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爱情心理学的相关论文
“爱情”是一个抽象的名词,看似十分简单,仅仅就是两个人之间的事。但又看似十分复杂,其间包夹着酸甜苦辣。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爱情心理学的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爱情心理学的相关论文篇一
《90后大学生的恋爱心理透析》
摘要:当代90后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属于思想意识形态成熟的关键时期,在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向往、追求人生的美丽时刻,他们希望去了解异性并得到异性的关注。研究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目的在于从生理、心理上洞悉当代大学生对恋爱观的认识与态度,使他们正确对待和处理好恋爱问题,从而更好地对他们的婚恋观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让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恋爱心理 婚恋观 引导教育
一.当前90后大学生的现状
恋爱观——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在当今高校,大学生谈恋爱已经很普遍,在校大学生的年龄平均是20岁左右,已经是合法的公民、成年人。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约束。当代大学生都处在性心理和性生理上都趋于成熟的时期。他们渴望爱情,而且中国高校的条例、条规上明确规定,在校大学生是可以结婚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社会现象的影响,大学生在接受新思想的同时,也接受了“性解放” “性自由”。在这样的思想下,出现了恋爱不是为了婚姻,恋爱不是真情的表现。把恋爱当成毕业后发展的“动力源”;把恋爱当成大学期间排解忧愁的方法;把恋爱当成一种时尚,展示自己能力的一种方式。大学生在解放思想的同时,忽视了道德、社会、法律的约束和谴责。这样的想法为大学生本应正常的恋爱涂染上了不光彩的一笔。
不管90后们愿不愿意,他们已经被拉进公众视线,成为极具代表性的又一个庞大群体。关于90后的社会标签极其多元——90后的爱情观与性观念相对超前。在90后聚集的“墙壁网”上,有861位网友参与了一项“你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吗”的调查,36.54%的孩子都承认有过,而大多数人的初恋年龄都在初一初二。袁岳认为,90后的特点可能就在于“并不觉得什么东西特别不可为”,“他们可能自己先体验了,先主张了再说。现在的很多家长,可能想都没想到自己的小孩初一就已经恋爱过了。”
二.我们的调查目的及研究过程
正因为如此,我们同学三人成立了一个小组,共同探讨了有关90后大学生的恋爱心理以及他们对婚恋观的感受看法,并对他们不适合的恋爱行为进行教育以及端正其不良思想,从而进一步来分析90后大学生如何正确培养爱情所应有的归属感、责任感,让他们健康成长。
从我们在湛师各大学院随机发放的60份预测纸质问卷调查中,统计结果并不显著,及样本范围不具代表性,因此经过较认真谨慎的讨论分析,我们参考了一些权威性的资料,参考了他们的研究方向,方法,然后在问卷网站自行设计了一份比较有针对性与代表性的问卷,一共十三道题,单项选择与多项选择相结合,还有一道对爱情看法的主观题,这些题型分别涉及了恋爱态度、动机,两性观念,婚恋观念,爱情观教育等方面的内容,问卷内容基本上可以反映当代90后大学生的恋爱现状,并随机发放到全国各个高校,回答者分别来自北京、上海、武汉、湖南、湛江、佛山、广州、江门……等各大城市的高校,在2010-12-20截止问卷回答时间。
(1)90后对恋爱的态度
根据回收的117份问卷答案,男女比例基本是2 :3,在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你谈恋爱的次数是?”的回答中,48%的90后大学生声称从无谈恋爱,但是心中都已有心仪的对象,只因面子、单恋、环境、家长反对、学业前途、异地。。。而并没有开始行动进行追求;37%的同学则表明只谈过一次恋爱,或正在热恋中或已分手并且准备涉猎下一个对象或者专心学业思考自己前途,无心恋爱;32%的同学是谈过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恋爱,部分同学表示他们只想找到合适的人,爱情可以与学业并行不悖。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接近二分之一的90后大学生并未步入恋爱红尘,但心理上均已对爱恋跃跃欲试,渴望恋爱的趋势明显上升,而谈过恋爱的90后大学生严重缺乏处理复杂事情的能力,对爱情的盲目性极其容易导致他们走入恋爱的误区,对爱情的不确定性也是明显地表现出来,从现在90后大学生谈恋爱的低龄化与公开化明显看出来。
因为90后们既向往美好的爱情,又是正值学业高峰努力期,所以难免困惑连连,就在“你最希望恋爱教育在哪方面对你能有所帮助?”这个问题上,61.5%以上的人选择了“如何处理与恋人的发展关系,又不影响学业”,24.8%的人则选择了如何与异性交往,13.7%选择了“如何才是精神的柏拉图爱情”,从这样的数据更可以了解到当代90后大学生是不能很好地处理学业与爱情之间的关系,并且对爱情的认知并不是很清楚,迫切希望教育工作者能够对其进行正确引导。
(2)90后大学生对两性态度以及婚姻观念的矛盾
90后的世界里出现了与80后截然不同的观念,他们很直接地举牌公布于众,不会太扭捏含蓄,有爱就大声表达,很超前的思想趋势。据统计,有75.2%的人认为最难忍受的校园恋爱现象是仍然是先性后爱,这个百分比在一定程度上说明90后的大学生仍然信仰爱情是神圣的,但在面对“你对婚前贞洁的看法”是有 51.3%选择了“假如认定是他(她),会考虑的,而且是双方两情相悦”; 43.6%的同学则选择了“很介意,一定要自爱”; 27.4% 认为“无所谓,荷尔蒙的作用,正常对待就好”;9.4%选择“我觉得“试婚”就是先性后爱的代名词而已”;这却比较显著地表现出90后大学生面对青春的悸动,仍然是势不可挡,而且有蠢蠢欲动的趋势,进一步表明90后大学生在爱情与道德观念上存在严重的矛盾,这两个结论表明:大部分90后大学生对婚前贞洁还是持比较宽容态度的,与他们内心相对保守的两性观念形成鲜明对比。而且他们更大程度上认为婚前性行为纯属个人私事,无可厚非。另一方面这也跟他们更大受到西方性解放的思想意识的影响即他们性观念上比较开放,但心态上是很保守的,这也是为什么90后大学生对婚前贞洁与性行为之间的矛盾的原因之一吧。
根据调查反映出来的问题,90后大学生务必接受以下几方面的教育:首先教育工作者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性心理疏导,通过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恋态度来健康学习,如何成长;其次,在充分尊重和保护大学生的前提下,在大学开设比较有利于学生性教育发展的课程以及较好的恋爱教育讲座等等;再者,通过开展各种有意义的学习、文娱、社会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大学生明白人进入青春期的萌动是正常的自然现象,不必太介意与异性的正常交往,也不需感到太过焦虑与不安,也不要有心理负担;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大学生一定要明白,在大学期间,学习才是主要的任务,所以也要严肃认真的对待恋爱问题,不应该花费太多时间在男欢女爱上,否则,一定会分散自己的精力,从而影响了学习,容易荒废学业。
大学生毕竟还受到年龄和人生阅历的限制,对感情问题还缺乏成熟、深度的思考,校园恋情能走到婚姻的比率很低,受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大多到毕业时就各奔东西,大学校园里的爱情花朵虽然美丽,但是经不起风吹雨打。而90后的年轻人更容易一时冲动造成终身遗憾,发现为时已晚才追悔莫及。所以,面对爱情时,不要让感性逾越理智,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快乐学习,这同时离不开教育工作者与家长的正确教和引导,任重而道远。
大学爱情心理学的相关论文篇二
《爱是心理学的本源》
摘 要:爱的真谛不是自私也不是约束,更不是占有。把”爱”字分开来,你会发现它其实是一只手抚慰着朋友的头。无论对待亲人还是朋友,我们用心去爱,用手抚慰他们的痛苦,这就是爱的真谛。
关键词: 爱; 爱情; 亲情; 友情
一、 关于爱情
(一)爱情是什么 爱情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因素。从社会层面说,爱情是一种复杂的、多方面的、内容丰富的社会现象;从生理方面说,爱情是男女生理成熟后表现出的对异性的从动和好感;从心里方面来说,爱情是男女之间对对方的一种依赖和倾慕。弗罗姆给爱情下的定义独树一帜。他认为爱情既是一种休验,又是一种行动。在他的著作中,爱情不仅仅是激情或情感,它还是行动,只有当一个人用行动表明他对所爱的人理解、关心、尊重,并怀有责任感时,爱情关系才得以建立,没有理解、关心、尊重和责任感,就谈不上爱情。美国心理学家鲁宾认为“爱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特定人物所持有的一种态度,他以特殊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爱慕对象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莎士比亚说:“爱情不是花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的密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胁迫,爱情是建立在共同的基础之上。”这句话告诉我们,爱情是两个人的事,必须具有共同的东西。
爱情是人际吸引的强烈形式和最高形式,也是西方社会心理学家的经典研究课题。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爱情是指存在于各种亲近关系中的爱,意味着人际关系中的接近、悦纳、共存的需要及持续和深刻的同情,共鸣的亲密感情。狭义的爱情是指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异性个体之间的强烈的人际吸引。以下我们介绍的内容专指这种狭义的爱情。
(二)爱情的起源
首先,我认为,爱情的起源是基于对繁殖的需求。我们可以推测,两性最初是因为繁殖而走在一起,进而以繁殖为目的又发生各种关系的。从人类的发展史来看,我认为爱情最先起源于女性。早期的母系社会中,女性是社会的主体,而由于生理的差异,女性无法与凶猛的野兽搏斗,那么就需要依赖强健有力的男性来负责食物的获取工作和对女性以及后代的保护。爱情在女性中产生以后,女性对于某些男性个体的依附性无形中得到加强,而且,基于爱情,女性必然会对所看中的男性给予更多的关怀和优待,这种关怀和优待会在男性中产生一种相对应的心理变化,从而也会产生“男方的爱情”。至此两性间的爱情便诞生了。
(三)爱情的发展
爱情在出现以后,其产生方式逐渐分化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男女双方因彼此为对方的优点所吸引而产生爱情,从而利于进一步繁殖后代;而另一种则是男女双方为了繁殖后代而结合,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而产生了爱情。但归根结底,两种爱情的产生都是为了更好的完成繁殖这一基本活动。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爱情本身也在不断发展、进化。到今天,爱情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一种心理追求,这是一种情感上的交流,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生理和繁殖的基本需求。
二、从需求心理学的角度看爱情
(一) 为什么男人多喜欢“小女人”,女人多喜欢“大男人”
人类是雌雄异型动物,雄大雌小,所以男人多喜欢“矮女人”,少喜欢“高女人”;反之,女人多喜欢“高男人”,少喜欢“矮男人”。如此,男人找不到老婆,往往是因为个儿太矮;女人找不到老公,往往是因为个儿太高。然而,人类的男女不仅在营养和体力的分配上有差异——男高女矮,而且在财富和权力的分配上也有差异——男强女弱。所以,男人多喜欢“弱女人”,少喜欢“强女人”;反之,女人多喜欢“强男人”,少喜欢“弱男人”。如此,男人找不到老婆,往往是因为钱太少;女人找不到老公,往往是因为钱太多。如此,男强女弱的格局造就了男人和女人的情感模式:男人喜欢“小女人”发嗲,女人喜欢“大男人”发威。友情一旦升华,就成了爱情;爱情一旦凝华,就成了亲情——什么感觉都没有了,除了“孩他爹”、“孩他娘”。男人和女人之间相处,会因融洽而产生积极的吸引型情感状态,比如牵挂、依恋和恩爱等;也会因隔阂滋生消极的排斥型情感状态,比如冷漠、厌弃和怨恨等。爱情需求是人们通过各种手段满足在男人和女人之间追求积极的吸引型情感状态和避开消极的排斥型情感状态的欲望。
(二) 为什么男人爱“貌”,女人爱“财”
动物主要靠营养维持生命,并养育后代;人类主要靠财富维持生命,并养育后代。动物养育后代的营养主要由雌性来提供,人类养育后代的财富主要由男人来创造。爱情需求源于繁育需求。所以,在满足爱情需求的过程中,两性地位的高低取决于两性为繁育后代所作贡献的大小。如此,生命存在着一个审美定律:为繁育后代付出较高代价的一方拥有对异性外表的选择权。于是,在动物社会,雌性是审美主体,雄性是审美客体;在人类社会,男性是审美主体,女性是审美客体。男人,常常通过相貌的美丑来评判女人;而女人,往往根据财富的多少来评判男人。在爱情上,感性的女人很理性——注重男人的财富,理性的男人很感性——注重女人的外貌。
(三) 为什么“专情”要被神圣化,“多情”要被妖魔化
从繁育需求的角度来看,爱情分为两种类型:专情型和多情型。专情型,即“对一爱情”,一夫一妻制是双向的对一爱情。专情型动物雌雄同型:在体形上雌雄大小相同,即在营养和体力的分配上雌雄一样,比如大雁、河狸。多情型,即“对多爱情”,一夫多妻制,丈夫是对多爱情,妻子是对一爱情。多情型动物雌雄异型:在体形上雌雄大小相异,即在营养和体力的分配上雌多雄少,比如海象、猴子。对人类来说,既在营养和体力的分配上,又在财富和权力的分配上男多女少,如此男人倾向于多情,女人倾向于专情。然而,如果在财富和权力的分配上女多男少,那么男人倾向于专情,女人倾向于多情,比如,当年武则天和她的女儿太平公主,都有多个男宠。如果不从繁殖需求的角度而从享受需求的角度来看,那么男人、女人既可能是专情的,又可能是多情的。面对两种类型的爱情,人类的意志——观念做出了评判和选择,于是神圣化(褒扬)专情,妖魔化(贬抑)多情。因为人们的观念认为,对男人和女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平衡而言,专情有利,多情有害。如此,人们极尽赞美罗密欧和朱丽叶、梁山伯和祝英台的专情。相反,陈世美被视为“薄情郎”,潘金莲被视为“负心女”。
三、从深度心理学的角度看爱情
在爱情中的人们,在心理上往往退化到婴孩时期,认为:我有什么需要,不用开口,爱人就该象爸妈一样知道,而得到照顾最好的办法就是哭闹。但在成人的世界里,这样方式行得通吗?一个人从小成长的背景,常会深深地影响他日后被什么样的人吸引以及日后亲密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一)爱人和被爱
一个人从小成长的背景,常会深深地影响他日后被什么样的人吸引,以及日后亲密关系的建立与维护。不管曾经受过多少伤,当爱情来临时,就是最好的医治和疗养机会。从深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天下最好的治疗者是自己的爱人。但是,因为信任、不设防,所以在爱情中也是伤上加伤最危险的时候。当人的感情被触动时,就进入了一个非理性的潜意识过程;爱情关系其实很像母亲与婴孩的关系,彼此恋慕、含情对视,都想把最好的献给对方;不在一起时会焦虑、不安,仿佛“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唯有在恋爱中,人的二个基本心理需求可以同时得满足∶一无条件被人接纳,二在所爱的人心中居首位,特别心里愈空虚或愈不成熟的人,愈容易依赖对方来支撑其脆弱的自我价值感。不知不觉地,期望对方能随时随地无条件接纳、随时随地把自己摆在第一位;心理愈没有安全感的人,日后对伴侣的要求愈是加倍,希望过去受的伤,要从现在爱的关系中加倍讨回。例如过去在家中被忽视的,现在会不知不觉地要求伴侣不断给予注意力;过去被管得太厉害的,现在会要求伴侣信任和留给对方一定的空间。
(二)“外向”者与“内向”者
当一个人遇见一位身具自己“影子人格”的异性时,心中常会有欢喜雀跃的感觉,因为对方彰显出自己所缺乏(或已被潜抑,消逝了)的人格特质。例如,当 “分析型”的男性与“感性型”的女性相遇时,彼此常会充满新鲜欢愉。她丰盈流畅的情意,往往会挑动他长久压抑心底感性部份的人格。与她在一起时,他那被深埋阴暗地窖的“影子人格”开始见到阳光,感受一股从外注入,活泼新鲜的生命力,使他深受吸引,觉得自己好似脱胎换骨一般,受桎梏的心灵,顿时得以自由释放。这个异性相吸,彼此各得一线生命契机,使自己尘封枯萎的“影子人格”重见天日,得到露水滋润,与自己“显性人格”整合,发展出一个较完全,较成熟人格之过程,我把它称为“完整之我”的追寻。了解并遵循上帝所创造的心理定律,放弃使对方变成完美的幻想,不要定睛在对方身上,而回头重新专注在自己“显性”与“隐性”人格之整合与成长。换句话说,“感性型”的不再逼“理性型”的也要和她一样善用诗词表达丰盈的情感,而专注扩展 (Stretch)自身的影子人格,让自己也能擅长逻辑思考;“急惊风”型的,学习去容忍“慢郎中”的慢,同时学习让自己欣赏并享受影子人格中的轻松自然。
四、爱情的总结
爱的感觉,总是在一开始觉得很甜蜜,总觉得多一个人陪,多一个人帮你分担,你终于不再孤单了,至少有一个人想着你、恋着你,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能在一起,就是好的,但是慢慢的,随着彼此的认识愈深,你开始发现了对方的缺点,于是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发生,你开始烦、累甚至想要逃避。有人说爱情就像在捡石头,总想捡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但是你又如何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捡到呢?她适合你,那你又适合她吗? 其实,爱情就像磨石子一样,或许刚捡到的时候,你不是那么的满意,但是记住人是有弹性的,很多事情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你有心、有勇气,与其到处去捡未知的石头,还不如好好的将自己已经拥有的石头磨亮磨光,让它变成你的无价之宝!
(一)爱意味着互相给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首先意味着献给,把自己的精神力量献给爱侣,为他(她)缔造幸福。这个例子也许过于典型,但是其中折射出的道理却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只有在这种互相给予的雨露滋润之下,爱情的蓓蕾才会更加生动美丽、饱满壮实。只有在互相理解、信赖的光照之下,爱情的蓓蕾才会更加芬芳馥郁、光彩照人。
(二)爱需要理性的控制 爱情之所以叫做爱情就是因为有理智。美丽的爱之蓓蕾是由理智和感情的交融、结合、孕育而成的。在恋爱过程中,提倡文明理智的爱情十分重要。伟大导师马克思曾经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决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在爱情的表达方式上,我国向来有自己的传统美德,讲究含蓄、高雅、委婉、细腻、谦恭、庄重和自尊,同时讲究感情表达的时间和空间。热恋中大学生应该尊重民族传统,注意行为端庄、举止文明,用理智控制行为,用道德约束举止,用文明的方式表达对恋人的爱慕之情,切不可不分场合地放纵自己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情感教育》(宋焕先著)
[2]《深度心理学》(黄维仁著)
[3]《爱情课堂》(晓峰编) [4]《爱情心理学》(黄维仁著)