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大学爱情心理学大学生论文范文(2)

斯娃分享

  大学爱情心理学论文范文篇三:《大学生恋爱心理学》

  一、发展中的恋爱史

  从从前的媒妁之姻到父辈的自由恋爱,再到如今的恋爱泛滥,这是一个巨大的跨越。反映了时代在进步,人们对待传统的爱情观念有所改变。这种改变反作用于我们,影响又是如何呢?

  从父辈口中了解到,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自由恋爱兴起不久,这个时期的恋爱显得非常神圣,青年男女获得自主选择权,他们谨慎而又优雅的选择灵魂伴侣,牵手都要付出很大勇气,双方都可能要承受传统爱情观带来的压力,那是一个恋爱的新时代。直到现在,父辈们都非常骄傲当初在新时代作出的慎重选择。

  如今,幼时父辈提及的“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已经逐渐长大,在父母的教育和社会的影响下,面对新事物、新世界逐渐有了自己的看法和思想。然而有些观点时常让父辈们感到无所适从,它已悄然改变。就当代大学生而言,恋爱观与父辈们的已经大不相同。

  当前高校大学生恋爱可以用"三化"来概括:

  1.普及化 当前,在大学生里,有人形容有一股"恋爱热",也有人说是一股"恋爱风",这都不为过。调查情况表明,大学生中已谈恋爱的人数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高年级学生高达50~60%,而赞成谈恋爱的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95%。

  2.低龄化 大学生谈恋爱历来有之,但过去多是高年纪学生,是所谓"学业、爱情双丰收"的时期,而现在很多低年级的学生学业未成,却恋爱先行。

  3.公开化 过去,大学生谈恋爱很讲究东方民族的含蓄和深沉,恋爱处于"地下活动"状态,常常鲜为人知,而现在大学生谈恋爱,不仅不怕别人知道,而且有故意让人知道的心态。时下,只要你步入大学校园,便能目睹成双成对的青年情侣在公开场合卿卿我我,旁若无人。

  而当前大学生们通常反映出的恋爱心理特征是:

  1.性爱的好奇心理——由生理发育成熟导致的性冲动与性亲近要求的产生而形成。

  2.急于求成的占有心理——与高校聚集着才华、风度、美貌于一身的特殊人群氛围直接相关。有些男大学生固执地认为:毕业后还没有男朋友的女孩都是别人挑剩下的。

  3.依赖心理——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致,属于“情感寄托型”的恋爱动机,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4.补偿心理——由功利型的恋爱动机所引发,即希望在所爱的人那儿获得社会地位、经济等方面的补偿。

  5.游戏人生心理——其恋爱动机是:满足与异性交往的欲望,寻求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甚至发生了婚前性行为,他们见一个爱一个,玩儿一个丢一个,完全是一种游离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费。

  这种种现象都反映出:爱情观随时代改变着。

  二、为什么大学生可以恋爱,而中学恋爱则遭到反对?

  中学里大多数恋爱都是遭到父母、老师及社会反对的,大学里的恋爱普遍是没有认可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

  中学的时候的恋爱被称之为“早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受到国外的“性自由”、“性开放”的影响,中国青少年心理成

  熟的阶段逐渐提前,但由于性心理上的不成熟,使得许多不健康、不成熟的恋爱观念产生。社会虽然受西化影响,但是教育还没来得及跟上步伐,中学生对爱情的认识不得不遭到压制。

  在我看来,与此同时,中学生还背负了升学的压力,父辈们教育的“上不了好大学就没有前途”、“谈恋爱会影响学习”等等。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大多数人不会拿前途去做赌注,因此大多数人都站在了“不赞成”的这一方。面对同龄人的爱情予以不解的态度。

  在父母看来,中学时期的爱情是不成熟的、不理智的,加之年龄不大,不能独立的处理好这些事情,会影响学习成绩,影响前途。因此反对中学生恋爱。

  对去的大学生来说,大学校园里有一股无形的压力,大家都为未来而拼搏着,谈恋爱似乎显得如此的微不足道,为未来的发展与就业尽可能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大学校园里主要的奋斗目标。对今天的大学生来说,社会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宽松、自由、平和的环境。大学校园成为培植爱情之花最肥沃的土地。大学如同一个小型社会,血气方刚的青少年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属于思想意识形态成熟的关键时期。二十多岁的大学生正处在花季年龄,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向往,追求人生的美丽时刻,希望去了解异性并得到异性的关注。并且,爱情是人生的必修课,她必将登上大学生青春的舞台因此大多数观点针对于大学生恋爱是不提倡也不反对的。

  三、当代大学生对待爱情应有自己的立场

  (一)、恋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但并不是全部。且不要刻意的追求爱情。

  上文中已经提及的,大学生恋爱心理特征:

  1.性爱的好奇心理

  2.急于求成的占有心理

  3.依赖心理

  4.补偿心理

  5.游戏人生心理

  这样的心理都是不对的。上了大学有了新的环境,会感到孤独寂寞是很正常的,这是人对环境的适应过程。如果在经历这种孤独寂寞时,不以正确的方式去克服就会带来许多的问题。所以,对于有这些心理困境的大学生应从各方面多寻找自己的长处,挖掘和排列一下自己能吸引他人的闪光点及特征,并学着变换一下思维方式,用自己的优点与别人的缺点去对比,以增强自信、悦纳自己。

  别因为寂寞而错爱,别因为错爱而寂寞一生

  爱情虽然与婚姻不是一回事,但是也不能儿戏。爱情,会在合适的时间、地点、背景出现,不一定是现在,不一定是大学。如果没有合适的爱情就静观其变,不经意间就会有特别的收获。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看到事物的两面性。一个人是否对异性有吸引力,是否非要在大学期间拥有如意恋人,并不意味着今后的生活如何,“迟到的爱”也许会是真爱,早到的爱也许提前消失。

  (二)、正确的认识爱情与友情

  中学时,同学们打成一片,那时的感情纯真烂漫。异性的区别似乎也不那么明显。而大学与中学是有本质性的区别的,初进大学,没有搞清状况,弄出许多问题是很普遍的。

  在大学要认清爱情与友情。现在在好朋友中常存在这样一种感情:介于爱情、友情之间,兼有两者的优、缺点,似乎无法分辨。这种感情被称为第四类情感。当我们面对这种情感的时候可能会不知所措,毕竟人的理性在某些情况下无法掩盖一个人的感性。这种感情有时候也会被称作“暧昧”。

  能做恋人的异性朋友难寻这种恋爱心理困境的原因主要在于对友情和恋情的认识还很肤浅,并缺乏对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科学认识更证实了他们的性心理发育的确滞后于性生理的成熟。当然,也不排除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观念更新所形成的复杂人际关系对大学生们的影响及心理冲击。

  没有认清爱情与友情会造成尴尬的局面,遇到这种情况是,双方都应表明态度,以免造成伤害。

  (三)、当爱情降临时

  (1)懂得迎接爱。如果一个人心中有了爱就要敢于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如果面对别人的示爱时要能够取舍,并及时做出接受或拒绝的选择。能够承受求爱拒绝或拒绝求爱的心理困扰。

  (2)懂得拒绝爱。对于自己不愿意接受或认为不值得接受的爱情应有勇气拒绝。拒绝时应注意两点:一、如果不希望爱情到来,拒绝的语气要果断坚决,容不得半点优柔寡断,否则对对方造成的将是更大的伤害。二、要掌握恰当的方式。要掌握说话的方式和度。虽然每个人都有拒绝爱的权力,但是也要做到对别人起码的尊重。

  (四)、理性的对待爱情

  (1)爱情与学习和事业

  A、爱情与学习,冲突与否

  许多人认为有了爱情心智就会变的混乱,影响学习。爱情与学业是可以双丰收的。正确的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对未来的发展也是有积极地意义的。

  B、爱情与事业,就轻孰重

  据调查显示,对于“毕业后是先找工作还是先稳定感情”这个问题。有89.4%的大学生都不假思索的选择了前者,有65.9%的学生认为爱情应该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一位恋爱中的男生说:“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事情,使自己多有些本事。”这说明,在大学生心中,事业还是重于爱情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为了事业可以抛开爱情,但爱情必须是建立在事业的基础之上的。的确,爱情的建立离不开基础,“万丈高楼平第起”,恋爱也是如此。

  年轻人正应该抓住可贵的时间,在事业上付出自己艰辛的劳动和汗水,把爱情看成是生活的一个侧面,而不是全部。

  事业与爱情,本质上就是人生的主旋律和第二主旋律,只有这二者配合得当,才能有美好的意趣。因而罗素便说:“为了爱情而牺牲事业是愚蠢的,但为了事业而完全牺牲爱情同样是愚蠢。”所以那种“若为爱情故,二者皆可抛”的伟大精神是不可效仿的。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学生,有责任创造新型的,符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共产主义道德要求的爱情方式和行为,能体现出恋爱的纯洁和高尚,做到既不古板又不轻率,既炽热、活泼、丰富又理智和深沉,使恋爱双方都能获得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力量和美的享受。

  (2)爱情与责任

  恋爱理想化。大学生心目中,爱情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人感受到一种无以名状的失落。也就是说,总相信有完美的爱存在,可现实却是,没有十全十美的男人或女人,更没有十全十美的自己。他们在其心理总有一种理想的恋爱模式,在思想上表现出理想化,在恋爱上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去寻找对象,在交往的过程中也按照自己的理想模式去进行交往,如果有一点与自己的模式不想符合,恋爱就即将失败,但往往在交往和寻求对象的过程中,有许多实际的因素,但由于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不成熟,过于理想化,则忽视了实际的现实情况。最终导致不符合实际的恋爱。

  一方面,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社会现象的影响,大学生在接受新思想的同时,也接受了“性解放” “性自由”。在这样的思想下,出现了恋爱不是为了婚姻,恋爱不是真情的表现。把恋爱当成毕业后发展的“动力源”;把恋爱当成大学期间排解忧愁的方法;把恋爱当成一种时尚,展示自己能力的一种方式。大学生在解放思想的同时,忽视了道德、社会、法律的约束和谴责。大学生这个特殊社会群体,今后的生活还会动荡,毕业分配和就业还是个未知数,即使获得了真爱,毕业后也有可能天各一方。因此,大学生们“不求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等恋爱心态也是很自然的事。这样的想法又为大学生本应正常的恋爱涂染上了不光彩的一笔。

  (3)爱情与经济

  恋爱中浪漫化。当代大学生恋爱更多注重的是感情上的愉悦,追求现实的快乐感,在两个人交往期间,往往把每个节日排成了时刻表,互相送礼物是稀疏平常的事情,在校园里,经常看到男生跪拜在女友的前边,红色的鲜花数量及求爱的方式让人触目惊心,在情人节及恋人生日的时候则是劳师动众的大摆宴席、精心准备让对方感觉到惊喜。但在浪漫的同时,恋人对爱情的成功却并不看重。

  以上只是一部分我对爱情的看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大学生拥有正确的恋爱观将对他们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对于在大学生中出现的恋爱现象,我们要正确对待,积极引导。尤其要学会理性的处理好因爱情而引起的一系列矛盾与选择。拥有正确的恋爱观,合理恋爱,才能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因爱情而锦上添花。


猜你喜欢:

1.大学爱情观论文3000字

2.大学生心理健康关于爱情的2000字论文

3.大学生恋爱心理学论文范文

4.大学论文:我的爱情观

5.大学生爱情心理学心得体会

904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