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学术论文
机械市场是机械、机电设备流通的重要载体,是专业市场的一类,也是现有的主要商业建筑类型之一。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的机械学术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机械学术论文篇一
关于工程机械维修现状的论述
摘要:对我国工程机械施工作业的特点进行了说明,阐述了工程机械维修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论述了改善我国工程机械维修现状的对策。
关键词:工程机械 维修 对策
工程机械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工具,它是实现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低成本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工程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工程施工的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工程机械已成为影响工程进度、质量和成本的关键因素。保证施工现场工程机械经常处于良好状态、提高利用率、延长使用寿命,已是施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环节。施工建设所需的各种机械设备也是保证工程建设得以正常、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1、工程机械施工作业特点
1.1 施工作业环境差
工程施工一般都是在野外进行的,施工现场没有道路,地面不平导致机械行驶颠簸、振动剧烈,行驶机构严重打滑,轮胎和履带的磨损严重,并且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恶劣,地区地形复杂,作业时机械转向和回转频繁、加速了机械磨损和损坏。同时气候条件差也严重影响了工程机械的施工作业,由于我国是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夏季南方大部分地区非常炎热,冬季北方大部分地区十分严寒,而气温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得工程机械工作不稳定。气温过高会使得润滑油粘度下降,油压下降,从而发动机和液压、液力传动系统过热,效率下降;气温过高还会加速油液的氧化 这些都导致润滑油的品质变差,由于润滑不良而使磨损加剧;气温过低又会使得液压油和润滑油粘度过大,使发动机启动困难,机械由于摩擦造成的功率损失增大。
1.2 超负荷作业
我国工程建设项目中普遍存在着一个的问题就是过度追求进度,很多工程不能够科学合理地制定施工组织计划,盲目地抢工期、赶工期,突击作业。这极大地增加了机械的日工作时间,使机械超负荷运转而得不到及时保养,致使很多机械过早发生损坏。同时有些企业对设备管理和维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设备使用中的短期行为。设备带病作业,零件超限磨损,尤其是忽视设备必要的维护保养工作;其结果是设备故障增加,使用寿命缩短,降低了经济效益。
1.3 非正常工作磨损严重
工程机械的作业对象大多数为泥土、沙石或其它一些工程建筑材料,施工工地尘土飞扬或泥浆遍地,这使得工程机械工作装置和行走机构的磨损加剧。
2、现阶段工程机械维修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市场不完善
(1)工程机械维修市场起步较晚,使得工程机械维修市场体制及设施不完善,各企业维修管理始终处于分散、各行其是的局面。(2)维修模式不合理。不同的设备、不同的部件(系)均采用相同的维修模式。不同的设备、不同的部件(系)有着不同的工作环境,对可靠性也有不同的要求,如果采用千篇一律的维修模式,势必导致维修过剩或是维修不足。(3)我国工程机械维修市场缺乏统一归口管理部门,多部门同时兼管,权力分散、职责不清。(4)我国工程机械维修市场缺乏全面的维修鉴定和收费标准,没有详细的工程机械维修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各维修企业维修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控制,维修行业收费很乱,无统一标准、竞争无序。
2.2维修制度和管理模式落后
(1)“定期强制保养、计划预防修理”的计划预期检修制度是我国现行的主要维修制度。(2)制定保修周期及作业内容所依据的磨损规律与当前工程机械实际技术状况差距较大,容易致使维修过剩或维修不足。(3)停滞不前的观点严重阻碍了机械维修事业的发展。(4)维修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是维修管理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5)重使用、轻管理的现象依然存在。
2.3技术能力缺乏
(1)进口和国产设备的增多和更新对于设备管理,操作、维修人员的技术要求提高 但现有的人员满足不了发展需要,造成设备维修管理滞后的局面,适应不了使用工程机械的要求。(2)故障维修检测技术落后,现场维修中,对工程机械故障的判断主要是凭经验,靠感官判断故障部位,准确率低并难确定故障程度。(3)维修条件差,机械维修仍处于手工作业的分散落后状态。
3、工程机械维修对策
3.1建立完善的工程机械维修市场
工程机械维修市场的基本结构是指构成工程机械维修市场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完整的维修市场是由主体和客体组成:①主体是参与维修技术交易的当事人,它应包括:拥有技术的供给主体;②获得技术服务的需求主体;③为以上两者提供资讯服务同时具有管理职能的中介机构。因此建立完善的工程机械维修市场应从以下几方面出发:(1)建立区域维修服务网。各维修网点必须是经过专业技术业务培训,并会运用现代化维修设备的专职人员对本区域的工程机械实行现场点检工作,为用户实行视情维修,定期保养等,在故障出现以前发现可能产生的问题,并根据施工中工程进度,合理安排修理计划,从而降低因机械故障所造成的损失,有效地确保工程的正常进行。(2)建立产业售后服务网。工程机械生产厂家,应以各区专业维修网点为依托,建立良好的伙伴式的售后服务网,把自己的售后服务让位于维修市场,把精力集中在产品开发、提高质量和市场营销上。(3)建立行业管理服务网。中介机构主要负责信息咨询、组织管理,根据市场变化对维修行业给以方向性指导,避免对市场活动过多的干预,促进市场有序运行。
3.2健全机械维修制度和管理体制
(1)应结合我国的国情,采用以可靠性为中心,按时维修与以状态检测为基础的视情维修相结合的维修方式。(2)维修制度应多样化,复合化,弹性化。(3)维修制度的改革要与设备的综合管理相结合。(4)要尽快成立责权统一的管理部门,负责工程机械维修业的宏观调控和规划其整体发展。(5)工程机械的维修管理,必须从规划、设计阶段开始。
3.3加强施工机械日常保养
(1)非施工期间保养。在施工修整及间断期,施工单位一般都在这段时期对各种施工机械进行维修和保养 在维修和保养开始前,有关人员要向操作手或驾驶员询问维修和保养的有关问题,了解在前一使用期里该机械的使用情况,以便在维修及保养过程中针对重点,正确判断,真正排除各种故障。(2)施工期间的保养。施工机械的日常保养大致有清洗保养、润滑保养和坚固保养三种。在建设施工期里,施工机械因为所在的作业环境和作业温度不一样,相应的维修及保养手段也不同。
3.4改进维修技术和方法
(1)以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技术为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微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光电机械一体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实践表明,工程机械性能越先进,结构就越复杂,其维修活动就越依赖于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2)发展改善性修理和复合修复工艺。改善性修理是采用新装置、新材料和新技术修理旧机,使修复后的旧机达到或接近新机的性能。今后,随着先进的工程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广泛应用,具有集成化、智能化的新型工程机械的更新周期将进一步缩短,恢复性修理将更多地被改善性修理所取代。
4、结论
由于工程机械维修属于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涉及的因素众多,诸多因素的复杂交错,使得这一问题更具挑战性。在缺少丰富调查资料和实践经验的情况下,要得到十分满意的量数据的积累和实践检验结果是很困难的。本文只能在初步分析国内工程机械维修现状,总结和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性的维修对策。这些维修对策应该是在充分调查统计和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使得其合理性和实用性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应用来检验,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修正。
机械学术论文篇二
浅谈工程机械管理维护
随着工程施工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工程机械成为施工企业的重要生产力。各种工程机械的广泛应用,不仅加快了工程施工进度,而且提高了施工质量。然而,工程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制约着工程机械使用性能的发挥。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如何做好工程机械的管理维护、故障的预防、机械设备完好状态的保持以及设备功效的充分发挥。因此,搞好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维护管理工作,正确分析与解决管理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对提高企业设备管理维护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文中就工程机械的管理维护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1、影响工程机械管理维护工作的主要因素
1.1、机械设备管理力量薄弱,影响正常施工秩序
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往往点多面广,机械设备、人员调动频繁。管理部门盲目地精简机械设备管理机构与管理人员,或将其职能并入其他部门兼管,导致管理层与操作层之间脱节,致使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力量薄弱。还有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没有形成完整、严格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机械设备台帐、技术资料档案的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混乱,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正常施工。
1.2、机械设备保养制度落实不到位,致使机械设备完好率降低
施工企业在设备管理使用上常常是重使用轻保养,虽然实行定人定机制度,却忽视了机械设备保养制度对人的活动的制约性,没有能明确落实到人。操作人员只是注重使用,对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另外,在机械设备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许多维修人员责任心不强,应付差事,不从根本上解决故障问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从而造成设备故障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当出现问题时,操作与维修人员往往互相推卸责任,不能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这不仅影响施工的质量和进度,也增加了维修费用、运转费用,致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降低。
1.3、机械设备使用不规范,加速机械设备磨损老化
由于部分操作人员对施工技术、设备使用知识所知甚少,尤其是短期聘用人员的技术素质低,不注重具体的施工条件和作业方法,一味地赶工期、抢进度,使机械设备一直处于超负荷,或带“病”作业状态,甚至违章操作等状况,从而加速了机械设备的磨损老化。此外,在工程项目结束后,设备不能按规定进行认真的保养、维护和大修,被调配到新的工程项目后,机械设备常常出现故障。既花费了较大精力与高额费用进行整修,又严重贻误了正常施工工期。
1.4、忽视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造成施工效率低下,竞争力下降
目前部分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的故障及老化现象重视程度不够,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较慢。部分管理人员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贪图方便,不考虑机械设备的整体性能,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甚至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破旧机械和报废机械,致使机械的故障率大大增加。不仅给施工人员带来安全威胁,而且造成整体的施工效率低下,整体施工成本增加,结果是工程收益降低,企业竞争力下降,最终影响整个企业的发展。
2、做好工程机械管理维护的有效途径
在市场经济规律下,企业之间竞争加剧,施工企业注重经营效益,迫切要求降低设备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搞好机械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才能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益。
2.1、完善机械设备管理体制,规范机械设备管理工作
施工企业要搞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就需要做到四点:1)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这是机构设备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定岗到人,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2)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统计制度,加强机械设备的统一管理,建立详细的设备技术档案,并定期组织检查,技术档案要有专人负责保管;3)实行绩效制度,充分发挥工程机械管理、操作、维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4)在实际工作中,实行“三定一包”制度,即定机、定人、定岗位、包维护。“三定一包”制度的执行情况将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的工作效率、施工安全和工程机械的完好程度。
2.2、严格落实机械设备保养制度,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保养好坏是影响到设备是否出现故障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制度。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要按照机械保养使用说明书制定切实有效的保养计划,并与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随时抽查监督保养的落实情况。同时建立奖惩机制,把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维修保养、安全运行、消耗费用等列入奖惩内容,以加强广大操作人员的责任心、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2.3、加大机械设备技术培训力度,强化专业队伍技术素质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施工和技术人员不断地加强学习,学习新的的知识和技术,科学的使用机械设备。施工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就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的方法,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选拔和培养一批懂技术的专业人员,以满足企业今后的发展需要。
同时,有重点地组织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参加机械设备操作竞赛,形成学技术、比技术、钻业务的良好氛围,并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采用示范表演、技术知识讲座、观摩学习等形式,及时推广、宣传有实效的经验体会,一点带面,逐步提高工程机械操作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2.4、落实机械设备更新换代,为企业创造更多效益
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直接影响企业的施工效率和竞争力。因此,作为企业要以长远利益着想,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必须严格落实设备报废制度,做好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在这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机械更新换代的原则,通过科学检测,将磨损严重、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率低、修理维护费用高、已不能达到适用要求和安全要求的机械设备,坚决进行更新,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另外,属于国家明令禁止淘汰的工程机械,一律做报废处理,不得以各种原因继续使用,防止给企业造成不良后果。只有确保了机械设备的良好状态,才能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结语
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充分认识到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机械设备管理水平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切实加强机械设备的有效管理,相互协调,以科学为指导,积极去研究、探索和采用先进的管理维护方法,逐步使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刘 薇,机械设备管理大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2-67;
[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5-17
看了"机械学术论文"的人还看:
3.机械专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