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性格分析的心理学论文(2)
有关性格分析的心理学论文篇二
《祥子的性格演变浅析》
摘要: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开始塑造的祥子有着勤劳、朴实、善良、忠厚、不服输、积极进取、充满责任心的性格,然而,残酷的社会现实逐渐把他的希望毁灭、侵吞,美好的性格也失去了坚持下去的动力和方向,最终他蜕变成一个堕落、自私、懒惰、贪婪、麻木不仁、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祥子性格的最终蜕变有力地揭露和批评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病态。
关键词:祥子;性格;演变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被视为老舍的代表作品之一,它有着很大的艺术成就,影响也极为深远。小说中,刚开始出现在读者面前的祥子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和进取精神的、有生气的、体面的、要强的青年。他有着勤劳、朴实、善良、忠厚、不服输、积极进取、充满责任心的性格,然而,残酷的社会现实,生活的屡次波折和打击,逐渐把他的希望毁灭、侵吞,美好的性格也失去了坚持下去的动力和方向,最终他蜕变成一个堕落、自私、懒惰、贪婪、麻木不仁、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祥子性格的最终蜕变有力地揭露和批评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病态。
小说一开场,祥子给读者的印象是很正面的。他纯朴,善良,为人正直,具有奋斗的性格和美好的精神世界。祥子是个性格鲜明的普通车夫。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许多优良的品质。他善良、纯朴、热爱劳动,是农村破产后跑到城里来谋生的农民,为此,“凡是以卖力气就能吃饭的事他几乎全做过了。”但他终于选中了拉车这一行。在他拉上租来的洋车以后,立志买一辆车自己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他年轻力壮,吃苦耐劳,不惜用全部力量去达到这一目的。祥子是人力车夫中的佼佼者,他“不吃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嗜好,没有家庭的累赘,只要他自己肯咬牙,事儿就没有个不成”。在他看来,拉自己的车就可以“不再受拉车人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他认为:有他的身体和力气,多拉快跑,省吃俭用,过不了几年一定能达到目的。强烈的求生欲望,顽强的奋斗精神,构成了祥子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作者在小说中刻画祥子勤劳刻苦,刚强性格的同时,还从更广阔的生活内容上,着力揭示了他美好的精神世界。他做事认真负责,讲究信用和义气。他拉车出了事,自己被摔得很重,但他首先想到的是车上的曹先生。曹先生被摔伤了,他感到很内疚,并提出了以自己的工钱赔偿损失,他认为曹先生是好人,所以,当曹先生因特务追捕避居在外时,他承受着自己被劫夺的痛苦,而一心想着怎样不辜负人家的嘱托看好曹宅;作品还展示了祥子极富同情心的一面,当他看到比自己更加困难的老马、小马两人在寒夜饿得发昏时,便毫不犹豫地给他们买来羊肉包子;对备受生活折磨的不幸的小福子,他也尽量地给予同情和帮助。这些,都显示了祥子作为一个劳动者的美好心灵。
后来的事实证明,祥子的美好品德最终被旧社会的黑暗所吞没,并且逐渐走上沉沦与自甘堕落的道路。祥子的“三起三落”是他精神堕落的过程,也是整篇小说发展的主要线索。祥子是来自农村的一个破产农民,希望在城市寻求新的出路,经过三年的奋斗终于买上了车,梦想着可以过上幸福的日子,可是才拉了半年的车连同自己的衣服鞋帽全被败兵抢走了,自己也被抓进了兵营,唯一留给他的是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痕,心中只有愤恨和抗议,恨大兵和世上所有的一切,“凭什么把人欺侮到这地步呢?”但是他失望中仍有希望,决心重打鼓另开张,从此更加起劲地干活。在整个丢车事件中,不幸中的大幸可能是意外地得到三匹骆驼,祥子如同得到三件宝贝,大有塞翁失马的意味,他琢磨着用骆驼去换车,想着想着就感到了一些快活,得到一些安慰。但社会毕竟是黑暗的,以骆驼换车的梦想终究没有成为现实,最后只以三十五块的价格卖掉了三匹骆驼。回到城市之后的祥子得到了“骆驼”的外号,名声比原来单是祥子的时候臭更多了,他的性格逐渐地向消极转化,他开始抽烟喝酒,逛窑子了。不过强烈的买车欲望仍然使他产生了顽强的抵抗力。他变得比先前更自私了,他拼命和别人抢生意,连老弱病残的都抢,“像只饿疯了的野兽”,只是希望尽早买车。
但是,事情的发展并不如愿。祥子在去曹宅拉包月车的时候,辛苦积攒的钱全部被孙侦探给抢走了。当被孙侦探用枪威胁要钱的时候,祥子还一度“立起来,脑筋跳起得多高,攥紧拳头”,只是当听到孙侦探告诉他外面还有一帮人的时候,祥子显然感到寡不敌众,无力抵抗,希望和抗议都没有了,只剩下委屈和叹息,至多也只是用一种哭音问了一句:“我招惹谁了?”然而祥子并没有失去“穷死不偷”的诚实品质。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回到了人和车厂,把自己交给刘四父女,从此死了心认了命,变成一个“仿佛能干活的死人”。
和老姑娘虎妞的婚姻对祥子来说更是一场不可磨灭的灾难。虎妞想从祥子身上找回失去的青春,用计骗得了与祥子的婚姻,祥子知道实情后,虽然后悔,却无可奈何。起先虎妞不肯让祥子去拉车,嫌他臭,不愿“一辈子做车夫的老婆”,但是经不起祥子的一再请求,又让祥子继续拉车赚钱,而她却把钱攥在自己的手里。祥子因为要强和倔强,不肯听从虎妞的摆布,也不想当车主人去奴役别人,更不愿做笼中的鸟儿,吃人家食,让人家养着。他只是一心想做一个自食其力的车夫,不愿意闲着,这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但他终于不能摆脱虎妞的控制,受着她的支配。因为他们的婚姻是带有阶级性质的婚姻,虎妞来自一个剥削阶级,习惯了剥削和压榨别人,而祥子却来自于受剥削的阶级,已经习惯了受人剥削。正是这场婚姻的严重腐蚀,才渐渐地摧毁了祥子的生活意志和奋斗精神。虎妞的死更是使他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变化。卖车还钱使得祥子不再想从拉车中得到光荣和称赞,从此走上了自暴自弃的道路。他不仅吸烟喝酒,更重要的是失掉了劳动者赖以生存的本钱――健康和纯洁。
如果说祥子生活的“三起三落”只是他变坏和堕落的过程,那么小福子的死则是祥子生活的一个转折点,当祥子知道小福子死了的时候,“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糊糊地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祥子彻底地走向绝望,最后的结果是人性的毁灭。
祥子悲剧性格的典型意义,在于揭露和控诉了黑暗、冷酷、腐朽的旧制度旧社会对劳动者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骆驼祥子的一生,是肉体与精神被万恶的旧社会咀嚼吞噬的一生。作家老舍从祥子的被毁灭,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统治者提出了强烈的控诉。
参考文献
【1】老舍.《骆驼祥子》.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有关性格分析的心理学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