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心理浅析论文(2)
大一新生心理浅析论文篇二
《大一新生心理适应及教育对策浅探》
摘 要:大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当前高校大一新生心理适应现状,对大一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导致心理适应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就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适应教育对策提出建议,从入学教育、构建多维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加大校园文化开展力度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帮助大一新生培养健康的心理,促进大一新生良好适应大学生活。
关键词:大一新生 心理适应 教育对策
朱智贤在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中,对适应的定义是这样下的:“适应是来源于生物学的一个名词,用来表示能增加有机体生存机会的那些身体上和行为上的改变。心理学中用来表示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如对光的变化的适应和人的社会行为的变化等。”[1]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为大众所关注。心理适应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个体生存与发展必要的心理素质之一。一年级新生初入大学校园的,由于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变化,会导致心理上的巨大变化。
一、大学生心理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适应不良
环境适应不良主要表现为由于生活习惯的变化和学习内容、方法的变化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反应。大一新生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从熟悉的地方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除了要克服饮食习惯上的巨大变化,还要克服心理、文化、习俗变化所带来的不适。大一新生从中学升入大学,是人生的重要转折。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让学生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长辈们过度呵护,使其能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使他们呈现出高依赖性、盲目自信、以自我为中心等特征。高中生活轨迹一般是三点一线、老师全权负责,而大学学习主要靠自主学习、自由支配时间,因此,当新生踏入大学校门之后,可能会出现分离焦虑,一段时间出现孤独、失落感,不能较好适应新环境。
2.人际关系适应不良
受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当前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的过度保护使得独生子女较为自我中心。并且当前的中学阶段主要是应试教育,大学新生普遍交往能力不足。在入校后,一些个性等方面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一些大学生由于不敢交往、不善交往、缺乏交往意识等,造成和宿舍、班级同学关系紧张,导致情绪苦闷,影响学习。陈青萍研究发现:引发大学生心理适应障碍的原因中有35%涉及宿舍生活,这使得一些大学生在面临变化的宿舍人际环境时容易发生人际适应不良问题[2]。一些学生因此沉浸在网络世界里,麻痹自己,在虚拟的世界里虚度光阴,从而荒废学业。还有一些学生,在大学的评优评先评困时,和他人产生人际矛盾,从而导致适应不良。
3.学习适应不良
相当一部分大一新生入学后,对大学学习适应不良,表现为不了解如何进行自主学习,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模式,一些大一新生没有了高考的目标,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弱化,产生迷茫困惑心理。不习惯大学学习的跳跃性、选择性及自主性学习,表现为学习上厌倦、盲目,部分新生由此产生无所适从,心态上空虚、迷茫。还有一部分大一新生,中学阶段遥遥领先、自以为然。进入大学后,发现大学中人才济济,强手如林,自觉平淡。因此产生强烈的压力,导致强烈焦虑,出现适应不良。
4.生活挫折
当前大学新生多为独生子女,对于许多新生来说,第一次离开父母过集体生活。他们的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和调整能力普遍较弱。一些大学生在遭遇生活中的小挫折,如老师批评、与舍友等争吵等事件之后,会产生强烈的反应性情绪。导致个体的消极体验,引发适应不良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新生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调整和适应。还有些新生,入校后就开始恋爱,失恋后,不能很好的进行自我调节,进而产生各种不适感,导致学习生活受挫。
二、新生心理适应问题原因分析
1.家庭、学校教育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前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备受家人溺爱,这种溺爱对大学生的人格形成起到了一些不良影响。如导致性格比较任性、自我中心、不会关心他人等。有的大学新生尽管已是成年人,可是生活自理能力非常差,缺乏集体合作精神。步入大学之后,这些大一新生来到陌生环境生活时,这种人格方面的缺陷就会在宿舍集体生活中很快显现出来,变成舍友、同学间矛盾出现,导致大学生心理压抑、孤独、难过。李凤梅[3]的研究表明家庭气氛和谐的学生心理适应高于家庭不和谐的学生。一些父母关系不和睦、单亲家庭、下岗家庭的存在,使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自卑、暴躁、孤独。
同时,由于中学时代的学习中,主要围绕高考在转,老师除了扮演老师角色之外,还兼任保姆角色。对学生的事物事无巨细,全部包办,在这种包办的环境下,学生的独立性非常差,依赖性非常高。当这些学生进入高校之后,角色之间的差异和转化,让一部分学生无所适从,引发心理不适,导致心理问题产生。
2.应试教育对学生人格塑造的负面作用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主要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以成绩衡量学生水平,这种做法使学校、社会、家长把成绩的优劣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其教育模式与考试方法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所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工作要求和社会发展。这种教育的结果使得一些学生极端看重分数,却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心理承受能力非常脆弱。步入高等教育之后,单一的以分数论英雄的评价标准消失了,这种改变使得很多大一学生感到无所适从。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之后,很难自我调节适应。
3.个体差异
有研究发现在个体进入新环境时,一般自我效能感作为一个稳定的人格特征可能会对个体的适应和学业成绩产生影响[4]。每个人的生长环境是不同的,遗传素质也不同,所以个体成长过程中,某些个性也不尽相同。比如:有些同学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对自己有过高的要求,有些同学胆小、敏感、虚荣心强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
三、学校教育对策思考
1.重视入学教育,防止入学教育形式化
大学是大学生发展的新起点,大一新生入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已经全面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施入学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新生迫切需要解决的不适应性问题,是新生对新环境、新生活、新学习不适应而直接表现出来的问题。入学教育的有效实施首先就是要缓解这些矛盾,消除种种已暴露的问题[5]。如在大一新生群体里,一部分心理不适应者,都是学习动机不正确,学习目的不明确,他们高中时的学习动机是为个人出路考大学。当考上大学之后,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因此通过入学教育,对大一新生进行如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教育,可以帮助大一新生顺利进行角色转换,培养自我教育、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提高整体适应水平。
2.构建多维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通过课堂教学,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为基点,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中心宣传等多种方式,构建多维心理健康教育平台。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方式纠正大一新生在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等方面不切合实际的想法,教会他们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邀请心理学专家走进校园,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普及心理知识,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问题,推动新生心理教育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加大心理咨询中心投入力度,健全各种管理制度,给予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针对有需要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形成有特色的心理咨询工作体系。使大学新生能及时调整心态,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缩短心理适应期,适应大学生活。
3.加大校园文化开展力度
建立丰富的校园文化,营造出积极向上、友善、乐观的校园氛围。鼓励大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增加自尊自爱、宽容乐观的优秀心理品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利用校园社团、社会实践、课外活动、专业性的交流会、广播、报刊等活动和媒介,为大学生提供健康、多样的精神食粮,让学生充分了解专业、了解资源,并对未来有初步的目标和计划,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环境适应能力,进而明确人生目标,使大一新生能尽快的融入到新生活新集体中去,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陈青萍.大学生宿舍生活心理适应障碍及其干预措施[J].中国学校卫生,2002,23(5):435-436.
[3]李凤梅.新时期大学新生心理适应能力与焦虑状况[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年第21卷第3期
[4] 梁斌,苏春蓉.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5):669-671.
[5] 梁芷铭.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价值功能及其意义[J]. 教育理论研究,2011.
作者简介:吴静,单位:西安医学院公共卫生系。
看过“大一新生心理浅析论文”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