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心理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论文
心理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简称,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论心理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浅论心理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全文如下:
和同事交流,往往是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孩子是一茬不如一茬,真难教啊!”朋友谈起孩子,几乎一个腔调:“现在的孩子究竟怎么了?任性、自私、冷漠……真不知道他心里想的是啥?”说实话,我也有这样的困惑,面对自己的学生和孩子一头雾水,到底该如何教育他们,引导他们呢?直到参加了心理咨询师的培训,才豁然开朗:不是孩子怎么了,而是缺少与孩子起码的沟通与交流,缺少对孩子的理解与认同。因此,需要在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聆听花季的声音,让他们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快乐幸福的成长。
1 “你是我们的老师,不能教别的班”
有一次,有个老师有病请假了,该研究者给他班代一周的课。当我在他们班上完第一节课走出教室后,立刻有几名该研究者班学生尾随而来,起初该研究者还以为班里出了什么事,满脸疑惑的望着她们,但她们的表情明明告诉该研究者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仅有怒气,没有焦急。到底怎么了?终于一个学生憋不住了,很生气的说:“老师,你是我们的老师,不能教别的班。”其他同学随声附和。看着她们撅着的小嘴,该研究者微笑着抚摸了一下她们的头,示意她们先回教室。然而,该研究者的心却难以平静。孩子们长大了,有了自我归属的需要,有了自己的认同。这本是件值得祝贺的事,然而她们所表现出来的内涵里却掺杂了太多的自我,处理不好,可能会引起对我的极大不满,甚至会影响和兄弟班级同学的关系。
于是,该研究者利用课下时间,找来了那几位同学,感谢她们对我的认可与信任,然后给她们讲述了为人处事的黄金规则:“像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一样去对待别人”,引导他们回忆了学过的课文《七颗钻石》,那位找水的小姑娘最终拥有汩汩而流的泉水,就是因为她有一颗广博无私的爱心。“你们长大了,有了独立的思想与看法,有了自我归属的需要,我对你们的成长表示祝贺。但你们还应明白,独木难成林,众人添柴火焰高,只有团结友爱,携手共进才能收获友谊,收获成功。这对你们而言是件‘双赢’的事,有这样的好事,你们还会气冲冲的吗?“她们信服的点点头,脸上挂满了灿烂的笑容。“记住,广博无私的爱心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因为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在我的叮嘱声中,她们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回教室。
2 “我就是让你们着急!”
班中有个中途辍学又回校复读的学生,身上沾染了不少社会习气,上课经常捣乱,还经常干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来。这不,刚回办公室还没坐下呢,就有学生来说他骑车离开学校了。原来昨天他因不听话被父母打骂,作业没完成,组长让他补上,他不干,被组长说了两句,扭头就走了。那还了得,在外出个意外咋办?赶紧联系家长,半小时后,家长打来电话,人并未回家。那叫怎样一个急啊!几经调查,悬着的心稍稍放了放,因为有学生说,他经常因父母打他玩失踪,但总走不远,没事的。他父母都习惯了。听说此情况,我决定和他父母好好谈谈,共同拯救这个已经具有逆反心理的孩子。
驱车前往他家,老远就看到了躲在离家不远地沟里的他。假装没看见,径直来到他家,和他的父母进行了一席长谈:孩子正处于青春期,拥有逆反心理是正常的,这并不是坏事,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孩子释放内心的压抑。只要正确运用逆反心理,是可以激励孩子奋发向上的。有逆反心理的孩子,防线越紧,敌对越严重,只要我们心平气和,与之坦诚交心,他的防线反而容易崩溃。在我的坦诚的交流技术和设身处地的理解技术的引导之下,他的父母决定改变以往的做法,用亲情和关爱来对待这个孩子,用阳性强化法来教育这个孩子。得到了家长的理解与支持,该研究者径直来到他藏身的地沟,一下子把他拉起,“拎”到了我的车上返回学校。途中该研究者一言未发,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一定要让他明白其中的道理。或许是我的威严震慑了他,一路上他缩在车内,没了离校时的横劲。
“你必须如实回答我的问题!”我依然板着面孔,“你知道自己的错误吗?”“知道!”路上的软劲没了,横劲又上来了。“很诚实!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玩失踪?”“我就是让你们着急!我就是让你们着急!”他有点声嘶力竭,近似疯狂,可眼中分明流下了眼泪。“很好!敢作敢当,我欣赏你的个性!”我一反刚才的情态,和颜悦色的夸赞他,弄得他一脸迷惑。我趁机向他分析了他的错误根源,告诉他这都是青春期的正常反应,问题是自己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斟酌自己的行为后果。该研究者还让他读了《一碗混沌》这篇文章,告诉他,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涕零”,却对亲人一辈子的亲情“视而不见”,这是多么让人遗憾的事啊!我们要真正理解父母的苦心、爱心,懂得珍惜,懂得感恩。从他信服的目光中,该研究者知道转变开始了。特别是他父母一改往日的粗暴,对其呵护有加,阳性褒奖,让其转变更大。
3 “我爱她,有错吗?”
“老师,同学们都说风凉话给我听。我就是爱她,有错吗?帮她做事我很快乐!”话语中充满了委屈,可分明还有些许的幸福感。当他站在我面前的时候,我知道,他遇到了一个所有青春期少男少女都可能遇到的问题――对爱情的向往与迷惑。随着性生理的成熟,性意识的觉醒,对异性好奇,向往,这本来都是正常的,问题是太多太多的人过早给他们扣上“早恋”的帽子,让他们不知所措。我该如何和他交流这个敏感的话题呢?前几天读过的《浅尝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闯入脑海,对,用美丽的故事来提醒爱情,欣赏爱情,敬畏爱情。我向他推荐了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和我国的传奇故事《牛郎织女》,让他读完这两篇文章再来找我谈。
几天后,他如期找到了我,“老师,这两个故事让我很感动,他们的爱情让人羡慕。所以我是对的,我也愿意为她做任何事,为她做事我觉得很快乐!”我满面春风,微笑着点点头。“孩子,你没错。谁到了你这个年龄都会对某个异性产生好感,但充其量叫做喜欢,即使用你的话叫做“爱”,那也不是爱情意义上的“爱”。你为她做事感觉很快乐,是因为喜欢化作了动力,有兴趣的事干起来都有那么一股子劲,你说是不是这个理?”他忽闪着大眼睛有些茅塞顿开。然后我从两篇故事入手,层层剥茧,语重深长的告诉他,爱情既不是同学们想象中的样子,浪漫迷人,多姿多彩,“也不是一句简单的承诺。它是一种崇高的付出,更是一种神圣的责任。爱意味着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真正的爱情不但需要用真心,更需要用蓬勃的事业,用坚强的生命来捍卫”(范华玲语)。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青春期是一个充满收获和遐想的梦幻期,有人说,它就像一匹淘气的小马,稍有不慎,可能会将青少年引进崎岖、迷茫的歧路。因此,我们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该让他们拥有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能更热烈、真诚、坦荡的迎接并驾驭自己的青春,用一颗感恩的心拥抱生活,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