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政工论文>

关于环保政治论文3000字

家文分享

  环保是重要的,因为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会更美丽。这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环保政治论文3000字,仅供参考!

  关于环保政治论文篇一

  浅谈绿色环保经济

  摘要: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是环境危机、能源危机产生后,相继出现的几种经济形态,旨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应运而生。

  1 四大经济的来源以及含义

  1.1 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循环经济”一词并非国际通用术语,在学术界尚存争议,从各种文献对它界定的共同性来看,就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1.2 绿色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绿色经济”是由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在经济学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分配、绿色技术此起彼伏,使绿色经济成为经济学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命题。但直到目前对绿色经济的内涵、外延以及特征等方面都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相关理论正处于不断探讨和完善之中。

  绿色经济的“绿色”,不是人们感知意义上的颜色,而是一种象征性用语。一般认为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或经济发展形态。

  1.3 生态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他的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使用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术语,成为生态经济学学科的最早倡导者。

  毫无疑问,生态经济学就是以生态经济为研究对象的。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第一,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第二,生态经济是让整个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像生态系统一样形成全封闭循环,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弃物的零排放,使生产系统自持,也就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是理想化阶段,在知识经济的后期才有可能做到。目前,各个国家生态经济的发展仅仅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趋势。

  1.4 低碳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早在2003年,英国颁布的《能源白皮书》,使之成为世界上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国家。

  低碳经济是碳生产力(单位碳排放的经济产出)达到一定水平的经济形态,它的着眼点是未来几十年的国际竞争力和低碳技术产品市场,目标是低碳高增长。低碳发展通过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制度约束得以实现,表现为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以及消费行为的理性。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20世纪后半期产生的新经济思想,是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总结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入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存危机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与改进的产物,因此它们有许多相同之处,当然也各具特色。

  2 四者共同的理念和追求

  2.1 新的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

  新的价值观念包括:在考虑自然资源时,不仅视为可利用的资源,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的消费观念摈弃过渡浪费和奢侈之风,提倡绿色消费,也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和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而且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在消费的同时还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2.2 追求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都追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的实现,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把自身置于这个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并且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从自然-经济大系统出发,使人类经济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

  3 四者不同的侧重点、突破口和核心

  3.1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利用“3R”原则以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绿色经济关爱生命,鼓励创造,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满足;生态经济则吸收了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以太阳能或氢能为基础,要求产品生产、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密闭循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而低碳经济是针对碳排放量来讲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采用清洁能源,以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缓和温室气候,使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碳排放量比较低的经济形态。

  3.2 解决危机的突破口不同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都是以人为本,解决人类生存危机,但是它们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各异。循环经济是通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存环境的改善来体现的;绿色经济实施绿色分配,如保证最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消费和费用支出;生态经济则将人类看成是具有最高级智慧的生物,通过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创造、依存和协同进化的关系达到人类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通过减少碳排放量,使得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CO2)浓度不再发生深刻的变化,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

  3.3 核心不同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的循环,使各种物质循环利用起来,以提高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绿色经济以人为本,以发展经济、全面提高人民生活福利水平为核心,保障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公平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系统的最大公平目标得以实现。生态经济学研究现状,以农业生态经济学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为核心。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消费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低碳经济将引起现代经济发展的全方位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支撑这场变革的重要条件:绿色科技的进步,市场机制的建立,价值观念、消费模式的改变,生态经济伦理形成都需要时间。我国也面临着从传统的资源依赖过量消耗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用循环型、集约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们应理性地对待,清醒地认识我国当前的国情,克服盲目地不切实际地攀高。因此,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也就是说,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王育德,步秀君,贾东水.绿色经济论[J].经济论坛,2004(16).

  2、钟建平.生态伦理与绿色经济[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6).

  3、韩锦芳.试论绿色经济的发展[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5(4).

  关于环保政治论文篇二

  环保世博园

  摘要

  2010年世博会在我国上海举行,各种交通工具基本上满足了旅客的需要,但对于一部分喜欢照相的旅客,由于乘用收费观光车以及免费世博专线公交游览通常会感觉到很不方便,并且此类交通工具由于游览路线比较固定,且不能中途停车,故有人建议某些场馆能够建立自行车租赁点。本文分析了自行车租赁的动态平衡问题,建立了关于自行车租赁的微分方程模型。首先,模型一针对取定的租赁点分析其自行车租赁状况;其次,模型二采用方法模型直接将问题简化后求解,只在最后结合实际做出检验即可。同时,我们运用matlab软件进行模型求解,图文结合的方式使文章清晰易懂,最终求出各个问题的解。问题一:中国馆东南存放自行车数为2864辆,后滩公园北存放自行车数为2136辆;问题二:中国馆东南存放自行车数为1684辆,后滩公园北存放自行车数为1256辆,美国馆南存放自行车数为895辆,宝钢大舞台存放自行车数为1164辆;问题三:应选择的租赁点为后滩公园,主题馆,世博文化中心,中国馆。针对不同问题我们建立的模型一次解决了,对于模型一应用广泛,并且实用性较强,可以应用到很多领域;对于模型二,采用的方法模型,对于问题的分析与求解也大有裨益。

  【关键字】:自行车租赁动态平衡微分方程方法模型

  中图分类号:F421.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问题重述

  上海世博会世博园区面积都比较大,游客采用步行或者乘用收费观光车以及免费世博专线公交游览通常会感觉到很不方便,并且此类交通工具由于游览路线比较固定,且不能中途停车,通常不适合一些乐于拍照的游客。有人想出用自行车租赁游览的方式,比较适合一些旅客的需要。旅客可以在任意一个租赁点租到自行车,并且可以在任意一个租赁点归还自行车。假设世博园区所有场馆每天的游客人数大约50万人,现有自行车5000辆。其中有些场馆是自行车观光的必经之地,具体哪些可以自行假设,世博园区图可在网上下载。

  问题一:考虑在世博园区图中的中国馆东南、后滩公园北各建一个租赁点,设计一套租赁方案,即每天早晨各个租赁点分别存放多少辆自行车。尽量使得每个租赁点的自行车数量保持动态平衡。

  问题二:考虑在世博园区图中的美国馆南和宝钢大舞台南两个位置新建立两个租赁点,重新设计一套租赁方案,尽量使得每个租赁点的自行车数量保持动态平衡。

  问题三:请您考虑在世博园区哪些位置,建立几个租赁点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给出理论依据(模型及求解)予以说明。

  (二)模型假设

  假设自行车出现故障或丢失时,都能及时处理好,保证满足租赁者的需要;

  假设租赁者平均每人每天租赁自行车一次;

  假设每个租赁点每天出租出去的自行车在当天之内都全部被归还;

  假设每天所有场馆的游览总人数基本保持不变;

  假设旅客租还自行车均不受天气、交通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假设自行车的租出率与当地的客流量成正相关,租车因子不受其它因素影响。

  (三)符号说明

  (四)模型的准备与建立

  模型一的准备

  经过对问题的仔细分析,我们可以知晓,旅客可以在任意一个租赁点租还自行车。要使每个点的租还自行车数量保持动态平衡,那么即是要各个点的自行车数量的变化率保持相对稳定,即:自行车数量的变化率=租出率+归还率

  问题的本质是期望我们建立一个动态平衡模型来满足世博会中的各个租赁点的需求。我们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即对于时刻每个租赁点有租出与归还自行车的动态平衡。记时刻第个租赁点存放的自行车数为,出租在外的自行车数为,第个租赁点的人气指数(时刻的客流量与总旅游人数的比值),总旅游人数为,我们可以建立关于租赁点的微分关系式:

  同时,对于时刻出租在外的自行车数与所有租赁点存放的自行车数同样满足动态平衡,我们建立微分关系式:

  模型一的建立

  经过模型准备,我们清楚地分析了自行车租赁的整个过程,鉴于此,我们建立了微分方程模型,具体模型如下:

  目标函数:……⑴

  其中:……⑵

  约束条件:……⑶

  模型二的准备

  对于模型二,我们要确定在哪几个位置建立几个租赁点才能更好地满足旅客的需要,这里需要考虑很多因素。第一,必须保证满足出行人数较多的路线的起、始点,都必须拥有租赁点;第二,应选择交通密度比较大的位置建立站点;第三,我们以各场馆的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来度量旅客稠密度。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也会有影响。所以,我们在解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抓住主要线索,即交通密度。这里,我们以交通密度来衡量一个租赁点的合格度。

  我们记为第个场馆的交通密度,为第个出入口每天的平均客流量,为第个场馆的旅客稠密度,我们建立如下关系式:

  ……①

  我们根据路线上的地理环境、人群分布、交通情况、其他交通工具的密度、是否处于交通枢纽等具体情况来确定站点的具体位置。此处,我们主要研究黄浦江以南部分,这里,我们主要确定了4个出入口,所以关系式简化为:

  ……②

  模型二的建立

  由上面的模型准备,又根据图(1)分析得到,其中有几个场馆面积是比较大的,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面积越大的场馆,其客流量相对较多,故其周边交通比较频繁。我们用较大场馆面积与场馆总面积之比作为该场馆的旅客稠密度,即

  ……③

  简化模型得到:

  ……④

  与此同时,我们求出的解需满足如下条件:

  模型二求出的解关于平衡时刻必须比第一问与第二问的平衡时刻,都小;

  旅客对模型二选取的租赁点满意度更高;

  (五)模型求解

  模型一的求解

  对于时间在刚开始9:00到这段时间关于时间成减函数,但是有附件Ⅰ可以看出人数的变化规律;那么可以看出在9:00到11:00这段时间内,总人数较少,但人数的增长速率最快,即旅游的人数来的最多,这时则对应的只较小,但逐渐在增长;对于在11:00到18:00这段时间,的这基本趋于稳定且较大;对于时间在18:00以后,基本保持不变了。对于问题一中的各个数据可知道,中的中国馆东南和后滩花北的人流数统计如下:

  根据附件Ⅰ中的可以确定在各个时期的大概变趋势,并且根据MATLAB计算和画得图形为(见附件Ⅲ),同理可以找到后滩花园的变化规律(见附件Ⅳ)。即在中国馆东南设2864辆自行车,同时在后滩花园北2136辆自行车。

  对于问题二:

  要想建立四个点,其中,对美国馆南和宝钢大舞台南两个位置的客流量进行查询并且统计分析:

  根据附件Ⅰ中的可以确定美国馆在各个时期的大概变趋势,并且根据MATLAB计算和画得图形为(见附件Ⅴ),同理可以找到宝钢大舞台南的变化规律(见附件Ⅵ)。即:在中国馆东南设立1684辆自行车,在后滩花园北设立1256辆自行车,在美国馆南设立895辆自行车,最后在宝钢大舞台南设立1164辆自行车。

  模型二的求解

  首先,我们必须考虑在一个空间相对封闭的区域里,对于出行人数较多,与其他站点无法构成循环且在起、始位置上,要初步确定站点;其次,我们在满足旅客需要且充分考虑经济因素的情况下,初步确定了五个点,他们分别是:后滩公园,非洲联合馆,主题馆,世博文化中心,中国馆。

  代入数据求的得解为:

  由于搜集的数据有限,我们无法求得一些量,故结合图形及有限数据、交通密度的大小比较,我们对一些问题进行合理化的猜想,最终我们确定如下4个租赁点:后滩公园,主题馆,世博文化中心,中国馆。

  模型二:是一个方法模型,通过整体分析,局部确定的方法成功将问题简化,运用变量替换的方法成功将问题化为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但其实中间我们简化了很多因素,所以,模型的通用性可能不是很强。如果能采用一些改进的方法,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六)模型的评价与推广

  模型优点:

  1.我们建立了关于自行车租赁问题的微分方程模型,通过曲线积分上限函数来表示一条函数曲线的累计变化函数,使积分变化更加清晰。

  2.同时我们的模型较简单,能够很清晰地反映各变量之间的关系,通用性较强。

  3.在满足动态平衡原则的条件下,求出了相应的解。模型二,运用的方法模型较简单,能够快速理清、简化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4.模型二,同时也是对模型一的深化,方法简单,通用性较强。

  模型缺点:模型一的函数关系式有点长,计算起来有一定难度。模型二中我们也弱化了一些因素,所以对模型的求解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模型推广:我们所建立的模型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于图书馆的借书系统、商品的购进与卖出、银行的自动提款系统等。

  (七)参考文献

  徐全智,《数学建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寿纪麟,《数学建模—方法与范例》,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年

  姜启源,《数学模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年

  姜启源,《数学模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

  王高雄,《常微分方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8年

    211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