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高水平学术论文
安全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保障事业的顺利发展,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安全高水平学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安全高水平学术论文篇一
要我安全与我要安全
[摘要] 在企业安全生产活动中,人们通常把管理者对员工提出安全规范要求称之为“要我安全”,而把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称之为“我要安全”。两种提法,不仅表述了语言概念不同,且安全实现方式和管理效果也不一样。
[关键词] 要我安全我要安全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企业安全生产活动中,人们通常把管理者对员工提出安全规范要求称之为“要我安全”,而把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称之为“我要安全”。两种提法,不仅表述了语言概念不同,且安全实现方式和管理效果也不一样。“要我安全”,是从客体出发,由外因发出安全生产约束控制信息,作用于安全生产行为的主题,最终达到生产安全;“我要安全”则是从主体出发,由内因产生安全生产的动机,主观能动地实现安全生产。从管理角度来说,“要我安全”和“我要安全”是辨证统一的关系,“要我安全”是外因,是动力;“我要安全”是内因,是根据。两者相互关联,相辅相成,从不同方面对实现安全生产起到推动或决定作用。
如何实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呢?笔者工作在安全监管部门,经常下到企业进行安全检查,也可以说是立足于生产第一线吧,对于安全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是永恒的主题,安全就是生产的保障,有了安全才有效益,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着眼于人的安全心理进行安全教育
安全心理是人在生产劳动这一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的反映,是劳动过程中伴随着生产工具、机械设备、工作环境、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安全需要与安全意识。主要包括:劳动生产中的安全心理、职业安全心理、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安全群体心理、安全组织心理等。通过对安全生产工作中心理现象的总结,可以提高安全教育的质量,产生安全教育的心理效应,达到抓住人心、震撼人心、深入人心的效果。因此,安全培训教育应抓住以下三个重点:一是利用安全心理的优先效应,抓好对新员工进厂后的安全培训教育,以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给新员工打下安全生产烙印。二是利用安全心理的近因效应,以本单位的典型安全案例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用活生生的事实影响员工、激励员工。三是利用安全心理的暗示效应,运用含蓄的、间接的办法,对员工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行常规教育。不管采用哪种教育方法,只要密切联系实际,坚持从人的安全心理出发,牢牢抓住人的安全心理倾向,抓住不同时期人的安全心理状态,抓住不同类型人的安全心理活动,进行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的安全教育,就会使教育和心理形成共鸣,强化人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使员工产生“我要安全”的强烈倾向。
其次、把握人的安全行为贯彻安全制度
安全行为是人们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保护自身和保护设备、机器等物质的一切动作。在企业逐步实现科学化管理、自动化操作、现代化生产的条件下,安全行为不仅是个体自我保护行为,而且是生产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总体行为。要建立起总体的安全防范系统,离不开个人的自我安全保护,这就需要有一套能够把个人安全与总体安全密切联系起来的制度规范人的安全行为。这套制度要站在安全行为者的角度来编制和操作,由安全行为者从内因产生“我要安全”的行为。从企业性质来说,因为企业生产性质不同,存在着多工种联合、多工序交叉、多环节衔接作业的特点,所以就应该从各自的实际出发,紧紧把握员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行为,建立和健全个人自我安全保护制度。主要是:员工有权对违章的生产指挥不执行;有权对违章的生产工序不交接;有权对违章的生产设备不操作;有权不在违章的生产环境中作业。这就从行政法规上确立了员工劳动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自觉地遵守安全规章制度,自觉地进行安全保护。员工们说得好,事故不难防,重在守规章;最大祸根是失职,最大隐患是违章。只要我们真正把规章制度、把安全操作规程当成生命之友,安全之伞,就能够站在安全生产的主题地位上,实现安全生产。
第三、针对人的事项障碍展开安全活动
安全生产活动中的思想障碍是影响员工“要我安全”的重要问题,是各种不安全因素中的主要因素。在抓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发现,一般情况下,员工都会为满足自己的安全需要而采取自我保护措施,遵守安全生产规程,但有的时候,有些人则可能因为存在某些思想障碍,不仅忘记了“我要安全”,而且做不到“要我安全”。
这类思想障碍归纳起来,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对安全生产规程并没有真正理解,看不到违章操作的严重危害性;对安全生产规程感到麻烦,图省事、求简便而不去遵守;因抢时间、赶进度,而忽视、忘记安全生产规程;对自己的熟练技术过分自信,心存侥幸,麻痹大意;逞强好胜,表现为胆大妄为的冲动,明知故犯;因为身体疲倦,精神松懈,注意力分散而顾不上安全生产规程等。近几年来,某些单位主管生产的领导和个别员工明知是违章作业,但他们为了赶生产进度而在不安全环境下操作,违反操作规程,结果发生了严重的事故,给个人或家庭带来极大痛苦,也给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从消除员工思想障碍入手,对症下药。例如:开展安全规章制度教育,让员工明确遵章守法的必要性、违章的危害性;开展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素质;推行标准化作业和安全责任制,强化员工的安全保护;积极搞好均衡生产,使员工保持旺盛的精力、体力,控制和减少不安全行为等等。通过这些方法,使员工逐步消除抵触、违反、消极、侥幸、松懈、逞能等思想障碍,增强“我要安全”的自觉性。
总之、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需要安全生产行为的主体,广大员工从思想认识到心理、行为都来一个大的转变,实现这两个转变,离不开大量的宣传、教育、检查、督促、奖惩等工作。依靠“要我安全”的外因动力,促进“我要安全”的内在变化,使安全生产成为广大员工的自觉行动,这样,我们的安全生产就一定会达到一个新水平。
作者简介:崔新刚,1967年生,男,辽宁宽甸人,2002年12月毕业于辽宁大学,现任宽甸满族自治县安全生产监察大队,安全工程师。
安全高水平学术论文篇二
浅谈安全管理与安全
【摘 要】安全管理是事故防治的重要手段,是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监督、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来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护国家和集体的财产不受损失,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保障事业的顺利发展,即防止生产过程中一切事故的发生。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是事故预防的保证,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证。总之没有科学安全管理,就不可能实现持续的安全。
【关键词】安全管理;事故;安全
1.安全形势严峻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环境污染、重大事故与自然灾害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健康,同时也造成了物质财富的重大损失。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的保守估计,每年全球工伤事故达2.5亿起,这意味着平均每天就有68万起事故,即每分钟9起。换言之,每天有3000人于工伤中丧命。近几年来,在我国,由管理原因直接或间接导致重大伤亡事故频发不断。
另外,职业伤害也不容忽视,由此引发的死亡案例中25%是因为工人作业场暴露的危险物质所造成。这些危险物质可以导致疾病,使神经等系统紊乱,并引发癌症等,从而使劳动者丧失工作能力甚至生命。据ILO估计,到2020年全世界劳动疾病将翻一番,发展中的国家情况更不容乐观。
2.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的计划、组织、监督、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其目的是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护国家和集体的财产不受损失,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保障事业的顺利发展[1]。
安全管理的研究对象涉及安全生产系统中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工作环境之间在防止事故发生、避让人生伤害和财产损失方面存在的关系。安全管理学就是要认识并解决这些关系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安全管理学就是以社会、人、机系统中的人、物、信息、环境等要素之间的安全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合理、有效地配置诸要素及其之间关系,从而保证系统中安全状态的持续实现,保证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安全生成、安全生活、安全生产。
3.安全
安全是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态)及其及其保障条件。换言之,人的身心存在的安全状态及其事物保障的安全条件构成了安全整体。安全部是瞬间的结果,而是对系统的某一时期、谋一阶段过程状态的描述[1]。
事故往往是突然发生的。然而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即“隐患或潜在的危险”是早就存在的,只是未被发现或未受到重视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条件成熟,就会显现而酿成事故,这就是事故的潜在性。事故一经发生,就成为过去。时间一去不复返,完全相同的事故不会再次显现。然而没有真正地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地措施去消除这些原因,就会再次出现类似的事故。应当致力于消除这种事故的再现性,这是能够做到的。
4.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在生产过程中,当危险出现时,往往会产生某种形式的形式的信息,向人们发出警告,如突然出现或不断扩大的裂隙、异常的声响、刺激性的烟气等。这种警告信息叫做初期警告。初期警告还包括各种安全监测设施发出的报警信号。如果没有初期警告就发生事故,则往往是由于缺乏有效地监测手段,或者管理人员事先没有提醒人们存在着危险因素,行为人不知道危险存在的情况发生了事故,这是管理失误造成的。
矿山生产作业往往是多人作业、连续作业。行为人在接受了初期警告、识别了警告并正确地估计了危险性之后,除了自己采取恰当的行为避免伤害事故外,还应该向其他人发出警告,提醒他们采取防止事故的措施。这种警告叫做二次警告。其他人接到二次警告后,也应该按照正确的系列对警告加以响应。
5.安全管理措施
5.1加强宣传,形式多样,注重效果
安全管理工作搞得好不好,往往在于认识到不到位。现代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安全管理必须具备教育功能,主张在教育途径上要多管齐下,既要通过安全培训进行常规性的安全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安全会议、企业内部信息网、有线电视等多种途径的作用,强化宣传效果。在安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上要丰富多彩,使安全教育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寓教于乐,广大员工在参与过程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使员工们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跨越,进一步升华到“我会安全”的境界。
5.2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
在现代管理哲学中,人是管理之本。管理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管理的动力和最终目标还是人。在安全生产系统中,人的素质是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行为贯穿整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在安 全管理过程中,企业必须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本,采取必要措施,保障个人的利益,使大家找到归属感,最终形成安全管理“命运共同体”,从而促进安全管理方式、方法的改善及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5.3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
现代安全管理特别强调系统的安全管理,这就是要从组织的整体出发,把管理重点放在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使组织达到最佳的安全状态。要将全员纳入安全管理,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形成“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共识,切实做到专业管理与员工管理相结合,在充分发挥专业安全管理人员作用的同时,吸引全体员工参与安全管理,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员工的安全工作积极性。安全工作责任制为全员参与安全管理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安全目标管理为广大员工提供了用武之地。所谓安全目标管理,就是将目标管理应用于安全管理,它是特定组织确定的在一定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安全总目标,然后通过分解落实,严格考核,进而通过组织内部自我控制,达到安全目标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
6.结论
安全问题、管理问题无时无处不在,任何一个组织、任何一种活动都存在安全问题,也存在管理问题,没有科学的管理,就不可能实现持续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田水承,景国勋.安全管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7).
[2]袁筠,翟刚.安全学原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4).
[3]吴晓煌,付建华,梁嘉现.煤矿安全管理与监察工作指导[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2).
看了“安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人还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