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论文(2)

坚烘分享

  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论文篇二

  《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然而,却有相当一部分的人陷入精神的空虚中。其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现在大学生各方面压力非常大,心理健康问题逐渐的暴露出来,而且越来越严重。大学生需要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寻找解决心理困惑与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大潮,不断的完善自己,从而从最大限度的开发自己的潜能。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对策

  目前我国多数大学生心理是亚健康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处于较为恶劣的状态。调查显示,目前有20.3%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障碍或心理异常表现,需要心理帮助的占学生人数的30%以上。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

  现在大学生有着各种的压力或者学习上遇到的一些问题,心理健康问题逐渐的表现出来。根据社会调查的问卷情况来看,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大体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情绪暴躁,遇事不冷静。大学生大多处于二十几岁的年纪,在心理上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在学校期间很容易心情烦躁,没有理由的发脾气。而且遇到事情不能冷静处理,往往容易冲动。

  (2)内心不自信,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大学生大多对自己不自信,没有应该具备的信心,导致大学生不能很好的应对学习上和生活上的事情。在与人将往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自卑心理,与别人盲目攀比,让虚荣心极度增长,这就形成了一种自卑与虚荣相互矛盾的心理。

  (3)内心抑郁,孤独感增强。大学生随着年级的增加,心里的想法和考虑因素逐渐增多,容易产生抑郁心理,不想与他人交流,有的甚至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

  (4)内心承受挫折较弱,态度比较悲观。现在大学生无论年级高低,都存在这一种较为悲观的认知心理和人生态度,而且一旦受到挫折,内心承受不住向他人求助或者抱怨。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成因

  (1)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当今社会市场上企业的竞争一天比一天激烈,对于人才的需求虽然也在增长,但是职位的数量远远小于毕业大学生的数量。所以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彼此之间的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这种激烈的竞争与学校中的环境形成强烈的反差,大学生在就业的压力和校内外强烈的反差之下,心理形成强烈的反差,容易焦躁不安,自信心受到打击,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出现。

  (2)期待值过高,现实与希望的反差。大学生备受父母、老师和社会的期待,这种期待越重就越让让大学生感到紧张,感到彷徨。父母方面,一直希望在大学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好好学习,到最后毕业有个不错的工作。父母希望自己在大学的子女能够有出色的表现和优异的成绩,能够学到更多,到毕业得到更多,有一个好的未来。老师方面,对自己的学生有着殷切的希望,希望在严格的管教之下学生能够上进,能够有更好的发展,能够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在社会上立足。社会方面,对大学生的要求和衡量尺度日益增加,希望大学生有更高的质量,有更好的处事能力和工作能力。这些都让大学生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压力,让他们容易忧郁或者抑郁。

  (3)自身定位不准确。大学生现如今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自尊心和虚荣心都比较强,从小都是被满足的环境和条件。所以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往往不够准确,总是希望自己毕业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工作,能够有多高的待遇和地位。但是在激烈的竞争之下,没有大学生所期待的条件和待遇,这很容易让大学生形成心理落差。在现实中的不到满足,自身信心受到打击,内心孤独无助感增强,心理不能够健康的成长,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在思想上,大学生往往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认识不清。学生在高中时就被灌输了考上大学就一生无忧等片面的观念,但进入大学后,他们感到学习考试的压力依然那么大,还要面对就业的压力,这种现实与美好理想之间的差距,使很多大学生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在学习上,刚进大学校门,学生对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一时难以适应,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如果学生学习方法不恰当不抓紧就有被淘汰的可能,有的一学期下来就会出现几门次的挂科现象,由此,学生在适应环境和心理调适方面就会出现焦虑、甚至对学习失去信心,如果没有适时的引导,很容易诱发心理障碍。

  (4)人际交往能力的不足导致的心理问题。人际交往的日趋复杂化、社会化,促使大学生想要和别人交往,但又不知道如何和别人交往,所以会经常出现一些交往问题。与此同时,还有半部分学生片面追求个性化,在与他人交往时不顾别人感受,说话不懂得掌握分寸,久而久之,与别人的距离越来越远,朋友越来越少,诱发交往上的障碍,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的策略

  (1)大学生自身培养艰苦奋斗意志。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从侧面反映出其心理承受能力还是比较弱的,没有艰苦奋斗的意志。大学生要想在挫折面前不低头、不气馁,就要有艰苦奋斗的意志,要清楚认识到什么事情都要经受磨难和考验。只有内心坚定才能有个好的心态去面对,才能不悲观,不退缩。

  (2)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大学往往忽视了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往往不被学校所重视。但是这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培养过程,大学生除了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外,还要有健康的心理。所以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学校应该加强对其的心理教育,让大学生有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就业,去处理人际关系,去承受挫折。

  (3)对于社会的一些潜在规则和相对阴暗的方面,大学生有着不满情绪,这容易使心理健康问题出现。对于国家,改善就业环境,提倡良性竞争是对大学生的最公平待遇。社会上的种种不公平,让大学生感到无奈何抑郁,甚至是怨恨。

  参考文献:

  [1]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10.01.01

  [2]宁维卫.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才.高等教育出版社.

  [3]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10.01.01

  作者简介:

  沈源源(1995~ ),女,汉族,河南省陕县人,本科,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学生,研究方向:英语师范。

浅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论文相关文章:

1.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报告

2.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论文1500字

3.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论文

4.浅析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现状论文

257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