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术论文>

幼儿教师学术论文

家文分享

  幼儿教师的目的是共同教育好幼儿,使幼儿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幼儿教师学术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教师学术论文篇一

  幼儿教师 听课浅谈

  摘 要

  听课,看似寻常事,其实并不寻常。听课过程会涉及诸多要素,只有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切实提高听课的效益。听课是幼儿园教学管理的一项常规性活动。它是了解师幼教学活动、交流教学经验、研究教材教法的重要手段,是幼儿园管理者、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

  关键词

  听课 幼儿教师 准备活动

  听课是幼儿园教学管理的一项常规性活动。它是了解师幼教学活动、交流教学经验、研究教材教法的重要手段,是幼儿园管理者、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那么何谓听课呢?如果望文生义,听课似乎只是用耳朵去倾听教学活动中师幼的一言一语。而实际上,听课不仅仅指的是“听”,更主要是去“看”,即仔细观察教学活动中的过程变化,用心去发现许多“明明白白”现象背后所反映的问题,深刻地洞见其中的局限并分析症结所在。因此,“听课”有时也被称为“看课”或“观课”。

  听课,看似寻常事,其实并不寻常。听课过程会涉及诸多要素,只有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切实提高听课的效益。

  一、听课的准备要充分

  听课的准备可以分为内部准备和外部准备。所谓内部准备,是指听课者要心怀一种包容认真的态度去听课,本着向别人学习的态度去听课。所谓外部准备,是指事前熟悉有关教学内容,分析其中的重点、难点。这些重点难点可以是教师在教学中很想克服的困难,也可以是听课者很想在听课过程中关注的部分。如果听课者事前没有准备,就有可能因为对教学内容的不熟悉而导致听课不深不透,流于形式。另外,听课者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可萎靡不振、昏昏欲睡或情绪大起大落。发现问题时,听课者要默默地思考分析,不可神态骤变,甚至与邻座窃窃私语、妄加评议,从而破坏正常的教学氛围。

  二、听课的数量要恰当

  听课的数量并非越多越好,若无计划、无准备地盲目听课,则可能使听课流于形式走过场。一方面,听课者需要听不同领域、不同年龄段、不同水平教师的课;另一方面,听课者也要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有选择、有计划地参与听课活动。

  至于到底听多少课算是适当,这要因人而异,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于新教师来说,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还是要多听一些课。一般来说,新教师每学期要听课40节以上,并坚持二三天听一节;一般教师每学期听课20节左右并坚持每周至少听一节。对于园长,特别是分管教学的副园长来说,每学期听课的数量也不能太少。通过听课,有利于发现教师们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提升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

  三、听课的重点要选择

  由于听课的目的不同,听课的形式也非常多样。所以,对于不同类型的课,所听的重点应有所不同。比如,一般性听课可以了解日常教学情况;集中听课是为了解决某几个问题;听示范课往往是为了推广经验;而要推行教学改革就要多听研究课。如果听的是不同教师使用同一教学内容上的课,那么在听课过程中要善于进行对比分析。如果是连续听课或跟踪听课,则可以从教师的课中总结经验,帮助教师进步。总之,听课者必须对听课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合理分配。

  另外,几乎每个听课者都想在听课过程中有所收获,学到好的方法和经验,在比较和思考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那么,如何在听课活动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呢?毕竟一个教学活动呈现的资料实在太丰富了,一个人是无法把握全部信息的。所以,关键还是在于要学会在认真听课过程中选择重要的内容来听,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听教学环节。

  教师是通过一环扣一环的教学环节来组织幼儿进行学习的。听课者要留意教学导入时的情境创设,活动过程的层次递进等,也就是要看清“教学活动的结构”,这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授课者的教学水平。

  2.听承接语言。

  就是听教学各环节之间是如何进行具体衔接的,教师使用了哪些语言和方法从一个环节向另一环节转折的,过渡得是否自然,是否符合情境,教师的思路是否流畅,符合逻辑等等。其中,教师承前启后的关键性话语千万不能放过。

  3.看师幼活动。

  除了关注教师的语言之外,师幼活动是一个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也是检验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听课者要通过观察教师本人的展示或者演示活动,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问答、幼儿小组之间的活动等,判断活动的设计是否必要,教师的处理是否合适,活动的效果究竟如何等等。

  4.看时间分配

  听课过程中,听课者也要注意授课者的各个主要教学步骤,分别占用多长时间。以此判定这个教学活动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突出重点内容,是否有利于充分解决难点。

  听课的记录要注意以下问题:听课者在用心观、听、思的同时,还要详实地记录师幼双边活动和自我感受,以备研讨时切磋交流,使听课记录成为具有教研价值和借鉴价值的教育教学资源之一。听课过程中的记录,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

  第一是力求详实的记录。在听课的过程中,记录需要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既要用耳听,又要用眼看;既要用手记,又要用脑想,即耳闻、目睹、手记、脑想。听课者不能光听不记或光记不想,顾此失彼。听课者要记录活动中发生的真实情况以及自己的思考,以便在讨论时和授课教师一同研究;也可以在活动结束后直接和个别幼儿交谈,收集部分幼儿的作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也可以用录音、录像设备进行重点记录,以便在讨论时分析研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听课者可以把听课记录分成两大部分来进行,第一部分内容是听课记录的重点。在听课过程中如认为有可取之处,可将主要内容及安排形式记录下来。另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或是听课过程中尚不能理解、判定的问题也要做好记录,因为这是有待特别关注的问题,也是能够进一步引起思考的资源。另一部分是快速记下听课者对活动事件的观点和评述,譬如自己对某一个环节反映出的亮点或问题的看法。这部分内容可以记得省略些,但要在听课结束后立刻补充完整。

  第二是运用恰当的记录方法。为了能记录下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听课者可以根据个人的习惯采用一些速记的方法,如记一些关键词,以起到提示作用,在课后整理时再补充完善。也可以采用一些符号作评论,如用“∨”“×”“★”“◎”等分别表示幼儿回答正确、错误、有创意、教师鼓励等。需要注意的是,听课毕竟是以观察为主的活动,听课者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看、听和思考上,不能把精力全放在记录上。

  五、听课的反馈要深入

  在实际听课中,听课者既要注意听又要注意看;既要观察教师的教,又要观察幼儿的学。同时还要将听课之后形成的意见反馈给授课者。一般来说,比较空洞、过于抽象、无针对性的反馈意见是容易令授课者反感的。听课者可以从教学的目标、方法、环节及教学内容的理解等角度,从观察教师语言和行为的细微之处,将其中的可取之处和存在问题具体地反馈给授课者。听课者不仅要能说出好还是不足,还要能说出好在哪里和不足在哪里,可以如何改进,从而使授课者感到有理有据、泾渭分明、有的放矢。当然反馈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不妨从一两个方面入手,仔细分析、深入研讨,以求达到改进提高的目的。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教师学术论文

271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