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心理学理论浅述论文
道德心理学来源于西方心理学,具有高度的经验性和综合性,是一门古老而又崭新的交叉学科。道德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主要体现在道德认知的研究、道德情感的研究和道德行为理论的研究三方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道德心理学理论浅述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道德心理学理论浅述论文篇一
《道德心理学理论综述》
[摘要]道德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主要体现在道德认知的研究、道德情感的研究和道德行为理论的研究三方面。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三阶段理论和柯尔伯格的三阶段六水平理论为道德认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艾森伯格从亲社会的独特视角研究了道德认知的发展;道德情感理论受到了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良知理论和移情理论是该领域的重要理论:道德行为理论的研究主要探讨道德的心理机制和道德行为的形成。
[关键词]道德心理理论;道德认知发展;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作者简介]刘亚娟,苏州大学教育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江苏苏州,215123;吴荣先,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江苏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江苏苏州,215123
道德心理是指人类道德言行的心理状态、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凡是涉及道德问题的心理现象都属于道德心理的范畴。人类对道德心理的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国外最早可追溯到休谟和达尔文,国内最早可追溯到荀子和孟子。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道德心理学还是一门新兴学科。从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算起,只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道德心理学理论发展到今天有很多理论出现。道德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成分组成。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对道德心理学理论进行论述,旨在为道德心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争论的平台。
一、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道德认知的发展是道德心理结构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心理学家、道德学家们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而且形成了很多有体系的理论,其中成就最大的当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
(一)皮亚杰的三阶段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识发展经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前道德阶段(0~5岁)。此时儿童的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其行为直接受行为结果所支配;对道德的概念还很模糊。第二阶段是他律道德阶段(5—8岁)。此阶段儿童对道德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看法,但也只是认为道德即规范和规则,遵守规范和规则便是符合道德的,反之就是违反道德的,只重视行为后果,而不考虑行为动机,因此他又称此阶段是道德现实主义;此时的道德就是服从权威。第三阶段是自律道德阶段(8岁以后)。他们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体验到了规范之外的东西,如责任、公正、动机等,因此皮亚杰又称之为道德相对主义,此阶段与前两个阶段的本质区别就是儿童逐渐形成了“良心”,对道德的认知和判断已经升华到一个比较高的境界。
皮亚杰是第一个提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人,也是第一个应用实证的方法对道德认知发展进行系统研究的人,这是其最大的贡献。但由于皮亚杰对儿童道德观念的研究是从属于他对一般人类认识发展问题的研究的,因而他不可能对儿童道德教育所涉及的所有问题进行全面的探讨。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模型理论
柯尔伯格在1980年提出了他最新的、最全面的道德发展阶段模型。他认为,道德发展经历三水平六阶段:水平一:前习俗水平。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对规则中的是非善恶观念十分敏感,依据行为的实际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否道德。这一水平分两个阶段。阶段一:惩罚与服从的道德定向阶段。本阶段的人是自我中心的,所谓对就是绝对服从权威而避免惩罚的,他不考虑他人的动机和利益,把自己的观点和权威观点混淆。阶段二:相对的快乐主义道德定向阶段。所谓对就是满足自己或他人的需要、利益,他能把自己的、权威的、和别人的利益及观点区别开来。水平二:习俗水平。处于这一水平的个体认为规则是正确的,有维护秩序的内在愿望,行为价值是以遵循规则的秩序为依据的。阶段三: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本阶段的人采纳的是一种与他人维持良好关系的观点。阶段四: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此时人把社会观点与人际关系或动机相区别,依据自身在社会制度中的地位来确定人际关系。水平三:后习俗水平。此时个体认为道德决策不仅取决于原则、利益、动机,还必须为社会所赞同,社会是按公平和仁慈来运作的。阶段五:民主地承认法律的道德定向阶段。本阶段人采纳的是一种超越的社会观点,理性的个体意识到权利和价值优于社会依附和契约的观点。阶段六: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人真正懂得了道德本质,将用于社会治理的普遍伦理内化为一种道德的崇高境界。
柯尔伯格在皮亚杰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道德的发展做了系统的研究,其理论源于皮亚杰但又发展并超越了皮亚杰,他整合了传统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这在道德心理学的研究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另外他还进行追踪研究,不仅有对美国本土被试的追踪研究,还有对土耳其、以色列等国家的跨文化的追踪研究,这使得他的研究更具普遍性。
(三)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发展理论
艾森伯格对道德心理的研究是从亲社会道德情景方面开始的,她认为“一个人必须在满足自己的愿望、需要和价值与满足他人的愿望、需要和价值之间作出选择”,也就是说个人利益和需要帮助的人利益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艾森伯格认为儿童亲社会道德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阶段一:自我关注的享乐主义推理;阶段二:需要取向的推理;阶段三:赞许和人际赞许的定型取向推理;阶段四:包含有两个小阶段,即自我投射的移情推理阶段和过度阶段;阶段五:深度内化推理。
艾森伯格开辟了道德研究的一个新的通道,即从亲社会道德方面做了理论研究,弥补了前人单一研究的不足,特别是弥补了柯尔伯格从道德禁令方面研究的不足。但是她的研究多是通过对儿童的口头报告分析得到的,可靠性值得置疑。另外她的研究因为是在亲社会的情景下进行的,所以难以在一般情景下推广。
二、道德情感理论
道德情感是个体对社会道德现象是否符合自身的道德知识经验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是主体有意识的评价性的心理反应。道德情感的形成和发展,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一般来说,可表述为:心理激动—分析评价一形成定势。
(一)孟子的道德情感理论
孟子认为,凡人皆有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是人之为人的基本规定:“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这里的“心”首先含有情感之义。恻隐之心,一般表现为同情心,羞恶之心表现为一种羞耻感与憎恨之情,辞让之心表现为一种宽容大度之情,是非之心更多表现为对善恶的情感认同与拒斥。有鉴于此,朱熹认为,孟子“所谓四端者,皆情也”。“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在善恶分析中,不仅有
理性的分辨,而且有情感的认同:好善恶恶已不单纯是理性判断,更是一种情感上的接受或拒斥。正是德性所蕴含的情感之维,从一个方面构成了向善的内在动因,并为知转化为行提供了一个过渡平台。
孟子对最基本的人性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对道德情感的朦胧的描述,这些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道德情感中最基本的四种。人只有形成了这些情感,才会去做道德的事情。
(二)王阳明的理论
王阳明主张“无心则无身”,强调道德主体的情感品格;主张“心外无善”,注重道德行为的情感驱动;主张“致极良知”,开发道德自律的情感机制,由此形成了他系统的道德情感理论。王阳明注重内心体验,强调精神生活优越于知识性活动;强调直觉,而不是分析;强调人的情感本质。
王阳明在宋明理学繁盛时期提出的道德情感理论,是理论界的一朵奇葩,改变了中国当时理性研究独占鳌头的局面。他的“心外无善”是道德发展的高级阶段,即道德已经内化到人心中,做事只需随“心”。此心是道德化了的,它有自己的原则。“致极良知”是指在个体心中已形成了良知,道德情感具有“悲天悯人”的特点,具有一种彻底的人道主义的情怀。
(三)霍夫曼的移情理论
霍夫曼的道德情感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移情。他认为,移情在道德情感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他提出了移情的四种水平,即普遍移情、自我中心的移情、对另外个体的移情和超越情景的移情。霍夫曼还解释了内疚在移情性苦恼中的作用,并将它与惩罚的焦虑和弗洛伊德的内疚做了区分。另外还试图确定移情和道德原则的关系,认为移情情感的唤起可以激活道德原则。 霍夫曼的研究解释了移情的产生和发展,阐释了内疚和移情情感的关系以及移情与道德原则的关系。他第一次对道德情感理论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研究,然而,他没有解释儿童如何学会在对他人的关心和自私自利动机之间平衡。
三、道德行为理论
道德行为是在个体对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自觉认识基础上,自由选择后而表现出来的行为。也就是说,道德行为包含两个基本含义:一是面对利益时的道德冲突;二是面对冲突时的道德选择。
有道德冲突才有道德行为的选择问题,道德冲突的大小同所选择的道德行为价值是成正比的,道德冲突越大,所选择的善的行为价值就越高。
道德行为过程一般分为发动、进行和终结三个基本阶段。与此相适应,道德行为的心理机制可分为道德心理的激活、道德心理持续和道德心理平衡三个过程。在道德境遇的外在诱因和道德情感的内在驱动下,道德行为被激活,而道德行为是一个持续的活动,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在行为的持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德行为完成以后,道德冲突解除,道德动机得到了实现,此时道德心理重新平衡,道德行为终结。因此也可以说,道德行为是解决个体内心冲突、维持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强调了道德行为成分,他认为道德行为是习得的,儿童的道德行为是观察学习和模仿的结果。社会学习理论用大量的事实证明了儿童会模仿社会榜样的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但是这种只强调模仿学习的理论,使得道德行为好似失去了主体的能动性。而道德行为是由个体内心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识发动的。不过社会学习理论对道德行为的形成提出了一个具体的操作过程,这点是道德行为理论研究的一大突破。
道德行为是道德心理中最为复杂的一部分,它不仅和道德认知有关,还和道德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道德认知是道德行为的前提,道德情感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道德行为。另外道德行为还和环境因素、个人目标等外界因素有关。目前中外对道德行为的理论研究还仅停留在一些零散的观点水平上,很少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出现,这是道德心理理论研究的空缺。
综观中外对道德心理的研究,道德心理学理论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不完善,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索,特别是对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研究。另外我们不应该仅停留在研究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水平上,还应该进一步对这三个维度细分,应该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目前对三者关系的研究仅仅是一些简单的阐述,还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模型。道德心理是很复杂的,它不仅与个体有关,还和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对道德心理的研究还要与社会环境相联系。总之,道德心理学理论研究还不完善,有待进一步研究。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道德心理学理论浅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