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做最好的自己2000字心理论文
做最好的自己是我们自我认识的一种心理暗示,然而学校要如何引导学生“做最好的自己”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关于做最好的自己2000字心理论文,欢迎大家阅读!
做最好的自己2000字心理论文篇一:《保持阳光心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摘要:阳光心态是积极、知足、感恩、达观的一种心智模式。孤儿学生是高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大学生活的成长直接影响到健全心理的形成以及今后的发展。在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面对生活、学习、就业的各种压力,孤儿学生更需要以阳光的心态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同时,应努力为他们营造一种和谐、融洽、进取、向上的成长氛围,从而在精神方面引导其不断完善自我,保持阳光心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关键词:孤儿学生 心理健康 阳光心态
在跟小默第一次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他胆子比较小,说话时不自信,有小许结巴。当我说的时候,他会很认真的倾听我说的每一句,但一直低着脑袋,结束交谈时,他很有默默跟我道别,明显感觉整个过程他很一直很紧张。在前辈们的帮助下,我带着一颗真挚的心,开始慢慢的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一、当事人基本情况
小默,男,19岁。7岁时父母相继去世,小默被送到了孤儿学校,在那里他很少与人交流,表现很平淡,基本没有大的反应,学习成绩比较差,辅导老师对他的关注也很少。在这长期生活当中,造成了小默同学严重的自卑心理,人际敏感,基本上不愿意与外人进行沟通。
二、当事人须解决的问题
1、强烈的自卑感,对身边的人评价非常敏感;
2、因为语言表达能力差,心里想要交往又怕交往;
3、一直也在努力,但学习效率不见长进;
4、与其他同学相比,承受着强大的就业压力。
三、教育转化过程
1、我主动找小默谈心并表示愿意倾听他的诉说和理解、帮助他。小默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接纳与包容,心理压力得到缓解,慢慢也接纳了老师,开始谈心里话。
2、有同学跟我说,小默同学的体能比较好,也喜欢体育锻炼。上个学期学校的运动会开始前,我和他面对面沟通这个事情并给予厚望,希望运动会上他能拿出让我满意的成绩。在一种希望用实力来证明自己的心理作用下,小默在比赛前日子坚持刻苦训练,所有的努力也付出了回报:在学校第12届运动会上获得多项奖励。在一次班会上,班长当着全班同学表扬小默为班级争夺的荣誉时,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和认可的眼神,让他获得了认同感。他渐渐地融入了班级,自信心也提高了很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他也慢慢的尝试着和其他人进行主动沟通。
3、安排好优秀学生经常与他谈心,引导他发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享受因为进步而带来的精神满足。同时,每次下寝时,我也找他聊天,引导他学会分析总结进步的原因来自扎扎实实的努力,和以前的“不知道干什么”对比,这样坚定了他“付出才能有收获”的信念。
4、及时跟专业老师沟通,请专业人士的他们给小默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小默了解专业特点和就业前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小默通过与专业老师沟通交流后,真正看到了他所学专业的光明和前途,慢慢减少了之前的巨大就业压力,明确了自身今后的发展,恢复了信心和获取前进的动力。
5、我有一个班的孤儿学生不仅有白化病,眼睛视力也十分模糊,但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相反,她一直在乐观向上的学习、生活,一直保持着一颗阳光的心态,学习也很不错。她的个人情况小默也知道,在孤残学生的活动中他们也接触过。通过我分析这位身边榜样的经历,小默深感鼓舞,感受到了正能量的激励,表示自己再不会消极下去,不会放弃自己,一定会勇敢的、努力的做最好的自己。
四、教育转化的效果
经过一个学年的努力,小默的行为习惯有很大提高:睡眠相比之前好了很多,也敢于在公众场合主动和他人沟通,胆子大了很多,越来越融入班级这个大家庭,与同学关系融洽了。通过同学们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现在他担任班上的团支书和医学院康复中心的生活部长,工作一直很负责和努力,并且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在本年度“五·四评优活动”获得了“院级优秀团员”的称号。
同时,小默在学习目标更加清晰了,在课堂上更加主动了。在跟班上同学和任课老师聊起小默时,他们都表示小默同学本学期有很大进步。最重要的是在沟通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他可以勇敢站在全班同学的面前演说了,虽然还是小有些不自信,但对于他来说,已经是成功路上迈开了最困难、最重要的一步。
五、经验分享
1、对于孤儿学生的教育,更需要从关注到关爱的进行转变。对待孤儿学生必须坚持疏导、鼓励、情感交融与严肃纪律相统一原则。重要的是不仅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要付出更多的心血,从关注到关爱进行转变。孤儿学生更需要用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要欣然地接纳,要对他们充满积极的期待。孤儿学生往往比其他学生,心理要更加脆弱,所以过程更加复杂,也需要更多耐心和恒心,应积极鼓励他们保持阳光心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2、注重身边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榜样的力量可以是无穷的,毕竟离学生太遥远了,特别是90后的孤儿学生,他们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不能深刻体会“雷锋”、“张海迪”等榜样对他们的重大意义。对于他们来说,身边的榜样更容易被信服。“零距离”优势的身边榜样拥有可敬、可亲、可信、可学的优势,具有示范引领的作用。应该多发挥身边榜样的作用,引导孤儿学生自立自强、勇敢信心,时常保持一颗阳光心态。
3、有针对性的提前对孤儿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规划。孤儿学生,特别是高职学校的孤儿,他们往往会成为现今社会就业的“弱者”。一进校就应针对性让孤儿学生了解到个人特点和强项以及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从而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塑造充实的自我,增强职业竞争力。这样可以进一步是孤儿学生明确自己就读专业的特点和就业前景,减缓他们巨大的就业压力,为他们成才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对于孤儿学生,阳光心态理念显得更为重要,不仅能够更好帮助他们在遭遇挫折时进行有效的自我心理调整,保持健康的心态,还能够激励他们通过学习实现自我价值,努力做最好自己。让他们知道,他们也是可以为社会担当一份责任和义务的。
参考文献:
[1]许新赞.社会工作方法提升孤残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应用性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1,(12).
[2]杨辉明.孤残儿童心理问题及教育方法探析[J].新一代,2007,(5):46-47.
做最好的自己2000字心理论文篇二:《张扬个性,做最好的自己》
摘要: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个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那么,教师又该具有怎样的个性呢?教师应像“全能人”,教师应“包罗万象”;教师要充分领悟“七色”内涵,永葆教师本色,争做“七色”合格园丁;教师要张扬个性,做最好的自己。
关键词:张扬个性;教师本色;“七色”;内涵
所谓个性就是个别性、个人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个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肩负着教育传承任务的广大人民教师,正是面对着具有不同个性的群体展开教学工作。那么,教师又该具有怎样的个性呢?有人说,教师应像“全能人”;有人说,教师应“包罗万象”。对此,山东省新泰市翟镇初级中学——一个在全市教育系统综合考评中取得四连冠并向五连冠发起冲击的乡镇中学,提出了“张扬个性,做最好的自己!”的口号以号召全体教师充分发挥个人所长,同时不断学习进步、完善自我、做最好的自己。
我作为该校的一名普通教师,将此理解为---永葆人民教师本色,争做“七色”合格园丁。颜色的文化蕴意多彩、深邃。中国文化更是对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基本颜色赋予了积极的新内涵。肩负着培养祖国栋梁的人民教师,要充分领悟“七色”内涵,指导教学实践。
教师要有红色的忠诚,时刻保持红色的教学热情。红色代表着忠诚与热情。作为走在思想文化前沿的人民教师,只有骨子里拥有了红色的忠诚,才能坚定政治立场,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教育事业。与此同时,教师只有对教育事业有了“火”一样的红色热情,才能拥有做好一切工作的动力,用饱满的精神姿态展示个人能力素质、实现自我价值。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对学生求知内驱力的激发、唤醒与鼓舞。教师应用红色的热情烘托出学生最深层的潜能,使其发光发热,成人成才。
教师要有橙色的温暖,让学生幸福、快乐地求知。橙色是暖色系中最温暖的颜色,它象征幸福与欢乐。“良言一句三冬暖”,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有橙色的温暖,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态度要温和、友善。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对学生倾注真感情。“给学生以幸福体验,打造幸福教育工程”也日益成为当下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只有树立橙色的科学幸福观,找到“幸福之策”,才能让学生幸福而快乐的求知。教师要有黄色阳光心态,与学生共同健康成长。黄色是阳光的象征,具有光明、透明、希望的含义。阳光心态则是一种光明磊落、淡泊明志、知足豁达的心智模式,是一种内心的宁静、超然的人生境界。“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人民教师只有具备了黄色阳光般心态,才能够做到坚持原则、不慕虚荣、不迷名利、心态平和。培塑阳光心态不仅是教师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培养全面发展、健康健全学生的必要条件。身教胜于言教,心态可以传递,阳光可以传播。伟大的教师成就伟大的学生,人民教师要有黄色阳光心态,与学生共同健康成长。
教师要有绿色的梦想,与学生共圆成材之梦。绿色被赞为生命之色,蕴含希望、生机与活力,是梦想之征,和平之象。梦想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梦想有多远,人生路就能走多远。教师有了教育梦想,也就有了追梦的动力,就能更加自觉地遵循教育法律法规、磨砺高尚师德,不断汲取新教育理念的营养,提升教学素养和教学水平,为社会、家庭、学生提供更满意的教育。把青春绿色梦融入教育梦、融入中国梦,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师要有青色的宁静,恪守教学、处世朴实之风。青色象征着坚强、宁静、朴实。在《荀子・劝学》中有云,“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正因如此,青色的内涵也对教师的教学生活有所教益,启示教师在工作中要沉下心来、稳住心神、保持平和。特别是面对繁杂琐碎的日常教学工作要做到不烦躁、不浮漂,面对繁重的任务不急躁,面对单调的生活不浮躁。时时处处体现朴实的工作之风,要有“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教育工作的开展,把课上到学生的心坎上,把教育办到人民的心窝里。
教师要有蓝色的包容,慈祥博爱、润物于无声之处。蓝色象征深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人与人相逢共处是一种缘分,教师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大家”出发,珍惜缘分,多关心少排斥,使校园温馨和谐。有了蓝色包容之情,教师队伍就有了凝聚力、有了拼搏实干的豪情,在教育的大路上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对待学生亦应如此。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孩子们因年龄尚小经常无法克制自己的言行、无法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甚至不能理解父母和老师的爱而站在对立面上。我们就应因此去忽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而横眉冷对、怒斥批评吗,就应因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小曲折而对他们的未来持以否定的评价吗?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虽然书本知识的灌输是很重要的,但是给学生营造一个宽容的学习环境,在鼓励学生的人格力量的成长上,是利大于弊的。
教师要有紫色的沉着冷静,灵活应变、稳中求进。紫色代表优雅、高贵与稳重。当今教育工作的内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充满了改革与创新、曲折与探索。这在客观上就要求教师必须拥有沉着稳重的性格。教师要想为人沉稳、处事得体,除学习、实践、总结之外,要学会自静。古人曰:“每临大事有静气”、“骤然临之而不惊”。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充满着不确定因素的学生,每个学生每天都可能发生不同的状况,这就要求教师灵活应变、冷静处理突发状况。教学是与同事共同作战的工作,人的性格各有不同与人相处难免摩擦,这就需要教师做到成熟稳重、冷静灵活。教师若拥有紫色的性格,能更轻松愉悦的工作生活。
参考文献:
[1] 张连生;中国传统色彩的象征意义[J];设计艺术;2004年04期.
[2] 王荣德;现代教师人格塑造;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3] 诺丁斯(美国);幸福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做最好的自己2000字心理论文篇三:《试论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引导幼儿做最好的自己》
[摘要] “自我意识”是个体自己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个体自身人格的核心,对“自我”的一切具有认识、体验及调控的功能。幼儿在3~6岁期间是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通过积极关注的态度与无条件接纳的方法,引导幼儿充分表现自我,引导幼儿做出适宜的自我评价,从而实现幼儿做最好的自己的目标。
[关键词] 幼儿 自我意识 关键期
“自我意识”是个体自己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个体自身人格的核心。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早期,特别是3~6岁的幼儿是其人格发展的敏感期。如果能充分利用幼儿自我意识形成这一敏感期的良好时机,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与培养,协助幼儿自我意识的积极发展,对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教师积极关注与无条件接纳:认可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主体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儿童先是需要他人的积极关注,继而需要自己的积极关注,他需要自己对自己的行为持肯定的态度。但是,儿童用以评价自己行为的标准是与亲近的人对儿童抱以的积极评价投射到儿童的自我结构中产生的。换言之,教师和家长作为幼儿最亲近的人,他们与幼儿的交往态度、对幼儿的评价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因此,帮助教师和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评价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们的研究中,采用了学习、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的活动让教师们不断转变、更新观念。通过活动教师们达成了共识,即“要想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首先必须为他们创设一个支持的、共情的、平等的、受尊重的心理环境和学习氛围。”教师每天都要面临和处理许多带有情绪色彩的事,如幼儿的吵闹、求助、任性、捣乱等等,这些都难免会引起教师的心理紧张和烦躁不安,当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应尽量地控制自己,应从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看一看,充分地尊重他们的想法和行为,体谅、满足和接受他们的需要和合理的要求。另外,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幼儿自我意识的状况,掌握好给予表扬和奖励的度,使其发挥良好的教育作用。如对于自我评价过高的幼儿,教师应降低对他表扬和奖励的频率,以防他自我感觉过好;对于自我评价过低的幼儿,教师则应寻找机会多给予表扬和鼓励,多作纵向比较,多挖掘他的优点,帮助他正确地认识自己、发现自我、增强其自信心。
二、开展多种活动,让幼儿充分表现自我
世界是多元的,生活是多彩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也是多种多样的。加登纳等人所提倡的多元智能理论向我们阐明和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复杂多样的生存环境需要多种智能的组合,我们不能持一个标准去关注不同的孩子。如何让幼儿在这个多元的社会中发展那个与众不同的自我,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从而以强项带动弱项的学习和发展呢?在我们的研究中就是通过多种活动引导幼儿充分表现自己。在一次大班的综合活动“圆”这一集体教学中,教师先让幼儿来说一说圆,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圆,然后自由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圆的认识和理解,幼儿可以画圆、用废旧物品和辅助材料建构圆形的东西、可以剪贴圆形的图案,还可以穿上漂亮的大摆裙随着优美的音乐翩翩起舞,感受那裙摆形成的动感的圆……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智能强项,教师要做的就是如何地创造条件让其得以发挥。如创设“七色花”评价栏、“小荷才露尖尖角”表演区、“奇思妙想区”等一些多元的环境。除此之外,在日常的教学和活动中还应根据每一次活动的内容,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操作用具和活动形式,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不同的表现形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活动的理解,让每个孩子都从中体验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三、运用多种策略引导幼儿学会评价自我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核心,对幼儿而言,良好的自我评价能帮助他们真实和相对客观地认识自己,有利于及时调整行为,减少失误,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我很喜欢画画,我觉得我的画画得很好。”,“我会折纸飞机,有一次我教我阿姨家的小妹妹折了一架纸飞机飞得好高啊。”、“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边唱边跳的倩倩获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这么热闹的场面会让你想到什么?竞赛?展示会?其实这是我们开展的一个大班“夸夸我自己”的主题活动,活动中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特长展示给大家看,有的说、有的做,气氛非常的热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对自己都充满了信心。象这类活动我们设计实施一个系列,从夸夸我自己(说说自己的优点)――丢掉我的小缺点(说说自己的缺点)――说说我的好朋友(评价他人的优点和缺点)――我喜欢我自己(评价自己,认清自己的缺点和长处,学习改正不足)――我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等等,通过专门的组织,系统地实施,引导幼儿进一步地认识自己和他人,恰当地评价自己和同伴,积极地自我肯定和反思。
四、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幼儿实现自我
“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如何让更多的幼儿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实现自我的价值呢?小组合作活动作为一种小团体的分组活动,它能使幼儿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内容和形式,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幼儿展示自我、实现自我提供更广阔地平台。
实践中我们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采用按兴趣、能力以及混龄分组的方法,把幼儿分成不同的小组来组织活动,这样既可以避免班额过多照顾不周又可以让幼儿有充分实现自我的机会。如:在计算、操作活动中我们把不同能力的幼儿分成不同的小组,根据每组幼儿的能力提供不同程度的操作用具和学习内容,对于能力较低的幼儿我们提供相对简单的、易于操作的,对能力较强的幼儿我们就提供一些较难的内容和用具,让每个幼儿都能有“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体验,在原有的水平上获得更好地发展。这种分组学习的方法它不仅能改变以往能力弱的幼儿经常处于“从属”地位和获得失败体验的状况,而且能让更多的幼儿有机会体验到成功;又如,在手工制作、体育技能练习、表演类的活动中我们则采用异质分组的方法,把能力不等的幼儿分在同一小组,让能力强的幼儿去帮助和带动能力弱的幼儿,这样既可以培养幼儿间合作互助的精神又能很好地解决一部分需要帮助幼儿的学习问题。总之,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形式选择不同的分组方法,可以让幼儿在不同的小组合作活动中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作为一种积极的人格特征,是与个体早期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的。人的自我意识一旦形成,将起着对人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协调作用。是否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在培养幼儿良好自我意识的过程中,教师拥有积极关注的态度与无条件接纳的方法至关重要,教师要利用可行的条件引导幼儿充分的表现自我,引导幼儿适宜的自我评价,最终让幼儿成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