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心理语言学初探论文(2)

坚烘分享

  心理语言学初探论文篇二

  《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听力教学》

  摘 要:本文通过心理语言学视角对英语听力教学进行了探究,旨在通过分析两者的理论关联、英语听力理解心理过程的特点,分析影响听力理解能力的语言心理因素,提出相应的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心理语言学 英语 听力

  心理语言学以语言活动的心理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20世纪70-80年代,心理语言学的引进与吸收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末期,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为心理语言学的全面发展阶段。在此阶段,对于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无论在广度与深度方面都有了显著的发展。并且,研究的领域与应用的范围涉及到外语教学的各个方面。

  在外语教学及语言习得领域中,美国心理学家Stephen Krashen强调,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听力的理解头等重要。在人们进行正常的语言交际过程中,45%的时间都用于听力的方面,30%的时间用于阅读方面,说的方面占据全部交际时间的16%,而写的时间只占9%。由此可见,听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正常交际的有效进行。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的进行听力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1]

  一、心理语言学与听力教学的理论关系

  在心理语言学视角下,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英语听力理解进行了广泛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所进行的听的活动过程是知觉与语言相结合的复杂的心理操作过程。而听音的过程则是听者从语流中提取有效信息的主动过程。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需注意培养学生对听力材料中有效信息进行加工、调整并做出相应的正确反应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显现与培养,一定与学生具有的心理素质、生理条件以及英语语言知识水平的高低有关。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学生的听力活动进行时的心理活动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生对信息的接受性。即指听力活动是对所接收到的信息的接受过程。第二,师生信息的互动性。此方面指明在英语听力的教学中,学生将听到的信息通过各种形式反馈给教师,而教师根据反馈的信息判断学生听力训练的效果。第三,学生言语的内化性。通过听力活动,学生将接触到的听力语音材料能够内化为自身的英语语言能力。

  研究了解听力理解过程有利于英语听力教学效果及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心理语言学家认为,听力理解是个综合感知不同成分和语

  言知识的复杂过程。整个过程包括听音、辨音、分析声音以及理解听力内容四个步骤。根据听力活动的特点及活动进行的步骤,综合分析,Carroll (2000)建立了一个言语理解过程的信息工作模式:外界刺激、语言输入,听力信息进入听觉感觉记忆。语言信息通过分析意义,输入短时记忆,再通过解码与编码,输入长时记忆。然后运用知识、技巧、策略等综合分析信息,最后进行信息的语言输出。这模式更加清楚地解释了听力理解的心理加工过程。

  二、英语听力理解心理过程的特点

  英语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过程和创造性思维过程。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语言自身的特点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探索出一种完善的听力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

  英语听力理解的心理过程有三个显著特点。首先,英语听力理解具有积极性,是一个积极进行的过程。听话者不是消极被动地接收交流中的语言信息,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言交际的过程之中。其次,听力理解具有创造性。对于相同的语料,不同的听话者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那么,在其听力理解的过程中,听话者需要根据语料所提供的语言线索和内容,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社会经验以及其他相关背景知识创造性的建构语言知识的意义。最后,听力理解具有互动性。一个完整的听说过程,涉及听话者和说话者双方。听力理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听力活动参与的双方通过语言所传递及蕴涵的意义的磋商与互动过程。

  三、影响听力理解能力的语言心理因素

  心理语言学家认为,在听力进行过程中,对于有效的听力活动,应当不断地估计摄入的信息量是否能与已知有效的信息合理地衔接。如果摄入的信息与已知有效的信息部一致,听话人还要仔细对信息进行辨认,区分不同信息的类别,确认信息的出处,核对信息以及根据信息做出反应,或者进一步提出问题。由此可见,听的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并且,这一过程是否能够顺利进行,还涉及到听话人的心理因素和语言表达能力。

  1.对语言掌握的熟悉程度

  在听力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听话者对于所听语料的内容以及所用语言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听力的效果。当人们在聆听母语时,由于对母语的语言规则、语义词汇以及语法结构十分熟悉,因而比较容易理解语料的含义,甚至还能预测出后续信息的内容。这种情况下,听力的障碍较小,听的过程中,也不太容易受到信息的干扰。然而,在人们英语学习中听力过程和母语的大相径庭。由于对英语的熟悉程度和应用能力远不如母语,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不足。当遇到不熟悉的词汇语法等障碍后,对语料的理解程度就会降低,而对于未知的即将到来的语言信息的预测就会存在困难。大脑对于英语听力语料信息的处理速度就相对较慢,容易造成听话者对英语听力产生恐惧感,造成听力理解的速度较慢。

  2.对语言的注意广度

  注意广度是指一个人能够做到注意力集中的持续时间。对英语语言进行听力活动的注意广度则表示一个人对所听的英语听力语料内容不感到厌烦、注意力不分散而坚持听下去的持续时间。经研究发

  现在一般情况下,听力活动的过程中,人们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持续时间在15-20分钟之间。之后,注意力就出现减弱。只有过一段时间,才再次出现注意力集中的高潮。由此可见,注意广度呈现“升――降――升”的变化模式。

  心理语言学家经过语言测试发现,接受听力训练的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完一堂50-60分钟的英语课之后,就会产生极度疲劳感。而目前我们大学英语教学的一般模式,均为1-2节课连上,课堂时间大约为50-100分钟。虽然,大部分的学校都会在两节课之间设置一个短暂的课间休息。但即使这样,长时间的课堂授课,使学生较长时间的处于听力注意力集中的状态中,很容易造成听力疲劳甚至昏昏欲睡。如此必定影响英语听力课堂授课的效果。[2]

  3.对语言学习的态度以及积极性

  语言交际中,听话人对理解交际中语料的态度,既能够反映出听话人的心理状态,又能够说明听话人与讲话人之间的感情关系。听的态度不同也必定会对听话人的情绪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听力注意的广度。在日常英语听力教学中,调查发现,但学生遇到的听力材料是故事性或是他们自身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时,材料的内容就比较好听懂。进而学生也可以较顺利地做出判断。而如果听力材料的内容是涉及议论或者科普说明文,学生的听力兴趣就会锐减。对于自己不敢兴趣的文章,大脑接受和处理听力信息的时间就会增加,更容易造成注意力不法集中,漏听或不解听力语料。

  心理语言学家认为,在听的过程中,是否积极投入是决定听力效果的首要因素。因为听话者心理上的积极参与其进行听力活动是的精神状态能够激发相关生理机制,并且有可能缩小听力与口语之间的速度差。并且在对于英语听力语料的处理过程中,还有利于增加对新语料信息处理中的注意广度与记忆广度,帮助提高听力的效果。

  那么如何提高听力的积极性呢?在听力活动的过程中,听的积

  极性的提高需要通过明确听力活动的目的,了解其重要性并具有一定紧迫感来激发的,对其产生兴趣,激发好奇心,最终达到心理上的积极参与状态。

  四、心理语言学视角下提高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

  在心理语言学理论指导下,英语听力教学应该抓住学生的英语听力心理特点,并依据相关心理语言学理论,分析心理因素的影响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具体策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合理选材,教法得当

  在教学过程中,英语听力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与积极性。教师在选取听力材料使,应重视材料的选取,接近于真实生活情境,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及发展水平,贴近学生兴趣爱好的语料能够较好的引起学生的注意,有利于提高语言输入的效果。

  另外,从听力训练的心理机制考虑,不同的教学方法对语言信息的输入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深知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所发挥的不同作用。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输入为基础,以输出为驱动,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

  2.关注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心理学理论指出,个体差异是指人们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不同,例如性格、兴趣及能力等方面。理论联系实践,体现在英语教学中,表现为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英语吸收与表达能力,接受能力也体现的高低不同。因此,教师一定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人性差异,给予不同的指导及学习要求,不可对全部学生采用同种教学方法,听力训练中的因材施教尤其重要。[3]

  3.激发内在动机,减少语言定势的影响

  语言学习之初,学生往往表现出对新事物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和难度的增加,这种好奇心非常容易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只有当他们真正从自己内心深处激发出学习英语的动机,才能够自觉投入较多精力。教师应尽量帮助学生保持英语学习的热情,促进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间接作用于学生的学习中,对学习起到促进作用。较强的学习动机使学习者变得更加热爱学习,需要学习,有利于形成学习-动机-学习的良性循环,促进英语听力的学习发生质的改变。

  此外,语言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心理活动有时有利于听力学习及活动的效果,有时又会对听力的学习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教师要积极促进语言定势对学生英语学习产生影响,这鼓励学生冲破现有思维定势的束缚,积极寻找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减少思维定势的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英语听力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这其中各方面都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广大教师应积极在心理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积极应用于实际教学工作中,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卡罗尔.(Carroll,D.W.)语言心理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杨扬(1963―),女,浙江杭州人,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心理语言学初探论文相关文章:

1.教育心理学初探论文

2.应用心理学初探论文

3.探讨心理学的论文

4.浅析心理学的论文3000字

5.关于心理的论文范文精选

2698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