类似情况时,教师要有所警觉并及时干预。其次是普及校园欺凌行为的应对技巧,教给师生应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具体方法。可以将应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具体方法编成漫画读本,发放到师生手中;可以开设系列相应课程,进行反校园欺凌宣传教育,传授应对校园欺凌的安全自护方法;还可以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将校园欺凌的各方当事人邀请到一个团体中,聆听彼此感受,提升移情和应对欺凌的能力,促使当事人化解矛盾,重归于好。
(四)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有客观理性的态度,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学习、上网、交友等习惯
中关村二小事件中,明明(化名,即受到伤害的同学)被精神科大夫诊断为疑似急性应激反应障碍。作为心理咨询师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专业人员,笔者认为明明妈妈更可能是急性应激反应障碍,而且属于偏执人格。家长遇事不够冷静,得理不饶人,使得原本孩子之间的小冲突演变成为了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冲突,原本是想保护孩子,结果给孩子造成更大的消极影响和伤害。不幸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类似明明家长这样成为校园欺凌事件推手的家长时有涌现。
管教孩子是家长的法定监护职责。社会(社区)和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的合作,引导广大家长要增强法治意识,自觉发挥榜样作用,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学习、上网、交友等习惯,要注意观察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以及网络活动,及时了解孩子的各种表现和思想状况,积极与学校沟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及时管教,避免放任不管、缺教少护,也要避免溺爱袒护、教而不当。尽量多安排时间与孩子相处交流,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要通过关爱陪伴,化解欺凌事件对孩子带来的伤害,帮助孩子重拾自尊自信,走向自爱自强。
总而言之,工业4.0时代已经来临,对于当今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生长于“E时代”,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他们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做好社交媒体这一新环境下的校园欺凌的防范与管理,已成为学校和社会亟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应该正确把握社交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正视与社交媒体的关系,制定基于社交媒体背景下有效的校园欺凌防范与管理策略,体现教育情怀和社会责任,让教育有温度有尊严,保障和还原校园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文献
[1]杨岭,毕宪顺. 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社会防治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7-12.
[2]纪瑞.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J].科教导刊,2016,29(10):165-166.
[3]方海涛. 美国校园欺凌的法律规制及对我国的借鉴[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6(2):32-38.
[4]魏叶美,范国睿. 社会学理论视域下的校园欺凌现象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 2016(2):20-23.
[5]孙晓冰,柳海民. 理性认知校园霸凌:从校园暴力到校园霸凌[J].教育理�与实践,2015(11):26-29.
[6]李惠君. 校园欺凌的防范与心理干预[J].新教育,2016(15):7-8.
[7]厉恒. 企业危机公关的媒体策略研究[D]. 大连理工大学,2008.
[8]宋雁慧.网络欺凌与学校责任[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4(1):56-60.
校园欺凌政治800字论文篇二:《试谈如何帮助孩子应对校园欺凌》
亲子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化解孩子许多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同样,也可以减少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和受欺负的行为。
2016年11月,一篇名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文章开始在微信朋友圈等平台流传,校园欺凌事件再次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类似的校园暴力、校园欺凌事件在媒体上频繁被报道。媒体报道的这些事件,从发生的地域来看,从北京、上海到广西、云南,从东北辽宁到南端省份海南,遍布全国各地;从学生的年龄来看,从小学到高中均有涉及;从欺凌性质看,低年级以直接欺凌事件为主,到高年级则呈现出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等多种方式并有的现象。初中以上学生的欺凌行为呈现出更为明显的团体化特点。
这种频繁发生的校园欺凌现象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去年5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印发《关于发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中小学针对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11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强调要积极预防、依法依规处置、保护学生身心安全。看到上述消息,我们对相关行政部门的决心和行动感到由衷的高兴,但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背后有其复杂的原因,问题解决需要社会、学校、家长高度重视,共同努力。
一、什么样的孩子会介入校园欺凌事件?
在这类事件中,通常有二类角色,一类是欺负者,一类是受欺负者。有一批孩子特别值得关注,他们有时是欺负者,有时又是受欺负者,叫做欺负―受欺负者。
(一)读懂欺负事件中孩子的心理特点
1.读懂欺负者自身的特点
欺负者有如下特征:在编码社会线索时,他们会寻找和发现与敌意相关的线索,会对与敌意相关的线索更加敏感;在发现此类线索后,在解释社会线索时他们又倾向于敌意归因;于是,他们在构建社会目标时会非常生气,想到的更多的是“报复”;在此基础上,他们产生的问题解决策略更多的是攻击性的解决办法,没有充分考虑其他非攻击性解决方式;在评价各种策略的有效性和选择反应时,他们又不能很好地理性评估攻击反应的后果;最后,在实施反应时,会迅速做出反应。
2.读懂受欺负者自身的特点
受欺负者一般具有以下特征:自我评价较低,自卑感较重;存在某些“缺陷”,与众不同,如存在情感和行为问题、有不良行为习惯、身体弱小或肥胖等;容易焦虑,具有不安全感,比较安静,谨小慎微,容易神经过敏等。他们常以哭、退缩等消极方式,被贴上“好欺负”的标签。
3.读懂“欺负―受欺负者”自身的特点
欺负―受欺负者的问题行为、学业问题和人际交往问题最严重。通常来说,欺负―受欺负者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类是由欺负者转变为欺负―受欺负者,另一类是由受欺负者转变为欺负―受欺负者。不同“发展轨迹” 的欺负―受欺负者特征不同。由欺负者转变为欺负―受欺负者的青少年往往好斗,经常欺负他人、招惹好动和暴躁的孩子,不遵守规则,被同伴所排斥;由受欺负者转变为欺负―受欺负者的青少年则长期受到暴力对待,无力反抗,且没有得到外界的帮助,对社会的认识产生偏差,认为暴力能解决问题,以暴制暴,自己会转而欺负更弱小的对象。
(二)读懂这三类孩子的环境因素
成人不但要读懂孩子自身的因素,还要读懂与之相关的环境因素。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这些环境系统包括微观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等。校园欺凌事件中,不同类型的个体面临着不同的环境因素。
1.家庭环境
校园欺凌事件中,不同类型的青少年所面对的家庭环境可能存在教养方式偏差、家长情绪控制能力差、家庭不和谐等因素,具体见表1。
2.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人际关系,在校园欺凌事件中,不同角色的青少年可能面临着不同的同伴问题,具体见表2。
3. 学校环境
对于欺负者来说,他们所处的学校环境有如下特点:对学生约束太多,学生感到压抑;学校师生关系紧张,“敌对”感强烈;教师常采用批评、斥责、变相体罚等教育方式;缺乏校园暴力的预防制度、应急处理制度和处理教育制度。
对于受欺负者来说,他们所处的学校环境有如下特点:缺乏有序、和谐的学校氛围;学校“重堵轻疏”,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简单惩罚甚至劝退,不能根据学生特点及时引导,提前预防;老师对同学之间的矛盾不能及时处理,导致冲突事件持续升级。
(三)读懂孩子的年龄阶段特征
为什么青春期攻击事件更频繁、影响更大?孩子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具有不同的特征。实际上,这与青春期大脑发育情况有关,大�X前额叶是控制情绪冲动的脑区,从2-3岁开始发育,一直持续到6岁达到高峰,之后发育趋缓,一直到20岁左右才发育成熟。故青春期的孩子处于前额叶发育不足的状态,因此情绪控制能力较弱;同时,大脑中的杏仁核是产生情绪、识别情绪和调节情绪的脑区,在青春期开始迅速发育,故青春期学生比儿童更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加之与成年人相比,青少年加工信息多使用情绪通路,这就导致青春期个体攻击性更强。此外,这一阶段的孩子有强烈的同伴交往的需要,特别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所以,往往这一阶段的校园欺凌会呈现出团体化的特点。
二、如何帮助孩子处理校园欺凌?
(一)了解校园欺凌带来的深层影响
很多人认为校园里有些欺负行为是正常的,孩子长大就好了。当然,不能把一些正常的冲突和问题都放大为校园欺凌,但是,成人要了解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中,校园欺凌发生的严重性、发生频率和隐蔽性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很多人只关注孩子在学校中的学习和成绩,对于孩子在学校中的情绪、交往等缺少足够的关注。但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的一些事件对孩子未来的一生都有持续的影响,因此,要了解校园欺凌带来的长远影响。
(二)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是预防孩子卷入校园欺凌的关键
由于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行为有深刻影响,因此,从家庭角度来看,预防孩子卷入校园欺凌的关键在于创造积极健康的家庭环境。
1.家长为孩子提供处理问题的正向榜样
家长要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行,少在孩子面前争吵,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如果孩子在家庭中目睹的都是家长之间的攻击和指责,孩子便只学会了这样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容易迁移到学校情境中。对孩子的教育要采用温暖、民主的教养方式,减少采用批评、打骂等方式,当孩子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时候,要听听孩子的想法,问问孩子需要怎样的帮助,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和打骂;当与孩子意见不一致的时候,要一起讨论,而不是压制和要求孩子绝对服从。家长在生活中碰到受人欺负、遭受委曲等事件,要减少敌意归因,要学会更多的非攻击性解决方式;在评价各种策略的有效性选择反应时,应更理性地评估攻击反应的后果,选取更合理的反应;在实施反应时,要学会“等一等”。这样孩子在碰到类似事件时也会更理性。
另外,家长每天要腾出一段时间跟孩子聊聊学校中的生活,包括学习、同伴之间的交往等,从更多方面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态,对于孩子表达出的一些不同看法,家长不要横加批评和分析,让孩子在家长面前可以很轻松、真实的交流自己的情况。这样,当孩子遇到一些问题时,能够向家长寻求帮助。亲子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化解孩子许多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同样,也可以减少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和受欺负的行为。即使受了欺负,也会更愿意与家长沟通讨论,防止更严重事件的发生。
2.培养孩子的自信和良好的交往能力
有自信和有良好交往能力的学生更不容易卷入到校园欺凌中,因此,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并建立自信。自信不仅仅只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得益于孩子自信的建立。
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就要营造非攻击性的环境,减少采用批评等方式教育孩子;要理解孩子、接纳孩子,与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孩子能安全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对于男孩子而言,有一项擅长的运动或爱好有助于提升孩子自信和在同伴中树立健康有力量的形象。假期也可以参加一些夏令营等活动,提升交往的能力和自主应对挑战的信心。如果孩子能量过剩,可以学空手道、拳击、游泳、足球、橄榄球、军乐表演等。这样不仅能让孩子充分发泄过剩的体能,还会学到新技能,更能让孩子明白怎么控制愤怒情绪。对于一些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故事演绎等方式培养孩子理解别人感受的能力。
家长还要充分重视孩子同伴交往的需要,让孩子多参加班级团体活动,提升孩子的社交技能、应对冲突和矛盾的能力,营造和谐的同伴关系。家长不应该过度干涉孩子的社交生活,让孩子多锻炼自己的社交技能,引导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伴交往。
3.指导孩子掌握一些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
家长也要指导孩子掌握一些面对欺凌的方法,例如:
(1)在学校不要去挑逗比较霸道和强悍的同伴。
(2)上下学和活动时尽可能结伴而行;独自出去找同学玩时,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学不要在路上贪玩,按时回家。
(3)遇到暴力的时候不要惊慌,尽量不激怒对方,尽可能拖延时间,争取有机会求救。
(4)当自己和对方的力量悬殊时,要认识到自己有保护自己的能力,通过有策略的谈话或借助环境来使自己摆脱困境。
(5)一定要及时跟家长、老师沟通情况,不要在忍气吞声中一个人默默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三)留意孩子行为和心理变化
很多孩子遭遇到校园欺凌后,出于种种原因不敢或不愿跟教师、家长沟通,因此,平时要留意一些孩子在行为和心理上的变化,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1.身体出现伤痕
如果孩子身体无故出现各种伤痕,诸如瘀伤、抓伤等,那很可能是孩子受到暴力侵害。特别是夏天如果孩子经常穿着长袖衣服,他可能是受到了伤害。
2.生活规律和习惯的改变
很多孩子受到欺凌之后会出现食欲下降、注意力恍惚、睡眠质量变差、学习成绩波动、如厕习惯改变(厕所是校园欺凌的高发地,因此很多孩子避免在学校上厕所)等变化,要巧妙地与孩子沟通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
3.不爱上学或要求转学
由于体验到生理、心理上的痛苦,受到校园欺凌的孩子会变得恐惧和厌恶学校。因此,如果没有其他原因,孩子突然不爱上学,要关注孩子的交往情况并与班主任等取得联系进行沟通。
4.情绪和行为的变化
由于校园欺凌的侮辱性、伤害性较大,孩子的自尊心会受到很大伤害,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情绪的变化,特别是如果孩子一直比较乐观活泼,突然变得沉默,不和外界交流,一些年龄小的孩子可能出现退行的行为,如尿床、依恋父母等。
(四)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后的处理与干预
如果孩子真的卷入了校园欺凌事件中,不管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都需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和干预,尽量将伤害降到最低。
1.与班主任、学校和当事者家长共同处理
遇到这样的事件,需要与学校、卷入事件学生的家庭之间的沟通和协商,将伤害降到最低。如及时制止视频、影像材料的进一步流出和传播,将发生冲突的学生暂时分开隔离,以防止进一步的冲突和欺凌发生。
2.情感急救与身体治疗同样重要
卷入校园欺凌事件的孩子,特别是被欺凌的孩子在身体方面的治疗固然重要,但是更要重视的是心理和情感急救,孩子如果表现出恐惧、焦虑、紧张,要了解这是孩子在遭遇创伤后的反应,不能急于改变或回避孩子的感受,要耐心的倾听和接受,然后再跟孩子沟通,一起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受欺负的情况,帮助孩子疏导情绪,教会孩子正确应对被欺�的情况,孩子就可能从受欺负者变为欺负者,所以还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暴力事件,认识到“以暴制暴”是不理智、不成熟的做法。而对欺凌别人的孩子,如果只是直接的批评指责,孩子会觉得他们根本不理解自己,内心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下次还会出现欺凌别人的情况。
3.陪伴孩子,帮助恢复安全感和信心
卷入欺凌事件后,孩子对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遭到破坏,被欺凌的孩子有时可能需要在家里调整一段时间,需要成人的安慰、陪伴。在这段时间里,孩子可能还会出现情绪的不稳定、紧张和焦虑,要予以回应,如“这种感觉的确很不好”。如果必要的话,要和孩子一起做些孩子感兴趣的事,或者请孩子比较信任的亲友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重新建立对他人的信心。
4.寻求专业心理干预
如果校园欺凌事件特别严重,感觉自己无法安慰和帮助孩子,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受到明显影响,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的干预和指导。不仅受到校园欺凌的孩子需要专业干预和辅导,欺凌别人的孩子如果手段特别具有伤害性和侮辱性,同样需要专业心理的干预。
5.法律介入
界定为校园欺凌事件的一般都是比较严重的侵害人身安全的事件,除了上述的干预和处理之外,必要时可以启动法律程序。
【边玉芳,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
校园欺凌政治800字论文篇三:《校园欺凌治理的法治化路径》
摘 要 校园欺凌近年来在我国呈现出多发态势,严重损害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威胁着本应安全、健康而有序的校园环境。本文在检省现有治理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以反校园欺凌立法为基础的法治化治理路径。
关键词 校园欺凌 反校园欺凌立法 法治治理
2016年5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中小学开展对校园欺凌的专项治理活动。校园欺凌问题之所以首次进入了国家治理视野,其原因在于我国的校园欺凌在近年内呈现多发态势。网络舆情分析显示,从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6月31日,涉及“校园暴力欺凌”的网络新闻高达36761篇次,微博721947条。 但是,与根除校园欺凌的愿景相比,我国在反校园欺凌领域,不仅存在基础研究及数据的缺失,而且既有的治理制度也多有不足。
一、既有校园欺凌治理的检视
与校园欺凌长期存在的事实相比,我国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到学校、教师,以及校园欺凌行为人和受害者,对于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有什么危害的认识处于模糊状态。我国迄今既未有对校园欺凌的官方调查,也未在教育基本法或者校园安全立法或政策中明确界定校园欺凌行为及其表现,更未有反校园欺凌的具体制度。我国《教育法》虽将“全社会都应当支持和关心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为教育的基本宗旨进行了规定,但该法只在第72条以维护学校教学秩序为目的,规定了结伙斗殴,寻衅滋事行为的违法性质,未规定校园欺凌制度。《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关于惩戒未成年人不当或者违法行为的规定非常笼统,没有针对校园欺凌的明确规定。2012年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司法机关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但并未明确校园欺凌及学校的反校园欺凌责任。由此可见,我国现有立法中的反校园欺凌法律制度是缺失的,而这正是造成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校园欺凌行为的性质、对其危害性认知严重不足的重要根源。因为法无明确禁止,校园欺凌甚至被认为只是同学间的玩闹而已,不必过于在意。而缺乏相关法治教育的未成年人自然也难以形成对校园欺凌行为的正确认识。可以说,反校园欺凌法律制度的缺失,不仅使警方、学校难以依法处理校园欺凌行为,而且无形中纵容了欺凌在校园中的滋生。
二、校园欺凌治理的域外经验
上世纪末期以来,预防和制止校园欺凌,创建安全校园已经成为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泰国、尼泊尔、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项国家战略。其以反校园欺凌立法为基础、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校园欺凌治理体系已经较为成熟。可资我国借鉴的经验有:
(一)制订反校园欺凌法
为确保能够清楚识别校园欺凌的发生,各国多在教育基本法或专门法中制定了反校园欺凌的法律规则,明确界定了校园欺凌行为。如英国政府教育与技能部以“伤害”为行为的根本属性,规定校园欺凌是反复的、有意的或持续的意在导致伤害的行为。日本2013年通过的《欺凌防止对策推进法》则以“造成痛苦”为核心属性,侧重于从受害者在身体、心理上所遭受的攻击和所感受到的痛苦为依据确定是否构成校园欺凌。我国台湾地区2012年颁布的“校园霸凌防制准则”则非常详细地以列举式规定了校园欺凌的行为表现,即发生于校园内、外的,个人或集体,持续的以言语、文字、图画、符号、肢体动作或其他方式,直接或间接对他人贬抑、排挤、欺负、骚扰或戏弄等行为。这些行为具有使他人处于具有敌意或不友善的校园环境,或难以抗拒,产生精神上、生理上或财产上的损害,或影响正常学习活动的后果。总的来看,被各国立法所公认的校园欺凌,其行为表现既有肢体欺凌,也有言语欺凌、关系欺凌、性欺凌和网络欺凌。 其发生频次上既有重复发生也有偶发事件,其行为的致害程度既包含了严重后果,也有轻微损害。
(二)以多种手段严加惩治校园欺凌
基于对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危害性的充分认知,美国、日本等国已相继设立了专门的反校园欺凌机构,采取了一些极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治理措施。其中,最为有效的治理手段即严惩。如美国加州法律规定,侮辱凌虐同学即构成酷刑折磨的重罪,最高可被判处终身监禁并处1万美元罚金。除监禁外,美国少年法庭可以判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接受非监禁方式处罚。它包括缓刑、罚款或者赔偿、送到青少年改造中心或训练学校管教等方式。法国虽然以教育优先为原则,采取了与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完全不同的体系对待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但其法律规定的教育性处罚和刑罚也极为严厉。其中,教育性惩罚制度“是一种介于教育和刑罚之间的处罚方式,包括强制未成年人罪犯参加旨在加强其融入社会意识的公民培训(期限不超过一个月)、帮助、赔偿受害人等”, 实施效果颇受肯定。
(三)反校园欺凌教育奠定预防根基
2012年12月,日本针对严重的校园欺凌现象,由文部科学省进行过一次紧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中小学从2012年初至调查时点共发生校园欺凌14.4万件。在这些案件中,地方教育委员会中有43.8%未对社会进行防止欺凌行为的启发和宣传活动。而进行了防止校园欺凌行为的启发和宣传活动的地区,校园欺凌的发生比例则低很多。 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实践经验也证明,必要的教育活动能发挥预防校园欺凌的积极作用。相反,应对技巧和实际知识的欠缺,则可能导致大量不必要的伤害。为此,美国2010年修订的《新泽西州反欺凌法》规定,每年10月的第一周为“尊重周”,在该周所有学校都要对学生开展有关反欺凌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欺凌产生的原因及后果,同时学区应在整个学年不间断地对学生开展反欺凌教育。除学生接受上述教育外,学校教师和其他雇员也必须参加每年的反校园欺凌教育,学习如何预防、识别和治理校园欺凌。
(四)政府、社区和学校共建防卫体系
美国、澳大利亚立法中都有明确规定,每个学区、每个学校都要由学生、学生家长、学校雇员、政府官员以及社区代表共同参与,制订一套反欺凌方案用于各个学校的校园欺凌治理。该方案除包含反校园欺凌法确立的法定义务外,还强调多方共同参与下的、更具可操作性的反校园欺凌具体措施。反校园欺凌方案应包含禁止欺凌的声明、不局限于法律规定的欺凌行为的种种具体表现、欺凌行为的后果、救济措施、发生欺凌后的报告程序、学校对欺凌行为应立即采取的行动等内容。同时,在反校园欺凌方案的实施中,立法还要求学校配备良好的校园警察制度,负责具体实施工作方案中关于反欺凌,创建安全校园的工作。这些校园警察,既有由地方警察部门依据合同或协议,为学校提供安全保卫服务;也有由安保公司为学校提供安全保卫服务的形式;还有学校保卫部门负责安全保卫的形式。在日本,为减少校园欺凌,共同预防青少年犯罪,设立了政府警察与社区民众相互合作的“青少年警察”模式,发挥了有效的震慑作用。韩国2012年修订的《校园暴力预防及对策法》则规定,2所以上学校可以共同设立对策自治委员会,基层地方自治体应设地方协议会。学校也配置校园警察,主要通过常驻或定期巡回方式,指导学生避免和应对校园欺凌、对正在进行的欺凌行为进行处理等。此外,“为数不少的学校为了提升社会合作机制的效果,还开发了学生监护人教育课程,希望通过对监护人进行教育形成良好的家庭环境,进而减少校园欺凌现象。”
(五)强调学校的法律责任
在以保护学生权益为目标的反校园欺凌制度安排中,学校采取积极有效的反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措施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快的治理举措。因此,多国立法都强调了学校在反校园欺凌中的法律责任。如《新泽西州反欺凌法》规定,所有的欺凌事件都应在学校雇员或签约服务商看到或收到可靠消息后的当天向校长口头汇报,并在2个工作日内提交正式的书面报告。校长接到报告后应通知涉事的家长或监护人到场,并与他们初步探讨提供咨询和干预服务事宜。相关欺凌事件必须在反欺凌专家的领导下,按程序进行调查并在10个工作日内结束。学生家长有权了解欺凌事件的调查情况,并有权要求学区教育委员会召开听证会。为防范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发生,学校还应成立由教师、学校家长和专家组成的校园安全工作小组,负责受理、识别、制止、处理任何形式的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如果未尽到上述义务,相关人员不仅要承担未能履行职责的处分,还可能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三、治理我国校园欺凌的法治化路径
(一)明确校园欺凌行为及其违法性质
针对我国现行立法的不足,首先应明晰界定校园欺凌,明确其违法行为性质。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联系紧密,有很多共同点,也有可能发生相互的转化。不同之处在于,校园暴力的加害方式主要是暴力行为,受害者遭受的不利范围以身体上的伤害为基础,扩展至身体和精神的双重伤害。而校园欺凌是“学校里的一些人利用某种优势不断地或者反复地伤害他人或给他人带来痛苦,而被欺负的人不得不顺从。” 针对这种差异,校园欺凌治理法治化的基础首先应是明确规定校园欺凌及其违法性质。在反校园欺凌立法中抓住其客观表现上的隐蔽性,加害方式的逐渐累加、多次行为复合的过程性特点,将意图控制、恐吓或孤立受害者而持续、恶意地使用具有羞辱、威胁或骚扰性的行为都纳入校园欺凌的范畴。
(二)严肃追究校园欺凌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校园欺凌行为人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就民事责任而言,实施校园欺凌的行为人,主观上有施加伤害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积极的作为,造成了同学心理或生理的伤害后果。因此,应当按照《侵权责任法》的一般原则,承担侵权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在这方面,需要校方作为主要的校园欺凌案件处理者,严肃追究行为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赔偿责任。不姑息不和稀泥。在刑事责任方面,则急需修订现有的《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改变对不满十四周岁的故意杀人行为、已满十四不满十六周岁的青少年实施殴打、凌辱等轻伤害行为难以追究刑事责任的现状。可以考虑降低未成年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将《行政处罚法》第25条、《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2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37条规定的责任年龄由14岁降低为12岁,将《刑法》第17条规定的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由14岁降低为12岁。同时,“我国虽然没有未成年人前科消亡制度,但前科封存制度足以提供必要的前科掩饰,避免未成年人罪犯在以后的升学、就业中受到歧视。” 因此,应当“纠正有关机关在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上片面从轻的工作惯性” ,严格执行刑罚。此外,还应重视发挥作为刑罚替代的保护处分制度的效用,社区等部门积极配合,确保公安机关能够通过对未成年人处以训诫、责令严加管教、赔偿、罚款、禁制令、委托监护、社区服务、保护观察和移送专门教养机构等多种方式有效惩戒校园欺凌行为人。
(三)多方参与共同治理
校园欺凌行为人和受害者都是未成年人,这就要求在校园欺凌的治理中,须教育在先,惩戒在后;以预防为主,以责任追究为辅。但是,检视我国时下的中小学法治教育,或者有名无实,或者根本不涉及反校园欺凌内容。参考其他国家反校园欺凌的成功经验,应主动开展以反校园欺凌为内容的、细致易行的法治教育。全体社会成员都应是反校园欺凌的行动者,应当在全社会建立起反校园欺凌的联合机构,由专业指导委员会、学校、安全指导专员、教师、家长、学生共同组成责任链,推动所有社会成员形成零容忍、人人见而制止的强大反校园欺凌社会氛围。其次,针对学生和学校全体雇员在内的重点群体,确立法定的反校园欺凌法治教育。每一年固定时间,以校园为主体,进行各种活动形式的反欺凌教育活动。同时,还应通过强化教师的反校园欺凌专业知识,提高其应对校园欺凌行为的能力。应向学生及教师提供防欺凌手册,使其掌握基本的预防知识和应对方法。
(四)共建校园安全法治化防卫体系
校园欺凌的治理应当重视校园安全防卫体系的建设。目前,我国的校园安全防卫体系建设尚缺乏国家立法层面的统一规划,没有校园安全防卫体系建设的统一建设要求。现有安保体系对校园欺凌的有效干预表现的严重不足。校园欺凌治理的法治化要求,应当提高校园安全保卫体系建设的层级,由警力直接参与或指导建立校园安全保卫体系,对安全保卫人员进行反校园欺凌的专业指导和培训。其次,应要求各学校制定适合本校情况的反校园欺凌工作方案,制定可操作性的各部门工作职责。如校方有责任在学校重点区域安装监控和报警设施,以防范校园欺凌的发生等。最后,应完善校园安全信息通报制度,明确学校的校园欺凌信息通报和档案记录职责。
(五)强化学校的反校园欺凌责任
鉴于现有立法反校园欺凌内容的缺漏,应当制定反校园欺凌法,明确将发现、制止和惩戒校园欺凌行为确定为学校的法定责任。在此基础上,明确学校的反校园欺凌现象专人巡查报告制度;明确所有学校雇员的校园欺凌行为发现和报告职责。为避免懈怠和不作为,立法应明确学校须对应当发现而未发现的校园欺凌案件负法律责任。其次,应确立学校在反校园欺凌中的安全保护义务。即明确学校负有及时、有效地干预和制止校园欺凌的义务。在校园欺凌发生后,学校有义务在第一时间对受害学生予以救助和保护。借鉴韩国《校园暴力预防及对策法》的规定,还应当规定,学校在征得受害学生同意后,应为其提供心理咨询或疏导、治疗,视情况为其调换班级和采取其他必要措施。最后,应当确立学校对校园欺凌行为人的行为指导和惩戒责任。对经常欺凌同学、经教育仍然不改过的学生,学校应及时与监护人联系,说明学生在校期间的状况,与家长共同采取措施预防学生进一步发生欺凌行为。
注释:
校园暴力欺凌事件相关网络舆情专报.
马雷军.让每个学生都安全:校园欺凌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小学管理.2016(8).4-5.
司西霞.浅析校园暴力案件中对未成年人犯罪人的惩处.中国检察官.2015(9).78.
陶建国.日本校园欺凌法制研究.日本问题研究.2015(2).57.
陈荣鹏、方海涛.美国校园欺凌的法律规制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5(6).57.
陶建国.韩国校园暴力立法及对策研究.比较教育研究.2015(3).59.
王鹰.外国中小学校的校园安全.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03(第2辑).309.
陈荣鹏、方海涛.美国校园欺凌的法律规制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5(6).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