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大学生挫折心理健论文3000字(2)

坚烘分享

  大学生挫折心理论文3000字篇三

  《浅谈大学生挫折心理的成因》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激烈竞争的国内外环境中,面临的挑战和承受的压力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多。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致使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多种多样的困难和挫折,身心都受到巨大的打击,产生严重的挫折感。当今大学生不同程度地遭遇过的挫折主要表现在学习、交往、适应、恋爱、情绪、健康、就业、家庭和学校等方面,而且遭遇挫折的频率高、反应强、影响深、类型多、应对难。挫折源是指阻碍个体实现目标、满足需要的情境和事物,也称挫折情境,同时也是挫折心理的成因。大学生的挫折源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的挫折来源于以下多方面的因素:

  一、 客观环境因素

  (一)学校环境和建设不完善。

  1、所在学校和专业不如意。我国的高等学校存在着重点院校和非重点院校、本科和专科的差别,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相对热门和非热门的差别。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使这些没能进满意学校或没学满意专业的学生感到失望、惆怅,表现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以后生活的担忧。

  2、设备方面。有些大学教育也存在资金紧张、设备陈旧等问题。如体育馆设施陈旧,一些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无法开展;图书馆藏书量不大且更新缓慢,学生想读的书借不到;一些实验课由于实验室条件有限而不能开设;电脑和网络使用上有诸多不便等。所有这些受制于设备方面的问题,都可以使学生感到不满,对学生造成挫折。

  3、教师方面。大部分高校学生理想中的大学教师是学识渊博、风度翩翩、能言善辩、平易近人的专家学者。而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和接触后,才发现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一样,也是平常之人。学识方面,也存在欠缺,并不能解答所有的疑惑和问题。由于教师自身及教育方法等原因,学生开始烦躁、郁闷。究其根本, 这一方面与高等教育本身的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现今一部分高校教师水平相对较低有关。

  4、管理方式落后。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学生管理方式重课程轻管理,轻目标管理,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较小,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继续沿用过去那种“我说你听”、“我牵你走”的单向线性传统管理模式,不仅违背了大学生走向成年的生理、心理特点,也必然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降低他的挫折承受力。

  5、生活习惯的变化。

  (二)经济紧张困难。

  由于大学实行缴费制度、物价上涨、互相攀比而追求高消费等原因,大学生的经济负担普遍加重。有调查资料表明,高校中35%左右的大学生来自农村,其中不少学生是贫困学生,来自城镇的大学生低收入家庭也不在少数。据统计,每年全国有16%的大学生交不起学费,13.5%的大学生甚至连生活费都有问题。[2] 贫困生中,有的因为借贷款交学费背着沉重的经济包袱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有的为衣食无着落而日夜焦虑不安;有的因为经济困难、穿戴不如别人而产生自惭、自卑心理。

  (三)择业就业困难。

  由于传统就业模式的变革,毕业生分配制度、分配政策的变化,毕业生人数的增多及就业市场不规范带来的不公平竞争,求职艰难已成为公认的现实。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使在校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产生情绪上的波动。例如:有的大学生求职受挫便一蹶不振,垂头丧气,陷入失望、焦虑、苦闷的情境之中,有的甚至出现社会适应恐惧症状。[3] 大学生就业挫折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社会意义不明确,担心将来选择余地小。二是对社会不正之风忧虑,担心毕业时受学校名气的影响、专业所学的限制,找不到理想的职业;女大学生则还要担心遭到性别歧视,不能平等竞争。三是对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和任务缺乏认识,怕将来不能很好地适应所从事的工作。四是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社交能力缺乏信心,担心将来难以度过适应期、难以胜任此工作。五是竞争机制影响了大学生的出路,国内、国际的竞争机制已深入到各个领域,择业的高期望值与社会需求发生了强烈的冲击,优胜劣汰法则及择业难的现象使很多大学生失去心理平衡,从而产生不良情绪。

  (四)其他事件引起的挫折

  1、对重大丧失不适应。在大学阶段,学生有面对各种意外事件的可能,当这些事件对个体意义特别重大(客观上或主观上)并且未能被妥善应对时,就会对他们的各方面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继而出现心理问题。例如严重的外伤或疾病、亲人重病或亡故、家乡遭受重大灾害、经济状况严重不良、丧失重要的机遇等。这些意外事件的发生通常让大学生不知所措,产生悲伤、苦闷等消极情绪,对大学生产生非常严重的挫折。

  2、早年灾害性体验(早期不良精力)带来的不适应。部分大学生在幼年、童年甚至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环境中,曾经历过不幸的事件、境遇,造成严重的伤害性体验,以至于对他们的行为模式、对生活的态度,甚至对个体产生了不良影响。进入大学新环境后,他们仍会以仇恨、多疑、逃避、攻击、不合作等模式对待周围的一切,其结果可造成他们社会适应不良,并影响自我的发展。这些造成伤害性体验的不幸境遇有:父母离异或家庭严重不和,父母有严重不良人格特质,教养态度严重偏离,被遗弃或被收养,家庭中有人长期处于被严重压抑的环境,长期被伤害或迫害而缺乏被爱与同情,家庭经济状况长期困难等。

  3、偶发事件引起的挫折。有的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家庭突然遭受不幸;有的突然患重病不能继续上学;有的与异性谈上恋爱,可对方突然提出分手;由于非人为力量造成的时空限制、天灾地变、环境污染等偶发事件都会引起挫折心理的产生。

  二、 主观条件因素

  (一)人生信念弱化。所谓信念是指主体对某种理论、思想、见解、行为准则有规范、坚定不移的看法,以及诚心诚意去实践的愿望,是人们对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目标表现出来的孜孜以求、不懈努力的意志力。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都有各种各样的信念组成的复杂系统,人生信念的弱化导致个体缺乏精神动力,对目标的追求缺乏顽强的毅力,挫折承受力也必然随之下降。

  (二)归因不当。归因是指从外部行为及其结果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包括对他人和自己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很多挫折都与行为原因的认识有关。如果一个人对其所遭受的不愉快的事情作出不适当的归因,就会在其心理上产生消极的影响,严重的时候就造成心理上的紧张、焦虑、抑郁甚至愤懑,结果导致心理和行为的异常,导致严重的挫折。在这种情况下,挫折并不是由消极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对产生该事件原因的主观知觉造成的。例如,有的大学生把考试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无能,把成绩下降归因于自己的无能,把成绩下降归因于教师的刁难,把朋友的离去看作是自己没有吸引力,自己没食欲却归因于饭菜味道不好等等。

  (三)学习挫折。大学阶段的管理方式、培养目标、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与中学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是学习条件变化。许多大学生在如学前是学习的尖子,老师、家长对其宠爱备至,在同学中备受尊重,自我感觉良好,信心十足。但在集中了各地优等生的新环境中,他们可能不再是校园中的宠儿,学习上也不再是佼佼者了,如果对现实不能恰当地接受和对待,就可能表现为自信心降低和强烈的自卑感,甚至会出现强烈的嫉妒心和攻击行为,从而更难顺应现实。另一方面是学习方法不当造成的学习困难,比如在对新的大学课程仍采用已不适用的中学学习方法,结果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但又缺乏对学习方法的探讨,在学习上疲于被动应付,心理上承受较大压力。

  (四)人际关系。在大学阶段,个体独立地步入了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大学生尝试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及对此作出的评估,为将来进入成人社会做准备。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处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之中,人际关系的好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事业的拓展。在人际关系过程中,部分大学生由于性格差异、志向不同、性情不和等原因会遭受挫折,或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或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由此产生了心理健康问题。

  (五)情感挫折。随着性机能的成熟、性意识的觉醒以及性心理的发展,青年大学生正逐渐由性接近阶段向恋爱阶段过渡。一旦出现了适应的环境条件,爱情意识会迅速转入恋爱实践。大学生的恋爱观念日益开放,据一项调查显示,在回答“大学期间谈恋爱主要是为了什么?”这一问题时,有65.9%的大学生选择“为了体验爱情”和“为了充实大学生活”,只有11%的大学生选择“将来结婚成家”,还有9.8%的选择“为了赶恋爱时髦”和13.3%的选择“不知为了什么”[4] 可见,大学生谈恋爱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这种恋爱动机使恋爱受挫成为普遍现象。对恋爱挫折,有80%以上的大学生能够采取理智态度,宽容地对待自己和对方,尊重对方的选择。但有一部分却因此一蹶不振、沉沦自弃、悲观厌世,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因失恋而失志、失德甚至自杀,虽为少数,但必须重视。

  (六)日常行为表现差。一些在校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行为表现很差。有的大学生把学校的规章制度根本不放在心上,纪律观念淡薄,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逃学,考试作弊、找人替考,考试科目不及格;有的大学生行为懒散,打架行凶,偷盗他人财物;有的大学生恋爱越轨、同居,因而受到学校的警告、留查、退学等处分,导致挫折心理产生。

  (七)个人利益得不到满足。大学内部现行的学分制度、奖学金及德育、智育综合测评制度,助长了一部分大学生的利己观念,在强烈追求而又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大学生的情绪和心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例如,有的大学生平时一贯学习非常刻苦,各方面表现良好,争取拿奖学金,一旦最终没拿到奖学金就会产生严重的挫折心理,感到失望和郁闷。有些抗挫折能力差的学生很容易产生消极行为:惟利是图,不顾集体或他人的利益,片面追求名利。

  (八)身体疾病或心理缺陷。人的身体有疾病或生理上有缺陷,本属正常现象。但有的大学生因生理上有些缺陷,如身材较矮、较胖、较瘦,相貌不佳等,而自信心不足,自卑感极强,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更不愿同别人交往,沉默寡言,闷闷不乐。这样长时间个性压抑的结果,进一步加重了自卑心理,很容易形成一种卑微人格或畸形心态。还有的大学生因为身上患有某些疾病而心理负荷加重,疑神疑鬼,担心患上顽症不可治愈而积郁成疾,有的甚至精神崩溃,走上自毁的道路。

  (九)心理因素引起的挫折。大学生心理因素引起的挫折,一般是指大学生的个人知识、经验、思想意识、技能与方法等不能适应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要求或客观现实所引起的在态度、情感、动机、性格上的情绪反应。大学生心理因素引起的挫折很复杂,诸如期望值过高,目标选择不当;自我意识过强,情感脆弱;多种动机冲突,难以取舍等等。

  通过以上客观环境因素与主观环境因素可见,大学生遭遇挫折、形成挫折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以陶冶人生、激励人生、磨练人生、指导人生为目标,从而指导大学生挖掘自身潜力去战胜挫折。只有正确分析大学生挫折心理的成因,才能够对症下药,提高大学生对未来生活的适应性和调节周围环境的素质能力,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梅兰.张永芝. 高校特困生现象初探.高等教育.1998年第4期.

  [2] 洪建标. 大学生心理问题浅探.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3] 黄希庭.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 丁小龙.大学生恋爱的特点.重庆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大学生挫折心理论文3000字篇四

  《试谈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策略》

  所有人在不同时期都要面对不同课题,而挫折心理也是每个人都会产生的一种情绪。而大学生正式从青少年转向成年人,大学时期是比较特殊的阶段,大学生的心理还没有成熟,而在当今改革深化、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会让大学生产生挫折感,这种情绪会一定程度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时刻掌握大学生挫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解决措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将挫折心理打消,这已经成为我国各大高校心理教育的重要探讨课题。

  一、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策略探讨

  1.加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大学生的抗挫折的能力不是受智力影响,挫折心理教育要结合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心理特点进行制定:

  大一新生抗挫能力培养,考虑到大一学生是新入学的新生,所以首先要从情感着手,让学生建立极强的自信心,但是大一学生多数是刚刚脱离家长的看护,独立生活和学习可能造成学生无法适应,此时就要建立适当的心理培养,让其正视可能会遇到的挫折。可以通过心理测试的方法对大一新生的生活和心理进行了解,大一学生面临的最主要的挫折是如何从中学生转变到大学生,不仅是从教室、专业还是环境等,对此很多学生的新生指南能够有一定帮助。

  大二学生已经逐渐消除了大一时的稚嫩,因此要从教育方面着手,重点培养学生抗挫的能力和东西,从生活、学习和情感等多方面入手,针对大二学生可能面临的问题,最典型的是面对考试时的态度,要对考试失败正确理解,虽然不及格代表失败,但是低分及格也不是成功,对此既可以努力改善,也可以从其他各个方面进行弥补。

  大三学生也可以成为老生,所以要从发现自我着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大三学生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对未来和前途的迷茫,如何迈入社会是他们忧虑的问题。所以在大三这一阶段,学校要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融入社会,并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引导和教育。

  大四学生是面临毕业的学生,最重要的是实现自我,不仅要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还要正确的为自己定位。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自己适合哪类工作,如何面临面试的失败,其实这些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所以,对大四学生来说,就业指导的强化训练是比较重要的。

  2.强化家庭、学生和社会间的协调作用。大学生挫折心理的教育只从学生方面入手,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要发挥家庭、学生及社会间的协调作用,尤其是家庭对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的助推作用:首先,要重视学生身心健康,不能一度溺爱,要知道孩子已经长大了,要提供孩子适当的空间锻炼自主和坚强的意志力,增强抗挫能力,同时家长可以适当了解心理学知识,这对于解决大学生抗挫心理问题有很大帮助;其次,家长要改变教育方法,不能一味地想让孩子有更大的出息,而一直给孩子压力,以致孩子出现逆反心理;最后,家长要以身作则,在家庭这个小型社会中建立相互尊重、理解和民主的气氛,让孩子有良好的心态,这样家庭挫折教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3.改善环境,强化渗透性教育。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责,但是所谓人才更需要身心健康。因此实现这个任务就需要社会、家庭及学生对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进行重视,对大学生人生重要时期可能遇到的挫折和困难进行关注,逐步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社会要对贫困大学生的贷款制度进行扶持,同时对优秀的贫困大学生制定奖励制度,还可以提供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机会,建立积极向上、健康的环境,让大学生感到社会是对他们关心的,这样对大学生心理挫折感也会有所疏导。高校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心理教育,同时建立心理辅导课、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心理咨询服务,发挥指导员和班主任的作用。大学生不仅要具备挫折心理的理论知识,还要了解抗挫的方法,这样能够在遇到挫折时及时找到适当的方法进行解决。实际上家庭心理教育是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的最基础环节,大学生的家长也要对学生生活、学习及工作状况进行关注,可以选择网络、电话或者去学校直接探望的形式和学生交流并沟通,如果发现大学生有困难或者处于挫折带来的消极情绪中,要及时平稳大学生的心情,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安慰。当然,大学生自我教育也是挫折心理教育的重要环节,自我教育是大学生自身结合社会需求和发展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自我意识的最高级别的表现,是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最重要的方法。在学习和生活中,大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磨炼自己,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这就大学生面临挫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强化心理咨询工作。各大高校要积极站靠心理教育工作,在大学课程中设立心理健康课程,根据大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发展情况具备的特点,适当的通过校园网、演出、演讲、电视、广播宣传或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进行教育和宣传,保证大学生对自身身心发展情况进行掌握,并且了解心态调整的方法,逐渐培养大学生较强的心理素质和综合品质。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手段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不仅能够发挥预防作用,对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心理素质进行一定调整和改善,一定程度的缓解大学生的挫折感,还能通过心理咨询的形式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挫折感原因进行分析,有目的的引导大学生脱离挫折心理,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保证平衡的心态。如果有学生承受很大的挫折或者挫折感比较沉重,那么就需要及时开导,知道学生选择适当的方法对自身心理进行调整,尽早脱离挫折带来的消极情绪。例如挫折防御心态方法,此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向积极向上的方面考虑,如学生考试成绩不好,就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如果经济条件不好,则告诫学生逆境是培养人才的必备条件;还可以采用宣泄方法,找朋友倾诉、大哭或者大喊,前提是不影响他人正常生活。这些方法主要是让学生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二、结论

  大学生挫折心理这个问题是值得关注和重视的,大学生不仅要对挫折心理有正确的认识,还有掌握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各大高校要对学生进行挫折心理教育,避免学生在此遇到挫折后而对心理造成极大伤害。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不仅能够缓解学生心理压力,也是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炎. 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探析. 华东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2009年.

  [2]蒙艳.当代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研究现状之探究. 《法制与社会》, 2011年第33期.

  [3]卢飞. 大学生挫折心理与挫折教育研究.贵州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 2009年.


猜你喜欢:

1.大学生挫折心理探索论文

2.浅议大学生挫折心理的论文2000字

3.大学生挫折心理浅析论文1500字

4.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论文

2648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