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浅论大学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论文(2)

坚烘分享

  浅论大学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论文篇二

  《如何保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摘 要】本文重点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从培养大学生宽广的胸怀,提高自我控制力和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完善校内心理咨询机构,实施“家校沟通”,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等方面入手,探讨了通过教育方式的改变来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控制力;环境因素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与大学生接触很多,通过多年教学、科研经验的积累,切实体会和了解部分大学生不健康心理的形成。由于当前社会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压力很大,学习任务重,毕业就业难,不良的社会风气,甚至不同的家庭背景造成的现实差异均可导致部分大学生不健康心理的形成。具有不健康心理状态的大学生不愿与人交谈,与他人存在心理距离,自我封闭不善交流,遇事爱钻牛角尖,常常出现情绪低落、心情抑郁且烦躁不安等情况,做事较偏激我行我素,极易出现问题。要保证大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独立生活能力,必须引导其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环境,勇于面对现实,增强自我调节能力,保持对自己、家庭及社会的信心。

  1、拉近心灵距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全社会教育水平的提高,在教育体制改革和高校扩招等大背景下,新入学大学生的年龄层次逐步减小,大部分学生没有经历过挫折,社会阅历匮乏。我国目前初、高中的教育体系基本为应试教育,学习任务重,教育体制呆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均被学习、强化学习、模拟考试等占据,缺乏社会交往。同时,学校和家长的严格管理和日常包办,使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低,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后,能够及时转变思想观念,融入和适应新的生活。也有小部分学生惯性思维较强,如果在学科学习、集体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出现挫折,极易出现情绪低落、丧失信心、怨天尤人、甚至心理抑郁等情况。

  为解决部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采用有针对性的集体活动,增加彼此间的交谈等方式拉近心灵距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国内外许多院校都开展了相关的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恢复理性思维[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提高大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给他们释疑解惑,及时转变观念,尽快融入集体生活。针对大学生男女交往的问题,尤其要重视,采用合理的方式,正确地加以引导,避免出现极端的或过激的行为。教师与学生应该是一个和谐的共同体,近距离交谈,增强相互理解,可以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养成良好的性格,对待生活乐观向上,对待学习积极主动,对待同学真诚友谊,对待事业执着努力,做一个成功的强者。

  2、调节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提高自我控制力

  高校教育要求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要强,适应全面的集体生活。在学习、社会实践、同学交往等各方面必须具有成熟的心智,具备足够的心理承受力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心理承受力是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是在逆境中心理抗压能力的集中体现[2]。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极易导致家长和教师将全部精力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如何提高学习成绩是首要任务,很少有人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一个可喜的现象是,目前社会上逐步认可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治疗,家长、学校、社会基本认可心理治疗,不再认为看心理医生是一件难堪的事情,这是思维方式和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大学生的自立自信是建立在心理健康基础上的,作为一个自然人要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下随时调节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接受各种挫折和冲击,避免情绪失控、钻牛角尖、悲观失望等情况。

  及时调节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提高自我控制力,保持大学生身心健康,可以作为高校教育的一个内容。该项工作可以融合在日常的学习、科研及社会实践活动中,利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针对遇事怕困难不能及时解决,心理承受力偏低的大学生,及时加以引导,创造条件培养自信,努力应对现实社会带来的各种心理压力,要磨练他们的心理意志力,使其充满自信并能自我激励,为自己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努力学习。

  3、要培养大学生宽广的胸怀

  宽广的胸怀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之一,要通过日常教育培养大学生宽容大度的气质和宽广的胸怀。引导大学生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多看他人的优点,正视自己的缺点,要培养大局观和集体主义观念,做事不偏激,不轻易欺侮或伤害他人,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以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作一个与人为善品德高尚的人。

  4、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完善校内心理咨询机构

  高校应为每一个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应具有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可对大学生的心理波动及其它情况进行必要监控,对不良倾向及时加以解决。在这方面高校可以依据不同的条件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可以结合学生会、后勤、校医等,给大学生创造心理咨询,解决心理问题的机会和条件。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查阅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创造条件使大学生增加交流和沟通,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但在这项工作中一定要加强监管,避免出现个人隐私泄露的情况。

  5、实施“家校沟通”,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实施“家校沟通”,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教育相结合,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与配合非常重要。绝大多数家长偏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及身体健康,忽视其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的健康,从而使心理上有轻度障碍的大学生有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更得不到及时引导与治疗,给社会、学校、家庭留下一定的隐患[3]。实施“家校沟通”,就能达到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一致,使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更佳。

  6、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

  高校教育是要培养大学生德、智、体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保持大学生全面均衡的发展。这不仅要求大学生掌握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心理素质,广泛的社会交际能力,为日后走向社会打好基础[4]。如何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课题。应结合不同个体的心理特点及出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有很多,应对影响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进行客观分析,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不同的高校具有差异化的文化背景和传统,校园文化体系不同,各有特点。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较大[5]。校园环境表现在硬件设施上,文化氛围体现在软件上,以硬件设施为基础,提升文化氛围等软实力,利用现有的条件如:学校内部网络、宣传栏、校刊等进行广泛宣传和教育,营造健康气氛,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的高校环境优雅,学术氛围浓厚,教师与学生融入其中,自然会消除社会上不良风气的负面影响,从而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净化大学生的心灵,保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6]。

  总之,如何保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咨询,提高自我控制力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必须引起高校和家长的重视。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教育范畴,创造必要的条件,及时加以引导,对培养身心健康、能力突出、学术水平全面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曾文,应若平.论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构建[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6,6(4):23-26.

  [2]李金山.以人为本,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6,6(1):34-37.

  [3]傅瑞星,阎路,刘璟.大学生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69):3-7.

  [4]刘颖丽.浅谈在校大学生的心理教育[J].长春医学,2006,4(4):27-31.

  [5]龚小红,罗春晖,刘应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70):13-15.

  [6]江昕,朱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才培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07,21(5):43-47.

浅论大学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论文相关文章:

1.大学生如何维护心理健康论文

2.如何保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

3.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

4.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1500字左右

5.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3000字

2538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