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高中生心理健康探讨论文(2)

坚烘分享

  高中生心理健康探讨论文篇二

  《浅谈高中生家庭环境与心理健康关系》

  摘 要:本文就以某校高中生为基本的研究对象,来探究家庭环境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潜在的关系,以更好地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高中生;家庭环境;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148-01

  一、引言

  心理问题已经开始逐渐成为社会上广泛关注的一个话题,尤其以中学青少年为重点关注的对象。其实说到底父母永远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从一出生开始就接触到的关键性人物,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孩子最直接接受到的就是来自家庭的教育,一个孩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就决定了他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性格。家庭环境是对孩子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

  二、分析高中生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关于家庭环境因素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我们主要分成了硬性影响因素与软性影响因素这两个简单的类型。硬性影响因素即指的是家庭经济状况等不可改观的因素,而软性影响因素也就是父母人格素养,教育方式等因素。接下来我就从这两个角度展开具体分析。

  1、软性家庭因素

  (1)家长的人格素养。健全的素养决定着人的一生,家长的人格素养更是最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最直接地影响孩子的成长。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学生不是从学校里学来的而是父母教授的,像传统教育中很多家长会说要时常跟学习成绩好的人在一起,不要跟坏学生在一起玩,那么坏学生的标准是什么呢,成绩好并不代表人品好,不能一棍子打翻一船人。现在许多家庭中缺乏文化艺术熏陶,双方忙于工作,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忽视了孩子的业余生活,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导致孩子放任自由,散漫,最终走向歧途。有的家长在工作之余赌博、麻将,这些行为都或多或少的对孩子起到了负面影响。

  相反的,更有一部分家庭对孩子过分的溺爱,容不得半点委屈。在学校受到批评以后不反省学生自身的错,反而指责学校处事态度,学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自己的心理独立承受能力就会明显的差一些。可以明显见得,家长的行为举止在很大程度上是会对学生产生影响的。

  (2)父母夫妻关系。父母夫妻关系不和谐就导致他们把过多的时间和耐力都投入在了孩子身上,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使得学生心理压力过大,不堪重负最终出现了一些过激的逆反心理。比如在《道德与法》节目中就报道了这么一个案例,主人公为高二学生,夫妻时常发生争执,甚至长时间的冷战,孩子在这个氛围中过分压抑,便离家出走,直到在外流浪偷窃被抓才回到父母身边。我们在反省这简单的偷窃案背后,不难总结出其根本原因就是家庭关系不和谐所致。还有另外像离异家庭,学生单方面地只接收到父爱或者母爱,不能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学习上,做事情没有感情没有动力,对生活心灰意冷,这样长时间下来也就不愿意与同伴交流,致使心理孤僻,甚至自卑心理出现。

  (3)父母的教育观念以及教养方式。国内外很多的专家学者都认为,家长的教育观念是影响学生综合发展的根本。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物质条件的普遍提高,很多家长认为只要孩子能够吃饱穿暖就可以了,他们大多缺乏良好的教育观念及教养方式。偶尔甚至有家长错误的教养方式导致孩子一生心理阴影,像电影情节里出现的父亲醉酒后打骂孩子,拿孩子释放工作上的压力,其实现实中这些情节也不是不存在的。现在的父母是太爱孩子了,又太不会爱孩子了。可以说这是现代父母的一个教育通病。大量的案例表明,凡是父母人格修养优秀,家庭关系和谐,教育观念良好的家庭都给孩子营造了一个最佳的学习环境,成长环境。在父母的引导下他们大多品学兼优,总之这样的环境下不至于出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2、硬性家庭因素。在一个班级中,总有经济条件优越的学生,这同时就会出现相对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学生之间存在攀比心理往往是很常见的,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就会因此懊恼,出现心理不平衡,产生自卑心理。但学生本身应该理解父母,老师也有责任开导这部分学生,避免心理阴影。

  三、积极应对负面家庭因素带来的影响

  家长可以说是高中生最直接的一个模仿对象,每每父母的言谈举止都会在无形之中对孩子形成耳濡目染式的影响。父母应该要树立一个光辉的典范形象,为孩子创建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让青少年能够身心健康的发展。

  1、保持良好的父母关系

  如果父母关系紧张,持续冷战亦或是常常在孩子面前争吵就会对学生心理造成一种负面的影响。可以说父母关系融洽是维持家庭环境和谐的重要基础,家长必须要保持良好的夫妻关系,切忌在孩子面前发生不可开交的争执,更不要让孩子去评谁对谁错,这对孩子来说是困难的。这些对孩子来说其实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家长应该要维持良好的家庭环境,创建温馨和谐的氛围,陪伴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2、加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

  沟通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有效方法。父母应主动加强与子女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日常作为,深入学生的心理,发现问题积极进行疏通交流。发生意见分歧的情况时要站在孩子的视角上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理解孩子。尽可能的做到在与孩子做了沟通以后再做某种决定,不去盲目的决定孩子的生活方式,尊重学生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自由。

  3、营造健康的家庭氛围

  “环境决定人”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家长不能够在家里在孩子面前从事一些低级无趣的行为,像打麻将、算命等活动。而是要积极的引导孩子参与健康向上的活动,参与社区阳光娱乐活动,丰富孩子的生活氛围,开阔孩子的视野等,这些方式都会对孩子带来积极、健康的影响,对孩子产生巨大的文化感染,避免学生不健康的心理问题产生。

  青少年正处在一个心理发展的形成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我们必须正确地对其进行引导。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的种种现象都是正常的,作为家长必须负责任地建设一个良好的家庭条件,让孩子在积极、阳光、向上的家庭环境中健康地成长起来。

  参考文献:

  [1] 张飞燕.论家庭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6).

  [2] 陈秀芹.浅析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J].东方教育.2015(2).

高中生心理健康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1.高中生心理健康论文

2.浅议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3.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4.高中生心理健康论文

5.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2573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