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术论文>

2017年数学教师学术论文(2)

家文分享

  2017年数学教师学术论文篇二

  小学数学教师几何知识掌握状况的调查研究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进入高年级后学生会越来越多的接触到几何内容,几何部分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能够很好的体会数字与图形的结合。对于初次接触几何部分的学生而言,教师自身对于几何知识的掌握水平及其采用的教学方式也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接受程度。本文将对小学阶段的几何知识的范围及特点展开探讨,并且对小学数学教师掌握几何知识的现状展开分析,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 几何知识 教师 掌握状况

  一、几何知识的范围及特点

  小学阶段的几何知识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图形的认识

  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到的数学几何知识基本是对于几何的启蒙,教学中主要的一部分教学内容集中在对于各种图形的特征、性质的认识与比较上。从最开始学生会认识四边形,然后学生会接触到三角形,随后会出现多边形,再往后学生会开始学习特征更明显也更复杂的图形,例如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在图形的认识上教学内容是循序渐进的展开的,首先从简单与一般的图形开始帮助学生构建立体思维,随后进入更复杂更特殊的图形的学习。小学数学中在认识图形上主要会帮助学生分析图形的特点及相关性质,这会为后续的几何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对于图形间位置关系的比较

  当学生对于图形的各种相关特征有了深入的认识后,教学会围绕图形和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展开。例如,直线和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等,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对于图形自身的特点的一种深化,通过不同图形间形成的不同的位置关系的判断,这能更好的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辨能力,这些能力的具备都是保证学生在后期的几何学习中能够轻松自如的基础。

  3.对于图形的面积、体积的计算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在中年级时就已经学到了关于简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方式,待学生对于几何的学习有了一定积累后,会开始逐渐接触到很多复杂图形的面积或体积的计算,例如:圆形的面积的计算,正方形的体积的计算,还有圆锥的侧面积的计算等等。这部分几何教学内容是综合性较强的,也是难度较大的,不仅需要学生对于图形的特征有准确的判断,还需要学生有很好的抽象思维能力及计算能力,这部分教学内容对于学生的综合水平是一种较大的考验。

  二、小学数学教师掌握几何知识的现状调查

  小学数学教师对于几何知识的掌握还是较为深入与全面的,然而,在知识的体系化和灵活度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此外,教师对于几何部分的教学方式上也可以有所改进。

  几何知识不是独立存在的,很多教学要点间是有很紧密的关联的,确切来说,几何知识的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任何新的教学内容的展开都有赖于过往所学的知识做铺垫,小学阶段的几何内容是能够自成体系的。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却经常可以看到,很多教师对于知识的连贯性把握的不够,在有关课程的讲授时不能够利用从前的知识很好的引发学生的思维,这就让教学过程难以推进,让学生对于知识的领会产生障碍。

  其次,很多教师对于知识点有透彻的领悟,但在给学生的传讲上方法却不太得当。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是初次接触到几何的教学内容,对于怎样认识这些图形,理解这些图形的结构及相互间的位置关系,这需要教师做有效的引导与启发。然而,有些教师对于这个过程却容易忽略,讲课的语言、方式都不能很有效的被学生接受,这让本来就具备一定难度的知识对于学生的理解过程构成更大的障碍。小学教师普遍而言知识层面都很完整,然而在施教能力上却参差不齐,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和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并且采取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是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必备条件。

  三、针对现状的建议措施

  1.注重知识的连贯性

  知识的连贯性是数学教师必须意识到的,尤其是对于几何内容的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展开新课的讲授时不能忽略或者抛开过往的知识,应当将这些知识穿插进新课程的讲授中,帮学生慢慢回忆过往所学的知识点,这不仅能够对以往学过的内容做有效的梳理与巩固,更能够借助这些知识帮助学生对于新的内容进行理解。只有让知识连贯起来,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好几何。

  2.采取更有效的方式和学生沟通

  教学中和学生沟通的方式与语言也很重要。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教学要点不能马上领会到是很自然的状况,教师要借助生动直观的语言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分解,尽量以学生能够理解与接受的口吻和学生沟通,这样才能提升课堂效率。此外,课堂上应当鼓励学生多表达,让学生随时说出自己的疑惑或者没有弄懂的地方,这不仅能够让老师意识到哪些知识点学生理解起来障碍较大,也能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有力的参考。能够以更有效的方式和学生间进行沟通是几何教学中很有必要的。

  3.教学方式更多元

  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采取更多元的教学方式无疑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教学要义。多媒体是很好的教学辅助工具,尤其是针对几何内容的教学,很多图形的构造及图形与图形间的位置关系只是单纯的借助口头语言很难准确的表达出来,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都还处在发展的阶段,稍微复杂的图形或图形变化都会给他们的理解带来障碍。多媒体的使用却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动态图画的播放,能够非常直观的让学生清晰的看到图形的构造、特征及图形间位置关系的变化,多媒体引入几何知识的教学将能很大程度的提升教学效率。

  结 语:几何知识是小学数学中很重要的部分,也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教学内容。小学教师对于几何内容在知识层面上还是有很好的掌握的,然而在教学方式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想要提升几何知识的教学效率,首先要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在讲授新课程时要有效的将过往的知识点穿插其中,这对于学生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其次,要用更有效的方式和学生展开交流,尽量以学生能够理解与接受的口吻和学生沟通。此外,教学方式也可以更多元,如果能够有效的将多媒体引入几何知识的教学,这对于提升课堂效率是很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 张新春;小学数学教师数学素养提升途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利平;卜华珍;浅议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教学[J];新课程(中);2011年04期.

  [3] 王向阳;变“静”为“动”进行空间与图形知识教学[J];新课程(中);2011年05期.

  
看了“2017年数学教师学术论文”的人还看:

1.2017年小学语文教师学术论文

2.2017语文老师个人校本研修计划

3.2017年小学教师学术论文

4.2017年教师心得体会范例

5.2017年数学教师述职报告

2713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