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学校心理咨询论文

坚烘分享

  当前,心理咨询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心理咨询是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学校心理咨询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学校心理咨询论文篇一

  《试论学校心理咨询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

  【摘要】本文首先从学校心理咨询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一致性和内部联系的密切性等方面分析了学校心理咨询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发挥作用的可能性。其次从教师地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学校心理咨询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作用。

  【关键词】学校心理咨询;思想政治课;作用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德育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德育放在了首位,思想政治课也应当被置于各学科的首位。但实际上,由于课程评价方式及其它现实因素的影响,高中思想政治课所应有的功能不能完全得到发挥,其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名无实。学校心理咨询的理论和实践对这一现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指学校内的心理咨询人员对于前来求助的学生从心理上进行指导和帮助的活动。咨询人员根据前来求助的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通过与学生谈话和讨论的形式,在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理解的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上,帮助其发现自己的问题及根源,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以提高学生处理学习和生活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发展和成长。[1] 本文特指普通高中学校心理咨询。

  一、学校心理咨询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发挥作用的可能性

  (一)学校心理咨询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有着一致性

  首先,二者所面对的对象是一致的,都是在校高中生,在此阶段,他们往往智商高于情商,思维较初中阶段有更高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注意力有很大的提高,而他们的记忆力也是一生中的最佳时期。然而在情感与意志方面,他们却到了最不稳定的时期。心理学上称为“第二断奶期”,他们不像孩童时代那样天真,毫无顾忌地向老师、家人敞开心扉,他们的感情已不轻易外露。这一时期是他们各种心理品质发展的关键期,比较敏感,比较矛盾,并且产生了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向。高中生以及他们的这些心理现状都是学校心理咨询和高中思想政治课所要共同面对的。

  其次,二者的培养目标和任务是一致的,不像其他纯科学学科那样追求简单的“工具性”价值,而是做学生“思想”、“心理”、“精神”甚至“灵魂”深处工作的,都是为了素质教育服务,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再次,二者的教育方法是一致的。无论心育还是德育, 都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规律,都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学生的心理状态与思想品德状态都具有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特点, 都需要对动态性的问题使其内化而趋于稳定。[2]

  第四,二者的教育途径是一致的,都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家庭与社会,都是综合性的教育活动。都能渗透在教学和学校其他活动之中。

  (二)学校心理咨询与高中思想政治课面对的问题相互交织

  心理是思想的基础, 思想的发展变化要受心理的影响和制约, 而心理活动的方向又受到思想的支配。正因为如此, 现实中, 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 在许多心理问题的背后有复杂的思想因素;而有些看起来是思想、道德问题, 其根源、实质却是心理障碍所致, 即心理问题往往会引起思想、行为问题, 比如影响其人生态度、行为方式等。所以, 某些心理问题可以通过思想教育的方式来解决, 某些思想问题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改变, 尤其是一般性的思想心理问题。理论和实践都表明, 心理咨询不但对解决心理问题有效,而且能较好地解决某些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难以奏效的思想行为问题。

  基于以上论述,学校心理咨询是可以也是应该为思想政治课某些教学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服务的。

  二、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功能的实现中,学校心理咨询可以发挥如下作用

  (一)学校心理咨询有利于转变政治课教师的地位

  以往的政治课教师多是知识的传授者,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是权威者和塑造者。但是,政治课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德育课,单纯的知识灌输和能力培养不是其教学的所有目标,它更强调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心理和精神因素的培养和熏陶。以往政治课教师的这种说教者、批评者的形象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很难向其敞开心扉,教师也就无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和教育。因此,政治课教师应转变其原有地位,要成为学生的“心理咨询师”、学生心理和精神等问题的协助者和治疗者。

  这要求政治课教师不要把自己看成是高人一等的专家和教师,而要以平等的身份看待学生。有的时候还要把自己暗地里切换成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同时,还要努力给学生以良好的自身印象。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此外, 要耐心地倾听学生的诉说, 尊重学生的价值选择、兴趣、个性等, 对学生的遭遇表示理解和同情。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毫无保留地吐露真情,反映其真实思想和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二)学校心理咨询有利于增加政治课教学的方法

  政治课教师地位的转变决定了政治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增加和更新。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是通过讲授、说服、灌输、讨论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但学生只是机械被动地“接收”,要想让学生能够主动的构建和“接受”,必须引入学校心理咨询中的一些方法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在心理咨询中, 咨询者是协助者和治疗者, 注重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解决他们的心理障碍、病态行为等人格问题, 以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例如,学校心理咨询经常要借助测验、诊断、指导、治疗等工作方式和手段, 咨询员对求询者进行心理咨询时,往往要借助一定的心理量表对求询者进行测验,然后对测验的结果和求询者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诊断,有时甚至要协同其他咨询员对之进行会诊, 选择适合于求询者的方案, 进而对求询者进行指导、治疗。可以看出学校心理咨询的方法非常程序化、技术化。这对于传统以灌输为主的政治课教学方法无疑是很大的借鉴和补充。

  (三)学校心理咨询有利于完善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容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主要解决学生的政治立场、哲学思想及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问题, 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内容, 如社会适应、应对挫折、情绪调适及人际交往等。而这恰恰是学校德育重要渠道――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心理咨询本身是完善人格、发展人格的重要手段, 它警示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学生是完整的个体,要全面发展,除了学生政治立场,道德规范,法律意识等反面的培养,更要注重心理素质方面的发展。这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而学校心理咨询所实施的内容强调了心理培养方面的内容,因此完善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容。

  (四)学校心理咨询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效果

  由于种种原因,当前高中生对于思想政治课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我们可以把这种情绪成为“意义障碍”,所谓学生的意义障碍是指由于学生的某些思想或心理因素的存在,使其对道德要求和意义的理解受到阻碍,从而表现出消极态度及行为[3]。教师如果采取不恰当的方法,如压制、处罚等,一般不会受到好的效果。如果采取心理咨询中的一些方法,如宣泄、暗示、角色互换等方法,效果肯定会更好些。

  同时,学校心理咨询强调建立良好的心境。心境具有弥散性特点。如心情愉快时会感到周围一切充满生机,抑郁不快时则感到百无聊赖。学校心理咨询注重改变学生的不良心境,指导他们采用自我暗示、适当发泄、转移注意力等方法来调节自己的心境。如果政治课教师注意采用心理咨询的方法,调试学生学习时的心境,则必将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吸收和消化,特别是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政治理论,效果会更好。

  思想政治课是德育的重要途径,但是,以往的德育往往把一些心理问题归于道德问题,即心理问题德育化,使得学生一些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阻碍了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同时,一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无法达到课程标准里规定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要求,一方面是由于教师没有受过专门的心理咨询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是没有将学校心理咨询的理论和实践纳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意识。在实践层面,应当遵循二者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功能实现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晓明,钱福永,沈健 等.学校心理咨询模式[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13.

  [2]刘晓明,王丽柴.试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差异与一致性[J].现代中小学育,1999(10).

  [3]谢诗茂.论学校心理咨询与德育的关系[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10).

  [4]马建青.再论学校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J].浙江大学学报,1997(6).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学校心理咨询论文

2755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