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青少年心理健康探析论文(2)

坚烘分享

  青少年心理健康探析论文篇二

  《探析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

  【摘要】心理学指出,人的行为是由一定的动机支配并推动的,而动机来源于人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青少年犯罪的现象不断上升,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青少年作为建设祖国的接班人,家庭,社会各方面都必须引起重视,应该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心理;原因

  一、青少年犯罪概念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最新资料统计表明,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的少年犯罪案件占到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

  那么何谓“青少年”,顾名思义就是青年和少年,在我国的法律条文中并没有明确地指出,只对未成年做了阐释。那么在青少年犯罪学领域,我国的青少年犯罪主要是指已满14周岁至未满25周岁的人触犯了刑事法律而应受到法律规定处罚的行为。按照法律规定,未满18周岁的人为未成年人,已满18周岁的人为成年人。故青少年犯罪既包括未成年人中的少年犯罪(已满14周岁至未满18周岁),也包括成年人中的犯罪(已满18周岁至未满25周岁)。

  二、青少年犯罪特点剖析

  根据青少年特定的年龄阶层,叛逆是形容这个时期最贴切的词。首先,青少年犯罪具有“突发性”,就好比一颗不定时炸弹,我们并不清楚什么时间或者什么事物引起了某一犯罪者的好奇心继而产生了潜在犯罪的动机,于是他们采取过激的方式达到他们的目的,这种感情用事,不顾后果,肆意妄为的行为往往很单纯,并没有预谋,只是“想”然后就去“做”。他们盲目而冲动,受不了激怒,往往逞强好胜。这种突发性行为反映了青少年情感易冲动,不善于控制自己,有的仅仅是为了偷点钱去上网而杀人。

  其次,青少年犯罪具有“合伙性”,针对这个年龄段,并不是单一行动的个体,他们存在着胆小的心理,个人并不成事,因此这些青少年往往结伴壮大声势,在中小学门口实行恐吓勒索,他们往往醉翁之意不在于勒索到钱财而是那种气焰,觉得很自我,正因为此时青少年的心态十分的不稳定,因此很容易讲所谓的“义气”而盲目跟随。

  然后,青少年犯罪的主体多是辍学在家,游逛在娱乐场所,游戏厅,台球厅等地,他们接受的教育水平低,不能有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对于大是大非并不能很好地抉择,也因此更容易被社会上的不良分子带入深渊。所以,青少年犯罪具有普遍“文化水平低”的特点。

  再次,青少年犯罪动机单纯化,很多青少年犯罪往往就是单纯的受到电视作品的影响,例如:古惑仔系列,他们只片面看到一些场面,每天打打杀杀的日子以及让人崇拜和受瞩目,他们觉得那样的日子很“风光”,很“精彩”,在电视作品的影响下,他们在没有钱打游戏的时候便想到模仿影视去偷去抢去勒索。

  最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类型也多样化。青少年乐于在物质上的享受,他们的享乐主义在脑海里一旦形成,便总想要不劳而获,在欲望的唆使下,他们偷窃家里钱财,继而偷盗他人,甚至开始明目张胆的抢劫。在淫秽物品的影响下,也出现了嫖娼,强奸,卖淫,赌博,诈骗等多种犯罪行为。

  三、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剖析

  人的发展是由本能的生物人向理智的社会人发展的过程,在相近似的环境中,青少年之所以比成年人更易于越轨,主要是身心发展及社会化程度的差异而所致。很多时候,青少年心智发展的不健全,他们的认知能力比正常孩子差,在很多方面更容易偏激,敏感多疑,较之更冲动,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加之不良的客观环境,这些青少年便极其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首先,我们从主观层面上,就是在犯罪人身上进行剖析。青少年犯罪根本的原因在于青少年本身。由于青少年文化素质较低,分辨是非能力较差,其为人处世的无知性、盲目性就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诱惑,很容易被别人影响。在生长发育阶段,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他们都是不够成熟的,在辨别是非时,往往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而缺少理智。在自我约束力差的同时,外界的诱惑给他们一种神秘感,想要探索,处于那个阶段的青少年好奇心颇重,想要去尝试的心理总是战胜一切,容易误入歧途。在道德方面,在家庭和学校的熏陶下,父母老师的言行对他们有一定的影响,道德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泛泛的理论,在他们心里并没有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于是,犯罪也是一种必然。

  然后,我们再从客观上进行阐释,分三个部分:

  第一,家庭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和谐对孩子的心理发育是非常重要的。家庭结构是否合理、家庭教育的方法是否恰当、家庭的心理环境是否和谐,都直接作用于一个孩子的心灵成长。我们说,青少年犯罪,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三字经里就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作为启蒙老师,父母的角色是很重要的。孩子在家庭中成长,都在受着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环境,对于每一个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从一下生便处在这个环境中,他所有的生活方式,技能操作,道德规范都是从这里开始萌芽便逐渐认知形成的。父母作为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成长。如果父母的生活方式不良,给青少年做了不好的作用,例如,在零用钱方面没有节制,随着孩子的性子,“要”就“给”,就会养成他们不劳而获,挥霍无度的坏习惯,忘记中华传统美德。再比方说,玩牌赌钱,虽然在竞争压力颇大的现实社会,父母因为工作压力在闲暇时间打牌消遣,但是不论筹码是多大,都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久而久之,当青少年看到赢家轻而易举的就获得收益时,便会产生“钱生钱”的错误想法。不仅如此,谈吐对孩子的言行也息息相关,有素质文化的父母必然能教授孩子不讲粗俗的语言。还有一点,不是非常普遍却足以引起青少年犯罪,那就是家庭结构失调,父母离异的孩子,心智多少都会有一些弯曲。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离异,对孩子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单亲家庭教育出来的子女,他们的性格和言行偏激或自闭,总是走向极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青春期,由于缺乏父与母一方的关爱,或者是“后爸”、“后妈”对自己的冷眼排斥,使得这一部分的孩子产生严重的“仇恨心理”、“报复心理”,从而慢慢走上犯罪道路。总之,缺少健全家庭的温暖,孩子的性格容易变异,心理会扭曲,最终走向犯罪。家庭的环境和类型不同,对青少年的社会态度和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良好的家庭环境,会孕育子女健全的人格,给子女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必要的良好的条件。相反,不良的家庭环境则会导致子女的人格向变态的方向发展,往往是造成子女犯罪的主要客观因素。

  第二,学校作为孕育国家英才的场所,是最纯洁高尚的地方,可是,近年来电视媒体却频繁的报道“校园暴力”,暴力的实施者和承受着都可能是在校学生,前者已经构成了暴力犯罪,殊不知后者在受到不公的对待后,产生的报复心理,久而久之心生怨恨产生的状态和行为,则会出现难以预计的惨烈结果。素质教育已经实行多年,但不乏大多数的学校依旧是应试教育,学校为了抓升学率,为了名声,文化课的比重占据了思想道德课程和法制课程的时间,致使他们的法律意识淡漠,铤而走险。在攀比盛行的风气中,一些资质稍差的学生,因为总是得不到老师的鼓励和家长的理解,便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随之不再热衷学习将注意力转向其他方面,他们在学习上得不到成就感变自暴自弃,想得到大家的认可目光得到关注,继而走向极端。

  最后一点,便是社会的影响。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组成了我们一个复杂的环境,社会才是一门真正的大学,在校园里的知识并不足够在这里挥洒自如。作为社会人,不良的社会因素,也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在市场经济下的今天,人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欲望只增不减,到处都有“金钱至上”的影子。人们受着“拜金主义”的诱惑,只顾自己,自私自利,青少年的心智尚未纯熟,因此也极容易变得唯利是图。网络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同时这把双刃剑也给我们带来的隐患,青少年网瘾问题一直层出不穷,网络交友,网络游戏,使得多少学生泥足深陷,不能自拔,沉迷在虚幻的世界里,仿佛他们才找得到自我。网络上还到处隐藏着淫秽色情,凶杀暴力的文化,长期被这些低俗文化熏染,怎么不会发生问题。在学校附近还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娱乐场所,致使家长在孩子放学后经常去那里找人,里面的乌烟瘴气和不良分子,无业游民很多,经常在里面教唆恐吓学生,表面上哥们义气,实际上完全是利用他们进行更多的勒索等犯罪活动。

  四、结语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担负着国家的重任。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减少青少年犯罪,刻不容缓。

青少年心理健康探析论文相关文章:

1.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分析论文

2.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

3.青少年心理健康探讨论文

4.论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论文

2582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